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采访学试题库
一、填空题:
1、狭义的新闻指( 消息 )。
2、广义的新闻包括 (消息、通讯、述评及其所属品种)。 3、没有( 事实 )就没有新闻。 4、( 真实 )是新闻的生命。 5、(言之无物)是写新闻的大忌。 6、新闻写作的原则是( 用事实说话)。
7、新闻写作的要求是 (真、短、快、活、强)。
8、新闻的快应以( 新闻的新鲜和真实的事实 )为前提。 9、新闻报道要快的表现是一( 及时) 、二 (适时) ;
10、新闻的思想性是指(一条新闻在思想上给读者教育、影响和启迪)。 12、新闻写作要求强的(思想性强、政策性强、针对性强 )。 13、“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个实义的作者是(陆定一)。 14、新闻六要素是(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因、何果)。 15、新闻的要素说的是(构成新闻不可缺少的事实材料)。 16、新闻背景从内容分为(人物、历史、地理、事件背景)。 17、新闻背景从作用分为(对比性、说明性、注释性);
18、背景材料可用于(新闻的导语、正文、结尾 )三个不同部分。 19 、新闻的主题应从 (新闻事实挖掘) 中来。
20、提炼新闻主题应注意两点:一是( 一条新闻一个主题 );二是( 新闻主题一定要从新闻事实中挖掘、提炼出来)。
21、选择最佳角度是表现( 新闻主题 )的好办法。 22、几家新闻单位同时报道同一新闻应注意(错开角度)。
23、新闻语言的特点是(具体形象、准确鲜明、简练生动、通俗易懂)。 24、动态新闻(叙述 )为主. 25通讯重于(叙述、描写 );
26述评新闻兼有(新闻和评论)两种作用。
27、新闻和消息的结构一般由(导语、正文、结尾和标题)组成。 28、新闻通常有金字塔(倒金字塔、倒正混合结构)三种结构形式。
29、倒金字塔结构的特点是(把高潮或结局排在开头,把最不重要的材料排在后面)。 30、金字塔结构的特点是(将事实的结果、最重要的材料安排到最后一段)。 31、倒金字塔结构的开头部分称(导语)。
32、倒、正混合结构的特点是(有一个好的新闻导语和有一个重要的新闻结尾)。 33、新闻导语的“导”字有 (开始、启发、引导)三个涵义。
34、新闻正文是(导语之后的展开部分),对新闻事实作充分的具体的报道和说明 。 35、简明新闻是新闻报道中(最简练、最短小)的一种新闻体裁 。 36、消息一般分为(简明新闻、动态新闻、综合新闻、述评新闻)。
37、综合新闻有两种,一是(横断面综合报道) ,二是(纵深度的综合报道)。 38、通讯《中国的西北角》的作者是(范长江)。 39、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的作者是(魏巍)。 40、通讯《西行漫记》的作者是(埃德加·斯诺特)。
41、通讯《震撼世界的十天》的作者是(约翰·里德)。
42、通讯写作的要求是事实的(典型性、思想性)和写作文采达到高度的合一 。 43、综合新闻的特点是(既有全面情况概括),(又有典型事例)的说明 。 44、通讯与消息的共同点是(现实性和时效性)。
45、通讯与文学作品最根本的区别是(反映的真实性不同)。
46、一般通讯和特写都应讲究(时效性、 真实性),写作上可采用多种表达形式 。 47、通讯的主题是作者在通讯中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48、通讯主题的提练要求做到(正确)、(鲜明)、(集中)、(深刻 )。 49、通讯主题要求深刻,是指(挖掘出事实的意义)。
50、通讯结构总的要求是(完整)、(严谨)、(巧妙)、(和谐) 。
51、通讯写作要求运用感人的抒情、深刻的议论、选用典型的情节,以及描绘生动的形象来体现(主题)。
52、通讯设置“悬念”要求真实,而且应(为表现主题)服务 。
53、通讯特定具有(材料集中和报道现场所见所闻的新人新事)两个特点。 54通讯的特点是具有(新闻性、评论性、形象性) 。
55、通讯按内容可分为(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概貌通讯)。 56、述评新闻有四种类型(形势述评、思想述评、工作述评、事态述评)。
二、名词解释:(19题)
1、简明新闻——简讯与快讯,统称为简明新闻。它是新闻报道中最简炼最短小的一种常用的新闻体裁。它题材范围广泛,但都以报道新近发生事实的动态为主,是报道事实动态的一种简洁明快的形式。其报道的内容单一而概括,即它只报道一个事实,不用交代背景,对事实不作具体的叙述和说明,只是对新近发生事实的动态作简要的报道。
2、新闻背景(或背景材料)——是指新闻中与主体新闻密切相关的历史情况、环境条件以及新闻产生原因和注释性方面的材料。一条新闻,可以只用现实发生的新闻材料来写成。若只有背景材料是无法写成一条新闻的。但是否使用和如何使用背景材料,要视实际情况和表现新闻主题的需要而定。比较复杂的新闻,或知识性较深的新闻,一般都不可避免地使用相关的背景材料。
3、金字塔式结构——这种结构,从头到尾完全按事实发生的时间顺序或情节发展来安排材料的。消息的开头就是事件的开头,结尾就是事件的结束。这种结构,是按人们正常思路渐进过程安排材料,因而易为读者所接受和理解,具有较强的生动性和吸引力。它最宜用来客观地叙述一些故事性强、人情味较浓的事实,写成人们惯称的新闻故事或新闻小品。
4、概貌通讯——是以报道某个地区、部门、单位或市镇、村庄、街道、家庭今昔变化为主的一种通讯。它也介绍祖国风光、地方物产、人情风俗等,因此也叫风貌通讯。其特点是:(1)题材广泛。它涉及面较广,题材范围比其它通讯更大,通过这些广泛题材的报道,反映出时代气息和时代精神。(2)要有新闻性,事实要有新意,不能写成众所周知的旧闻或历史知识。
5、新闻导语——是新闻写作学特有的一个概念,是消息这种新闻体裁区别于其它文体的一
个重要特征。导语在一则消息中,主要承担两项任务:一是以最简炼的文字突出新闻中最重要的、最新鲜的事实或思想;二是启发、吸引读者情不自禁地阅读全篇新闻。采用这种方法写新闻的开头,通称为新闻导语。
6、人物通讯——人物通讯是以人物为报道对象,反映一个人或几个人的思想、言行、事迹,在一个主题贯穿下容纳着相当丰富的材料,着重以人物的精神面貌来感染、教育读者的一种通讯。人物通讯应以人物为中心,而且一般是一个先进人物为主,笔墨务必集中。人物通讯写人,不应就事论事,而应“见物、见人、又见思想”。使之写得形神兼备,以“形”传“神”。
7、倒金字塔式结构——倒金字塔式的结构,其特点是头重脚轻地组织、安排材料,把新闻的高潮或结论放在最前面,然后按事实重要性递减的顺序来安排,借以突出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这种结构方式,写好导语尤为重要,并且它的结尾一般都表现为自然而止。(这种结构的优点是易于材料的组织、利于突出新闻的特点、行文简洁明快、方便读者阅读、便于编辑处理。缺点是难以有所变化、导语、正文、标题容易重复、文意跳跃性较大。
8、通讯——通讯是报纸、电台和通讯社常用的新闻报道形式之一,它是一种比消息更为详尽、更为灵活和形象地报道典型人物、事件、问题或各种有意义的客观事实的新闻体裁。通讯所作的报道必须真实,用事实说话,准确地再现特定人物、事物、景物形象以反映现实生活。通讯也有时效要求。它的时效性虽不象消息那样强,有时可以宽松一点,但总的说,还是要快、要新。(通讯总的要求是:事实的典型性、思想性和写作、文采达到高度的统一。)它所描述的人物、事物、景物等,都应具用某种新闻价值。
9、特写——凡是截取事件、人物或场景中最富有特征的横断面,用横的写法加以扩大描述和精雕细刻,并通过一个或若干个生动、感人的镜头,将所选取的横断面细致而形象地表现出来,让读者能充分地看到每一个细节,使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睹其物,用栩栩如生的形象来说服人、教育人、感染人,这样的通讯品种,从体裁上说就是特写。特写亦是一种写作的结构形式,一种写作的笔法,它可用来表达不同的内容,如借助这种结构形式来写人物的,称为人物特写。 10、述评新闻——述评新闻是介于新闻和评论之间的一种新闻体裁,故兼有新闻与评论两种作用,述评性新闻不只报道新闻事实,还需要对事实进行必要的分析、解释;或者对某种形势、某个带普遍性的问题发表意见和看法。写这种形式的新闻,必须在掌握大量情况的基础上,纵览全局,抓住事由,以有述有评、评述结合的方式,及时剖析新闻事件,揭示事物或形势的特点、本质和趋向,用以指导实际工作,达到启发、教育群众的目的。
11、新闻正文——新闻正文是导语之后的“展开部分”。正文的任务,主要是运用具体的事实有层次地回答、说明、解释或补充导语中提到的问题或事件。消息的正文,是具体展示新闻内容,充分而有力地体现新闻主题的核心部分。因此,环绕新闻主题,选取典型的材料,并加以巧妙的运用、布局和安排,注意表达的条理性和逻辑性,做到层次分明、结构严谨,这是正文写作中必须做好的工作。 12、倒金字塔式与正金字塔式混合结构——这种结构,可以说是集倒金字塔式和正金字塔式两种结构之长,避这两种结构之短的一种比较灵活多变的结构方式。取倒金字塔式结构的导
语写作的优势,用金字塔式结构的结尾写作之长,使之首尾相呼应。这种结构方式,能较好地适应各种新闻内容的要求。主要缺点是,容易造成首尾重复。 13、综合新闻——凡是环绕一个主题或一个总体的问题,综合反映一个时期内发生在一个部门、一条战线、一个市、一个省、几个地区,几个城市或全国带有普遍性的同类型的各种事实的动态或问题的报道,称之为综合消息。它可以是环绕某一主题对同类事实动态的综合,也可以是环绕某个方面对同类问题及其事实的综合。综合消息,既要有总体情况的概括,又要有各种典型的个体材料的叙述,能使读者从全面而又重点突出的事实报道中,获得完整的印象和认识,深刻领会新闻的主题。
14、事件通讯——事件通讯是以写事为主的通讯。它主要记述事件的发生、发展、结果,交代来龙去脉,介绍具体情况,点明它的典型意义,以体现时代的新气象、新变化。其特点是:(1)以记事为主,事件的本质、特点决定着通讯的主题。(2)事件通讯虽然写事,但它不孤立地写事。因此,事件通讯必然牵涉到与事件有关的人物,事件与人物是血肉相连的。但在事件通讯中人物本身的特点不是通讯反映的重点,他们只是为表现中心事件服务的。
15、新闻主题——是指新闻事实所体现出来的中心思想。它既来自新闻事实,又表现了记者对新闻事实的判断、倾向和报道意图。消息写作,必须首先确立正确的主题,一则消息写什么、怎么写和为什么写,都与主题息息相关。主题贯穿于写作的全过程,无论是选材、结构、达意,都要围绕主题,为表现主题服务。消息写作的主题,它既要统帅事实,又要寓于事实;既要深刻又要新颖;既有共性,更强调有特点。
16、对比性背景材料——这是对新闻人物或事物的正反、左右、今昔的对比,从比较中突出人物与事物的重要意义。对比性背景材料,有“纵”的对比,也有同类事物的“横”的对比,也有不同条件的对比。对比材料作新闻背景是新闻报道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在写作上有新与旧、好与坏、高与低、真善美与假丑恶的对比,通过这些对比,能突出新闻事实的意义、深度。但要注意真实、准确、分寸得当,并注意其对比的合理性。
17、通讯的结构——是指通讯的组织形式和内部构造。它的主要任务是,考虑和确定通讯材料的组织与安排,使通讯成为一个思路清晰、变而有序、详略得当、布局合理的有机整体,更好地为表现主题思想服务。(通讯结构的要求是,要符合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要服从表现主题的需要,要求完整、严谨、巧妙、和谐。) 18、工作通讯——工作通讯是以报道先进工作经验或某项工作的成就和存在问题为主要内容的通讯。它介绍典型经验和做法,以指导一般,推动各项工作顺利的进展。其特点和作用是:(1)工作通讯介绍的工作经验,要抓住当前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重要的、关键性的问题,使大家一看就能因地制宜地学习和推广。(2)工作通讯的新闻性特别强,故要讲究时效性。 19、动态消息——凡是报道刚刚发生、正在发生或即将发生的事实及其动态的消息,就称动态消息。这种消息是从新闻内容的特点提出来的,相对的还有静态消息。它是一种因其内容特点而在写作形式上具有特殊要求的消息品种。动态消息强调报道事实的动态,它的特征体现在“动态”和“消息”的完美结合上。
1. 新闻要素——新闻要素指新闻事实的主要构成因素。一般包括:何时、何地、何事、何故、如何,简称“5W1H”。
2. 消息——只报道事情的概貌而不讲述详细的经过和细节,以简要的语言文字迅速传播新近事实的新闻体裁,也是最广泛、最经常采用的新闻基本体裁。
3. 通讯——也是一种常用的新闻体裁,是对新闻事件、人物和各种见闻的比较详尽而生动的报道。不仅交代什么事,而且交代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及情节、细节和有关环境气氛。 4. 新闻特写——截取新闻事实的横断面,即抓住富有典型意义的某个空间和时间,通过一个片断、一个场面、一个镜头、对事件或人物、景物做出形象化的报道的一种有现场感的生动活泼的新闻体裁。
5. 新闻主题——新闻主题是指新闻报道的中心思想和基本观点,也就是记者对客观事实的看法、态度和通过事实的报道所表达的主观意图。主题在新闻中起主导作用,贯穿全文、支配写作,是新闻构思、选材、表达和运用语言的依据。
6. 新闻选材——新闻选材是指挑选那些准备用于写作的新闻事实材料,包括选材和范围和选材过程两部分。新闻选材与新闻写作的关系极大,因为选材的过程,实质就是组成新闻从而报道新闻的过程,也就是由客观存在至社会传播的过程。
7. 新闻结构——指的是新闻内容的组合与构造,也就是新闻作品的谋篇布局问题。其组成部分包括:层次和段落、过渡和照应、开头和结尾等基本成分。
8. 新闻语言——通过新闻媒体,向受众传播(报道)最新发生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时所
用的语言,叫新闻语言。它具有客观、确切、简练、朴实、通俗等特点
。
9. 新闻根据(由头)——又称新闻由头,指客观事实作为新闻传播的依据或契机,是一个事实所以成为新闻的根据。
10. 事件性新闻——是指以某个独立的新闻事件为核心而展开的新闻报道,其事物变动的时态是突发性或跃进性的。事件性新闻包括大量动态消息、现场特写(新闻素描)等。因具体情况的不同,还可进一步分为突发性事件和可预见性事件
11. 非事件性新闻——是指与事件性新闻相区别的新闻报道,即对一段时间或若干空间进而发生的情况、经验或问题等概貌性或阶段性的反映,其时态往往是渐进性的。非事件性新闻包括典型报道、深度报道、经验性消息、述评性消息等等。
12. 视觉新闻 ——即特写式消息,运用形象化的手法来表现事物,取得视觉效果的新闻。它立脚点先具有消息的特征,其次又运用特写的表现手法,最突出的特点是现场感强,使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克服枯燥和概念化。
13. 一事一报 ——指一篇消息通常只报道一个有意义的新闻事件,或事物发展的某一侧面。主题集中而鲜明,表述直接而朴实,往往直叙其事,用事实说话,语言简洁明了,篇幅短小。 14. 电头——指电讯稿件播发的新闻单位、地点、时间的说明,也有只说明新闻单位和时间。用电发往外地称“电”,稿件发给当地的称“讯”。 15. 动态消息——也称“纯新闻”,是最常见的消息类型。它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正在发生或新近发生的新闻事实,是反映新事物、新情况、新动向的主要的消息体裁。
16. 倒金字塔结构——也称“倒三角”结构,是消息写作中最常用的一种结构方式。它以事实的重要性程度或受众关心程度依次递减的次序,先主后次地安排消息中各项事实内容,犹如倒置的金字塔或倒置的三角形,因而得名。它多用于事实性新闻
17. 新闻导语——是就以简要的文句,突出最重要、最新鲜或最富有个性特点的事实,提示新闻要旨,吸引读者阅读全文的消息的开头部分。
18. 直接性导语——是一种最常用的导语形式,即导语中开门见山、简明扼要地突出表现最新鲜、最重要的事实,或最有个性特色、最具有新闻价值的内容。它适用于时效性较强的事件性新闻。直接性导语又可以分为叙述式、总结式和评述式等。
19. 间接性导语——又称延缓性导语,是相对于直接性导语的种常用的导语形式,即导语中曲径通幽,引人入胜,间接体现新闻主题,迂回舒展地引出新闻的核心事实或新闻要旨。可分为描写式、引用式、对比式、设问式等
20. 新闻典型——是指当前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既能反映同类事物本质,又具有体现党的方针、政策的鲜明个性特点的人和事物的报道。
21. 隐性采访——也称秘密采访或暗访,指新闻记者由于某种原因而不公开身份的采访。它是与显性采访相对而言。这种采访的优点是不会因为记者的采访而改变采访对象活动的原貌。
22. 新闻文风——文风是指人们在写文章、说话时表现出来的风格和风尚。新闻文风是人的思想作风在新闻写作上的反映,是人们运用新闻报道手段表现的格调、情趣和作风。 23. “无冕之王”——又称第四等级。西方新闻界自诩记者为“无冕之王”,意思是说记者享有凌驾于社会之上的特殊地位。其实,在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段新闻媒体大多属于垄断资本所有。从根本上说,他们都有是为垄断资本利益服务的,记者不可能摆脱这种格局。
24. 采访札记——是记者将采访中所见、所闻、所感摘要记录下来,加以公开报道的一种新闻边缘体裁。其题材范围较小,着眼点在于交流信息,推动工作。主要作用有:阐明新情况、新问题、以及匡正视听、明辨事非和提醒注意等。
25. 解释性报道——又称解释性新闻、分析性报道。侧重于说明新闻事实的来龙去脉,阐述事实发生的原因、结果以及相关事物之间的联系。
二、名词解释:
(1)中国新闻奖: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的全国优秀新闻作品的最高奖项,是中宣部批准设立的全国性常设新闻奖。该奖于1990年首次评选,每年评选一次。 【注意】另外还有“长江新闻奖”(颁给记者)、“韬奋新闻奖”(颁给编辑)。 (2)什么是新闻线索?
答:新闻线索是指可能成为新闻的某种事实所传播的信息,是已经、正在或将要发生的新闻事实所发出的信号。 (3)什么是硬新闻?
答:硬新闻是指关系国际民生,以及老百姓切身利益的新闻。 【特点】时效性、严肃性、重要性。 (4)什么是合成采访? 答:合成采访是指一家新闻单位派出多名记者组成记者组或记者团,围绕某个问题或事件分头采访的新闻采访方式。 (5)什么是巡回采访?
答:巡回采访又叫游动采访或旅行采访,是记者按照预定设计好的线路,对沿途与采访主体有关的情况进行的采访。 (6)《实际应用新闻学》的作者和主要内容? 答:《实际应用新闻学》于1923年出版,作者是邵飘萍,此书是我国第一部新闻采访学专著,是全国新闻采访学开始形成的标志。 (7)什么是新闻敏感?
答:在新闻界,新闻敏感又称为新闻嗅觉或新闻鼻,指记者发现、判断事实是否有新闻价值的能力。
(8)什么是软新闻?
答:软新闻是指赋有人情味、知识性、趣味性的新闻,它没有明确的时间界定,多数属于延缓性新闻。
(9)什么是新闻采访? 答:新闻采访是记者和其他新闻工作者为报道新闻,围绕采集新闻事实材料而进行的一项调查研究活动。
(10)什么是隐性采访?
答:隐性采访是指由于特殊原因而不能公开记者身份,不表明采访原因的采访活动。 (11)什么是静态采访?
答:静态采访是指记者在正式进行采访之前的准备工作。
三、简答题:(96题)
1、什么是新闻角度?如何选择新闻的最佳角度?
答:新闻角度是透视新闻事实的一个立足点与窗口,它从事实的一个侧面去揭示新闻主题。选择新闻的最佳角度,一般说,要抓“四点”、“一小”。四点即:(1)抓特点。客观事物是丰富多采的、发展变化的,有共性有个性。只有抓住了事物的个性、特征,新闻才会受读者欢迎。(2)抓新点。即角度要新,通过某一侧面、角度去反映主题,使新意盎然,给读者以新鲜的感受。(3)报道同一事物,应注意错开角度,即寻找不同的侧重点。目的是使新闻主题既不与别报重复,又报道了新闻事实。(4)选新闻角度要有群众观点,即从群众的角度看事物。从群众角度、读者的角度入手,就能写出群众喜闻乐见的事物,使新闻主题表现得通俗明确。“一小”即:角度要小。凡是选准了一个小的角度,摆出具体生动的事实,就容易把主题写得有深度,写起稿来显得生动、活泼,受读者欢迎。这样,选准小的角度,就有利于主题深化,有利于抓到具体的材料,有利于报道人物与事物的个性特征,稿子容易写得短小精悍,并且做到时效性强。
2、什么是通讯情节?怎样展开(写好)通讯情节?
答:通讯的情节是指一件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高潮、结局的完整过程,带有一定的故事性,比较具体、生动感人,它主要是通过叙述和描写的表达方式体现出来的。有的通讯,具有贯串全篇的整体情节,它本身便成为通讯中总体故事展开的主线,并以此联缀数个相关的小故事或典型的细节,构成一篇既有具体的个性化的内容,又有统一整体画面的通讯。通讯典型情节的展开,具体方法如下:(1)从写作角度上说,通讯情节要写得具体完整。一个情节要有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高潮和结局这几个部分,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完整的印象。有一些事实很有意义,很能说明问题,但构不成一个较完整的情节,就要用细节来弥补情节的不足。(2)通讯情节的展开要注意描写与叙述、具体与概括紧密结合,才能把情节写得深刻感人。生动的形象描写要借助综合叙述来贯穿,才不会写得支离破碎;综合的叙述要有具体的形象描写来补充,才不致枯燥无味。总的说,展开“情节”,把通讯写得绘声绘形、鲜明生动,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不会展开“情节”,记事、写人、状物不注意描写与叙述相结合,是通讯缺乏个性色彩和感人力量的重要原因。情节展开的目的,不是只追求生
动,主要的是表现人物的思想及精神境界,为突出主题服务。
3、什么是新闻特写?怎样写好新闻特写?
答:凡是截取事件、人物或埸景中最富有特征的横断面,用横的写法加以扩大描述和精雕细刻,并通过一个或若干个生动、感人的镜头,将所选取的横断面细致而形象地表现出来,让读者能充分地看到每一个细节,使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睹其物,用栩栩如生的形象来说服人、教育人、感染人,这样的通讯品种,从体裁上说就是特写。要写好新闻特写,从实践看有如下两点:(1)要报道出现场所见所闻的新人新事。这个“现场”不是一般临场所见景象,而是记者采访中“捕捉”到的,往往是稍纵即逝的有特点和特殊意义的精采“镜头”。新闻特写要求作者进入现场采访,没有现场所见所闻,就写不出精采的新闻特写。当然新闻特写也可用适量背景材料。(2)选择材料集中,突出高潮部分。新闻特写的材料,不论报道一人或一事,都不是从头到尾细细写来,而是抓住重点,突出重点,突出其最精采最有特征的部位。没有重点,也就没有特写。新闻特写的重点材料,往往是事情发展的关键所在,或情节展开的高潮部分。新闻特写的材料要求高度集中,一般不写新人新事的发展、变化和成长过程,而是写一个精采的片断、精采的场面或精采的表演、动作等。
4、什么是新闻背景?新闻背景有哪几种?它有什么作用? 答:新闻背景是指新闻中与主体新闻密切相关的历史情况、环境条件以及新闻产生原因和注释性方面的材料。这些材料从内容可区分为历史背景、人物背景、地理背景和事物背景等四类。从它的作用看,可区分为对比性的背景材料、说明性的背景材料、注释性的背景材料等三类。一条新闻,可以只用现实发生的新闻材料来写成,若只有背景材料是无法写成一条新闻的。但是否使用和如何使用背景材料,要视实际情况和表现新闻主题的需要而定。比较复杂的新闻,或知识性较深的新闻,一般都不可避免地要使用相关的背景材料。有些记者和编辑,因“背景意识”不强,刊登出来的东西,读者看不懂或索然无味,毛病在于没有新闻背景。新闻背景,是用来交代主体新闻来龙去脉、产生的条件或原因、显示与周围事物的各种关系、代替记者和编辑说话、突出和深化新闻主题、丰富新闻内容、增强新闻的知识性和趣味性以及使主体的新闻价值大幅度增值的不可或缺的材料,在新闻中背景材料如能运用得准确、适量、贴切,既可把主体新闻写深写透,又可适应读者的阅读心里和满足读者求知的俗望。
5、为什么要把新闻写短?怎样写好短新闻?
答:为什么要把新闻写短?这是因为:第一、舆论机构的特点决定于新闻要短,它们发布新闻的时间也有严格的规定,这就要求新闻必须短。第二、随着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读者迫切要求报纸、电台、电视台发布大量的、多种题材的国内外新闻。只有把新闻写短,才能解决这一矛盾。第三、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广大群众希望在极短的时间里,能看到、听到他们需要的各种新闻。只有把新闻写短,才能珍惜群众的时间。第四、要求新闻写短,在报道上有几个优点:新闻短,便于采访,及时发布,可以把报纸编排得活泼美观。把新闻写得短而好,还要写得生动活泼、喜闻乐见,可从下面四个方面着手:(1)精选材料。选的材料就要“以一当十”,凡是与主题无关的,虽然材料十分生动,也要忍痛舍弃。(2)“一事一报”。(3)避免不必要的议论。(4)用词造句下功夫,求简洁去繁缛。报道的文字要开门见山,去除多余的描写,少用、不用形容词,把新闻内容表达得直接一些,文字精确。
6、为什么新闻要写得真实?把新闻写得真实包含几方面的内容?
答: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报道的力量在于真实,新闻中的事实要有根有据。只有真实的新闻才能取信于民。维护新闻的真实和准确,是党和人民的新闻工作者的起码条件,是记者的神圣职责,是党性的表现。新闻必须完全真实,主要包括下面几个内容:第一、构成新闻要素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如何等,以及引用的各种资料、数字要准确无误。第二、新闻所反映的客观事实,包括事情发生的过程和细节,人物的语言和动作,心理活动、思想认识,不能添枝加叶,不能合理想象。第三、要讲究科学。稿件所涉及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不应有差错。第四、要实事求是,符合辩证法。新闻所要表达的观点必须从事实材料中来。记者对新闻事实的判断和评价,对事物发展的过程的衡量和掌握,都要按照实际情况,讲究分寸,防止片面性、绝对化。第五、文字表达要统一。稿件中某些事实的表达方式要和全国规定的或通用的方式相一致,如译名、计量单位、数字的写法等。
7、什么是人物通讯?怎样写好人物通讯?
答:人物通讯是以人物为报道对象,反映一个人或几个人的思想、言行、事迹,在一个主题贯穿下容纳着相当丰富的材料,着重以人物的精神面貌来感染、教育读者的一种通讯。要写好人物通讯,一般要注意如下几点:(1)通过写事迹,表彰先进人物的思想。人物通讯应以人物为中心,而且一般是一个先进人物为主,笔墨务必集中。人物通讯写人,不应就事论事,而应“见物、见人、又见思想”。使之写得形神兼备,以“形”传“神”。(2)抓细节,抓特点。人们对一篇人物通讯的一些事迹、概貌、数字常常看后可能忘掉,但动人的细节、情节,却往往难以忘怀。因为细节往往是人物描写中的点睛之笔。另外,要注意表现人物有特色的事迹,挖掘人物的个性特点,并选用新的角度,才能把人物写得富有新意。(3)写先进人物要处理好的两个关系:一是先进人物和党的领导的关系。党的领导和共产主义思想哺育,是我们时代先进人物成长的根本条件。二是先进人物与广大群众的关系,广大群众的支持和帮助是先进人物成长的深厚基础。
8.新闻与事实的关系
答:新闻来自事实,由事实构成,是事实的记录和再现。事实第一性,新闻第二性,一个是源,一个是流,先有事实后有新闻,再者的关系不容分离,更不容颠倒。
9..新闻采访和写作要特别注意的两个“正确”对待:
答:一是要正确对待我们党的新闻工作在采写方面的传统经验; 二是要正确对待西方新闻界的采访写作经验。
10. 写作的特殊规律: 答:新闻写作的特殊规律:
从新闻形成过程看,新闻写作的特殊规律,集中表现为:服从事实和事实的报道。真实性是新闻的第一生命,形式受制于事实,具体来说:
1.) 新闻写作服从事实和事实的报道规律,立脚点先服从事实,再是要服从事实的报道; 2). 服从事实,报道实事求是,对新闻写作来讲,是根本,是立足点,也是衡量一篇新闻作品成败的基本标准;
3). 新闻写作服从事实的报道,就是要全面把握新闻特性和新闻的传播需要,以事实为本,争取时效。
11.新闻写作的认识依据:
答:我们对新闻写作规律总的认识依据是:新闻写作服从事实和事实报道这一规律,归根结底,决定于新闻对事实的依存关系和能动作用。
1). 首先,新闻源于事实、报道事实,没有事实就没有新闻,就是社会主义新闻学在新闻与事实关系上的基本观点;
2). 其次,新闻虽由客观存在的事实构成,却不是事实原封不动的翻版,也不可能是“有闻必录”;
3). 新闻写作服从事实和事实的报道规律,体现了新闻对于反映事实的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12 新闻写作的基本要领:
1). 纪实写真 2. 用事实说话 3. 交代新闻要素
13 由新闻写作的基本要领引申的问题:
1) 新闻写作要如实地反映事实,要处理好两个关系: a 新闻事实与新闻真实的关系;
注意的问题之一: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之二:不能不顾及宏观事实,在微观中顾及宏观。 b 主观意愿与客观反映的关系
主观脱离客观的表现:合理想象、表述不当 2) 新闻中存在的用事实说话方面的问题:
一是概念化;二是套话多;三是事实少,议论多,不着边际
13.怎样用事实说话: a. 直接陈述;
b. 不能以抽象的概念和议论代替事实的报道; c. 实事求是,按事实本身的逻辑展开新闻; d. 采取第三人称 e. 注明消息来源。
14 为什么必须交代新闻要素: a. 是新闻的构成规律所决定的 b. 为适应新闻受众的普遍心理 c. 也是新闻用事实说话的要求
15. 新闻写作的具体要求: 真、新、快、、活、短
16 如何把新闻写短?
a. 直截了当,开门见山陈述事实 b. 空话少说 c. 一事一报
d. 语言准确、洗练 e. 善于删改
17 怎样把新闻写活?
a. 运用蒙太奇手法,把最重要、最精彩的内容放在最前面; b. 运用断裂式行文,多分段; c. 多写视觉新闻
18. 新闻体裁的分类:
a 消息 b 通讯 c 特写 d边缘体裁
19.消息的概念
消息——只报道事情的概貌而不讲述详细的经过和细节,以简要的语言文字迅速传播新近事实的新闻体裁,也是最广泛、最经常采用的新闻基本体裁。
20.消息的特点:
a. 篇幅较短,内容简明扼要,文字干净利落; b. 常有一段导语,开门见山,吸引读者; c. 通常一事一报,讲究用事实说话; d. 更注重时效,报道快速及时; e. 基本表达方法是叙述
21 通讯的概念和特点
通讯——也是一种常用的新闻体裁,是对新闻事件、人物和各种见闻的比较详尽而生动的报道。不仅交代什么事,而且交代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及情节、细节和有关环境气氛。 通讯的特点:
a. 容量大,范围广,取材全面;
b. 讲究结构变化,展开情节,情景交融;
c. 表现手法多样,结合叙述,兼以描写、说明、抒情或议论,富有感情色彩或理论色彩; d. 比消息的篇幅长,时效性要求较宽松
22 特写的概念和特点:
新闻特写——截取新闻事实的横断面,即抓住富有典型意义的某个空间和时间,通过一个片断、一个场面、一个镜头、对事件或人物、景物做出形象化的报道的一种有现场感的生动活泼的新闻体裁。 特写的特点:
a. 内容集中在一点,着力于细节描写; b. 现场感强烈,注重记者的直观反映;
c. 有较强烈的文学色彩,形象化的刻画人物或事物
23. 新闻主题的概念:
新闻主题——是指新闻报道的中心思想和基本观点,也就是记者对客观事实的看法、态度和通过事实的报道所表达的主观意图。主题在新闻起主导作用,贯穿全文、支配写作,是新闻构思、选材、表达和运用语言的依据。
24确定一个好的新闻主题的标准:
主题要真实而有意义 主题要正确,并有针对性 主题要集中、鲜明、深刻
25 主题的提炼方法:
从认识事实入手 在比较中鉴别 上头下头结合 选好主题角度
26.关于主题要注意的具体问题
1) 在确定主题的标准中,要正确并有针对性,其中针对性的依据是: A. 党的政策 B. 当前形势 C. 客观实际
2) 在主题的提炼方法中,第一条是从认识事实入手,其中认识事实的制约因素有: A. 事物的多层次,多侧面 B. 本质展示的渐进性,阶段性
C. 主体的实践水平,认识水平的制约 3) 选取角度的方法:
A. 从说明或回答政策这一角度提炼主题; B. 从人们普遍关切的角度提炼主题;
C. 从提倡基本种时代精神或风尚角度提炼主题
27 新闻典型:
是指当前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既能反映同类事物本质,又具有体现党的方针、政策的鲜明个性特点的人和事物的报道
28.新闻写作分段的依据:单一性、完整性、逻辑性
29.. 新闻选材的概念:
新闻选材是指挑选那些准备用于写作的新闻事实材料,包括选材和范围和选材过程两部分。
30 新闻选材的原则: 一要围绕主题,说明主题 二要区别主次,反映实质 三要以一当十,以少胜多
31 新闻选材的要求:
新闻选材总的要求是最大限度的体现新闻的价值,具体有: A 选新鲜生动的材料
B 选有积极作用的材料要注意三方面的动向:政治动向、思想动向、经济动向 C 选独具特色的材料
D. 选别人没有用过的材料
32 新闻选材与写作的关系:
A. 选取准确、真实、生动、深刻的反映事实的材料而进行的写作才能产生有益的传播价值,否则将产生极大的负效应;
B. 新闻事实客观存在,如何反映则为观念形态,这里就有选材的倾向性问题; C. 新闻事实是一个立体多面材料系列,反映什么是一个目的性的问题
33 新闻结构的概念:
新闻结构——指的是新闻内容的组合与构造,也就是新闻作品的谋篇布局问题。
34.新闻结构的一般规律的具体要求是: A. 反映事实的内在联系 B. 有利于表现主题 C. 适应受众心理 D. 紧凑又富于变化 E. 符合体裁的特点
34. 新闻语言的概念:
新闻语言——通过新闻媒体,向受众传播(报道)最新发生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住处时所用的语言,叫新闻语言。它具有客观、确切、简练、朴实、通俗等特点。
35.新闻语言构成因素:新闻语言以事务语言诉精练、准确、严谨部分为基础,又从文学语言和评论语言中适当撷取富有感情和哲理的成分,特别是从既通俗又生动的群众语言中吸取营养。
36.新闻语言的特色:
客观、确切、简练、朴实、通俗
37 如何做到新闻语言的客观? A. 中性词多于褒贬词
B 修饰语的限制性多于形容性 C. 句子的陈述口气多于感叹口气
38新闻语言如何做到简练:
A. 要深刻认识事物本质,概括出一个鲜明的主旨,这是语言简练的基本环节;
B 要说短话,写短句。不用过剩的抒情句,不用过多的形容词,不用不恰当的比喻和警句; C. 在结构上,要强调简捷直叙,少曲折迂回,尤其忌讳语言杂质,不要让复杂的结构和修
辞手段、表情语言淹没事实。
39 白描手法——用简练的笔法直接勾勒事物最主要的特征的一种表现手法
40. 新闻文采的特点及表现
新闻文采总的特点是:缘事而发,淡中有味,也就是要在平淡中见文采。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叙事突出动感 . 描绘富有美感 . 修辞强调实感
41. 新闻文风的体现和具体要求
新闻文风总的体现是: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
具体要求是:态度明朗;言这有物;短而精粹;新鲜活泼
42. 新闻敏感的概念、作用: 新闻敏感——又称“新闻鼻”。指记者敏锐识别和准确判断客观事物所蕴含的新闻价值的能力,它是一种职业敏感,是一种顿悟性的思维活动,是记者政治水平、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的综合表现 。
43.新闻敏感表现:
A. 判断某个事实能否引起受众兴趣的能力,也就是发现新闻价值的能力
B. 判断同一新闻事件的许多事实中,哪个最重要,哪个次重要的能力,也就是会分析材料,取舍内容的能力
C. 判断某个线索是否可能导致重大新闻发现的能力
D. 判断在已发表的新闻中,哪些同记者收集到的情况有关,从而发现更重要的新闻的能力
44 新闻敏感的作用是:
A. 可以见微知著,迅速抓住新闻线索,进而发现有价值的新闻; B. 可以挖掘新闻素材,并从中鉴别最有传播价值的事实; C. 有利于选取最佳的报道角度 D. 能够预见新闻后面的新闻。
45 如何培训新闻敏感: A. 提高政治上的敏感性 B. 要懂得新闻价值 C. 接触实际,注重实践 D. 勤于思考和积累知识
46. 新闻线索的概念
新闻线索——也称采访线索、报道线索,是指为新闻采访报道提供有待证实、扩展和深化的讯息,给新闻记者提示新闻的所在,新闻采访的方向。
47 新闻线索的作用表现在: A. 线索能够触发记者的新闻敏感 B. 线索可以指明采访的去向 C. 线索的价值可以决定报道质量
D 新闻线索具有比较简略、可信性有待证实、大多反映现象等特点。
48 新闻线索的来源:
A. 直接来源:到实际中去,到群众中去,这是获取新闻线索的根本途径 B. 间接来源:上级渠道,书面渠道,社交渠道,会议渠道,传播渠道
49 新闻选择的标准
A. 新闻价值标准:新鲜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地理/职业/年龄/心理上的接近)、趣味性
B 新闻的政策标准:.政治标准;.新闻宣传思想;新闻机构自身的编辑方针
49 新闻选择标准的运用:
A. 要综合衡量新闻价值要素(新鲜、重要、显著、趣味) B. 要全面权衡新闻政策标准
C. 要正确处理新闻价值与新闻政策的关系
50. 消息的概念、特点:
消息——只报道事情的概貌而不讲述详细的经过和细节,以简要的语言文字迅速传播新近事实的新闻体裁,也是最广泛、最经常采用的新闻体裁。
51.消息的特点:
A.篇幅较短,内容简明扼要,文字干净利落; B. 常有一段导语,开门见山,吸引读者; C. 通常一事一报,讲究用事实说话; D. 更注重时效,报道快速及时; E. 基本表达方法是叙述
52.消息的组成: 消息由导语、主体、背景和结尾组成
53.消息结构: 消息的结构方式常用的有倒金字塔、金字塔、散文式三种
54. 消息的分类:
A. 按事实性质分为:事件性新闻和非事件性新闻
B. 按报道内容分为:经济新闻、社会新闻、人物新闻和政治新闻等 C. 按写作特点分为:特写式消息、目击新闻、解释性报道和背景报道 D. 按篇幅长短分为:简讯、一句话新闻和标题新闻
E. 其他样式的分类,有公报式消息、答记者问
F. 西方新闻界对消息的分类:硬新闻、软新闻、纯新闻
G. 按不同的写作形式、写作特点,把消息分为四大类:动态消息、经验性消息、综合消息、和述评性消息
*
55.事件性新闻:是指以一个独立的新闻事件为核心而展开的新闻报道,其事物变动的时态是突发性或跃进性的。事件性新闻包括大量动态消息、现场特写(新闻素描)等。因具体情况的不同,还可进一步为突出性事件和可预见性事件 56.非事件性新闻——是指与事件性新闻相区别的新闻报道,即对一段时间或若干空间进而发生的情况、经验或问题等概貌性或阶段性的反映,其时态往往是渐进性的。非事件性新闻包括典型报道、深度报道、经验性消息、述评性消息等等。
57. 动态消息的概念:
动态消息——也称“纯新闻”,是最常见的消息类型。它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正在发生,
新近发生的新闻事实,是反映新事物、新情况、新动向的主要的消息体裁。它有两种不同情形:一种是对刚刚发生的或新近发生的单独事件的报道;另一种是对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具有一定持续性变动事件的报道。 58.动态消息的特点:
A. 能给人以动态感,强调反映事物的最新动态; B. 讲究“时间”要素,特别注重时效; C. 短小精悍,一事一报。
59.经验性消息的概念及经验的选择:
经验性消息——是反映某地区或某单位在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中,所取得的典型经验、成功做法及其显著效果的一种新闻体裁。它是典型报道的一种,用以推动全局,指导工作。
59.经验性消息中经验的选择: A. 首先应当具有新闻性
B. 要选取新鲜的、富有特点的经验
C. 要先取针对性强、能解决当前突出的实际问题的经验
D. 要选取具有启边和指导作用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经过实践检验的比较成熟的典型经验 E. 不用面面俱到,抓住最主要的经验
60. 综合消息的概念、特点:
综合消息——围绕一个主题思想、从不同侧面概括反映某个事件、问题的全局性情况,或综合报道不同地区、单位具有同类性质又各有特点的多件新闻事实的一种新闻体裁。
综合消息的特点:1.不受空间的限制 2.由多地、多件新闻事实组成 3.从不同侧面表现共同主题 4.报道面广,声势大的。
综合消息的两种情形:1.横断面综合反映动态、情况 2.纵深度综合反映成就、经验或问题
61.综合消息的写作要求:1.善于分析概括 2.既有广度,又有深度 3.灵活运用多种表现手法。
62.述评性消息的概念及写作特点
述评性消息——也叫新闻述评,是一种以述为主,边述边评、夹叙夹议的新闻体裁。 述评性消息的类型:形势述评、工作述评、思想述评 述评性消息的基本特点:
A. 以报道事实为主,以评述事实为目的 B. 述评结合,夹叙夹议 C. 针对性强,富有思想性
63.述评性消息写作的基本要求:
A. 述与评要事理交融
B. 议论要精辟,观点要正确、深刻 C. 述评要自然亲切
64.消息的写作要领:
1. 更加注重时效性
2. 运用客观笔法,用事实说话 3. 善于概括和直叙 4. 增加信息量
65.消息注重时效的表现:
A.讲求时效 B. 以短、快取胜 C. 体现新闻根据 D. 要讲究时效,又合乎时宜
66.消息写作为什么要十分强调讲求时效?
1) 时效性是消息的基本特征之一
2) 讲求时效,才能给受众留下难忘的“第一印象”
3) 讲求时效,才能在日益激烈的新闻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4) 讲求时效,如今愈发具有现实意义
67.消息如何以短、快还应时效?
1) 一事一报,以短求时效 2) 采用连续报道,体现时效性 3) 快中求好,又快又好
68.如何体现“迟到新闻”和“非事件性新闻”的新闻根据?
最重要的方法是:记者注意跟踪,发现新的情况,紧紧地抓住与事物相关的新近变动,
着眼于体现时间上的“最新近点”由近及远,以最新的新闻根据或由头,引出“迟到的新闻”。
69.体现“迟到的新闻”的新闻根据的方法:A.抓住新闻被披露的事实变动 B.以新带“旧” C.由近及远 70.体现非事件性新闻的新闻根据的方法:A.事实的新变动 B.与事实相关的事物的新变动 C.发布的契机
71.如何更好的运用客观笔法,把记者主观意图变为“无形的意见\"? A. 按客观事实本身的逻辑性来展开新闻,以事实描述事实,而不是按记者证的主观意图来展开新闻。
B. 通过对事实精心地进行取舍、剪裁、安排和使用,对背景材料的选择和运用,巧妙的寓观点或倾向性于客观报道形式之中
C. 运用客观手法写消息,一般是只叙述事实而不加议论。要让足以说明有关道理的事实来说明问题
D. 巧用“代言人”,让新闻中的人特来发表有关议论 E. 适当交代新闻来源 F. 运用第三人称
72.如何进行概括:
A.概括叙述事实要有具体实在的内容,不能抽象化、概念化、任何新闻事实都有具体的
内容。消息写作中的概括事实,是对具体事实的凝练和综合。 B. 概括叙述事实,还要注意有点形象
C. 消息中的概括,也并不排斥对个别典型细节的反映 D. 消息写作中的概括,还同直叙相联系。
73.如何增加信息量?
1. 在一定量的新闻信息用尽可能少的信息符号来表述 a) “蒙太奇”式行文
b) 避免标题、导语和主体的“三重复” 2. 在有限的篇幅内多输送信息 a) 开拓消息的深度和广度 b) 突出主体信息
74.倒金字塔结构的概念和特点:
倒金字塔结构——也称“倒三角”结构,是消息写作中最常用的一种结构方式。它以事实的重要性程度或受众关心程度依次递减的次序,先主后次地安排消息中各项事实内容,犹如倒置的金字塔或倒置的三角形,因而得名。它多用于事件性新闻。
75. 倒金字塔结构的主要优点: A. 最能体现新闻性 B. 开门见山,概括性强
C. 切合读者心理,并能引起其“新闻欲” D. 便于编辑处理稿件和制作标题 E. 便于记者增加新的重要事实材料。
76.倒金字塔结构的缺点:
A. 过于标准化,程式化,而缺乏多样性 B. 略输文采,有“虎头蛇尾”之嫌
C. 比较容易出现消息的标题、导语、主体“三重复”现象
77.金字塔结构的概念和特点:
金字塔结构——是按新闻事实发和始末,即依时间顺序安排材料的一种消息结构形
式。事实的开始和结束,就是新闻的开头和结尾。它适用二前后时间跨度比较小或者有比较完整、曲折的情节或生动细节的新闻事件,多用于非事件性新闻。
78.金字塔结构的优点: A. 行文构思比较方便
B. 可以保持新闻事实比较完整的故事性 C. 容易清楚地反映新闻事件原委始末的脉络
79.金字塔结构的缺点:篇幅长容易显得平铺直叙;从头说起,容易显平淡或缺乏新鲜感
80.散文式结构的概念和特点:
散文式结构——是指消息写作中适当吸收散文写法。
散文式结构的优点:比较自由和有文采,比较容易突破消息写作的某些模式有利于
改变千篇一律的面孔,使行文富于变化。
81.散文式结构的缺点:不大适用于突发性事件和某些经验性报道。
82.导语的概念:
导语——是就以简要的文句,突出最重要、最新鲜或最富有个性特点的事实,提示新闻要旨,吸引读者阅读全文的消息的开头部分。
82.导语的两重任务:一是千方百计把重要的新闻事前主其意义表现出来;二是想方设
法吸引启发读者来阅读消息全文。
83.导语的重要性表现在:
A. 导语可以使读者从无意注意到有意注意
B. 导语的优劣对编辑决定稿件的取舍和确定其编排地位很有影响,甚至起决定性作
用
C. 导语写作颇能体现记者的才华和功力
D. 导语为整篇消息定下基调,关系着下文如何顺利地展开 E. 一篇消息只有一条导语,而它是最优化的方案 F. 新闻的实践表明了导语的重要性
84.导语的制作总则
A. 研究人们最感兴趣的是什么,最需要告诉人们的又是什么,把二者和谐的统一起
来
B. 从新闻内容中选择最重要点
C. 应有新闻事实,但要避免与主体内容重复 D. 交代消息的来源和新闻根据,给人以可信感 E. 文字精,表达巧,凝练、醒目、明快
85. 导语的分类
导语分为两大类:直接性导语 、间接性导语
86.直接性导语——是一种最常用的导语形式,即导语中开门见山、简明扼要地突出
表现最新鲜、最重要的事实,或最有个性特色、最具有新闻价值的内容。它适用于时效性较强的事件性新闻。直接性导语又可以分为叙述式、总结式、评述式等。
87.间接性导语——又称延缓性导语,是相对于直接性导语的一种常用的导语形式,即
导语中曲径通幽,引人入胜,间接体现新闻主题,迂回舒展地引出新闻的核心事实或新闻要旨。可分为描写式、引用式、对比式、设问式
88.主体和结尾
消息的主体——又称“新闻躯干”,是一篇消息最基本、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展
开新闻内容、阐述新闻主题的关键部分。
89.主体的功能:A. 叙述和补充导语中提到的新闻事实 B. 充分阐发表现新闻主题
90.结尾——是指为了深化新闻主题,强化新闻价值或扩大消息的信息容量,记者根据
新闻内容,精心设计的消息的收结部分。
91.在什么情况下用到结尾?
1). 只有当结尾能够加深读者对新闻的感觉和理解; 2.) 能够深化新闻的主题、增强新闻报道的社会效果; 3.) 能够恰当地“旁人它事”、增加消息的信息量;
4.) 或者是为“后续报道”作伏笔的情况下,消息才有必要写结尾,
并尽力写好它。
92. 常见的结尾写法分类:小结式、评论式、号召式、伏笔式
93.背景的概念 *
新闻背景——是指新闻事实出现的缘由、环境和主客观条件。背景是一篇消息的有
机组成部分,是补充、反衬或烘托新闻事实和新闻主题的重要材料。
94.新闻背景分类:历史背景、地理背景、人物背景、事物背景、知识背景、社会背景
95.背景的功能:
1 ) 构成显现新闻事实的新闻价值
2 ) 说明新闻事实发生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 3 )分析新闻现象与本质、局部与全局等关系 4 )对比映衬新闻事实和主题思想 5 )巧妙地表明记者的观点、倾向
6 )注释事物的特征以及某些专有名词、术语
96.怎样恰到好处的运用背景材料?
1.) 不同类型消息区别对待 2.)因时因地因读者对象制宜
3.) 服从新闻主题表达的需要,不柯喧宾夺主 4.) 要少而精,简明扼要
5.) 要灵活穿插,但不要牵强附会 简答题:
(1)新闻采访的基本环节有哪些?
答:①明确报道思想;②掌握新闻线索;③做好采访前的准备;④采集加工材料;⑤提炼新
闻主题;⑥做好采访记录;⑦认真核实材料。
(2)采访前记者如何做好临时性的准备工作?
答:①要明确采访的目的;②熟悉、研究采访对象;③学习、充实有关知识;④制定采访计
划;⑤做好采访心理上的准备;⑥做好采访事务方面的准备。
(3)现场观察的优点是什么?
答:①能够直接获取第一手资料,验证间接材料;②能够直接获取活生生的细节材料;③能
够产生激情和独到见解;④能够把“死”材料变成“活”材料;⑤能够赢得时间,提高新闻的价值;
(4)获取新闻线索的途径有哪些?
答:①从党委政府部门或单位组织获取线索,特别是公安、消防、医院等部门;②从新闻线
人那里征集新闻线索;③通过各种会议收集线索;④善于从各种媒体获取线索;⑤从新闻发布会上获取线索;⑥从日常生活中捕捉线索。
(5)培养和锻炼新闻敏感的途径有哪些? 答:①关键在于提高政治敏感;②增强责任感是基本途径;③养成随时随地采访的职业习惯;
④广泛地积累知识、积累思想。
(6)新闻价值与新闻政策各自的特点是什么?新闻价值与新闻政策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①新闻价值反映新闻传播的一般规律,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普遍性,基本上为各国所通
用。只是在事实选择时受到阶级性的制约。
新闻政策随着国家政治、法律制度的变化而变化,具有多变性。
②【新闻价值与新闻政策的关系】新闻能否报道要用新闻价值来衡量,要符合新闻政策,如
果两者发生冲突,最终应以新闻政策为依据。
四、分析题:(5题)
1、试析《永别了,赵丹!》的写作特色。
答:总的特色是:写法有新的突破,可读性极强。新闻标题《永别了,赵丹!》,既表现了深沉的感情与怀念,又提示了新闻的主要内容,字意清晰可读,字里行间饱蘸着的浓情对读者具有穿透力,它可以说是一道可读性极强的新闻标题。《赵丹》一文的导语精炼可读,没有任何枝蔓、赘语,只突出何时(今天)、何人(赵丹)、何事(遗体火化)等三个新闻要素,仅用8个字便准确地交代了新闻中最重要、最新鲜、读者最关注的事实。句短、段短是这篇报道在可读性方面的重要特色。除导语短外,正文分五段、结尾一段,每一段都是只叙述一个核心事实。五段正文所写的事实,层次清晰,主次分明,段与段间体现了相关事实内在的逻辑联系,每段用语精炼而饱含感情,每句短而意思完整。
2、试述《市人大监督司一丝不苟》在写作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答:这是一篇可读性等于零的报道。可读性差主要是阅读起来太困难了,至少读三、四遍才能弄清它要告诉读者的是什么。其原因是:(1)标题的内涵令读者难以接受。该报道用单一主标题《市人大监督司法一丝不苟》则显得头太“虚”、太抽象和无针对性,读者难以从标题中明白和理解要告知的内容,导致可读性极差。(2)报道的开头令读者很难接受。报道一开始就令读者糊里糊涂,无法把握新闻的要点,造成阅读的困难。(3)不分段落令读者极难接受。该报道共分两段,第一段长340余字,而第二段仅有约40字。世界新闻界提倡文章的段落要短一些,甚至要求一个事实一句话一个段落,目的是令读者易于阅读、易于接受。(4)语句太长令读者无法接受。全文约380字,而报道开始就是一个长句长达320余字。作者把所有复杂的内容都挤进一个长句中,造成各种事实、各种关系之间的联系难以理清,连准确地使用标点符号也困难。以上从标题、导语、段落、语句等四个方面,分别解说《监督》一文的在可读性方面存在的问题为何等于零。
3、分析《张文生三贴广告》在选材、主题提炼等方面的特点以及写作表达方面有何优缺点? 答:该文最大的特点是题材选得好,是记者通过对农村生活的细致观察发掘出来的新鲜主题。张文生贴的三张广告前后,时间相距三、四个月,是在同一地点的不同时间发生的事,可能并不是每次贴广告时记者都在场,但记者一听到每一新鲜事物时就紧紧抓住它,用简炼的文字和特写的手法来报道,甚为感人。这篇稿件在写作上有个很突出的优点,那就是纯用事实说话,用事实来表现此文的思想性,近乎文学写作方法上的“白描”,没有一般新闻中那些废话和政治说教。所以,此文写得干净利落,简短生动,颇有说明力和感染力。缺点是,最后一次贴广告的时间不明。在修辞方面还有值得商榷之处,如“致富户——张文生”。“户”字是指一个家庭,不是指一个人。用“致富农民张文生”似乎较为确切。还有,在文字稿中,“广告”一词最好加引号,因它是商业术语,且常被用作贬义词,即带有“吹虚”的含义。而张文生的“广告”却是热情助人的郑重声明。借用“广告”这个词倒是挺生动的。只要加上引号,就更加完美了。
4、读完《敬亭绿雪恢复生产》一文,详述并回答新闻的特点、导语及新闻关注的问题?
答:(1)这是一条充分而恰当地运用背景材料的好新闻。本来新闻内容很简单,就是名茶“敬亭绿雪”恢复生产而已。然而,由于作者“背景意识”强,写进了大量与它相关联的各种背景材料,丰富了新闻内容,深化了新闻主题,突出了新闻的意义和价值,体现了深刻的思想观点,并具有极强的知识性和趣味性,使主体新闻信息量大增,新闻价值也因而增值。(2) 这篇报道采用叙述型背景式导语,巧妙地以叙述的表达方式分两处交代背景材料,一是“失传四十多年的安徽名茶——敬亭绿雪”,这是历史背景,二是“郭沫若副委员长曾为‘敬亭绿雪’题了字”这是事件背景,经这一交代,更突出了名茶恢复生产的显要性。这条导语的写作是全叙述型的,它把背景事实与新近发生的事实揉为一体,不留任何斧凿痕迹。这篇报道的导语,只交代了新闻主体的四个要素,而其它要素则由下两段正文、一段结尾来展开解释和交代。值得关注的是第二段(正文第一段),它是全背景型的,分别运用地理背景、事物背景和历史背景等客观材料。(3)关注问题:一是坚持客观性。二是要作精心安排。背景材料可用于导语、正文或结尾。三是必须严格选择。四是要有读者意识。
5、指出《今日水乡分外娇》所使用的是哪一种结构形式?请从标题、导语、正文等分别具体分析其特点是什么?
答:这是一条相当精采的新闻。全文只有五百多字,从结构上说,是运用倒金字塔这一方式的好例子。它有几个特点:(1)标题。该文标题本身就是一条既有意义,又有吸引力的新闻。(2)导语写出了新闻最主要的事实。其中“他是这次100多名获奖者中唯一的农民”这一句话,使导语进一步增加了吸引力。(3)第二段是次导语,进一步补充导语中没有交代的事实。写得精炼、新鲜而富有特点。(4)第三段是正文。此段材料,大部分用注释性和说明性材料,交代了事实的来龙去脉,不但读者看了一目了然,而且通过间接的有关人士的评论,加深了对新闻意义的认识。(5)第四、五段是新闻的附加事实。虽然不是重要的内容,但它与新闻主题有关,仍然吸引着读者。以上五点,体现了倒金字塔结构的主要特点。
五、判断题:(111题)
1.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是新闻写作的第一要领。真实包括整体真实以至每个细节都必须真实。(∨)
2.用事实说话,作为一条报道原则,一种实践方法和技巧,这是新闻写作最大特点和优势,是新闻区别于文学、评论等文体最显著的标志。(∨)
3.写事实,表真情,翔实可信,这是新闻写作最基本也是最起码的要求;对事实的说明、分析和判断,也是符合事实的本来面目。(∨)
4.新闻要素指新闻事实的主要构成因素。一般包括:何时、何地、何事、何故、如何,简称“5W1H”。(∨)
5.新闻要素的选择依据其新闻性和宣传性,在新闻要素是“何事”是核心,新闻报道必须有两个要素,其中必须有“何事”。(∨)
6.用事实说话——新闻记者通过对新闻事实材料的分析、取舍、和安排,通过事实本身的内在逻辑来表达观点、立场和主张的一种方法。它是新闻写作的基本方法,也是一条报道原则。它寓理于事,把观点隐蔽在对事实的报道中,使人们在接受事实的同时接受记者的意见。它符合人们从新闻中主要是了解事实和新闻文体的基本特征,因而是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受众,更具说明力。(∨)
7.视觉新闻——即特写式消息,运用形象化的手法来表现事物,取得视觉效果的新闻。它立脚点先具有消息的特征,其次又运用特写的表现手法,最突出的特点是现场感强,使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克服枯燥和概念化。(∨)
8.真实是新闻的第一生命,快,讲求时效,是新闻的第二生命。新闻写作的快,是指它的急就性,就是要脑子快,笔头快,所谓“倚马可待”。(∨)
9.新闻写作上的“慢三拍”现象是指:采访慢、写作慢、传播慢(∨)
10.边缘文学包括:报告文学、调查文学、采访札记、工作研究、来信(∨) 11.《察世俗每月统纪传》是历史上第一家以中国人民为阅读对象的控中文报刊,其中的《月食》是中国近代报刊的第一条消息;(∨)
12.1874年1月30日《申报》刊载的“伦敦电”是我是中文报纸上第一则新闻电讯(∨) 13.著名记者黄远生以写通讯闻名,被称为“印象派大师”(∨)
14.一事一报——指一篇消息通常只报道一个有意义的新闻事件,或事物发展的某一侧面。主主题集中而鲜明,表述直接而朴实,往往直叙其事,用事实说话,语言简洁明了,篇幅短小。(∨) 15.报道思想——是新闻机构和记者在一定时期内组织和采写新闻报道的指导思想,包括报道内容、范围、重点和具体要求,是记者旱灾采访活动的依据和出发点。吃透上下两头,眼观四面八方,是确定正确报道思想的根本途径。(∨) 16.“上头”是指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当前宣传精神;“下头”是指社会实践、群众的实践。吃透上下两头,眼观四面八方,是确定正确报道思想的根本途径。(∨) 17.新闻价值——事实本身含有的能够引起受众注意的客观价值的总和。(∨) 18.宣传价值——新闻事实本身所包含的有利于传播者,并且能够体现传播者的主观意图(思想、观点、主张)的素质。新闻的宣传价值有一致性、典型性、针对性、时宜性四个因素。(∨)
19.由两个以上的自然段组成的导语,称复合导语。第一自然段称为主导语,其后的导语段落称为次导语或准导语(∨)
20.新闻界把新闻五要素或六要素俱全的导语称为“第一代导语”也称“晒衣绳式导语”;把侧重交代部分新闻要素的导语称为“第二代导语” (∨)
21.写好叙述式导语的关键在于:善于分析比较,真正准确的抓住最主要的新闻事实,并精练地加以表达(∨)
22.写好总结式导语的关键在于:导语概括事实,要实在,不要空泛。(∨)
23.写好评述式导语的关键在于:记者通过深入采访,发现新的事物以后,又能深入地进行
分析研究,使自己的认识产生飞跃,以客观的新闻事实为基础,提出分阶段尚示提出的深刻见解,就能使评述式导语中的分析、议论具有新意(∨)。
24.消息最基本、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主体而不是导语。一篇消息可以没有导语、结尾,但绝不能没有主体部分。(∨)
25.新闻背景的穿插安排可以是消息的主体部分,尾部或导语中(∨) 26.报告文学结合的新闻性和文学性,但首先必须具备新闻性,其中,真实性最为根本。(∨) 27.叙事是事件通讯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表现手法。叙事重在目的性: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表明一定的思想观点。(∨)
28.描写是通讯写作是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这与消息写作的区别最为明显。(∨) 29.通讯脱胎于古代传记、游记(∨)
30.三四十年代,我国通讯体裁进入成熟阶段的重要标志是:新闻性的加强。其间范长江是这一时期的杰出记者。(∨) 31.黄远生是通讯体裁的奠基人。 32.我国早期的通讯常常叫“记事”,曾有概要记事、长篇记事、印象记事之分。现在的记事性通讯中一般采用的是“印象记事”。(∨)
33.邵飘萍1916年担任过上海《申报》驻北京的特派记者;范长江曾以《大公报》特派记者的身份进行采访。(∨)
34.迄今为止最早的报纸是公元前60年古罗马的《每日纪闻》(∨) 35.中国古代最早的报纸,一般认为是唐代的邸报(∨)
36.1556年在意大利的威尼斯,世界上第一份近代报纸《威尼斯新闻》诞生了,这也表明记者这一职业不但出现了,而且有了真正的发展(∨)。 37.我国最早的中文的近代报刊《察世俗每月纪传》,于1815年8月在华人较为集中的马六甲创刊。担任刻印和发行工作的梁发被认为是我国最早从事新闻工作的报业人员之一。(∨)
38.国人自己办报的第一个高潮,涌现了王韬的《循环日报》,康有为、梁启超的《中外纪闻》,伍廷芳的《中外新报》,裘廷梁的《无锡白话报》等报纸。(∨) 39.第一个社会主义的刊物从马克思和卢格于1844年创办的“《德法年鉴》开始(∨) 40.毛泽东1918在湖南创办了《湘江评论》。(∨)
41.范长江1935年写出了脍炙人口的《中国西北角》和《塞上行》(∨)
42.马克思曾指出,人民报刊按其使命来说,是社会的捍卫者,是无处不在的耳目,是人民精神的千唤万应的喉舌。(∨)
43.刘少奇对记者说“你们的笔,是人民的笔,你们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 (∨) 44.无产阶级记者传达上情,反映下情,就是在尽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的职责。(∨) 45.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于1991年1中华全国新闻工作才协会第四届理事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1994年做第一次修订,1997年1月又作了第二次修订。(∨)
46.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对党事业负责,对读者负责,这就是新闻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 47.腿勤、脑勤、手勤、嘴勤是记者要努力做到的勤奋,普利策说过一句名言“懒人是当不了记者的” (∨)
48.是否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是衡量记者工作作风是否踏实的标志(∨)
49.实事求是是记者最基本的思想、工作作风,尊重事实才能说真话,才能真正的为人民服务(∨)
50.记者采访的新闻事实,即使具有一定的新闻价值,但有时则不宜或暂时不宜公开传播。记者可以而且应该把采访到的这一类事实写成“内参”,提供给新闻单位内部或送交领导部门参考。(∨)
57.狭义的新闻指(消息。(∨)
58.广义的新闻包括 消息、通讯、述评及其所属品种。(∨) 59.没有事实就没有新闻。(∨) 60.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61.言之无物是写新闻的大忌。(∨) 62.新闻写作的原则是用事实说话。(∨) 63.新闻写作的要求是真、短、快、活、强。(∨) 64.新闻的快应以新闻的新鲜和真实的事实为前提。(∨) 65.新闻报道要快的表现是一及时二适时;(∨)
66.新闻的思想性是指一条新闻在思想上给读者教育、影响和启迪。(∨) 67.新闻写作要求强的思想性强、政策性强、针对性强。(∨) 68.“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个实义的作者是陆定一。(∨) 69.新闻六要素是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因、何果。(∨) 70.新闻的要素说的是构成新闻不可缺少的事实材料。(∨) 71.新闻背景从内容分为人物、历史、地理、事件背景。(∨) 72.新闻背景从作用分为对比性、说明性、注释性;(∨)
73.背景材料可用于新闻的导语、正文、结尾三个不同部分。 74.新闻的主题应从新闻事实挖掘中来。(∨)
75.提炼新闻主题应注意两点:一是一条新闻一个主题;二是新闻主题一定要从新闻事实中挖掘、提炼出来。(∨)
76.选择最佳角度是表现新闻主题的好办法。(∨)
77.几家新闻单位同时报道同一新闻应注意(错开角度)。(∨) 78.新闻语言的特点是具体形象、准确鲜明、简练生动、通俗易懂。(∨) 79.动态新闻叙述为主. (∨) 80.通讯重于叙述、描写; (∨)
81.述评新闻兼有新闻和评论两种作用。(∨)
82.新闻和消息的结构一般由(导语、正文、结尾和标题)组成。(∨) 83.新闻通常有金字塔倒金字塔、倒正混合结构三种结构形式。(∨)
84.倒金字塔结构的特点是把高潮或结局排在开头,把最不重要的材料排在后面。(∨) 85.金字塔结构的特点是将事实的结果、最重要的材料安排到最后一段。(∨) 86.倒金字塔结构的开头部分称导语。(∨)
87.倒、正混合结构的特点是有一个好的新闻导语和有一个重要的新闻结尾。(∨) 88.新闻导语的“导”字有开始、启发、引导三个涵义。(∨)
89.新闻正文是导语之后的展开部分,对新闻事实作充分的具体的报道和说明 。(∨) 90.简明新闻是新闻报道中最简练、最短小的一种新闻体裁 。(∨) 91.消息一般分为简明新闻、动态新闻、综合新闻、述评新闻。(∨) 92.综合新闻有两种,一是横断面综合报道),二是纵深度的综合报道。(∨) 93.通讯《中国的西北角》的作者是范长江。(∨) 94.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的作者是魏巍。(∨) 95.通讯《西行漫记》的作者是埃德加·斯诺特。(∨) 96.通讯《震撼世界的十天》的作者是约翰·里德。(∨)
97.通讯写作的要求是事实的典型性、思想性和写作文采达到高度的合一 。(∨) 98.综合新闻的特点是既有全面情况概括,又有典型事例的说明 。 99.通讯与消息的共同点是现实性和时效性。(∨)
100.通讯与文学作品最根本的区别是反映的真实性不同。(∨)
101.一般通讯和特写都应讲究时效性、 真实性,写作上可采用多种表达形式 。(∨) 102.通讯的主题是作者在通讯中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103.通讯主题的提练要求做到正确、鲜明、集中、深刻。(∨) 104.通讯主题要求深刻,是指挖掘出事实的意义。(∨) 105.通讯结构总的要求是完整、严谨、巧妙、和谐。(∨)
106.通讯写作要求运用感人的抒情、深刻的议论、选用典型的情节,以及描绘生动的形象来体现主题。(∨)
107.通讯设置“悬念”要求真实,而且应为表现主题服务 。(∨) 108.通讯特定具有材料集中和报道现场所见所闻的新人新事两个特点。(∨) 109.通讯的特点是具有新闻性、评论性、形象性。(∨)
110.通讯按内容可分为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概貌通讯。(∨) 111.述评新闻有四种类型形势述评、思想述评、工作述评、事态述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