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完整版)关于绝对值的几种题型与解题技巧

2020-12-10 来源:榕意旅游网
.. .. ..

关于绝对值的几种题型及解题技巧

所谓绝对值就是只有单纯的数值而没有负号。即a0。但是,绝对值里面的数值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怎么理解呢?绝对值符号就相当于一扇门,我们在家里面的时候可以穿衣服也可以不穿衣服,但是,出门的时候一定要穿上衣服。

所以,a0,而a则有两种可能:ao和a0。如:a5,则a5和

a5。合并写成:a5。 于是我们得到这样一个性质:

0 a a0 a0

a

a a0

很多同学无法理解,为什么a0时,开出来的时候一定要添加一个“负号”呢?

a。因为此时a0,也就是说a是一个负数,负数乘以符号就是正号了。如

(2)2。因此,当判断绝对值里面的数是一个负数的时候,一定要在这个式

子的前面添加一个负号。

例如:ab0,则ab(ab)。

绝对值的题解始终围绕绝对值的性质来展开的。我就绝对值的几种题型进行详细讲解,希望能对你们有所帮助。 绝对值的性质:

(1) 绝对值的非负性,可以用下式表示:|a|≥0,这是绝对值非常重要的性

质;

a (a>0)

参考材料

.. .. ..

(2) |a|= 0 (a=0) (代数意义) -a (a<0)

(3) 若|a|=a,则a≥0;若|a|=-a,则a≤0;

(4) 任何一个数的绝对值都不小于这个数,也不小于这个数的相反数, 即|a|≥a,且|a|≥-a;

(5) 若|a|=|b|,则a=b或a=-b;(几何意义)

a|a|(6) |ab|=|a|·|b|;|b|=|b|(b≠0);

(7) |a|=|a|=a;

(8) |a+b|≤|a|+|b| |a-b|≥||a|-|b|| |a|+|b|≥|a+b| |a|+|b|≥|a-b|

222一:比较大小

典型题型:

【1】已知a、b为有理数,且a0,b0,ab,则 ( ) A:abba; B:baba; C:abba; D:bbaa

这类题型的关键是画出数轴,然后将点按照题目的条件进行标记。

参考材料

.. .. ..

因为是a0,b0,ab,所以我们就在原点的左边标记。

0 a b 如果你不知道谁在前面,你就自己找一个数字。如:a4 ,

b3。

43,又

因为它们都是负数,所以

a4。

b3

当我们把条件都标记好了,并假设了一个数值带入其中,我们就能准确地判断它们的大小了。

二:判断点的位置或者原点的位置

经典题型

【1】不相等的有理数a、b、c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分别为A、B、C,如果

abbcac,那么,点B在( )

A:在A、C点的右边; B:在A、C点的左边; C:在AC点之间; D:上述三种均可能 ·

这个题目要求从已知条件入手,判断各自的大小关系。首先将题目进行变形:

abbcac abbcac0

观察一下,三个式子最后的结果是“0”,而三个式子中刚好是2个a,2个b,2个c。只有它们相互抵消了才可能为0.由此得到

ab0。

bc0,

ac0

abbcacabbcac0所以有:

ab。

bc,

acc 。

b a 画出数轴:

参考材料

.. .. ..

由此可以得出B点在AC之间。但是原点呢?

abc。A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因此原点可以在a的左边也可以在右边。这

样原点可以在AB之间,也可以在CB之间,还可以在C的左边。

三:已知点在数轴上的位置,简化或者计算。

典型题型

【1】实数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那么,化简aba的结果是:

A:2a-b ; B:b ; C:-b ; D: -2a+b

从图中我们可以很准确地知道:a0,b0,而且点b到原点的距离比点a 到原点的距离还长,所以我们可以判断出ab0。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是否判断对了,就采用数值法。设a2。b4。ab2(4)2460

b 0 a ab0直接开出来。于是,原式aba=abab

【2】已知ac0b,且bc;化简bcbcacacab

虽然条件中没有给出各点所在的位置,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画数轴来确定各自的位置关系。

a c 0 b 甚至你可以标记具体的数值帮助我们分析。如b2。c4,a5

参考材料

.. .. ..

从数轴上可以看出,bc0。bc0。ac0,ac0。ab0。由绝对值的性质可以得到bcbcacacab(bc)(bc)(ac)(ac)(ab)

bcbcacacab

3b3a

【3】若1a3,则3a1a

这个题目给了a的取值范围,因此我们要对绝对值中的式子进行判断。

1a3,所以3a0值,

,而

1a0。如果你怕自己判断错误,不妨设一个数

a2。记住一定是在1和3之间取数值。这样你就能知道自己是否判断正

确了。

3a1a(3a)(1a)3a1a2

如果没有给定区间,我们应该如何解答呢? 【4】化简3x12x1

这个题型,首先要在数轴上找出它们的零值点,也就是绝对值里面的式子必须

11xx3x102x10等于“0”,由此得到:,解得2x13 。,解得2。 负 正 3x1正 负

  0  1 21 3

画数轴,然后将零值点标出,并延长其线段,再将属于零值点的式子标记上去。以零值点为分界线,数轴右边为正,左边为负。这样数轴就被分割成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x1 3由图上箭头方向可知:3x10。2x10

参考材料

.. .. ..

3x12x1(3x1)(2x1)5x11x第二部分:32

由图上箭头方向可知:3x10。2x10

3x12x1(3x1)(2x1)x2第三部分:

x

1

2

由图上箭头方向可知:3x10。2x10

3x12x1(3x1)(2x1)5x千万记住:取零值点

四:最小值或者最大值

经典题型 【1】

设a,b是有理数,则|a+b|+9有最小值还是最大值?其值是多少?

我们知道:绝对值是大于零的数,正数加正数会越来越大,所以,它会有最小值,而这个最小值是9+0=9. 所以ab0。 即|a+b|+9有最小值为9;

如果是9-|a+b|呢?因为绝对值出来的数都是非负数,9减去一个非负数只能越来越小,所以,它就会有最大值9-0=9 。

【2】设a,b是有理数,则-8-|a-b|是有最大值还是最小值?其值是多少?

这个题目是一个负数减去一个正数相等于加上一个数,这样所得出来的数值会越来越小。因此它会有一个最大值-8。

参考材料

.. .. ..

小结:这类题目关键是加法还是减法。正数+绝对值时有最小值;正数-绝对值时有最大值;负数-正数时有最大值。 【3】求|x-3|+|x-5|+|x-2|+|x+1|+|x+7|的最小值

这里我们可以把小学奥数中的相关知识联系到一起讲解:

如图,在接到上有A、B、C、D、E五栋居民楼,现在设立一个邮筒,为使五栋

楼的居民到邮筒的就努力之和最短,邮局应立于何处?

A

B C

D E

分析:我们来分析以下A、E两个点,不论这个邮筒放在AE之间的哪一点,A

到邮筒的距离加上E到邮筒的距离就是AE的长度。也就是说邮筒放在哪不会影响这两个点到邮筒的距离之和。那么我们就使其他的3个点到邮筒的距离之和最短,再看为了使B、D两个到邮筒的距离之和也是不变的,等于BD。最后,只需要考虑C点到邮筒的距离最近就行了。那么当然也就是把邮筒放在C点了。这里就体现了一个“向中心靠拢的思想”

找出零值点,3,5,2,-1,-7 |x-3|+|x-5|+|x-2|+|x+1|+|x+7|

这个式子有5项,以此排序-7,-1,2,3,5,故取中间项:x=2 |x-3|+|x-5|+|x-2|+|x+1|+|x+7|=232522212716

题后小结论:

求|x-a1|+|x-a2|+…+|x-an|的最小值:

当n为奇数时,把a1、a2、…an从小到大排列,x等于最中间的数值时,

参考材料

.. .. ..

该式子的值最小。

当n为偶数时,把a1、a2、…an从小到大排列,x取最中间两个数值之间

的数(包括最中间的数)时,该式子的值最小。

五:求值 经典题型

【1】已知x3;y4,且xy,则xy 解:x3所以:x3。y4,所以y4

xy,所以y4

y4

x3

解得:

y4x3

这类题目注意条件。

xy。只要y比x大就可以,这里y只能取4.而x可

以取3和-3.因此就会有两个答案。

【2】已知

abc0,若

m2a3b4c••m1 abc则

解:因为一正。

abc0,故此存在四种可能:同为正,同为负,二正一负,二负

(1)同为正,则

m124+1=25

参考材料

.. .. ..

(2)同为负,则

m1-24+1=-23 -24+1=-23 24+1=25

(3)二正一负,则(4)二负一正,则综合:

【3】已知

m1m1m125或者

m1-23

abc0,若

m2a3b4cm1 abc则

这个题目将乘法改成加法,这时,我们需要讨论的情形就要多一些。 (1)同为正数。

m2a3b4cm110 abc=2+3+4=9.所以,

(2)同为负数。

m2a3b4cm18=-2-3-4=-9 所以, abc(3)a为正,b、c为负数

m2a3b4c2345m14。 所以, abc(4)a为正,b为正、c为负数

m2a3b4c2341m12, 所以, abc(5)a为正,b为负、c为正数

m2a3b4c2343m14, 所以, abc(6)a为负,b为正、c为负数

参考材料

.. .. ..

m2a3b4c2343m12所以, abc

(7)a为负,b为正、c为正数

m2a3b4c2345m16所以, abc(8)a为负,b为负、c为正数

m2a3b4c2341m10所以, abc这类题目一定要分别讨论。最好的办法就是逐一排除。

【4】已知a、b互为相反数,c、d互为倒数,x的绝对值等于1,求

x2(ab)xcd

解:

a、b互为相反数,所以:a+b=0. c、d互为倒数,所以:cd=1 x的绝对值等于1,所以x21

x2(ab)xcd1010

六:0+0型

0+0型有集中很典型的题型 第一类:绝对值+绝对值:

若|x-a|+|x-b|=0,则x-a=0且x-b=0;

因为绝对值出来的数都是非负数,而两个非负数相加要等于0.唯有绝对值里面的数等于0.

参考材料

.. .. ..

【1】已知x4y20,求解:x4y20xy= xy,所以有:x-4=0.解得:x=4;y+2=0解得:y=-2

xy243则:xy24

【2】若xy3与xy1999互为相反数,求解: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之和等于0. 因此有:

xy= xyxy3+

xy1999=0 解得:x-y=-3 ;x+y=1999

xy19991666xy33

第二类:绝对值+平方

若|x-a|+(x-b)=0,则x-a=0且x-b=0;

2

因为绝对值出来的数都是非负数,而平方数也是一个非负数,两个非负数相加等于0,则各自为0.

4n()2yx的值

【2】若|x+3|+(y-1)=0,求

解:x+3=0,所以:x=-3; y-1=0。所以:y=1

4n4n()()(1)nyx13讨论:

当n为偶数时:

4n4n()()(1)n1yx13 (4n4n)()(1)n1yx13

当n为奇数时,

参考材料

.. .. ..

第三类:平方+平方

若(x-a)+(x-b)=0,则x-a=0且x-b=0; 【3】已知

(x2)2(y4)2022,求

xy(xy)

解:x-2=0。所以x=2 ;y+4=0,所以:y=-4

xy(xy)2(4)(24)826

七:分数求和

【1】 已知ab2与b1互为相反数,求代数式

1111 ab(a1)(b1)(a2)(b2)(a1999)(b1999)解:

ab2+

b1=0 解得:ab=2,b=1.a=2

1111ab(a1)(b1)(a2)(b2)(a1999)(b1999)

111120002001 =22334111111120002001 =223341120002001=2001

=

【2】化简

111111200420032003200210031002

参考材料

.. .. ..

111111200420032003200210031002 111111200320042002200310021003

1111111120032004200220032001200210021003 11300720041003 =20041003分式求和常用解法就是裂项。

裂项、裂项,就是将一个因式分裂成两个部分,它的原理是根据异分母相

11加减,必须通分来分裂的。如:23 因为分母不同,所以要通分。分子分母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其值是不变的。一般来说,最简单的通分方法就是分母互相扩大倍数。“2”要扩大“3”倍,而“3”要扩大“2”倍。这样一来该题就可以变成:

323211123= 2323=2323。

例题分析

111199100 【1】23344511111111(-)(-)(-)-344599100 =2311=2100。

由此,我们得到一个结论:如果因式分母之间的差为“1”的时候,裂项成两个分式之间相减,其分子也是“1”.最后得到第一项减去最后一项。通项公式:

参考材料

.. .. ..

11111n(n1)nn1 其和为:n1nn。也就是“首项—末项”。

11111299302 【2】25588111114111111299302)×3 ×3 解:原式=(25588111114333331)2993023 =25588111114(111111111()2993023 =2558811111() =23023

m11从而我们得出一个通项公式:n(nm)nnm 。

参考材料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