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职业 汪曾祺
文林街一年四季,从早到晚,有各种吆喝叫卖的声音。街上的居民铺户、大人小孩,和这些叫卖的人自己,都听得很热了——
“有旧衣烂衫找来卖!”
我一辈子也没有听见过这么脆的嗓子,就像一个牙口极好的人咬着一个脆萝卜似的。这是一个中年的女人,专收旧衣烂衫。
“有人买贵州遵义板桥的化风丹……”
我从此人的吆喝中知道了一个一般地理书上所不载的地名:板桥,而且永远也忘不了,因为我每天要听好几次。板桥大概是一个镇吧,想来还不小。不过它之出名可能就因为出一种叫化风丹的东西。这位贵州老乡,你想必是板桥的人了,你为什么总是在昆明呆着喔?你有时也回老家看看么?
黄昏以后,直至深夜;就有一个极其低沉苍老的声音,很悲凉地喊着:“壁虱药!虼蚤药!”壁虱即臭虫。昆明的跳蚤也是真多。他这时候出来吆卖是有道理的,白天大家都忙着,不到快挨咬或已经挨咬的时候,想不起买壁虱药、虼蚤药。
有时有苗族的少女卖杨梅,卖玉麦粑粑。“卖杨梅——!”“玉麦粑粑——!”她们都是苗家打扮,戴一个绣花小帽子,头发梳得光光的,衣服干干净净的,都长得很秀气。她们卖的杨梅很大,颜色红得发黑,叫做“火炭梅”,放在竹篮里,下面衬着新鲜的绿叶。玉麦粑粑是嫩玉米磨制成的粑粑(昆明人叫玉米为包谷,苗人叫玉麦),下一点盐,蒸熟(蒸出后粑粑上还明显地保留着拍制时的手指印痕),包在玉米的嫩皮里,味道清香清香的。这些苗族女孩子把山里的夏天和初秋带到了昆明的街头了。……
在这些耳熟的叫卖声中,还有一种,是: “椒盐饼子西洋糕!”
椒盐饼子,名副其实:发面饼,里面和了一点椒盐,一边稍厚,一边稍薄,形状像一把老式的木梳,是在铛上烙出来的,有一点油性,颜色黄黄的。西洋糕即发糕,米面蒸成,状如莲蓬,大小亦如之,有一点淡淡的甜味。放的是糖精,不是糖。这东西和“西洋”可以说是毫无瓜葛,不知道何以命名曰“西洋糕”。这两种食品都不怎么诱人。淡而无味,虚泡不实。买椒盐饼子的多半是老头,他们穿着土布衣裳,喝着大叶清茶,抽金堂叶子烟,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一边嚼着这种古式的点心,自得其乐。西洋糕则多是老太太叫住,买给她的小孙子吃。当然也有其他的人买了充饥,比如拉车的,赶马的马锅头,在茶馆里打扬琴说书的瞎子……
卖椒盐饼子西洋糕的是一个孩子。他斜挎着一个腰圆形的扁浅木盆,饼子和糕分别放在木盆两侧,上面盖一层白布,白布上放一饼一糕作为幌子,从早到晚,穿街过巷,吆喝着:
“椒盐饼子西洋糕!”
这孩子也就是十一二岁,如果上学,该是小学五六年级。但是他没有上过学。 我从侧面约略知道这孩子的身世,非常简单。他是个孤儿,父亲死得早。母亲给人家洗衣服。他还有个外婆,在大西门外摆一个茶摊卖茶,卖葵花子,他外婆还会给人刮痧、放血、拔罐子,这也能得一点钱。他长大了,得自己挣饭吃。母亲托人求了糕点铺的杨老板,他就成了糕点铺的小伙计。晚上发面,天一亮就起来烧火,帮师傅蒸糕打饼,白天挎着木盆去卖。
“椒盐饼子西洋糕!”
这孩子是个小大人!他非常尽职,毫不贪玩。遇有唱花灯的,耍猴的、耍木脑壳戏的,他从不挤进入群去看,只是找一个有阴凉、引人注意的地方站着,高声吆喝:“椒盐饼子西洋糕!”
每天下午,在华山西路、逼死坡前要过龙云的马。这些马每天由马夫牵到郊外去蹈,放了青,饮了水,再牵回来。他每天都是这时经过逼死坡(据说这是明建文帝被逼死的地方),他很爱看这些马。黑马、青马、枣红马。有一匹白马,真是一条龙,高腿狭面,长腰秀颈,雪白雪白。它总不好好走路,马夫拽着它的嚼子,它总是騕騕的。钉了蹄铁的马蹄踏在石板上,郭答郭答。他站在路边看不厌,但是他没有忘记吆喝:
“椒盐饼子西洋糕!”
饼子和糕卖给谁呢?卖给这些马吗? 他吆喝得很好听,有腔有调。
放了学的孩子也觉得他吆喝得好听,爱学他。但他们把字眼改了,变成了:捏着鼻子吹洋号!
昆明人读“饼”字不走鼻音,“饼子”和“鼻子”很相近。他在前面吆喝,孩子们在他身后摹仿:“捏着鼻子吹洋号!”
这又不含什么恶意,他并不发急生气,爱学就学吧。这些上学的孩子比卖糕饼的孩子要小两三岁,他们大都吃过他的椒盐饼子西洋糕。他们长大了,还会想起这个“捏着鼻子吹洋号”,俨然这就是卖糕饼的小大人的名字。
这一天,上午十一点钟光景,我在一条巷子里看见他在前面走。这是一条很长的、僻静的巷子。穿过这条巷子,便是城墙,往左一拐,不远就是大西门了。我知道今天是他外婆的生日,他是上外婆家吃饭去的,他妈已经先去了。他跟杨老板请了几个小时的假,把卖剩的糕饼交回到柜上,才去。虽然只是背影,但看得出他新剃了头,换了一身干净衣裳。我第一次看到这孩子没有挎着浅盆,散着手走着,觉得很新鲜。他高高兴兴,大摇大
摆地走着。忽然回过头来看看。他看到巷子里没有人(他没有看见我,我去看一个朋友,正在倚门站着),忽然大声地、清清楚楚地吆喝了一声:
“捏着鼻子吹洋号!……”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对昆明街头各种吆喝声的描写开篇,既从听觉角度营造了一幅昆明生活风俗画,也通过对“同行”的描写,为后文卖糕饼孩子出场作铺垫。
B.卖“化风丹”的男子让他的家乡——贵州遵义板桥在昆明家喻户晓,但他却不愿意回家乡,作者以反问的语气,表达了对男子这种行为的不理解。
C.作者通过描写马的颜色、情态,突出了卖糕饼孩子看马时的专注,表现孩子的童真童趣,而调侃把糕饼卖给马,是以幽默来减轻叙事中的酸楚感。
D.对民间生活的关注和观察是汪曾祺文学创作的一贯视角,作者抓住“街头吆喝声”这一个“点”,生动细致地呈现出城市生活平静、琐碎的一个“面”。
2.卖糕饼孩子结尾的一声吆喝“捏着鼻子吹洋号”,与前文几声吆喝“椒盐饼子西洋糕”有什么不同?分别表现了孩子怎样的心理?请简要分析。
3.作家刘心武第一次看这篇小说时,说:“为什么这样短的小说用这样大的题目?”刘心武琢磨后,说:“是得用这样大的题目。”你认为这个题目是否合适?谈谈你的理解。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鉴赏家 汪曾祺
全县第一个大画家是季陶民,第一个鉴赏家是叶三。
叶三是个卖果子的,他专给大宅门送果子,到了什么节令送什么果子都是一定的。他的果子不用挑,四乡八镇,哪个园子里,有一棵什么出名的好果树,他都知道,熟得像亲家一样了……
立春前后,卖青萝卜。“棒打萝卜”,摔在地下就裂开了。杏子、桃子下来时卖鸡蛋大的香白杏,只嘴儿以下有一根红线的“一线红”蜜桃。再下来是樱桃,红的像珊瑚,卖枇杷。夏天卖瓜。七八月卖河鲜:鲜菱、鸡头、莲蓬、花下藕。卖马牙枣,卖葡萄。重阳近了,还有一种叫作“黄金坠儿”的香气扑人、个儿不大的甜梨。菊花开过了,卖金橘,卖栗子,卖山药(粗如小儿臂)(大如拳)、卖碧绿生鲜的檀香橄榄。他还卖佛手、香橼。人家买去,配架装盘,闻香观赏。
不少深居简出的人,是看到叶三送来的果子,才想起现在是什么节令了的。叶三五十岁整生日,他们养得起他。
叶三有点生气了:“嫌我给你们丢人?我给这些人家送惯了果子。就为了季四太爷一个人,我也得卖果子。”
季四太爷即季陶民。他大排行是老四,城里人都称之为四太爷。
叶三真是为了季陶民一个人卖果子的。他给别人家送果子是为了挣钱,他给季陶民送果子是为了爱他的画。
季陶民有一个脾气,画一张画要喝二斤花雕,吃斤半水果。叶三搜罗到最好的水果。 季陶民每天一起来就走进他的小书房——画室。叶三不须通报,一来就是半天。季陶民画的时候,他站在旁边很入神地看,连大气都不出。有时看到精彩处,就情不自禁地深深吸一口气,也正是季陶民的得意之笔。季陶民从不当众作画,他画画有时是把书房门锁起来的。对叶三可例外,他认为叶三真懂,不是假充内行。
季陶民最讨厌听人谈画。他很少到亲戚家应酬,实在不得不去的,他也是到一到,因为席间必有一些假名士高谈阔论。但是他对叶三另眼相看。
叶三只是从心里喜欢画,他从不瞎评论。季陶民画完了画,钉在壁上,有时会问叶三:“好不好?”
叶三大多能一句话说出好在何处。季陶民画了一幅紫藤,问叶三。叶三说:“紫藤里有风。”
“唔!你怎么知道?”“花是乱的。” “对极了!”
季陶民提笔题了两句词:深院悄无人,风拂紫藤花乱。
季陶民最爱画荷花。有一天,叶三送了一大把莲蓬来,季陶民一高兴,好些莲蓬。画完了,问叶三:“如何?”
叶三说:“四太爷,你这画不对。”“不对?”
“‘红花莲子白花藕。’你画的是白荷花,莲蓬却这样大,莲子饱,这是红荷花的莲子。”
“是吗?我头一回听见!”
季陶民于是展开一张八尺生宣,画了一张红莲花,题了一首诗:
红花莲子白花藕, 果贩叶三是我师。 惭愧画家少见识, 为君破例著胭脂。
季陶民送了叶三很多画,都是题了上款的。有时季陶民给叶三画了画,说:“这张不题上款吧,——有上款不好卖。”叶三说:“题不题上款都行。不过您的画我一张也不卖!”
十多年过去了。季陶民死了。叶三已经不卖果子,但是他四季八节,还四处寻觅鲜果。
季陶民死后,他的画价大增。大家知道叶三手里有很多季陶民的画,都是精品。很多
人想买叶三的藏画。叶三说:“不卖。”
有一天有一个外地人来拜望叶三,因为是远道来的,叶三只得把画拿出来。客人非常虔诚,焚了一炷香,还先对画轴拜了三拜,一边不停地赞叹:“喔!喔!真好!真是神品!”
客人要买这些画,要多少钱都行。叶三说:“不卖。” 客人只好怅然而去。
叶三死了。他的儿子遵照父亲的遗嘱,把季陶民的画和父亲一起装在棺材里,埋了。
一九八二年二月二十八日
(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塑造的叶三为人勤快,诚实守信,阅历丰富,可能也会很出色。
B.“紫藤里有风”“花是乱的”两句,汪曾祺借助白描语言的特点,让一个果贩与一个鉴赏家的形象精准地叠合在一起。
C.从情节和结构看,很难在作品中找到一般小说那种清晰的线索、强烈的冲突、波澜起伏的情节,甚至很难概括出一个故事梗概。
D.小说语言独具特色——准确、干净、不失华丽,大量使用短句,使语言凝练又明快活泼。
5、小说开始写叶三的果子与别人不同,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6、小说是通过哪些情节来塑造叶三的“鉴赏家”形象的?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7、小说结尾写儿子遵照叶三遗嘱,将画装进棺材,有人认为叶三的做法值得称赞,你认为这个结尾合适吗?为什么?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鸡鸭名家(节选)
汪曾祺
“三爷,鸭都丢了!”佃户和长工一向都叫我父亲为“三爷”。 “怎么都丢了?”
这一带多河沟港汊,出细鱼细虾,是个适于养鸭的地方。有好几家养过鸭。这块地上的老佃户叫倪二,他要养鸭。从来没有养过鸭,这怎么行?他说他帮过人,懂得一点。没有本钱,没有本钱想跟三爷借。父亲觉得让他种了多年草田,应该借给他钱。父亲也托他买了一百只小鸭,由他代养。事发生手,他居然把一趟鸭养得不坏。
前两天倪二说,要把鸭子赶去卖了。父亲问他要不要请一个赶过鸭的行家帮一帮,怕他一个人应付不了。运鸭,不像运鸡。鸡是装了笼的。运鸭,还是一只小船,船上装着一大卷鸭圈,干粮,简单的行李,人在船,鸭在水,一路迤迤逦逦地走。鸭子路上要吃活食,小鱼小虾,运到了,才不落膘掉斤两,精神好看。指挥鸭阵,划撑小船,全凭一根篙
子。一程十天半月。经过长江大浪,也只是一根竹篙,晚上,找一个沙洲歇一歇。
“不要!”他怕父亲再建议他请人帮忙,偷偷地一早把鸭赶过荡,准备过白莲湖,沿漕河,过江。“倪二在白莲湖里。三爷赶快去看看吧。一趟鸭子全散了!”
“散了”,就是鸭子不服从指挥,各自为政,四散逃窜,钻进芦丛里去了,而且再也不出来。小船浮在岸边,竹篙横在船上。倪二呢?坐在一家晒谷场的石辘轴上,手里的瓦块毡帽攥成了一团,额头上破了一块皮。几个人围着他。他好像老了十年。他疲倦了。一清早到现在,现在已经是下午了,他跟鸭子奋斗了半日。他一定还没有吃过饭。他的饭在一个布口袋里——一袋老锅巴。他木然地坐着,一动不动。不时把脑袋抖一抖,倒像受了震动。——他的脖子里有好多道深沟,一方格,一方格的。颜色真红,好像烧焦了似的。老那么坐着,脚恐怕要麻了。他的脚显出一股傻相。
怎么办呢?围着的人说:“去找陆长庚,他有法子。”“哎,除非陆长庚。”“只有老陆,陆鸭。”陆长庚在哪里?“多半在桥头茶馆。”
桥头有个茶馆,是为鲜货行客人、蛋行客人、陆陈行客人谈生意而设的。区里、县里来了什么大人物,也请在这里歇脚。卖清茶,也代卖纸烟、针线、香烛纸马、鸡蛋糕、芝麻饼、七座散、紫金锭、菜种、草鞋、写契的契纸、小绿颖毛笔、金不换黑墨、何通记纸牌……总而言之,日用所需,应有尽有。这茶馆照例又是闲散无事人聚赌耍钱的地方。茶馆里备有一副麻将牌,一副牌九。推牌九时下旁注的比坐下拿牌的多,站在后面呼吆喝六,呐喊助威。船从桥头过,远远地就看到一堆兴奋忘形的人头人手。船过去,还听得吼叫:“七七八八——不要九!”——“天地遇虎头,越大越封侯!”常在后面抖着头看人赌钱的,有人指给我们看过,就是陆长庚,这一带放鸭的第一把手,诨号陆鸭,说他跟鸭子能通话,他自己就是一只成了精的老鸭。——瘦瘦小小,神情总是在发愁。他已经多年不养鸭,现在见到鸭就怕。
“不要你多,十五块洋钱。”说了半天,讲定了,十块钱。他不慌不忙,看一家地杠通吃,红了一庄,方去。这十块钱赚得太不费力了!拈起那根篙子(还是那根篙,他拈在手里就是样儿),把船撑到湖心,人扑在船上,把篙子平着,在水上扑打了一气,嘴里啧啧啧咕咕咕不知道叫点什么,赫!——都来了!鸭子四面八方,从芦苇缝里,好像来争抢什么东西似的,拼命地拍着翅膀,挺着脖子一起奔向他那只小船的四周来。本来平静辽阔的湖面,骤然热闹起来,一湖都是鸭子。他唱的不知是什么,仿佛鸭子都爱听,听得很入神,真怪!
这个人真是有点魔法。 “一共多少只?” “三百多。” “三百多少?” “三百四十二。”
他拣一个高处,四面一望。“你数数。大概不差了。——嗨!你这里头怎么来了一只老鸭?”“没有,都是当年的。”“是哪家养的老鸭教你裹来了!”倪二分辩,但也没用。
他一伸手捞住了。“它屁股一撅,就知道。新鸭子拉稀屎,过了一年的,才硬。鸭肠子搭头的那儿有一个小箍道,老鸭子就长老了。你看看!裹了人家的老鸭还不知道,就知道多了一只!”倪二只好笑。
“我不要你多,只要两只。送不送由你。”
怎么小气,也没法不送他。他已经到鸭圈子提了两只,一手一只,拎了一拎。 “多重?”他问人。 “你说多重?”人问他。
“六斤四,——这一只,多一两,六斤五。这一趟里顶肥的两只。” “不相信。一两之差也分得出,就凭手拎一拎?”
“不相信?不相信拿秤来称。称得不对,两只鸭算你的;对了,今天晚上上你家喝酒。”
到茶馆里借了秤来,称出来,一点都不错。
“拎都不用拎,凭眼睛,说得出这一趟鸭一个一个多重。不过先得大叫一声。鸭身上有毛,毛蓬松着看不出来,得惊它一惊。一惊,鸭毛就紧了,贴在身上了,这就看得哪只肥,哪只瘦。晚上喝酒了,茶馆里会。不让你费事,鸭杀好。”
什么事都轻描淡写,毫不装腔作势。说话自然也流露出得意,可是得意中又还有一种对于自己的嘲讽。这是一点本事。可是人最好没有这点本事。他正因为有这些本事,才种种不如别人。他放过多年鸭,到头来连本钱都蚀光了。鸭瘟。鸭子瘟起来不得了。只要看见一只鸭子摇头,就完了。
这不像鸡。鸡瘟还有救,灌一点胡椒、香油,能保住几只。鸭,一个摇头,个个摇头,不大一会,都不动了。好几次,一趟鸭子放到荡里,回来时就剩自己一个人了。看着死,毫无办法。他发誓,从此不再养鸭。
“倪老二,你不要肉疼,十块钱不白要你的,我给你送到。今天晚了,你把鸭圈起来过一夜。明天一早我来。三爷,十块钱赶一趟鸭,不算顶贵噢?”
他知道这十块钱将由谁来出。当然,第二天大早来时他仍是一个陆长庚:一夜“七戳五在手”,输得光光的。“没有!还剩一块!”
(原文有删改)
8.下列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地人习惯称陆长庚为“陆鸭”,汪曾祺却以“名家”冠之,从中可看出作者对劳动者持有的温情和对劳动技艺的欣赏。
B.作家擅于从事件的关键处对人物作传神描绘,如倪二在鸭子四散无踪时一筹莫展,通
过众人不约而同的推荐,为陆长庚出场做足铺垫,再通过其赶鸭时一系列动作、语言、心理描写,赋予人物传奇色彩。
C.陆长庚看到“鸭”就怕,但却有能跟鸭子对话的“魔法”,暗示了陆长庚实则爱鸭、疼鸭,不养鸭的原因不仅是蚀了本钱,也有失去伙伴的伤心。
D.小说对茶馆中聚集的各色人物和经营的各种物品的介绍,对赌钱的热闹场面的细致描写,生动写出了当地的市井风俗。
9.本文主人公是陆长庚,但文章前部分却着力写倪二,请简析这样安排的好处。 10.有人评价汪曾祺的这篇小说具有散文化色彩,你赞同这种评价吗?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戴车匠(节选)
汪曾祺
①戴车匠是东街一景。
②车匠是一种很古老的行业了。中国什么时候开始有车匠,无可考。想来这是很久远的事了。所谓车匠,就是在木制的车床上用旋刀车旋小件圆形木器的那种人。车匠店离草巷口不远,坐南朝北。左邻是侯家银匠店,右邻是杨家香店。戴家车匠店夹在两家之间。门面很小,只有一间,地势却颇高。跨进门坎,得上五层台阶。因此,车匠店有点像个小戏台(戴车匠就好像在台上演戏)。店里正面是一堵板壁。板壁上有一副一尺多长、四寸来宽的小小的朱红对子,写的是: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
③不知这是哪位读书人的手笔。但是看来戴车匠很喜欢这副对子。板壁后面,是住家;前面,是作坊。作坊靠西墙,放着两张车床。这所谓的车床和现代的铁制车床是完全不同的。就像一张狭长的小床,木制的,有一个四框,当中有一个车轴,轴上安小块木料,轴下有皮条,皮条钉在踏板上。双脚上下踏动踏板,皮条牵动车轴,木料来回转动,车匠坐在坐板上,两手执定旋刀,车旋成器,这就是中国的古式的车床,其原理倒是和铁制车床是一样的。
④靠里的车床是一张大的,那还是戴车匠的父亲留下的。老一辈人打东西不怕费料,总是超过需要的粗壮。这张老车床用了两代人,坐板已经磨得很光润,所有的榫头都还是牢牢实实的,没有一点活动。戴车匠嫌它过于笨重,就自己另打了一张新的。除了做特别沉重的东西,一般都使用外边较小的这一张。戴车匠起得很早,在别家店铺才卸下铺板的时候,戴车匠已经吃了早饭,选好了材料,看看图样,坐到车床的坐板上了。一个人走进他的工作,是叫人感动的。他这就和这张床子成了一体,一刻不停地做起活来了。看到戴车匠坐在床子上,让人想起古人说的:“百工居于肆,以成其器。”中国的工匠,都是很勤快的。好吃懒做的工匠,大概没有,——很少。
⑤车匠的木料都是坚实细致的,檀木——白檀、紫檀,红木、黄杨、枣木、梨木,最
次的也是榆木的。戴车匠踩动踏板,执刀就料,旋刀轻轻地吟叫着,吐出细细的木花。木花如书带草,如韭菜叶,如番瓜,有白的、浅黄的、粉红的、淡紫的,落在地面上,落在戴车匠的脚上很好看。住在这条街上的孩子多爱上戴车匠家看戴车匠做活,一个一个,小傻子似的,聚精会神,一看看半天。
⑥孩子们愿意上戴车匠家来,还因为他养着一窝洋老鼠——白耗子,装在一个一面有玻璃的长方木箱里,挂在东面的墙上。洋老鼠在里面踩车、推磨、上楼、下楼,整天不闲着,无事忙。戴车匠这么大的人了,对洋老鼠并无多大兴趣,养来是给他的独儿子玩的。
⑦一到快过清明节,大街小巷的孩子就都惦记起戴车匠来。
⑧这里的风俗,清明那天吃螺蛳,家家如此。孩子们除了吃,还可以玩,用螺蛳做弓把,戴车匠每年照例要给他的儿子做一张特号的大弓,所有的孩子看了都羡慕。
⑨戴车匠眯缝着眼睛看着他的儿子坐在门坎上吃螺蛳,把螺蛳壳用力地射到对面一家倒闭了的钱庄的屋顶上,若有所思。
⑩他在想什么呢?
⑪他的儿子已经八岁了。他该不会是想:这孩子将来干什么?是让他也学车匠,还是另学一门手艺?世事变化很快,他隐隐约约觉得,车匠这一行恐怕不能永远延续下去。
⑫一九八一年,我回乡了一次(我去乡已四十余年)。东街已经完全变样,戴家车匠店已经没有痕迹了。——侯家银匠店,杨家香店,也都没有了。
⑬也许这是最后一个车匠了。
一九八五年七月
1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戴车匠很喜欢一副对子:“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这和鲁迅《祝福》中鲁四老爷书房里的“事理通达,心气和平”异曲同工,都表达了人物的审美追求。
B.这篇小说哀而不伤,仔细读来有一抹落寞的味道。戴车匠的儿子喜欢“洋老鼠”,对父亲的技艺并没多大兴趣,“螺蛳弓”最终被“洋老鼠”打败。
C.小说开篇第一句,作者就交待“戴车匠是东街一景”,用“景”来形容一个车匠的店铺,表达出作者对戴车匠高超技艺的赞美之情。
D.连戴车匠自己都隐约觉得“车匠这一行恐怕不能永远延续下去”,当一个人对自己所传承的经典技艺失去信心时,那这门技艺的没落趋势也就难以挽回。 1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是()
A.叙述者的写作线索是童年的回忆。文本的叙述时间十分模糊,主要描写的只是戴车匠的生活,一种原始自然的生活方式。
B.作者将回忆中的人事、回忆中的生活作为小说结构的一极,将现实生活浓缩成一两句的感慨作为结构的另一极,一显一隐,在两极共构中抒发一种淡淡的忧思
C.开篇提到了侯家银匠店和杨家香店,与结尾形成了呼应,点明了传统手工艺之没落,
不只是戴家车店,因为“侯家银匠店,杨家香店,也都没有了”
D.小说采用第三称的文本叙事,相较于第一人称,其充分调动了叙事语气的功能,采用有限叙述视角,有着更为便捷的观察和访问的机会。
13.汪曾祺曾经说:“小说要真诚,不能要花招……这样的小说打破了小说和散文的界限。” 小说《戴车匠》怎样体现出汪曾祺的创作观?请简要分析。
答案
1、B“男子让他的家乡——贵州遵义板桥在昆明家喻户晓”错误,原文只是说“我从此人的吆喝中知道了一个一般地理书上所不载的地名:板桥……”;“他却不愿意回家乡,作者以反问的语气,表达了对男子这种行为的不理解”错误,文中比并没有提到他“不愿意回家乡”,“反问”应该是“疑问”,表达了作者对卖“化风丹”的男子背井离乡的同情。
2.吆喝区别:
结尾的一声吆喝“捏着鼻子吹洋号”,是孩子从枯燥的“职业”叫卖声里走出来的天性回归,是孩子童趣的自然流露;前文几声吆喝“椒盐饼子西洋糕”,是孩子的职业叫卖声,是为了“生存”。
表现心理:结尾吆喝“捏着鼻子吹洋号”,表现了孩子摆脱职业束缚的愉悦心理;吆喝“椒盐饼子西洋糕”,表现了孩子认真尽职的心理。 3.示例一:不合适。理由:
①主要写一个小孩子叫卖糕饼的故事,却用了如此具有成人意味、很郑重的大标题,反差太大,有故作高深之嫌。
②这篇文章篇幅短、故事小,跟标题“职业”不相称。 示例二:合适。
①从情节上看,全文都围绕着不同的人为谋生而从事不同的职业来写。
②从主题及作者写作意图上看,全文都在写不同职业的人为生存而尽职尽责,以“职业”为题更能体现主题,彰显写作意图。
③从主要人物的塑造上看,少女和小男孩本该有天真烂漫的童年生活,迫于生计,却不得不从事某种职业,以“职业”为题,更能作现作者对他们的同情与怜悯,以及对社会的谴责。
④小故事用大题目,对比强烈,增强了艺术张力。 4.D“不失华丽”评价错误,小说的语言质朴无华。
5、①体现叶三有一种脱俗的生活情趣(用本真的眼睛和心灵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中的美;
②叶三赏画的见识和鉴赏力,正是在卖果子生活中逐渐获得和养成的,能一语中的做铺垫(为他是个懂艺术的鉴赏家做出铺垫);
③新鲜的果子是他和季陶民交往的纽带,借此也可传达出他对季陶民的知己之情; ④他作为“鉴赏家”的对美纯粹深沉、不涉功利的爱的品质、热情的、诚实的人生态度的反映。
6、①叶三看画时,惊呼吸气的地方正是画家的得意之笔; ②叶三能看出季陶民紫藤画里有风; ③叶三能指出荷花画中的错误; ④叶三与画共存亡。
7、示例一:他的做法值得称赞。这是他重友谊,是全文的升华,珍惜对方的表现,这里的精神是和先人一脉相承的。
示例二:他的做法欠妥。这是叶三自私的做法,不再有被欣赏。这不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痼疾之一,将《兰亭序》带进坟墓。
8、B“心理描写”错误,文章没有对陆长庚进行心理描写。
9.①侧面描写:倪二把鸭子全部赶丢后一筹莫展,越是写倪二一筹莫展,越是烘托出陆长庚是当地放鸭的第一把手。
②推动情节发展:文章前面部分着力写倪二,写倪二把鸭子赶丢后的一筹莫展,引出下文陆长庚的出场,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③交代社会环境:经由倪二丢鸭呈现当地的生态环境与谋生特色,为陆长庚的出场搭建活动背景。
10.认为评价合理。
①情节淡化:全文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情节多为日常生活画面,显得极为真实。 ②人物关系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纯朴融洽,没有激烈的冲突、斗争,展现了人情美。 ③意境氛围浓厚:在叙述陆长庚放鸭事件的同时,不时穿插对环境和民俗风情的描写,展现了当地独特的市井风貌。
④语言抒情性强:如对陆长庚放鸭时的细致描写以及不时穿插的议论“这十块钱赚得太不费力了”“这个人真有点魔法”等,语言幽默、质朴却充满欣赏之情,感情强烈。
11、A“都表达了人物的审美价值追求”错误。鲁四老爷书房里的“事理通达,心气和平”,是鲁四老爷为了表现自己监生的身份,不是为了体现人物的审美价值追求。 12.D“采用有限叙述视角”错误,第三称是全知视角。
13.①情节生活化、真实化。小说叙事归结为“回忆”,不以虚构的扣人心弦的情节取胜,正文没有明显的矛盾冲突。②人物性格质朴自然。小说写戴车匠,是片段式生活的叙写,呈现人物本真的性格特点。③语言抒情化。使用散文化的笔调描写了戴车匠的工作状态、爱孩子的品性和童心。④叙事风格舒缓,营造了一种对传统技艺流逝的淡淡忧伤。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