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关于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计划

2022-05-01 来源:榕意旅游网

  一、 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课程改革”的精神和要求,在实践过程中,充分

  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切实转变教师观念,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理念,将实践的过程转化为创新的过程。根据低年级学段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品德与生活学科的教学计划,以便圆满完成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

  二、 学情分析

  低年级(一年级)学段共有两个教学班,共56人。

  1、学习习惯:本学段的学生学习积极性较高,兴趣浓厚,有强

  烈的求知欲。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积极与老师呼应。

  2、学习能力:对于教师传授的知识点,绝大多数学生能够理解并且掌握。教学实践活动中,有学困生,他们理解能力、学习能力、感受能力、创作能力等方面与其他学生相比有一定距离。教师将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中,不断帮助他们,使他们与全体同学共同进步。

  3、潜能开发:对于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为有特长的学生及学习较突出的学生尽可能提供展示自己的舞台。

  三、教材分析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课程应重视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整合。

  本课程具有如下特点

  1、育人为本,重在儿童文明行为习惯、良好道德品质和健康的社会性发展的培养,引导儿童成为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好学生。

  2、学习内容向儿童的.生活回归,密切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使学习内容与儿童生活有机结合,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为儿童学习新课程创设了一个广阔的空间。

  3、学习方式多样,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通过学生的体验、参与和实践的活动方式,注重教师教学和学习活动中的引导作用,逐步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习惯。

  4、突出了综合性,强调了活动性,课程标准体现了多学科知识的有机整合,引导学生形成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视野。通过参与活动使学生获得丰富的内心体验,引导学生自主判断和选择。

  四、教学目标

  (一)、总目标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因此本册教材是培养儿童能够健康、安全地生活(儿童生活的前提和基础)愉快积极地生活(儿童生活的主调)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儿童应当遵循的基本道德要求)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时代的进步对儿童提出的要求)。

  (二)、分目标

  1、使学生知道自己是小学生了,喜欢上学;初步熟悉学校的环境,学习利用学校中的设施解决自己的问题;遵守学校生活常规;知道要讲礼貌,守秩序。

  2、了解学校的环境、设施及其作用,知道校园环境中一些标志性的建筑,了解学校的美,能够主动爱护学校的花草树木,能爱护学校以及城市周围的优美环境。初步培养学生环境素养。

  3、形成初步的时间概念;按时上学,不迟到;放学后,不在路上逗留,按时回家;上学和放学途中注意安全;学习自己照顾自己。

  4、让学生主动把自己介绍给同学和老师,相互认识好朋友,然后分别从不同的方面来让学生体验与同学在一起玩耍、学习、活动的快乐以及感受老师的关心和朋友般的情谊,从而让学生体验到学校生活无处不充满快乐与爱,激发他们喜爱学校生活的情感。

  5、使学生学会自己穿衣、系鞋带、整理书包等自理劳动,学着帮助家人做择菜、洗菜等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学会关爱家人,能够以优异成绩、良好表现等形式向爸爸妈妈表达自己的爱意,尝试自己制作心意卡向家人表达心意。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和切身体验,引导学生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促进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和智力品质的提高。

  6、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并初步培养探究自然的兴趣和爱护自然的情感。

  五、重难点

  1、突出养成教育的要求。

  2、突出“活动性”、“做中学”的特点。

  3、体现一定的开放性。

  4、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

  5、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遵守纪律。

  6、保护环境、爱惜资源。

  六、改进措施:

  1、寓道德概念和行为要求于生动、活泼的具体形象之中。

  2、利用插图,图文对照,边看边说边想,帮助学生理解。

  3、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

  4、结合大队部的各项活动进行教育。

  5、充分利用教学用书中的儿歌及小故事穿插于课堂教学中。

  6、领略大自然的美,了解社会的繁荣,培养学生的环境素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