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七年级历史教案5篇
每一个老师都应该编写自己的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下面是小编为你准备的初中七年级历史教案,快来借鉴一下并自己写一篇与我们分享吧!
初中七年级历史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在中华文明起源中我国原始农耕经济的主要情况,使学生了解中华文明处于起源阶段时原始农耕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而认识其发展对中国远古时代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 2.过程与方法
本课教学用具是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方法是启发式的谈话法,设计探究问题与学生质疑相结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同创造出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先民们在自己劳动成果中体现出的智慧与淳朴的情感,进而促发或增强学生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之心,对中华民族祖先的尊敬之情。
4.重点: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5.难点:大汶口文化时期出现的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这些概念和结论。 [教学策略]
1.教法选择:直观法、比较分析法、史料分析法、列表归纳法、讨论法等。 2.学法选择:观察法、对比分析法、史料解析法、列表归纳法、讨论法等。 3.课堂组织形式:分组讨论。 4.教具媒体组合应用:多媒体展示。
5.课程资料开发利用:教材插图和史料、网上下载的部分资料等。
第 1 页 共 9 页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板书设计
一、河姆渡的原始农耕
1、时间---距今7千年 2、生活位置:河姆渡居民位于长江流域 3、农业:河姆渡居民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4、河姆渡居民会建造房屋,还会开挖水井。 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1、时间---距今五六千年
2、生活位置:半坡居民位于黄河流域
3、农业:半坡居民种植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 4、半坡居民会制造彩陶。 初中七年级历史教案篇2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夏、商、西周的建立及其更替的基本史实和西周分封制的简况。
2、过程与方法:小组合作探究,初步培养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历史进程、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和初步理清历史发展线索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认识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激发爱国热情。
【重难点】重点:夏朝的建立、西周分封制。
难点:理解西周分封制;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 【课前预习】一、夏朝的兴衰
1、夏朝建立者是 ,其统治的中心在 和 一带,定都 ,历时400年而亡。 2、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 的产生,从此“公天下”变为“家天下”, 制代替了禅让制。
3、夏朝的国家机构,是 阶级压迫平民和奴隶的工具,因此它的性质是 国家。
二、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
第 2 页 共 9 页
4、商朝的建立时间是 ,建立者是 。
5、商朝几经迁都,一直到 迁都到殷,都城才稳定下来,后人又称商朝为 朝。
6、前 年,周军通过 战役灭商,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 ,其灭亡时间是 。 7、牧野之战交战双方是: 8、重要大臣:
9、夏朝亡国之君: ,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看P18图:桀把人当坐骑) 三、西周的分封制
10、西周为巩固其统治,采取 制度。 【合作探究】
1、夏朝开始的“家天下”现象,后世在中外历史上曾广泛存在。你能举出一两个例子吗(P17动脑筋)
2、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为什么会取得胜利(P20动脑筋) 3、看P21地图:周初形势图,找出各诸侯国分布的地点。
4、看P21图:西周等级示意图(分封制),标出各级的身份(P22活动与探究2)
【达标测评】 一、选择题
1.下列内容中,标志着我国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是( ) A.禹传位给伯益 B.禹传子家天下 C.舜传位给禹 D.启打败有扈氏
2.商朝被后世称为殷朝,下列事件中,与此有关的是( ) A.商汤伐夏 B.牧野之战 C.盘庚迁都 D.武王伐纣
3.常言道:“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当年姜尚等待的贤明君主是( ) A.黄帝B.夏启 C.商汤 D.周文王
4.“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说明这句话正确的历史事件是( ) A.国人暴动 B.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C.实行分封制 D. 盘庚迁都
第 3 页 共 9 页
5.暴君亡国,明君兴政。参照这一标准,下列四人中,与其他三人明显不同的一位是( )
商汤B.商纣C.周文王D.周武王 二、阅读判断(见本页末) 【巩固提升】 1、阅读材料:
材料一 夏桀说:“天之有日,犹吾之有民。日有之哉日亡吾亦亡矣。” 材料二 商纣说:“呜呼,我生有命有天!” 请回答:
(1)夏桀将自己的统治比喻为像太阳一样长久,商纣说他会有上天的保佑,没有人能能推翻他们的统治。他们的话对吗假如不对,请你用具体的史实加以说明。
(答:不对。事实上夏桀和商纣很快就被推翻了。) (2)夏桀、商纣最后被推翻的原因是什么
(答:夏桀建造许多豪华宫室,无休止地征发百姓,强迫他们服劳役,他不分昼夜地饮酒作乐,失去了民心;商纣修筑豪华的宫殿园林,尽情享受,施用炮烙等酷刑,使社会矛盾尖锐。)
(3)请你谈一谈两则材料蕴含的深刻道理。
(答: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贤则昌,失贤则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言之有理即可,表述可不拘泥于上述文字) 2、填写下表,说明夏商西周的建立与更替 朝代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历史地位 夏
约公元前2070年
第 4 页 共 9 页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商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出土文字证实的王朝 西周
我国有确切纪年的开始
3、制表:简单做一个夏、商、西周大事年表,内容要包括重要年代、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三项(参照P126的大事年表)(P22活动与探究2) 初中七年级历史教案篇3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
识记要求 了 解 使学生了解西周统治者为巩固统治实行的分封制的简况 掌 握 夏、商、西周更替的基本史实 能力 训 练 过 程
方 法 观察分析 从夏朝建立到西周灭亡的历史进程,让学生归纳。 概括提炼 本课所涉及的基本知识要点(从夏朝建立到西周灭亡) 联系比较 氏族部落与奴隶制国家,哪个进步夏、商、西周疆域的不断扩展 分析判断 人心所向是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取得胜利的原因 整理列表 夏、商、西周更替的基本历史线索 情感、态度
价 值 观 爱国情感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奴隶社会的国家之一,是著名的文明古国 辩证观点 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既有进步性,也有残酷性 教学重点 夏朝的建立、西周的分封制 教学难点 西周的分封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复习提问:我们如果要了解原始社会瓦解的历史,可以从哪个遗址和哪个传说中得到可信的历史资料(大汶口、禹建夏朝)结合课前提示引入新课。 引导过渡:夏朝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从此,我国进入奴隶社
第 5 页 共 9 页
会,先后经历了夏、商、西周、春秋时期,发生过许多重大的变革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一、夏朝的兴衰
指导学生阅读20页“正文”,“动脑筋”:夏朝开始的家天下现象,后 世在中外历史上曾广泛存在。你能举出一些例子吗学生分组讨论,教师点播。 指导学生阅读21页“正文”、“阅读文字”,观看插图,讨论:夏桀比得上禹吗表现在哪里(不能相比,因为他实行暴政)
指出:当人们奋起反抗桀的暴政时,夏朝就走到尽头了。 二、商汤灭夏和 武王伐纣
指导学生阅读21页“正文”和“阅读文字”,观察21页《桀把人当作坐骑》插图、21页《史记》资料栏和23页《牧野之战》图,“动脑筋”(23页): 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为什么会取得胜利(A.他们的对手已经不行了。在平民和奴隶的反抗下,夏桀和 商纣的统治早就摇摇欲坠。 初中七年级历史教案篇4 [新课导入]
看到同学们一张张可爱的笑脸,老师真想用一个小游戏来测测大家。(小蜜峰游戏)抓住他人的同学请举手,这些同学反应迅速、思维敏捷,十年二十年后一定能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材;被抓住的同学请举手,你们一定是善于合作、敢于吃苦、乐于奉献的好孩子,将来一定能成为社会的领军人物!今天,我们就穿越时空,来到两千多年前的汉朝,看看那时的领军人物是如何做的。 [新课学习] 自读文本 梳理知识 1.文景之治
(1)背景:西汉初年,经济 。
(2)措施:汉高祖和后继者均注重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农民的 ;注重发展 ;提倡 ,以身作则;文景时期,重视 。 2.汉武帝的大一统 (1)汉武帝大一统的原因
第 6 页 共 9 页
A 客观:汉初的休养生息带来的经济繁荣; B 主观:汉武帝 。 (2)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
A 政治上:接爱 的建议,实行 。 B 思想上:接受 的建议,实行 。 C 文化上:在 兴办 ,大力推行教育。 (3)汉武帝大一统的作用
使西汉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 ,开始进入 时期。 深层探究 合作交流
1.西汉初社会状况怎样汉高祖、文帝景帝又是如何亲力亲为的 2.汉武帝在政治、思想等方面是如何实现大一统的 3.唇枪舌战:话说秦始皇和汉武帝! 展示提升 拓展延伸
学习汉朝,我们还得从秦朝说起。有人说秦始皇是迎祥祈福的阿拉丁神灯,却有一位老人泪水汪汪地说他是充满邪恶的潘多拉魔盒。(播放相关视频)看过之后,相信同学们一定有话要说。(一组展示:分析秦的暴政和秦末战争) 由于秦的暴政和秦末战争,西汉初该是什么样的状况汉初的几代皇帝又是如何做的呢(二组展示:汉初经济萧条 汉高祖采取休养生息政策以及文景之治) 到汉武帝时期,他雄才大略,重用人才。(三组表演:汉武帝发现主父偃 董仲舒 卫青)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主父偃给汉武帝提了什么建议呢(四组图解:推恩令)
为了加强思想控制,董仲舒也给汉武帝提了一个非常好的建议。(五组表演;诸子百家觐见 儒家胜出)于是,就有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还在长安兴办太学,大力推行儒学教育。 (六组讲解:汉武帝大一统的作用) 初中七年级历史教案篇5 1. 教学目标
第 7 页 共 9 页
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两汉兴衰的基本脉络,掌握文景之治、汉武帝的大一统、光武中兴、东汉后期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等基本史实。 过程与方法:
本课以多媒体课件为载体,通过问题设置、历史情景再现、自学概括等多种方式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合作学习的能力和良好习惯;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汉武帝的大一统不仅是西汉强盛的顶点,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面;他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对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对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具备初步的认识。 2.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汉武帝的大一统。 教学难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 教学用具 多媒体工具 4. 标签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好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小组探究、合作学习。 (二)导入新课:
课件在以《大汉天子》主题曲《守业更比创业难》为背景音乐中开始。 师:为什么我们的华夏族会改称“汉族”为什么我们中国人被称为“汉人”我们的语言被称作“汉语”中国文字又被称为“汉字”。
教师适当引导,学生各抒己见。教师总结:(实际上这一切都跟汉朝有密切关系,汉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高速发展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际威
第 8 页 共 9 页
望高。正因为汉朝的强大,不仅影响到世界,而且对中国后来的发展同样影响深远,因此,很多同中国有关的称呼被冠以“汉”字而固定下来。)本节课让我们一起来了解汉朝的强盛情况。 (三)讲授新课: 1.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 展示史料:
材料一:“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徐彦疏:“王者受命﹐制正月以统天下﹐令万物无不一一皆奉之以为始﹐故言大一统也。”――《公羊传·隐公元年》
材料二:“《春秋》所以大一统者,六合同风,九州共贯也。”――《汉书·王吉传》
材料二:“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董仲舒《天人三策》。
引出探究问题一:
你认为“大一统”的含义是什么汉武帝在位时期如何实现汉朝的大一统的 学生讨论后发言,教师总结:
这里所说的“大一统”不仅仅指领土的统一,它还包括政治的清明、社会的安定、经济的繁荣。
展示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视频资料
第 9 页 共 9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