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报告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体,是根据特定目的,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对某一客观事物进行调查研究之后写成的书面报告。按调查报告的性质和内容,一般可以划分为综合调查报告、典型调查报告和专案调查报告三类。 一般来讲,调查报告的结构,由开头、主体和结尾三部分组成。
开头:就调查的一些情况作简要的说明,比如说明调查的目的、对象、经过、时间、方式、方法和结果等。这样做,有利于作者展开和读者理解整个调查报告的内容。还可以在调查报告的开头部分写一个类似于消息的导语一样的文字,提示一下全篇的主要内容,使读者先形成一个总的印象,以便迅速把握全文的中心。
主体:调查报告中关于事的叙述和议论主要写在这部分里,是充分地表现主题的重要部分。在内容安排上,主要是采取纵式、横式和对比三种结构形式。
①纵式结构。按照调查的顺序、时间的顺序或是根据事件发生的先后过程来写。这种纵式结构比较简单,适合表达线索单一、内容集中的报告内容。它的特点是内容连接贯通,结构条理清楚。
②横式结构。可以按调查的内容分为几个部分,加以叙述和说明。这种结构比较常见,它的特点是从几个不同的角
度、侧面回答问题,论述比较全面、透彻,适合表述问题比较复杂,内容层次多的报告内容。写作时要注意安排好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分清并列、从属、主次关系。 ③对比结构。即把两个不同对象加以对比写。从自始至终的对比中让人们认识到不同的思想、不同的做法,会产生不同的结果。结构安排上的对比是为了引起读者思想上的对比,使读者在对比中肯定所是,否定所非。
主体部分不管采取什么样的结构,都应该做到先后有序,主次分明,详略得当,联系紧密,层层深入,以更好地表现主题。
结尾。可以是总结全文,深化主题;也可以是展望未来,提出希望;可是归纳主题,强调意义;也可以没有明显的结尾,全文由总到分,说完了事。结尾要简短有力,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既不可草率从事,也不可画蛇添足。
1.材料真实。报告中所运用的材料必须是真实可靠的,确凿无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不能虚构,数字必须准确,既不能夸大,也不能缩小。这是调查报告的一个最基本的特点。
2.对象典型。调查报告反映的对象多种多样:正确的、反面的、现实的、历史的、个人的、单位的等事实都可以作为被调查对象,写进调查报告。但不管从哪方面取材,都必须注意典型性。只有被反映的对象具有典型意义,调查报告
才真正具有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
3.叙议结合。调查报告以介绍事实材料为主,运用叙述的方法把事情的起因、发展和结果交待清楚,但它不是运用文学具体描绘和形象刻画,是让读者具体了解经验成功之处或错误失误之处,所以要运用材料叙述来说明问题。为了揭示事物的本质意义,表明作者的主观见解,在叙述的过程中,作者往往要进行一些议论。但这种议论只能是“画龙点睛”的,要恰到好处、点到即止。
4.针对性强。调查报告反映典型,具有面上的指导作用,因此它具有强烈的针对性。它必须有针对性进行调查研究,对经验或教训作认真细致的分析总结,指导群众去弄清他们都关心的事情或解决他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开调查会、个别访问、蹲点调查、现场察访 1.快速准确地把握调查报告的内容。
(1)迅速准确阅读文章第一段(开头部分),把握调查的对象、内容。
(2)阅读全文,了解清楚事件的起因、发展和结果。注意事件的细节。
(3)重点精读一些调查者总结收集的数据,调查者发表议论的部分,深入研究其核心内容。
(4)整合文中的信息、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与其他类型的文章读解分析方法一样。
2.注意调查报告中观点与材料的统一。
调查报告是在叙述中把观点表达出来的,即在事实材料的基础上,得出观点。因此,我们要注意在阅读中把握好文章中的材料与观点的统一问题。
(1)运用一个或几个典型材料说明观点。我们要注意材料的典型性,同时也要注意材料内部的相互逻辑关系,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说明观点。
(2)运用对比的材料来突出观点。这种对比,可以今昔、新旧、正反和成败等的对比。通过不同事物不同方面的对比,能够更好地突出事物特点,更好地划清是非界线,突出观点。对比还可以是具体的事实,也可以是统计数字、百分比。 (3)用精确的数字来直接说明观点。基本统计数字、百分比,都可以反映事物的面貌和实质,可以增强说服力。在运用统计数字说明观点时,要注意它的精确性,要实事求是,要有明确的目的性,运用时要根据内容的需要,力戒盲目堆砌数字,淹没观点。
调查报告可以先摆材料后提观点,也可以先提观点再用材料加以说明。有时虽不明显地提出观点,但可以从阐述中看出观点。不管用什么样的方法,一定要做到观点与材料的高度统一,以便更好地表现主题。 3.调查报告的鉴赏评价。 要紧紧把握考试大纲来操作。
“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主要是调查者的观点,必须认真梳理,全面把握其要素和倾向,能找出他们支持自己相关观点的相应材料,分析其逻辑推理的科学性,尤其是对调查报告中的数据进行分析,然后作出自己的价值判断。
“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高考考察一般会以正面的为主。调查报告的题材通常都是针对性极强的,与民生、社情、当前整个社会或某些阶层息息相关,因此会产生较大的社会价值和影响。阅读时要将视野扩大,将文章放到当时社会的大背景中,联系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主流思想文化、各阶层的关注程度来进行对照,然后实事求是地进行评价阐释。
“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文本的某种特色”主要落实于文本的思想情感、文本风格、语言特色、设问技巧等方面。“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首先要能指出这种特色,然后联系文章说一说文章为什么要营造这种特色,还要进一步指出这种特色的好处、效果或不足,如果能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就更好。 4.如何对调查报告进行探究。 紧紧把握考试大纲来操作。
“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不同的
角度”可以是正面的角度、反面的角度,当时人的角度、旁观者的角度等等。“不同的层面”指的是文本可达到的层次,如深层、浅层,实用层面、美学层面、哲学层面;可能涉及到的范畴,如政治、经济、科学、文化、风俗、娱乐、艺术、行文等。“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就是要尽量多从上述角度揭示更多的内容。
“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就是要分析归纳出调查对象的人生观,探讨他的人生价值,揭示他的这种人生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精神,在当前社会下有什么积极意义。如果是事件调查,则更多应从时代精神的角度进行探究。 “探究文本中的疑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这个考点是考查考生的思维的全面性、深刻性和质疑精神。要善于对有疑问的地方提出怀疑、对难点尽量依据文章或借助工具书试图解决,要善于对文章内容进行辩证分析、提出补充,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更为科学、合理的观点。要注意的是,调查报告本身是一种极具科学性的文体,它是在事实的基础上得出观点,调查的结果本身就极具科学性,一般不能轻易否定。
对调查报告进行探究,应更多地从社会价值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进行一些社会学的原理,关注民生、经济,有时可以从自身的角度来对问题进行实例分析。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的问题。
大学生离校时的一幕幕生死离别,内心难免有些凄凉?于吾心有戚戚焉。于是决定去走近我们的这些师兄师姐们。 迈进毕业生宿舍,看到毕业生宿舍的肮脏混乱,许多人可能会感到震惊,更甚者一些人可能会对大学生综合素质产生怀疑。不错做事应该善始善终,大学生是我们这个社会里平均素质比较高、文化修养比较深厚的一个群体。从经验看,大学生在公众生活中经常扮演的也都是正面的、积极的角色。比如,每年暑假的时候,许多院校都组织社会实践团,从一些新闻媒体中,相信大家也都了解,大学生们走入中国社会的底层,既给普通百姓带去了鲜活的文化知识,大学生自己也从社会中学到了许多有用的东西。
“这些大学生的到来,不光帮我们科学地种植,还送来了许多书帮我们增长知识,真希望他们能经常下乡。”这是来自调查百姓的最多的回答。
再比如,每当城市里举行大型活动时,大学生总会踊跃充当志愿者。所以,仅仅是因为大学生在毕业时候扔了点儿破烂,或是因为极少数人破坏了公物,就判定当代大学生素质不过关,那是太过轻率了。而且,据调查,现在这种现象已有所改善。经了解,大学生毕业宿舍凌乱,并不是近来才出现的现象,知情人知道,那几乎是一年一度芳草绿的。在情况比较严重的年头里,毕业生宿舍的墙壁上写满了各种书法,地上扔满了垃圾,能拆的东西都拆掉,真堪称满目狼籍。
后来,各院校纷纷出台管理政策措施,包括暂时性扣发毕业证等等。情况才有所好转,但并没有什么根本性变化,要说这种现象的发生是因为大学生不懂得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道理,那倒不见得,更不能把这看作大学生的本质大暴露,正确的做法是抛开简单的谴责,从毕业生的毕业心态上寻找根源。
据调查的大多数大学生毕业生反映,因为最后阶段比较忙,比如找工作,还有实习,再者因为一起生活过四年的舍友马上就要各奔东西时的凄凉心情才导致了我们所看到的那一幕。是的,四年大学生涯是一个人一生中最弥足珍贵的日子,一旦毕业,那种割舍不掉的乡愁会占据毕业生的脑海,种种复杂的情绪会油然而生,如果这个时候学校方面的工作做得不够细致就极容易让毕业生产生被遗弃的错觉。遗憾的是,一些大学在临近毕业的当口对待即将离校的学生往往是一副温情不再的样子,动辄以扣发相要挟,限期的布告张贴的到处都是。至于毕业典礼,早已是几十年一贯制,无非是领导讲话学生听,缺乏参与互动,很难让人产生庄重和自豪的感觉。在这样的情形下,毕业生的情绪找不到适当的宣泄途径,再加上一些技术方面的原因,比如缺乏合适的垃圾清扫工具,离校日程安排紧张,就容易导致一屋不扫的结果,不过现在各院校已经试图一改旧颜。据98级我们的师哥师姐讲,我们院的毕业典礼互动性强,如果你去看一下,你甚
至分出那个老师,那个又是同学。而且我们药学院通知离校日期提前,给了毕业生们足够的时间来安排事情。 大学生学成离校应该是一个很温馨、很庄重的过程,应该组织一些仪式性的活动让毕业生参与,应该给它们提供正确的表达渠道。比如,毕业典礼应该富有时代气息,毕竟大学生是最富有时代性、最富有生气的,因而他们渴望与他们同步进行性的毕业典礼、毕业证的发放也应该更有表彰性,师生之间的交流渠道应该更畅通等。这些都是他们的强烈呼声,当然还可以给毕业生提供公共留言本,让学生留下最想说的话,这在我们药学院早有例子。总之,就是要让毕业生产生精神上的归宿感,要让他们感到,即使毕业了,学校仍是自己的家,学校的一草一木仍然需要自己去爱护。这样,相信我们那些可敬的大学毕业生会让那些曾怀疑它们大学生的素质的人们感慨一番的:善始善终。确确实实也! 如果学校方面和毕业生方面做到以上这一切,一屋不扫的怪圈被打破的日子将为时不远了。
作为我本人,真心希望所有大学生切切实实善始善终。因为我们是国家的栋梁,是整个民族素质的体现者。我希望当我们跨出校门的时候,不会有师弟师妹为我们的终而产生疑问,我们应该给他们的是做出好的榜样、典范。 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这则调查报告针对大学生毕业时总会出现的各种不
文明现象的原因进行了调查,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B.作者承认大学生是社会上高素质的人员之一,毕业时出现的不文明现象只是个别人的行为,不必太过担心。 C.毕业后的就业压力,朋友离别的心理折磨,学校制度上的限制,这些都导致毕业生做出不文明举动的原因。 D.大学毕业生离校所出现的各种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作者认为学校对学生心理关怀不够,是导致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
E.本文语言平实流畅,叙述与议论相结合,作者通过亲身的调查来揭示问题的本质,为解决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2.本文中多次出现的“一屋不扫”一词,具体的内容是指什么?请你简要概括。
3.本文作者对大学生应该如何离校经过调查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请分点列出。
4.本文就大学生离校时出现的一系列不文明的举动的原因进行了深层次的调查,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但有人认为,不管是谁,只要是做出不文明的事,就应该受到惩罚,大学毕业生破坏公物也不能不追究责任;也有人认为,大学生毕业生离校时的不文明现象存在多年,这说明我国的高校在管理上还有许多不合理的地方。对这个问题你有什么看法,请作简要分析。120字左右。
(B项,从文章看,大学生毕业时的不文明现象不是个别
人的行为,而且已经损害了大学生的形象,是一个需要找原因,及时解决的问题;D项,问题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学校对学生心理关怀不够只是其中一方面,不能说是根本原因。)
2.“一屋不扫”指大学生毕业时所做出的一系列不理智的行为。包括乱扔垃圾,破坏公物,乱涂乱画等不正当的发泄行为。 3.答案:
1)校方工作要到位,充分照顾学生心理,应给毕业生以温情之感,而不应以高压对待。
2)离校日期应安排合理,让毕业生有充足时间准备。 3)组织丰富的活动,开通沟通渠道,加强与毕业生的沟通,让毕业生有归宿感。
4.答案不唯一,只要在话题的范围内,有自己的观点,言之成理即可。评判时,重点看其思维深度,注重从社会价值角度出发,就此问题的社会意义,社会原因进行合理分析均可。
对中国人民基本的生活满意度调查在XX年6—7月间完成。样本区分为——大城市5个: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成都;中小城市5个:河北保定、浙江宁波、四川绵阳、辽宁锦州、陕西咸阳;农村县7个,分别位于:湖北荆州、河北保定、浙江宁波、四川绵阳、辽宁锦州、陕西咸阳和广东
江门。样本在各地区均使用等额给样的方法,每县市的预定抽样总量均为300人;使用多段随机抽样方法获得样本家庭,户内合格受访对象为18岁以上且其个人生日离访问进行日期最近的成年人。本次调查最终获得的成功样本为5584个,其中城市居民为3243人,农村居民为2341人。(调查样本基本构成情况:1性别:男占%女%;2,受教育程度:小学以下占%,小学占%,初中占%,高中/中专/中技占%,大专占%,本科以上占%。)
城乡居民中对当前生活的满意度评价与未来生活水平预期的乐观度呈正相关的关系。也就是说,对现在生活比较满意的人,对未来生活质量的提高同样会更有信心,但如果对现在生活就不太满意的人,他们对未来生活改善的信心也低(参见表1、2)。
交叉分析显示,性别因素的影响并不明显,而受教育程度、目前生活水平的挡次、个人生活感受和预期的相关性影响则极为显著:小学文化程度对未来生活持悲观预期者为%,持平预期者为%,乐观预期者为%,不确定预期者为%,而在大专文化水平者中,悲观预期仅为%,持平者为%,乐观预期者为%,不确定预期为%;在自己报告属于低档生活水平者中只有%的属于高乐观群体,而在自己报告属于高档生活水平者中达到%的人属于高乐观群体。
表1:受教育程度与对于未来生活变化预期间的关系。
(单位:%)
小学以下 小学 初中 高中 大专 本科以上 悲观 持平 乐观 不确定
表2:自我报告的个人生活水平与对于未来生活变化预期间的关系(单位:%)
低档 中偏低 中档 中偏高 高档 悲观 0 持平 乐观 不确定
情绪指标的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结果,在低于小学文化程度者中茫然(无聊/发愁)者与快乐(愉快/兴奋/浪漫/温馨)者之比为%:8%,小学文化水平者中为%:%,初中为%:%,高中为%:%,大专为%:%,本科以上为%:16%。在生活水平方面,自认属于低档生活水平者中茫然者与快乐者之比为%:%,中偏低档生活水平者为%:%,中档为11%:%,中偏高档为%:%,高档为%:23%。
在城乡居民总体中,每10个人里大约有4个人感到平静满足,有1个人感到愉快浪漫温馨,有1个人平淡冷漠,
有2、3个会无聊、发愁、焦急和紧张,还有个别的会随遇而安。如将所有的情绪大致划分为积极的、中立的和消极的三种,则此三者间的比重约为:。对比分析可以发现,不同的人群在平静满足、平淡冷漠、紧张感方面的差距不是特别大,而最能体现差异的两类情绪是:无聊发愁和愉快浪漫温馨,这也就是我们在上面提及的茫然与快乐这两类情绪。在所有的情绪中,女性(%)比男性(%)更具平静满足感。城乡之间比较,更可见农村居民的平静满足感稍低于城市居民,而无聊发愁的人群者差不多2倍于市民(参见表3)。这与我国当前城乡居民受教育程度和生活水平差别是相关的。 表3:城乡居民当前情绪主要分类选项分布(单位:%) 总体 城市居民 农村居民 平静满足 无聊发愁 平淡冷漠 愉快浪漫 焦急紧张 随遇而安
调查结果说明:知识与财富决定生活满意度与乐观度。 1.这份调查报告是通过什么方式进行调查的?是怎样整理、归纳调查所得到的材料的?
2.本文的开头部分为什么要详细说明样本抽查的形式
与方法,在数据材料的运用上,本文有什么特点?请你结合文章,进行简要分析。
3.本文在文末得出了调查的结论:知识与财富决定生活满意与乐观度。有人认为这一结论是在对事实的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并根据大量的数据分析而得出的,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但也有人认为,对生活的满意与乐观度是一个社会综合问题,它应受到诸如经济情况,社会地位,人的心理心态,甚至是社会保障机制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单从知识与财富入手不能说明问题。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分析。 1. 本调查报告是通过抽样调查法来进行调查的。抽样时能关注到样本的典型性、区域性、受教育程度、年龄、性别等各种因素,因此,样本具有较强的代表性,所获得的数据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在整理与归纳所得的材料时,作者对获得的数据,进行了列表,筛选出相关数据说明问题,结合调查的目的,最终得出调查的结论。(考查“分析文本文体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本题紧扣调查报告的写作特点设题,从调查方法入手,考查学生对调查报告写作时对材料处理的方法的把握,分析与了解文章对调查所获得的材料的整理与归纳,看学生是否真正了解调查报告的文体特点。) 2. 调查报告的调查对象应具有典型性,不管从哪方面取材,都必须注意典型性。只有被反映的对象具有典型意义,调查报告才真正具有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本文开头对样本
抽查的形式与方法进行详细的解说,体现的是调查报告的科学性、客观性的特点。对抽象方式的详细说明,更能体现作者进行调查时的科学与严谨,所获得的调查结果更具有典型性与代表性。调查报告中所运用的材料必须是真实可靠的,确凿无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不能虚构,数字必须准确,既不能夸大,也不能缩小。这是调查报告的一个最基本的特点。本文的数据均为精确到小数点一位,且通过列表来呈现各组数据的特点,充分体现了调查报告语言的科学性与准确性。(考查“实用文体的语言特点”。从对文体的语言特点出发,看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调查报告这一文体的语文特点。)
3. 考查“探究文本,提出自己的见解”。本题答案为不确定的。学生只要能围绕问题进行思考,
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在分析中能做到自圆其说,言之成理即可。在评判时,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眼:一是看回答有没有探究的味道,能不能体现学生对问题的思辨;二是看是否言之成理,观点要有学生的个人见解,但绝不能是没谱的乱想;三是看会不会分析,分析时能否结合文体的特点,文章所体现出的时代意义进行;四是看语言是否流畅。本题的探究,就可以围绕着人们对生活的满意和乐观度这一核心问题进行自我见解的表述。学生也可以从本调查报告的时效性角度入手进行分析。结合社会各因素来阐述也行。
传记是遵循真实性原则,用形象化的方法记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以及其历史背景的一种叙事性文体。 从叙述人称看,传记可分自传和他传。前者是作者自己撰写的,如:鲁迅写的《鲁迅自传》,沈从文的《沈从文自传》。后者是他人撰写的,如:《华罗庚》、《“布衣总统”孙中山》、《我的父亲邓小平》等。
从表达方式看,有的传记,一面记述人物的经历,一面加以评论,这种传记则被称为“评传”。如:卞毓方的《留取丹心照汗青》,朱志敏的《铁肩担道义》。 从篇幅的长短来说,它可以分为大传和小传。 传记的文体特点是真实性和文学性。其中,真实性是传记的第一特征,因为传记叙写的是历史或现实中存在的活生生的人,有真名实姓、居住地点、活动范围等,写作时不允许任意虚构。但传记不同于一般的枯燥的历史记录,它具有文学性。它是写人的,有人的生命、情感在内;它通过作者的选择、剪辑、组接,倾注了爱憎的情感;它需要用艺术的手法加以表现,以达到传神的目的。
根据传记的文体特点和新课标,传记的阅读要求是: 1. 理清作品陈述的基本事实,把握传主的人生经历; 2. 分析传主的性格、情感,把握传主的性格、情感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
3. 理解作者的评论、思想,分析作者的评论、思想与
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
4. 通过分析作品的选材、表现手法、修辞技巧、语言特色等艺术形式,了解作者这样处理的意图;
5. 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对作者所持的观点和艺术处理提出自己的看法。(探究)
因此,学生在阅读传记时,除了完成一般文章阅读的把握文章结构和概括中心意思的要求之外,还要注意以上五点。 训练时,建议按照以上五点要求分点训练。
(一) 理清作品陈述的基本事实,把握传主的人生经历。 1. 你能从选文中找出哪些语句具体写出“跳下去再爬上来,这对朱小坡就不容易了”吗?(《备考指南?系统复习用书》83页)
2. “尽管我没有同声传译,人们也已经明白了一切”中的“一切”指的是什么?(《备考指南?系统复习用书》85页)
1. 用一个词概括孙中山的生活情况。(《备考指南?专题训练用书》72页)
(二)分析传主的性格、情感,把握传主的性格、情感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
2. 请你体会“父亲黑郁郁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群里,逐渐远去,远去,再找不着了……他的眼泪又悄悄地沿着双颊流了下来”一句表现了朱自清怎样的感情?(《备考
指南?系统复习用书》83页)(从基本事实分析情感) 3. 王光美双眼中两颗晶莹的泪珠表达了什么情感?(《备考指南?系统复习用书》85页)(从基本事实分析情感)
4. 方案B的顺利播出体现了新闻人怎样的精神风貌?(《备考指南?系统复习用书》85页)(从基本事实分析精神品质)
2. “一滴泪在大音乐家眼里闪光”,贝多芬被感动了。他的态度与心理发生了变化。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备考指南?专题训练用书》76页)(从情感把握基本事实)
1. 这一段精彩的描写,似乎让我们看到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社戏》中的鲁迅。阅读全文,说说本文段表现了少年鲁迅的哪些特点?具体是怎样写的?(《备考指南?专题训练用书》79页)(从基本事实分析性格)
2. 阅读选文第二段,你如何评价少年鲁迅捉弄姓高的同学?(《备考指南?专题训练用书》79页)(从基本事实分析性格)
(三)理解作者的评论、思想,分析作者的评论、思想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
1. 对这篇传记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备考指南?系统复习用书》85页)
A.陈谦讲粗话、踹办公柜的细节描写,既表现了陈谦对北京申奥失利的伤心与委屈,也体现了传记真实性的特点。 B.在A、B两个方案中“大家更多地筹划的还是方案A”表明大家对北京申奥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C.北京申奥失利后,《东方时空》出色地完成了方案B,表现了中国电视人顽强的敬业精神。
D.许许多多中国人因为听到“BEIJING”这个熟悉的名字而欢呼,表明了大多数中国人对奥运的狂热。
E.“男儿有泪不轻弹”,《东方时空》的工作人员的集体大哭,是一种宣泄、更是一种失落和委屈。
(题目分析:这道题的A项主要是考察对作品基本事实的把握,BCDE是考察学生能否能从基本事实中分析作者的思想和观点。)
1. 为什么说“法国最渊博的学者”“都出身于高师,这绝不是偶然的”?(《备考指南?专题训练用书》73页)(从作者评论把握基本事实)
2. “真的,你让葵霍如何与狗尾巴草对话?你让铁石如何与秽土论坚?”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思想感情?(《备考指南?专题训练用书》74页)(理解作者评论和思想)
2. 为什么说“何贤,才是最了不起的一座‘桥’呢”?(《备考指南?专题训练用书》82页)(理解作者评论和思想,分析作者的评论和思想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
(四)通过分析作品的选材、表现手法、修辞技巧、语言特色等艺术形式,了解作者这样处理的意图。
3. 你怎样理解作者选取浦口车站送别时“买桔”这一场景?(《备考指南?系统复习用书》83页)(分析作品的选材的目的)
1. 作者为什么要详细地记述总统府内的马匹、汽车、自行车等情况?(《备考指南?专题训练用书》72页)(分析作品细节描写的目的)
2. 文中两次写到了群众欢呼“大总统万岁”的口号,这一口号对于表现孙中山形象有什么作用?(《备考指南?专题训练用书》72页)(分析作品细节描写的目的)
(五)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对作者所持的观点和艺术处理提出自己的看法。(此点经常设置为探究题)
3. 如何评价何贤在修桥和修祖屋上不同的做法?(《备考指南?专题训练用书》82页)(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4. 有人认为朱小坡没有遵守交通规则,随意翻越铁路线,有损于父亲形象的高大。你是怎么看到这一行为的呢?(《备考指南?系统复习用书》83页)(能对作者所持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
5. 如何评价《东方时空》的工作人员壮观痛快的大哭?
如果你处在与《东方时空》的工作人员同样的处境下,你会怎样?(《备考指南?系统复习用书》85页)(第二问是考察学生能否对作者所持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
18.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居里夫人中断了伟大的镭的研究工作,而去做普及的战地救护工作;“自传”顾名思义应当写自己,可传主却用了许多笔墨去写读者不一定想知道的医生、护士、学员、伤员和工作人员。请你就此二事,谈谈居里夫人这样处理的得失。(07年全国调研题A)(谈第一件事的处理得失主要是探讨文本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谈第二件事的处理得失主要是对作者的艺术处理提出自己的看法)
1979年5月,美国圆环种子公司总经理威尔其访问中国,惊奇地发现中国人正在种植一种前所未有的杂交水稻。 于是,他当即向中国农业部种子公司的接待官员询问这个发明权的享有人是谁,提出想跟这个人探讨一下有偿转让技术专利的问题。中国种子公司官员说:这个发明专利权属中国国家拥有;农业部种子公司就是代表国家享有这一权利的唯一代表;要探讨杂交水稻技术转让问题,无须再找“别人”……之后,威尔其先生又一连两次来到北京与中国种子公司正式谈判。最后一次,双方于1980年1月达成协议,由圆环种子公司先付给中国种子公司20万美元首期技术转让费,中国即派出制种专家赴美国传授杂交水稻制种技术。
专家在美工作期间,由美方支付工资,直到美国科技人员熟练掌握该技术为止……消息传到湖南省农科院,尤其是袁隆平,当得到农业部外事局叫他带队赴美国传授技术的通知时,他竟高兴得一夜合不上眼,打心眼里深深地感激中国种子公司赐予了他这次到世界科技最发达的美国去一展身手的机会,而根本就没想到美国人首先要找的对象本来就是他。 1980年5月9日,当地时间上午9时,袁隆平作为首席专家,携湖南省农科院副研究员陈一吾和慈利县良种场场长杜慎余一行3人组成的中国杂交水稻专家组,乘飞机到达洛杉矶。圆环种子公司总经理威尔其和美国专家数人已打着牌子在机场迎候。当3人走下飞机舷梯,向撑着牌子的威尔其一行微笑着走去时,威尔其连忙满面笑容热情地迎了过来。他与第一个向他伸过手来的首席专家袁隆平只是礼貌性地轻轻握了一下,就放过去了,而却紧紧地握住第二位接上来的陈一吾副研究员的手,又是拥抱,又是贴脸,口里一叠连声地欢呼着:“您好,尊敬的袁先生!我是圆环种子公司总经理威尔其。真诚地欢迎您的到来,能够结识您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并在美国接待您,我感到无比的荣幸!”
显然,威尔其认错人了。3个中国人不由得一齐掩口而笑。威尔其见客人笑得蹊跷,他马上就会过意来,连声道歉说:“对不起,你们哪一位是袁先生?”
陈一吾连忙推过袁隆平用英语介绍说:“威尔其先生,
这位才是首席专家袁隆平先生。我们都是他的助手。” “噢,尊敬的袁先生,我认错人了。请您原谅!请让我再次向您表示崇高的敬意和热烈的欢迎。您将是我们公司和所有美国人最尊贵的客人和朋友。我衷心地祝愿您在美国工作和生活得愉快!”威尔其说着再次握住了袁隆平的手,并紧紧地拥抱、贴脸。
“谢谢您的热情迎接,威尔其先生。您认错人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为连许多中国人都会把我认错,更别说美国人了。我是一名水稻专家,长年在田间试验,所以浑身上下都染上了不少中国农民的色调。”袁隆平说着,又风趣地朝两名中国同伴一摊手接着说,“他们都知道,我还有一个绰号,叫做‘刚果布’,也就是‘非洲黑人’的意思。您说这多有趣?”
9月初,袁隆平按爱妻的亲切嘱托“平平安安地回来”了,但是,他临行前曾向妻子许下的将成为万元户的诺言,却只成了一个不吹自破的泡影。原来当时有规定,出国人员在国外所得收入必须全部上缴。因而,他们回到北京,向农业部有关司局一汇完报,有关办事官员就要他们上缴在美国挣的工钱。
袁隆平有点不好意思似的对妻子邓哲说:“嘿嘿,真对不起。我原以为美国工资可归个人所有,谁料农业部规定得全部上缴,只能每天领20元人民币的生活补贴。”
“能成千元户也不错呀,我们家还从来没见过一次进两千多块钱呢!”邓哲安慰丈夫说。“我只要能增加两间小平房,有三四千块钱存款以备不时之需,就心满意足了。” 邓哲这愿望很快就实现了。
1981年6月6日,国家科委、国家农委在北京联合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个科学技术特等发明奖授奖大会。由袁隆平代表全国杂交水稻科研协作组登台领奖。除奖章和发明证书由袁隆平带回湖南保管外,还有一共10万元奖金。袁隆平本人足足分得这项特等奖金5000元整。
“哎呀!五千块钱呀!啧啧,这么高的奖金,真吓死人了!”当袁隆平喜不自禁地自北京归来,从兜里掏出一大叠钞票交到妻子手里时,邓哲惊喜得连钱都不知该怎么拿法了。 1. 文章记录了袁隆平了哪三件事,请用四字小标题的形式概括出来。(6分) 答:一、欣闻赴美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把握传记的基本事实。 评分标准:每条标题2分,超字数每个扣1分) 2. 赴美传授经验是件大事,但袁隆平如何传授杂交水稻制种技术、如何开设讲座等内容作者略过不谈,反而将笔墨重点落在接机时圆环种子公司总经理威尔其认错人这个细节上,这样的处理用意何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答:写袁隆平如何传授杂交水稻制种技术、如何开设讲
座是为了表现一个学识丰富的袁隆平,但这一点已经为人们所熟知,所以写作价值不是很大,也不符合作者写作意图。作者记录了袁隆平三件“小”事情,是为了突显人们不熟悉的袁隆平的另一面——淳朴。一个拥有先进科学技术、站在世界领先科技前沿的科学家如此淳朴,说明他拥有扎根基层,脚踏实地的科研作风和敬业精神。威尔其认错人就是因为袁隆平太淳朴,不像一个名满天下的科学家,此细节描写符合作者的写作意图需要。
(考点:分析作品选材的目的。
评分标准:作者的写作意图共3分,其中讲到“淳朴”2分,讲到“扎根基层”或“脚踏实地”1分;分析威尔其认错人细节描写如何符合作者写作意图2分;分析写袁隆平如何传授杂交水稻制种技术、如何开设讲座不符合写作意图1分。
3. 有人说,文章最后一部分大谈特谈袁隆平夫妇对待钱的重视态度,这从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传主的负面影响,不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你如何看待这一问题?(8分) 答:我认为这样的处理是妥当的。(1分)写袁隆平夫妇对待钱的态度,更贴近当时中国普通人的生活,更真实可靠。(传记的真实性角度1分)传记的选材是与主题密切相关的,本篇传记的写作意图是想塑造一个纯朴的袁隆平,还袁隆平以生活常态与真实人生。(传记的主题2分)袁隆平“不好意
思”是因为出国前向妻子许下的将成为万元户的诺言无法兑现,而“喜不自禁”是因为在共和国第一个科学技术特等发明奖授奖大会上,他凭科技成果争得了属于自己的一份荣誉和奖励。这些都说明了袁隆平的淳朴和憨厚。(结合文本分析2分)并没有给传主带来负面影响。 (其他观点,言之成理亦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