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养目标
根据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方针,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能适应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需要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对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提出如下要求:
1、掌握马克是主义基本理论,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较强的事业心,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树立实事求是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在本门学科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必要的实验技能;具备必要的社会实践经验,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3、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熟练的运用于本专业。 4、具有健康的体魄。
二、研究方向:
1 2 3 4 5 6 7 8 9 10 智能精密制造 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 微小机械系统动力学 制造过程的计算机测控技术 制造过程的仿真与控制 数字制造技术 特种加工技术 虚拟制造技术 微纳米加工技术 机械系统动力学与加工精度 三、学习年限及时间分配 1、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机械制造学科确定,硕士研究生在校学习年限为2年,修满26学分,其中学位课程学分为16学分。
2、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学习与论文工作的时间约各占一半,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课程学习与理论工作交叉进行,完成规定的学分要求方可申请论文答辩。本学科规定,学生入学的第二学期开始进入论文工作阶段。
3、在职人员的学习年限可适当延长,但延长时间一般不超过一年。
4、硕士研究生在校培养期间,实行学期注册制度,未注册者终止其下一阶段培养环节内容的登记备案。
5、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工作,累计不应少于一年时间。
四、课程设置及时间要求
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类。必修课(学位课)应按公共课、基础理论课、专业课进行设置;专业文献阅读、开题报告应作为硕士研究生必修内容,其中专业文献记相应学分。
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硕士研究生在其学习过程中总学分、必修课学分、选修课学分应不低于如下规定:
总学分26学分,其中必修课学分17学分。
1、公共课:第一外国语(英语、日语、俄语)100学时 3学分;开课学期为第一学期。马克
思主义理论课60学时,3学分。其中包括马克思经典著作选读 40学时 2学分;开课学期为第一学期。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30学时 1学分;开课学期为第二学期。 2、专业基础课:不少于10学分。
数值方法(机械)60学时,3学分,第一学期 数理统计(机械)40学时,2学分,第一学期 振动分析基础 60学时,3学分,第二学期 3、专业课:
现代制造引论40学时,2学分,第2学期 专业文献阅读及报告,1学分,第2学期 4、选修课:
机器人及其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工艺过程的自适应控制
CAD/CAPP/CAM一体化技术 快速原型制造
工业传感器技术与应用 金属切削理论
计算机数控理论及技术 精密与超精密加工理论 人工智能 精密特种加工
制造过程的计算机测控技术 理工科信息检索技术 激光与能量束加工 图像处理与工程应用 虚拟制造系统与实现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 制造过程的仿真技术 网络化制造技术 微小机械系统动力学 数字制造
计算机集成制造 制造系统工程
5、补修课: 制造技术基础 先进制造技术
学位课程的考核以考试方式进行,以百分制评定成绩。非学位课程的考核方式一般为考查,也可根据专业或导师要求定为考试课。考查课程的成绩评定为及格或不及格。考试、考查合格后方能取得相应学分。学位课程中的公共课程考试由研究生院统一组织进行,其他课程的考试、考查分别由各培养单位组织进行。
硕士研究生入学后,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制定个人的培养计划,课程学习不限定学习时间,可根据本人论文工作计划的进度和需要酌情安排,在申请论文答辩前完成规定的全部学分。研究生的全部课程根据学生的选课情况每学年开设一轮。
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课程考试实行重修重考制度,成绩合格获得相应学分,在提请答辩前必须获得全部学分。
五、文献阅读
专业文献阅读及报告是硕士研究生了解学科前沿、掌握学科发展动态的有效手段,是培养研究生独立获取知识能力的重要环节。机械制造学科要求硕士研究生阅读中、外文献的数量分别为不少于30和20篇。研究生在完成阅读后写出阅读报告,经指导老师批阅后给出成绩,合格者获得1个必修学分。应在研究生入学后的第一学年完成。
六、开题报告
为确保学位论文的质量,硕士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通过阅读文献、学术调研,尽早确定论文选题范围,并在第二学期末举行开题报告会。开题报告会应由培养单位负责组织公开进行,开题报告通过者获得1个必修学分。开题报告的有关材料由培养单位保存至硕士研究生毕业备查。
七、中期考核
对硕士研究生在论文工作期间(第三学期)进行一次中期考核,按《硕士研究生论文工作中期检查考核表》所要求的内容进行考核,对于未通过者提出再次开题的具体要求。考核结果保存在学生所在培养单位,研究生院将随机抽查。凡不符合要求者,令其重做,并延期毕业论文答辩。
八、论文工作
论文工作是全面训练硕士研究生树立严谨的科学学风,掌握科学研究基本方法和独立进行科学研究能力的重要环节。
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工作应包括以下几个主要环节:专业文献阅读、选题、论文开题报告、学术调研、论文撰写、论文答辩等。
论文工作应与课程学习交叉进行,导师要全面掌握硕士研究生的论文工作进度,根据实际需要对论文工作计划进行及时和必要的调整,研究生的毕业和答辩工作,须按相关规定提前提交答辩申请,否则不予受理。硕士论文的具体要求按学校学位管理条例规定执行。
硕士生培养各个研究方向及主要研究内容介绍
一级学科名称 二级学科名称 序号 机械工程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代 码 代 码 0802 080201 带 头 人 研 究 方 向 主 要 内 容 简 介 本方向以精密和超精密数字制造技术、智能精01 智能精密制造 密制造工艺与系统、自由曲面光整加工技术与智能装备等为主要研究特色 本方向以机械制造中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赵继 02 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 机辅助工艺过程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以及CAD/CAPP/CAM一体化技术;虚拟制造技术等为主要研究特色 王龙山 03 微小机械系统动力学 本方向以研究微小机械(压电马达,压电泵)系统的动力学特征等为主要研究特色 本方向以制造过程计算机测控系统设计、数据吴博达 04 制造过程的计算机测控技术 采集与先进数据处理方法,状态监控建模理论与技术;虚拟仪器技术;故障诊断技术等为主要研究特色 本方向以研究虚拟制造,可重组制造,绿色制杨兆军 05 制造过程的仿真与控制 造,快速成型,生产过程的控制建模与仿真等为主要研究特色 本方向以数控装备及其可靠性技术;嵌入式系孔繁森 06 数字制造技术 统与开放式数控技术;数字化协同设计与制造技术;加工过程质量检测与控制技术等为主要研究特色 王义强 07 特种加工技术 本方向以研究电加工,激光加工等特种加工技术等为主要研究特色 本方向以虚拟制造技术与理论等为主要研究特色 本方向以微细磨料喷射技术在半导体工业、口高印寒 08 虚拟制造技术 邹青 09 微纳米加工技术 腔医学中的应用、微型光学非球面透镜的微纳米加工、微纳米级超光滑表面无磨料低温抛光加工技术等为主要研究特色 张雷 10
机械系统动力学与加工精度 本方向以研究高速切削,超高速切削,可重组制造机床等先进加工系统的动力学等为主要研究特色 周晓勤
硕 士 生 课 程 设 置 表
类 别 课 程 编 号 必 修 课 公共课 00020011 第一外国语 00020041 自然辩证法 00020061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00220151 数值方法 00220161 数理统计 00220191 振动分析基础 100 40 20 3 2 1 课 程 名 称 任课 教师 学时 学分 开课授课考核时间 方式 方式 1 2 1 讲授 1 2 考试 考试 考试 专 业 基础课 专业课 徐 涛 陈宇东 60 40 40 3 2 2 1 1 1 讲授 考试 考试 考试 41021673 00010211 现代制造 专业文献阅读及报告 赵 继 40 2 1 1 讲授 2 考试 考试 本 专 业 所 开 出 的 选 修 课 需选修其它专业的选修课 41021585 补 修 41021615 课 41021694 41021904 41021704 41021714 41021724 41021734 41021744 41021754 41021764 41021774 41021784 41021794 41021804 41021814 41021824 41021834 41021844 41021854 41021864 41021874 41021884 41021894 41021914 机器人及其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制造系统工程 工艺过程的自适应控制 CAD/CAPP/CAM一体化技术 快速原型制造 工业传感器技术与应用 金属切削理论 计算机数控理论及技术 精密与超精密加工理论 人工智能 制造过程的计算机测控技术 理工科信息检索技术 激光及能量束加工 图像并行处理系统 虚拟制造系统与实现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 制造过程的仿真技术 网络化制造技术 微小机械系统动力学 数字制造 计算机集成制造 现代制造技术 精密特种加工 赵 继 赵 继 王龙山 王龙山 张 雷 张学成 高印寒 王义强 张 雷 周晓勤 杨兆军 杨兆军 张学成 唐可洪 祝佩兴 王力群 孔繁森 曲兴田 赵宏伟 邹 青 邹 青 曲兴田 杨兆军 40 40 40 40 40 40 30 40 40 40 40 20 40 30 30 40 30 30 30 40 30 30 40 2 2 2 2 2 2 1.5 2 2 2 2 1 2 1.5 1.5 2 1.5 1.5 1.5 2 1.5 1.5 2 2 讲授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考查 考查 考查 考查 考查 考查 考查 考查 考查 考查 考查 考查 考查 考查 考查 考查 考查 考查 考查 考查 考查 考查 考查 制造技术基础 先进制造技术 邹 青 曲兴田
数值方法研究生学位课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0220151 课程名称:数值方法 学时:60 学分:3 开课学期:1 开课单位: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
任课教师:徐 涛 教师代码: 教师职称:教授 教师梯队:李松涛
1、 课程目的、任务及对象
数值计算方法是介于数学与计算机计算的一门交叉学科。本课程的目的是将工程应用中的数学模型求解问题,建立、形成一系列计算机所能够接受且可实施计算的方法。通过算法理论的学习,上机实践的训练,使学生能够学习掌握应用计算机解决本专业建模、求解数学模型的知识,提高独立解决科研问题的能力。本门课程授课对象为工科硕士研究生。
2、 授课的具体内容
第一章 绪论
介绍数值方法课程的任务、研究的内容及所具有的特点 第二章 插值法
1、 拉格朗日(Lagrange)插值
2、 牛顿(Newton)插值及等距节点的牛顿插值 3、 埃尔米特(Hermite)插值 4、 三次样条插值
第三章 曲线拟合的最小二乘法 1、 线性最小二乘法 2、 加权线形最小二乘法 3、 非线性问题的线性化
4、 利用正交函数进行最小二乘拟合 5、 多变量最小二乘拟合 第四章 数值积分
1、 牛顿-柯特斯(Newton-Cotes)求积公式 2、 复化公式及误差 3、 代数精确度
4、 梯形逐次分半算法
5、 龙贝格(Romberg)求积公式 6、 高斯(Gauss)型求积公式
第五章 解线性方程组Ax=b的直接法 1、 矩阵的三种三角分解
2、 利用三角分解解方程组Ax=b 3、 平方根法、追赶法
第六章 解线性方程组Ax=b的迭代法 1、 向量、矩阵的范数及谱半径 2、 迭代法及收敛性
3、 雅克比(Jacobi)迭代法及高斯-赛德尔(Gauss-Seidel)迭代法 4、 松弛迭代法
5、 逐次超松弛迭代法(SOR方法) 6、 方程组的状态及条件数 第七章 方程求根 1、 二分法
2、 一般迭代法及收敛性
3、 牛顿(Newton)迭代法及变形算法 4、 迭代法的加速
第八章 非线性方程组求解 1、 牛顿(Newton)迭代法 2、 拟牛顿算法
第九章 特征问题求解 1、 乘幂法及反幂法
2、 雅克比(Jacobi)旋转法 3、 QR算法
第十章 常微分方程初值问题解法
1、 几种简单的数值方法(欧拉法、向后欧拉法、梯形法等) 2、 误差估计
3、 龙格-库塔(Ronge-Kutta)法 4、 单步法的收敛性与稳定性 5、 线性多步法 6、 边值问题解法 3、 实践性环节
讲述过程中,安排三个单元的上机计算作业(大约20学时),加深对算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4、 本课学习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基本掌握常用数值方法的基本原理、主要内容、实用范围、误差标准、稳定性能,可自行编制软件计算或调用常用算法库进行计算。 5、 预备知识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某种计算机计算语言 6、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 材:《数值计算方法》 徐涛编著 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 主要参考书:《数值方法》 易大义等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4 《现代数值分析》 李庆扬等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5 《数值方法(Matlab版,第三版)
[美] John H. Mathews & Kuris D. Fink 著
7、 教学方式及考试方式
集中授课,课程结束后进行综合闭卷考试
振动分析基础研究生学位课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0220191 课程名称:振动分析基础(机械) 学时:60 学分:3 开课学期:1 开课单位: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
任课教师:徐涛 教师代码: 教师职称:教授 教师梯队:陈宇东
8、 课程目的、任务及对象
本门课程授课对象为工科硕士研究生。
9、 授课的具体内容
第一章 绪论
介绍的振动分析理论在工程中的应用,本课程研究的内容及所具有的特点 第二章 单自由度自由振动 5、 拉格朗日(Lagrange)插值
6、 牛顿(Newton)插值及等距节点的牛顿插值 7、 埃尔米特(Hermite)插值 8、 三次样条插值
第三章 曲线拟合的最小二乘法 6、 线性最小二乘法 7、 加权线形最小二乘法 8、 非线性问题的线性化
9、 利用正交函数进行最小二乘拟合 10、 多变量最小二乘拟合 第四章 数值积分
7、 牛顿-柯特斯(Newton-Cotes)求积公式 8、 复化公式及误差 9、 代数精确度 10、 梯形逐次分半算法 11、 龙贝格(Romberg)求积公式 12、 高斯(Gauss)型求积公式 第五章 解线性方程组Ax=b的直接法 4、 矩阵的三种三角分解
5、 利用三角分解解方程组Ax=b 6、 平方根法、追赶法
第六章 解线性方程组Ax=b的迭代法 7、 向量、矩阵的范数及谱半径 8、 迭代法及收敛性
9、 雅克比(Jacobi)迭代法及高斯-赛德尔(Gauss-Seidel)迭代法 10、 松弛迭代法 11、 逐次超松弛迭代法(SOR方法)
12、 方程组的状态及条件数 第七章 方程求根 5、 二分法
6、 一般迭代法及收敛性
7、 牛顿(Newton)迭代法及变形算法 8、 迭代法的加速
第八章 非线性方程组求解 3、 牛顿(Newton)迭代法 4、 拟牛顿算法
第九章 特征问题求解 4、 乘幂法及反幂法
5、 雅克比(Jacobi)旋转法 6、 QR算法
第十章 常微分方程初值问题解法
7、 几种简单的数值方法(欧拉法、向后欧拉法、梯形法等) 8、 误差估计
9、 龙格-库塔(Ronge-Kutta)法 10、 单步法的收敛性与稳定性 11、 线性多步法 12、 边值问题解法 10、 实践性环节 11、 本课学习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基本掌握常用结构振动分析的基本原理、主要内容、实用范围、误差标准、稳定性能,可自行编制软件计算或调用常用算法库进行计算。 12、 预备知识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 材:《机械振动力学》 张义民 编著 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 主要参考书:《振动力学》 刘延柱 等 编著 高等教育出版
13、 教学方式及考试方式
集中授课,课程结束后进行综合闭卷考试
现代制造学位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41021673 课程名称:现代制造 学时:40 学分: 2 开课学期: 开课单位: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
任课教师: 赵继 教师代码: 教师职称:教授 教师梯队:
1、课程目的、任务及对象
《现代制造》是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科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课程。本课程以现代制造科学理论为基础,以制造系统为载体,以社会、经济、科技发展为背景,以现代制造系统和技术的体系结构为总框架,从系统技术和单元技术相结合的角度,全面揭示现代制造科学技术的本质和特征。本课程的目的是通过教学将现代制造科学技术的认识分析方法和最新研究成果介绍传授给学生,并通过实例讲述、方法介绍、课堂讨论、文献阅读,使学生了解国内外现代制造的发展及应用情况,使其把握科学的制造系统工程观和分析方法论,培养认识和创新制造工程技术的能力。本课程着重讲述现代制造系统的概念及创新发展环境,现代制造的战略与模式,现代管理理念与技术,现代工程设计技术,现代制造系统的规划设计与实施,制造技术的新发展等。
2、授课的具体内容
第一章 现代制造系统的基本概念 2 学时 §1-1制造系统的基本概念 §1-2 制造系统的概念模型 §1-3 制造系统的本质特征
第二章 现代制造创新发展的环境 4学时 §2-1 社会与 经济发展的趋势
§2-2 科学发展的三个里程碑与工程科学技术的进步 §2-4 现代制造的科学基础
第三章 现代制造的战略与模式 8学时 §3-1 制造领域竞争战略的演变 §3-2 柔性制造 §3-3 计算机集成制造 §3-4并行工程 §3-5敏捷制造 §3-6 虚拟制造 §3-7智能制造 §3-8网络化制造 §3-9绿色制造 §3-10生物制造 §3-11可重构制造
第四章 现代管理理念与技术 6学时 §4-1 现代管理概述 §4-2 企业经营战略管理 §4-3 企业管理决策支持系统 §4-4企业资源计划
§4-5面向网络化制造的供应链管理 §4-6客户关系管理 §4-7知识管理
第五章 现代工程设计技术 6学时 §5-1 现代工程设计技术概述 §5-2 产品数据管理与协同产品商务 §5-3 虚拟现实技术 §5-4 虚拟样机技术
第六章 制造技术新发展 8学时 §6-1 快速成形制造技术 §6-2 虚拟轴机床
§6-3 微机电系统和微制造 §6-4 超高速切削
第七章 现代制造系统的规划设计与实施 6学时 §7-1 现代制造系统规划设计与实施的步骤 §7-2 系统规划设计的案例
3、实践性环节
撰写专题性课程论文
4、本课学习的基本要求
在本课程的学习中,应从战略、技术和基础三个层次上把握制造科学的本质和特征,理解现代制造科学的理论框架和结构体系,掌握现代制造系统的分析方法,熟悉典型的现代制造战略、模式、技术及国内外研究情况,培养跨学科的系统的制造工程思维能力。
5、预备知识
制造技术基础、计算机技术基础、线性代数、概率与统计等
6、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张世琪等,《现代制造引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5月二次印刷。
7、教学方式及考试方式
采取讲授与自学辅导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其中,课堂讲授和讨论不少于总学时的2/3,课程结束后,集中组织半开卷综合考试评定成绩。
制造系统工程选修课程内容简介
课程编号:41021904 课程名称:制造系统工程 学时:40 学分:2 开课学期:2 开课单位: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
任课教师: 赵继 教师代码: 教师职称:教授 教师梯队:
1、课程目的、任务及对象
制造系统工程(简称MSE)是国际上近年来新兴的一门综合性交叉学科,是将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与现代制造技术有机结合的工程技术科学。本课程的目的是通过教学将制造系统工程的学科思想、主要内容传授给同学,并通过实例讲述、方法介绍、课堂讨论、文献阅读,使学生了解制造系统工程在国内外的发展及应用情况,使其把握科学的制造系统工程观和制造系统分析方法论,培养整体、系统的制造工程思维能力。本课程着重讲述制造系统工程的理论框架体系,制造系统的体系结构,建模方法,总体框架模型,制造信息系统以及当代国际上影响较大的若干种现代制造系统模式等。
2、授课的具体内容
第一章 制造系统工程概述 4学时 §1-1制造系统工程学科的出现和发展 §1-2 制造系统的基本概念 §1-3 制造系统工程的内涵和特点 §1-4 制造系统理论体系框架
第二章 制造系统的体系结构 4学时 §2-1 制造系统的功能视图 §2-2 制造系统的信息视图 §2-3 制造系统的资源视图 §2-4 制造系统的组织视图 §2-5 制造系统的过程视图
第三章 制造系统的建模方法 6学时 §3-1 制造系统的建模概述 (部分自学) §3-2 广义模型化方法
§3-3 IDEF0和IDEF1X建模方法 §3-4 GRAI建模方法 §3-5 Petri网建模方法 §3-6 面向对象建模方法
第四章 制造系统总体决策框架模型及分析方法 6学时 §4-1 制造系统总体决策目标 §4-2 制造系统总体决策框架模型 §4-3 案例分析
第五章 制造信息系统 4学时 §5-1 信息及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 (自学为主) §5-2 制造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 §5-3 制造信息系统的支撑技术 §5-4 产品信息模型与产品数据管理
第六章 制造系统的设计与实施 4学时 §6-1 概述 (自学为主)
§6-2 制造系统中的产品设计与新产品开发方法 §6-3 制造系统设计与实施的主要过程 §6-4 制造系统的重构设计
第七章 制造系统的运营与管理 6学时 §7-1 制造系统的运营与管理概述 §7-2 制造系统的运营与管理模式 §7-3 制造系统计划与控制模式 §7-4 战略层计划 §7-5 战术层计划
§7-6 运行层的生产计划调度与控制
第八章 现代制造系统模式 6学时 §8-1 现代制造系统模式的特点 §8-2 几种典型的现代制造系统模式 §8-3 现代制造系统模式的发展趋势
3、实践性环节 撰写专题性课程论文 4、本课学习的基本要求
在本课程的学习中,应重点培养制造系统工程观和把握制造系统分析方法论,理解和掌握制造系统工程的理论框架和结构体系,了解常用的制造系统的建模方法,熟悉典型的现代制造系统模式及国内外研究情况,培养跨学科的系统的制造工程思维能力。 5、预备知识
制造技术基础、线性代数、概率与统计等 6、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刘飞等,《制造系统工程》,北京: 国防工业出版社
7、教学方式及考试方式
采取讲授与自学辅导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其中,课堂讲授和讨论不少于总学时的70%,课程结束后,集中组织半开卷综合考试评定成绩。
机器人及其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课程内容简介
课程编号:41021694 课程名称:机器人及其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学时:40 学分:2 开课学期: 2 开课单位: 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
任课教师:赵继 教师代码: 教师职称:教授 教师梯队:
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研究生选修课。具体内容包括机器人技术和机器人在机
械制造中的应用两个方面。机器人技术方面主要包括机器人机构分析数学基础,机器人运动学,机器人动力学,机器人规划,机器人控制和编程的基础理论与技术、机器人研究领域的新进展和各种新型机器人等。在机器人应用方面,结合当前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和科研实际,重点介绍机器人在机械制造各领域的具体应用,特别在自由曲面精密加工方面的应用情况。本课程的主要参考教材有: 1.蔡自兴 《机器人学》 清华大学出版社 (主教材) 2.熊有伦 《机器人技术基础》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3.张伯鹏 《机器人工程基础》 机械工业出版社 4.白井良明(日) 《机器人工程》 科学出版社
CAD/CAPP/CAM一体化课程内容简介
课程编号: 41021714 课程名称:CAD/CAPP/CAM一体化 学时:40 学分:2 开课学期: 2 开课单位: 机械学院
任课教师:王龙山 教师代码:224638 教师职称:教 授 教师梯队: 李国发
课程简介:
CAD/CAPP/CAM一体化是虚拟制造技术的基础,是并行设计、敏捷制造的先决条件。因此,是一门学科前沿性的课程。本课程主要讲授CAD/CAPP/CAM一体化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具体内容如下:
(1) CAD的特征建模技术、面向对象的建模技术 (2) 一体化系统的硬件构成
(3) IGES标准接口、STEP标准接口
(4) CAD/CAPP/CAM一体化系统的数据库技术 (5) 分布式异地协同设计
工艺过程的自适应控制课程内容简介
课程编号:41021704 课程名称: 工艺过程的自适应控制 学时:40 学分:2 开课学期: 2 开课单位: 机械学院
任课教师: 王龙山 教师代码:224638 教师职称:教 授 教师梯队: 李国发
课程简介:
本课程以自适应控制理论、优化理论和计算机应用技术为基础,主要讲授工艺过程自适应控制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以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从反映机械加工过程状态参数的实时检测、信号处理、系统建模、适应控制系统的设计以及实现方法进行全面介绍、并反映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具体内容如下:
(1) 工艺过程自适应控制概念及分类
(2) 机械加工系统变量检测及信号处理方法 (3) 机械加工系统模型的建立
(4) 工艺过程自适应控制系统模型的建立 (5) 机械加工参数优化
(6) 工艺过程自适应控制系统的构成与实现
工业传感技术与应用课程内容简介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工业传感技术与应用 学时:480 学分:2 开课学期: 2 开课单位: 机械学院
任课教师: 张学成 教师代码: 教师职称:教授 教师梯队:
课程简介:
传感器和传感技术是信息技术中信息采集、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三大领域之一,世界各国都将传感技术视为现代高技术发展的关键。本课程讲解机械工程领域内常用的各种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传感与测量技术在机械工程领域中的应用方法,及其它传感技术相关知识;介绍传感技术的最新发展水平、趋势,传感技术领域内正在探索和研究的问题。通过课程学习,旨在达到更深入掌握传感技术领域内的专门知识的目的,进而获得广泛的、较深层次的传感器及传感技术知识,为今后从事相关科学研究、工程技术研究与开发打下基础。
激光及高能束加工技术课程内容简介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激光及高能束加工技术 学时:480 学分:2 开课学期: 2 开课单位: 机械学院
任课教师: 张学成 教师代码: 教师职称:教授 教师梯队:
课程简介:
激光、电子束、离子束等高能束加工技术是利用高能束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特性对材料(包括金属和非金属)进行各种加工的先进加工技术,是先进制造技术的典型代表之一。其中以激光加工技术发展最受重视。激光加工技术是利用激光束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特性对材料(包括金属和非金属)进行切割、焊接、表面处理、打孔及微加工等的一种加工技术,涉及到光、机、电、材料及检测等多门学科。在机械制造领域,不仅用于打孔、切割、焊和热处理等领域,而且用于各种精细加工(亚毫米至亚微米级的精微尺寸加工)。现在激光加工技术已经从特殊用途的加工技术变为通用的、具有多种加工能力的精加工技术。目前,激光应用项目正在不断扩大,激光被誉为“万能加工工具”、“未来制造系统的共同加工手段”,不仅在国防工业,在民用工业也得到广泛应用。先进工业国家的企业由于广泛应用激光加工技术,其生产技术正在发生质的变化。现在衡量一个国家工业生产效率及其地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工业用激光器的制造及其引入生产中的速度。
本课程介绍激光加工技术的国内外主要研究成果,系统阐述各种激光加工工艺、设备及应用、发展等,包括激光切割、激光焊接、激光淬火、激光微细加工、激光表面处理、激光材料成型等各个应用领域。此外简要介绍电子束、离子束、超声等高能束加工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精密特种加工技术课程内容简介
课程编号:41021914 课程名称:精密特种加工 学时:40 学分:2 开课学期: 2 开课单位: 机械学院
任课教师:杨兆军 教师代码: 教师职称:教授 教师梯队:
教学目的:
培养学生了解制造技术中精密特种加工技术的前沿水平和发展趋势,掌握精密特种加工技术的基本理论、了解特种加工技术的工艺装备和基本工艺方法,掌握从事精密特种加工技术开发研究的理论水平和实际能力。 主要教学内容:
1、精密特种加工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2、电加工技术
3、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技术 4、能量束加工技术 5、光刻加工技术 6、超声加工技术 7、生物制造技术
教学环节:课堂讲授、课堂讨论、现场教学与研讨
参考教材:1、王先逵 李庆祥 刘成颖, 精密加工技术实用手册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1年3月 2、赵万生 刘晋春, 实用电加工技术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2年4月
理工科文献检索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41021794 课程名称:理工科文献检索 学时:20 学分:1 开课学期: 2 开课单位: 机械学院
任课教师:杨兆军 教师代码: 教师职称:教 授 教师梯队:
一、 课程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文献信息的基本概念及信息检索的基本原理,学会常用的各种类型检索系统的使用方法,掌握现代信息检索技术,培养学生自主获取文献信息的技能,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解决专业文献阅读阶段的文献检索问题。 二、课时分配
第一章 文献信息的基础知识 2学时 第二章 信息检索的基本知识 2学时 第三章 通用中文数据库 第四章 通用外文数据库 第五章 标准与专利数据库 第六章 网络数据库—ISI Web of Science 第七章
4学时 4学时 2学时
2学时 2学时
网络数据库—Ei Compendex
综合实习 2学时 三、课程的教学内容 第一章 文献信息的基础知识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文献、信息的基本概念,文献等级与类型、当代文献的特点和文献信息检索的意义,引发学生对本门课程的重视和兴趣。
教学内容:讲解文献信息的定义,文献等级的划分方法,文献的载体类型。重点讲授各种体例文献的出版、发行、收藏和使用特点,以及文献信息检索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章 文献信息检索的基本知识
教学目的:了解文献信息检索的基本概念、检索工具的类型、国际联机检索系统、图书的分类体系。掌握文献检索的检索原理、检索方法和途径。
教学内容:介绍信息检索系统的类型,讲解检索工具的类型和各种检索工具的著录内容与特点,以及相关的数据库界面。讲授如何根据检索题目选择检索工具、检索词和检索途径。 第三章 通用中文数据库
教学目的:了解大型综合中文数据库的特点、功能,掌握常用中文数据库的检索方法。
教学内容:重点讲授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资源系统、重庆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介绍CALIS联合共建数据库。 第四章 通用外文数据库
教学目的:了解常用综合外文数据库的特点、功能,掌握其检索方法与使用技巧。
教学内容:重点讲授UMI、EBSCO、OCLC、;介绍Kluwer、ISI Web of Science Proceedings、Elsevier、Uncover、John Wile。 第五章 标准与专利数据库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标准与专利文献的特点及检索方法,掌握其检索工具,了解相关的网站。 教学内容:介绍国家标准和专利文献的种类、特点,讲授国家标准数据库和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网站、英国德温特世界专利数据库及美国、英国、日本等专利网站。 第六章 网络数据库—ISI Web of Science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ISI Web of Science的功能、特色,掌握Web of Science的检索方法与技巧。
教学内容:讲授Web of Science主要特点、基于Web界面的Web of Science三个数据库、进入Web of Science的路径、Web of Science的检索方式、Full Search(高级检索)、General Search(普通检索)和Cited reference Search(引文检索) 第七章 网络数据库—Ei Compendex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Ei Compendex数据库,掌握工程索引(Ei)的特点和检索方法。培养学生获取理工科领域更加系统、专深的文献信息的能力。
教学内容:介绍工程索引的三种出版形式、光盘版检索途径及方法,重点讲授其网络数据库—Ei Compendex数据库的特点及检索方法。
制造过程的计算机测控技术课程内容简介
课程编号:41021784 课程名称:制造过程的计算机测控技术 学时:40 学分:2 开课学期: 2 开课单位: 机械学院
任课教师:杨兆军 教师代码: 教师职称:副教授 教师梯队:
教学目的:培养学生了解制造过程的计算机测控技术的前沿水平和发展趋势,掌握制造过程的计算机测控技术的基本理论、测控系统的结构组成、系统的设计方法和元器件的选用方法,掌握信号的采集和数据处理方法,提高从事制造过程的计算机测控技术术开发研究的理论水平和实际能力。
教学内容及课时分配 第一章
绪论 4学时
1.1制造过程的计算机测控技术的基本概念和任务 1.2测控系统的组成 1.3测控技术的发展动向 1.4本课程的特点和教学目的 第二章
制造过程常用传感器 8学时
2.1应变传感器 2.2压电传感器 2.3温度传感器 2.4霍尔电流、电压传感器
2.5光传感器 (CCD、光纤、光电、CMOS 、光栅、光电编码器等) 2.6硅微传感器
27传感器的特性指标及选用原则
第三章 计算机测控系统的组成 8学时
3.1 系统的基本组成
3.2 信号调理系统( 放大、隔离、滤波、调制、解调) 3.3 采样系统 (多路开关、采样保持、A/D、典型数采板卡) 3.4 控制系统 (开关量控制、数字控制、模拟量控制)
3.5 测控系统的抗干扰技术
第四章 数据处理 6学时 4.1 误差分析 4.2 数字滤波 4.3小波分析 4.4 人工神经网络 4.5 试验设计与回归分析
第五章 测控技术的典型应用 6学时
5.1 微孔钻削力在线监测系统 5.2 主电机电流在线监测系统 5.3 切削加工状态参数综合监控系统
第六章 现代测控技术 8学时
6.1虚拟仪器技术 (软件平台——LABVIEW、总线标准、系统结构) 6.2网络测试技术 (基于总线的网路测试、基于Internet的网络测试)
6.3虚拟测试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虚拟传感器技术、虚拟测试技术、面向虚拟制造的虚拟测试技术)
金属切削理论选修课课程内容简介
课程编号: 41021744 课程名称: 金属切削理论 学 时: 30 学分:1.5 开课学期:2 开课单位: 机械学院
任课教师: 高印寒 教师代码: 教师职称:教授 教师梯队: 代汉达 王昕 课程简介:
本课程适应对象为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它以金属切削理论、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等教材为基础,主要介绍金属切削力学、切削层的变形、切削热与切削温度的求解方法、切削过程中的摩擦和润滑、刀具磨损与破损、已加工表面形成机理及表面质量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对机械加工中的基本规律及相关理论有较深入系统的理解和掌握,为解决切削加工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手段。是先进制造技术研究领域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微小机械系统动力学课程内容简介
课程编号:41021864 课程名称:微小机械系统动力学 学时:30 学分:1.5 开课学期: 2 开课单位: 机械学院
任课教师:赵宏伟 教师代码: 教师职称:教授 教师梯队: 曲兴田 华顺明
课程简介:
具体内容
第一章 绪言
讲授微小机械基本概念,国内外研究发展综述;
第二章 微小机械基本理论
讲授微机械学、微动力学、微电子学、微光学、微流体力学、微/纳摩擦学、纳米生物学、分子生物
学;
第三章 微小机械结构材料及性能 讲授微小机械材料及其特性,包括硅材料、形状记忆合金、压电材料、电致伸缩材料/磁致伸缩材料、电流变/磁流变材料、有机聚合物、膨胀合金、金刚石材料等; 第四章 微机械加工制备方法
讲授体加工,包括多种腐蚀工艺;表面工艺,包括薄膜工艺、激光驱动沉积、电沉积(电镀)等;键合操作;牺牲层工艺;表面修饰工艺;LIGA等其它微小机械加工技术;微机械装配及测试技术;
第五章 典型微小机械及其研究发展趋势。
介绍微泵、微阀等微执行器,微陀螺仪等微传感器及研究发展趋势。
人工智能课程内容简介
课程编号: 41021774 课程名称:人工智能 学时:30 学分:1.5 开课学期:2 开课单位: 机械学院
任课教师: 周晓勤 教师代码: 教师职称:副教授 教师梯队: 曲兴田 赵宏伟
课程简介:
了解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以及人工智能领域的最新研究状态。
1. 人工智能概述
人工智能的定义
人工智能的研究现状及其主要课题 2.1 解的搜索法概述 2.2 深度优先搜索 2.3 广度优先搜索 2.4 搜索技术的评价 3.专家系统
3.1 专家系统的概念和工作原理 3.2 专家系统的构建 4.自然语言处理
4.1 自然语言处理的概念 4.2 自然语言处理的方法 5.视觉与模式识别
5.1 滤波,反差与阴影 5.2 两维系统 5.3 三维系统 5.4 识别中的共性问题 6.学习机
6.1 两种学习方法 6.2 知识的表达
2.问题求解
图像并行处理系统课程内容简介
课程编号:41021814 课程名称:图像并行处理系统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1 开课单位: 机械学院
任课教师: 唐可洪 教师代码: 教师职称:副教授 教师梯队:
课程简介:
图像信号处理算法的计算量很大,需要采用并行处理技术来满足实时性要求。本课程讲述图像并行处理系统中并行系统的结构、折中设计方法、典型计算单元等三部分内容。第1部分介绍图像处理采取的并行系统原理和结钩,包括SIMD阵列结构、流水线结构、MIMD多处理器结构、脉动阵列结构、混合锥体结构等。第2部分阐述并行系统设计方法,包括软件——硬件折中方法、空间——时间折中方法、算法——体系结构的影射原理等。第3部分讲述图像并行处理系统中典型算法化简和实现,包括算法复杂度分析、基本计算单元、信号分析单元、信号比较单元等内容。
计算机数控理论与技术课程内容简介
课程编号:41021754课程名称:计算机数控理论与技术 学时:40 学分:2 开课学期: 2 开课单位: 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
任课教师: 王义强 教师代码: 教师职称:教授 教师梯队: 詹建明
课程简介:
介绍数控技术的基本概念、数控系统的基本组成、分类方法和数控技术的最新发展;对数控系统工作原理及有关问题做深入论述;对闭环位置控制的结构与原理、位置控制的特性、轮廓误差分析以及机械传动链对位置控制特性的影响进行分析。重点论述插补原理、速度控制、刀具补偿等关键技术,分析数控系统的硬件构架和软件组成,介绍基于PC机的开放式数控系统的设计方法。
参考教材和参考书:
1. 王爱玲:现代数控原理及控制系统,国防工业出版社,2002 2. 王永章:机床的数字控制技术,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9
精密与超精密加工理论课程内容简介
课程编号:41021764 课程名称:精密与超精密加工理论 学时:40 学分:2 开课学期: 3 开课单位: 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
任课教师:张雷 教师代码: 教师职称:教授 教师梯队:
课程简介:
精密超精密加工技术是适应现代高技术发展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机械加工新工艺。课程主要讲授精密加工的基本理论、金刚石镜面切削、精密磨削、各种新颖的抛光方法,如机械化学抛光、磁磨料抛光、磁流体抛光、磁流变抛光、电流变抛光、弹性发射加工等;讲授高能束加工方法,如激光加工、电子束加工、离子束加工等。
快速原型制造课程内容简介
课程编号:41021724 课程名称:快速原型制造 学时:40 学分:2 开课学期: 2 开课单位: 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
任课教师:张雷 教师代码: 教师职称:教授 教师梯队:
课程简介:
快速原型制造技术是CAD、数控技术、激光技术以及材料科学与工程技术的集成,是近20年来制造技术领域的一次重大突破。课程介绍快速原型制造技术的基本概念、特点、分类及发展趋势;着重讲述立体印刷成型、层合实体制造、选域激光烧结、熔融沉积造型等主要快速原型制造方法的原理、系统组成、工艺步骤、精度控制与分析、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等;简单介绍掩膜光刻、三维喷涂粘接等快速原型制造技术。
网络化制造技术课程内容简介
课程编号:41021854课程名称:网络化制造技术 学时:30 学分:1.5 开课学期:2 开课单位:机械学院
任课教师:曲兴田 教师代码: 教师职称:副教授 教师梯队:
课程简介:
具体内容
第一章 迈向知识经济的制造策略 第一节 知识经济和全球创造 第二节 从精益生产到精益思维 第三节 敏捷制造的提出和发展 第四节 绿色产品和绿色制造 第二章 新模式—网络联盟企业
第一节 网络联盟企业的时代背景 第二节 网络联盟企业的构思和特征 第三节 网络联盟企业的组建 第四节 网络联盟企业的运行 第三章 产品创新和开发 第—节 产品和产品创新 第二节 产品数据管理 第三节 虚拟产品开发 第四节 虚拟制造技术 第四章 虚拟现实技术
第一节 虚拟现实技术概述 第二节 虚拟环境建设
第三节 产品的虚拟原型
第四节 在虚拟环境下的制造技术 第五章 单元化生产系统 第一节 独立制造岛 第二节 全能制造系统 第三节 仿生制造系统 第六章 网络环境建设 第一节 企业内联网 第二节 企业外联网
现代制造技术学位课程内容简介
课程编号: 41021894 课程名称:现代制造技术
学时:30 学分:1.5 开课学期:2 开课单位:机械学院
任课教师:曲兴田 教师代码: 教师职称:副教授 教师梯队:张富 周晓勤 赵宏伟 1、 课程目的、任务及对象
现代制造技术已经成为各国经济发展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需要的主要技术支撑,成为高新技术发展的关键技术,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全面了解制造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掌握现代制造技术方法,现代制造工艺,更新制造技术理念。本门课程涉及到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生物工程技术和现代检测技术等多学科内容。
2、授课的具体内容
具体内容
第一章 现代制造技术概论
现代制造技术的定义、内涵、分类、特点及体系结构。现代制造工艺的特点、产生环境及方式。 第二章 现代设计技术
可靠性设计、安全设计、动态分析与设计、疲劳可靠性设计、健壮设计、优化设计等。 第三章 自动制造技术
数控加工,工业机器人,柔性制造,计算机集成制造,快速原型制造。 第四章 超精密与微细加工技术
超精密加工技术,微细加工技术,纳米加工技术,超高速加工技术。 第五章 虚拟制造技术
虚拟制造的定义与特点、分类与功用、研究现状与关键技术。 第六章 绿色制造技术
绿色制造技术概述,绿色设计技术,绿色制造技术,绿色制造工艺。 第七章 现代制造生产模式
并行制造,准时制生产,敏捷制造,精益生产,智能制造。 3、实践性环节
讲述过程中安排实验一次,使学生在实践中加深理解现代制造技术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4、本课学习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科学习使学生掌握现代设计技术、现代制造技术、现代制造工艺技术的基本思想和理念,熟悉现代管理思想,明确制造技术的发展方向。…….
5、预备知识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先进制造技术、数控加工技术等。
6、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现代制造技术 主编 孙大涌 主要参考书:
1. 先进制造技术 机械工业出版社 主编 王隆太 2. 先进制造技术 机械工业出版社 主编 盛晓敏 3.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机械工业出版社 主编 于骏一 4. 数控加工技术
5. 先进制造系统导论 机械工业出版社 主编 赵汝嘉
7、教学方式及考试方式
课程结束将进行综合考试,成绩由三部分组成,课程学习专题报告、考试、平时成绩综合来评定
虚拟制造系统与实现课程内容简介
课程编号:41021824 课程名称:虚拟制造系统与实现 学时:40 学分:2 开课学期: 2 开课单位: 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
任课教师: 祝佩兴 教师代码: 224722 教师职称:副教授 教师梯队:
课程简介:
虚拟制造(Virtual Manufacturing,简称VM)被看做是21世纪制造业变革的核心技术之一,是全球制造业关注的一种新的制造模式,其核心技术是产品设计与制造过程的建模与仿真。通过对设计制造过程的统一建模,模拟产品的制造全过程,预测产品的性能、成本和可制造性,减少资源浪费和产品开发过程的反复,缩短产品的开发周期。虚拟制造将信息技术的最新成果引入制造业,将对提高制造业的整体技术水平产生很大的推动作用。本课程主要讲授虚拟制造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重点讨论虚拟制造系统的基本概念、虚拟制造系统的体系结构、建模方法及建模语言,同时介绍虚拟制造系统的构建、虚拟加工过程仿真、虚拟装配、面向虚拟制造的虚拟测试技术等内容和实例。
数字制造课程内容简介
课程编号:41021874 课程名称:数字制造
学时:40 学分:2 开课学期:2 开课单位: 机械学院
任课教师:邹青 教师代码:224553 教师职称:教授 教师梯队:
课程简介:
数字制造是先进制造技术发展的最重要的方向。课程内容包括数字制造的概念及其技术内涵、参考模型和体系结构;数字制造的理论基础:建模理论、制造信息学、计算制造学、制造智能学;以数字制造为基础的先进制造技术:网络制造、敏捷制造、虚拟制造、快速原型制造、计算机集成制造、绿色设计与制造;数字制造中营销数字化与数字化管理;数字协同设计技术、数字产品和数字工厂、数字加工过程与数字设备;产品的数字维修技术;数字制造资源等。
计算机集成制造课程内容简介
课程编号:41021884 课程名称:计算机集成制造
学时:40 学分:2 开课学期:2 开课单位: 机械学院
任课教师:邹青 教师代码: 教师职称:教授 教师梯队: 呼咏
课程简介:
课程内容包括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和现代集成制造系统的基本理论;企业建摸理论、方法和过程;企业经营过程重构(BPR)的概念、方法和技术;经营过程建摸与仿真优化方法;企业资源计划(ERP)及敏捷供需链管理;基于数据库和产品数据管理(PDM)的信息集成;CIMS应用集成平台技术;并行工程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对企业简单经营过程进行重构和建摸,能够对CIMS应用集成平台技术进行简单的应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