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例谈教学中如何体现评价目标设计

2022-08-30 来源:榕意旅游网
2017年8月教育纵横

例谈教学中如何体现评价目标设计

!%宁省盘锦市高级中学田鸿龙

课堂教学需要精准的“教一学一评”一体化,这使得 教师教学设计时不能仅仅以知识技能作为设计的唯一 目标,更要从学情的角度思考这样的设计能否达到教学 预期?能否有合适的评价?现阶段,教学由于种种原因, 对于体现评价目标的设计考虑甚少,往往忽视这一类设 计在教学中的体现,出现教师讲的精彩,学生学习的却 达不到预期的情况,正是因为教学中评价目标未能在教 学中进行合理的思考、设计所致.

笔者认为具体可以从下面思考:首先,学生能够通 过教学(学习)任务先对每个知识内容的学习要求学习 方式进行初步了解,并知道如何通过“评价任务”来检查 是否掌握相应的学习目标.以往上课时学生只关注完成 教师提供的问题和习题,而不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问 题和习题.这个时候,就是需要教师干预的时候,补充提 出一些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而不只是讨论题目还有 没有其他解法.学生独立学习有困难的,老师适时介人. 其次,由于学生的差异,设置的评价任务,有些学生很快 就完成了,有些很久才能完成一个习题.作业部分也是 这样,有些学生的作业完成的速度和质量较好,有些学 生甚至不能完全完成作业.为了使得在课堂上和课后都 能适合不同程度的学生.因此,在过程上对教学任务、评 价任务和课后作业进行了“分层”设计.本文通过《3.3.1 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平面区域(2课时)》的教学设计 和实施为例,来阐述基于目标设定的教学(学习)任务和 评价任务的设定对实现“教学评价”一致性的积极作用.

目标2: 了解不等关系和不等式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价 值,理解代数角度的“二元一次不等式”和几何角度的 “平面区域”间的关系,体会数形结合思想;

目标3:掌握二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几何角度思考,并 能解决具体实际问题.

在现实生活和数学中,我们会遇到各种不同的不等 关系,需要用不同的数学模型来刻画和研究它们.前面 我们学习了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这里我们将学习 另一种不等关系的模型.先看一个实际例子.

1.实际问题引领,提炼不等式组例1

某银行有一笔100万的资金,现可用于投资企

业和个人贷款业务.给个人贷款的利息为10%,给企业贷 款的利息为12%,现需要获得的利息收人不少于8000 元,请问应该如何分配投资方案?

思考1:如果你是信贷部的主管,你该如何分配资金? (指向目标1)

问题分解:(1)题目中存在的不等关系,该用什么模 型刻画资金的分配问题?

(2) 问题中的条件能否用不等式组表示出来?(3) 应用型问题如何转化为数学的语言?

设用于企业贷款的资金为!元,用于个人贷款的资 金为\"元.

(1) 投人企业和个人贷款的资金数额需要满足什么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个人利息10%,企业利息12%,要求盈利8000元以上__________.

(3) 结合上述两个条件可得:_____________________.练习:将#、$两种大小不同的布料裁剪成甲、乙、丙三种规格窗帘,每块%种布料可以裁剪成甲、乙、丙三种 规格窗帘的数量分别为3、2、1,每块&种布料可以裁剪成 甲、乙、丙三种规格窗帘的数量分别为2、2、1.今需要甲、 乙、丙三种规格窗帘的成品分别为10、15、8块,用数学关 系式表示上述要求.(评价目标1)点评:在教学过程的第一个环节中设置了思考14 为这个环节的教学(学习)任务,学生在教师的问题引领 下完成指向目标1的学习,后面又安排了一个练习是检

一、案例设计简述

首先教学任务也是学生课堂的学习任务,通过教学 (学习)任务达到教学(学习)目标,实现目标中对“知识 与技能2、“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要 求.教学、学习和评价在课堂学习中是密不可分的,因此 通过实例来展现教学(学习)任务和评价任务设置对“教

学评价”一致性的影响.本课的目标设计为三层:

目标1 \"通过具体实例感受不等式与不等关系,体会 从具体问题中抽象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数学建模过 程,理解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一般过程;

高中版十.?炎,? 41

数坛在线

教育纵横

测学生对目标1的掌握情况,从而在这一环节中达到“教 学评价”的一致性.

2.引出相关概念,思考数学本质

思考2:请尝试给二元/次不等式和二元/次不等 式组下定义.(指向目标2)

思考3:二元/次不等式组的几何意义是什么?(指向目标2)

先来研究/个具体的二元/次不等式!-#<6的解集 所表示的图形.我们知道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表 R一条直线.那么二元一次不等式!-#<6的解集与!-#)6 的解集有什么关系呢?(指向目标2)

思考4:满足!-#<6的点在哪个区域呢?满足!-#>6的 点在哪个区域呢?(指向目标2)

设点$是直线!%#)6上的点,选取点&,使它的坐标满 足不等式!-#<6.

请同学们完成下面的表格:横坐标!-3

-2

-1

0

1

2

3

点'的纵坐标#1点&的纵坐标#2

想一想:当点&与点P有相同的横坐标时,它们的纵 坐标有什么关系?

据此,说说直线!-#)6左上方的坐标与不等式!-#<6 有什么关系?直线!-#)6右下方点的坐标呢?(评价目标2)

这里,直线!-#)6叫做这两个区域的边界.

由特殊例子推广到/般情况:二元/次不等式&!+ )#+*>0(<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表示直线+!+)#+*,0 某/侧所有点组成的平面区域.(虚线表示区域不包括边界直线)

思考5:二元/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的方式如何 判断?你会了吗?(评价目标2)

思考6:尝试归纳判断二元/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 域的方法.(评价目标2)

点评:在教学过程的第二个环节中设置了思考2、3、

4作为这个环节的教学(学习)任务,学生在完成各类问

题达成对目标2的学习,后面又安排了问题和思考5、6是 用于检测学生对目标2的掌握情况,及时收集学生的反

馈信息.从而在这一环节中达到“教学评价”的一致性.

教师设计例题巩固知识:

例2

画出不等式!-4#<4表示的平面区域.(指向目

标2)

变式1:画出不等式4!-3#! 12所表示的平面区域. (评价目标2)

变式2:画出不等式!\"1所表示的平面区域.(评价 目标2)

例3

用平面区域表示不等式组#<+k+12’的解

集.(指向目标3)

42 十•?炎,?高中版

2017年8月

i!-#+5\"0,

变式1\"画出不等式组|!+#\"0,表示的平面区域. ! 3

(评价目标3)

变式2:请在下面&、)两组题中任选/题解答(评 价目标3)

1,

&组:不等式组j!+#-l\"0,所表示的平面区域的面

&!-#+1 \" 0

积是_________.(评价目标3)

i!-#+2\"0,

)组:若不等式组j!+#-2\"0, 表示的点'(!,#)

!-!-#-2- + 1 !0

构成三角形区域,求-的取值范围.(评价目标3)

点评:在教学过程的第三个环节中设置了例2、3是 这个环节的教学(学习)任务,学生和教师共同完成例题 的学习和操作,完成对本节课各个目标的进一步学习和 巩固.例题后面安排的变式则是检测学生对目标的掌握 情况,同时也考虑到了学生的差异,安排&组和)组供不 同层次的学生选择进行评价.在这一环节中也达到“教 学评价”的一致性.

二、教学设计反思

整个教学设计的撰写中经历了多次修改,除了之前 所说的对目标的多次修改,主要还进行了教学任何和评 价任务的区分,使教学任务和评价任务的设计更加合 理,紧扣目标,既有区分,又有联系,评价任务更加简洁 且有针对性.从使用上看,教学任务可以是由教师和学 生/起完成的(也可以学生自己完成),而评价任务必须 是由学生完成,用于检测目标的达成.

对于以“教学评价”一致性的理念来引领课堂中教 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产生的积极影响,有以下几个方 面:首先,是课堂,教学更加以学生为本,在课堂中留出 更多的时间给学生思考和学习,自己讲的时间明显减少 了.其次,是备课,以前总是想着自己找些什么样的例题 给学生讲,现在更加关注学生需要什么样的例题来学会 知识和技能,以及什么样的习题才能帮助老师了解学生 到底掌握了没有.最后,是理念,原来学生的学习还可以 这样主动,不再是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了.学生以 前在老师的呵护下片段式的学习被整合起来了,主动性 也提高了.深深地感觉到教师的作用就是维持、促进学 生如何更好地学习,而不是“表演式”地讲个不停.

参考文献:

1. 沈志雄.课堂教学设计的有效性[J ].中学数学(江西),2014(2).

2. 王天乐.教学评价设计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J].中小学数学,2015(2).

研究 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