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辅导提升大一新生幸福感的效果研究
2023-09-06
来源:榕意旅游网
校园心理2015年6月第13卷第3 』 塑 0f p 鱼丛 ! § ! !』 Q! !y !: 1 : 团体辅导提升大一新生 幸福感的效果研究 安徽大学哲学系(230601) 夏云曼姚方姝梁群君董琼 【摘要】探讨积极心理学取向团体辅导对大一新生幸福感的提升效果。采取积极心理学取向的团体辅导 对15名大一新生进行干预,另15名大一新生作为对照组不做任何干预。使用大学生主观幸福感问卷对干预前后 以及干预3个月后的幸福感进行评估。结果发现:干预初始,干预组的幸福感总分与积极情绪、?肖极情绪、自我满 意及人际关系等维度的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9周干预后以及随访3个月末,2组在幸福感及各维度上的得分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上述结果表明,积极心理学取向的团体辅导能有效提升大一新生的幸福感水平,尤其是在 积极情绪、消极情绪、自我满意及人际关系方面。 【关键词】团体处理;情绪;积极心理学;学生 如何有效提高大一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一直 以来都是高等院校心理教育工作关注的焦点之一。 早期关于大一新生心理健康的研究多立足于病理学 模型的视角.认为大一新生会因环境变化而出现种 种适应问题,导致心理健康水平的下降,因此该领域 的研究更多关注心理适应的消极方面或某些特殊群 感是由积极情绪、消极情绪、自我满意、人际关系、 生活满意、社会性行为、精力、家庭满意8个维度构 成。目前,针对幸福感的干预有2种形式:单一干预 方法和综合干预方法[51。研究发现,综合干预方法能 为被试提供多种训练方式,更能满足被试自主选择 的需要以及避免厌倦和适应过程,因此有更好的干 预效果【Ⅷ。 体,如焦虑llI、交流恐惧嘲、贫困大学生『3】等,注重对其 心理适应问题的诊断与干预 。近年来,积极心理学 逐渐兴起,它由美国心理学家Seligman等于2000年 提出,以2000年的《积极心理学导论》为诞生标志。 这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 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 的一个心理学思潮。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平均 水平的普通人,它要求心理学家用一种更加开放的、 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等l 5l。 人们逐渐认识到良好的心理发展不仅意味着没有心 理适应问题,更重要的是具有一种积极发展的心理 上述干预方法大多采用个体干预的方式。有研 究者指出,团体辅导作为心理咨询的另一种形式,具 有影响力大、效率高、后续效果好以及适应范围广等 特点【ll1,能很好地提升大学生的幸福感水平_l21。然而, 关于大一新生的研究证据还相对较少。此外,已有 研究对幸福感的考察也多局限在积极情绪、消极情 绪以及生活满意度等维度,对自我满意、人际关系 等维度缺乏关注。因此,此研究以安徽某高等院校大 一普通新生为对象,以积极心理学取向的综合干预 方法为核心,采用团体辅导的形式对其幸福感的8 个维度进行干预,探讨这种干预模式的即时效果和 状态,因此不应该只针对问题去管理,而是要注重对 个体的积极心理状态及其形成过程或作用机制进行 探讨[61。而在个体积极发展的诸多指标中,幸福感是 长时效果,以期为今后大一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 供借鉴和参考。 1对象与方法 体现其心理健康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提升大 新生的幸福感水平成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目 标之一I71 8]。 一1.1研究对象:于2013年9月在安徽大学以张贴 宣传海报、心理协会迎新等形式向大一新生发出活 动通知,共招募到15名大一新生自愿参与团体辅 导活动,男生8名,女生7名,平均年龄(18.8±0.8) 岁。随机招募15名大一新生作为对照组,男生8名, 所谓幸福感,主要是指个体依据自己设定的标 准对其生活质量所作的整体评估。吉楠等[91对大学 生的幸福感结构进行探讨,结果发现,大学生幸福 基金项目:安徽省省级质量工程项目(AH201310357268) 女生7名,平均年龄(18.3±0.6)岁。所有研究对象都 校园 理2o15年6月第13卷第3期Joumal of Campus Life&Mental Heahh,June 2015,Vo1.13,No.3 阅读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工具:为全面考察个体的幸福感水平,研究采 之间。 用吉楠和李幼穗[91编制的《大学生主观幸福感问卷》 (CSSWS)。该量表分为积极情绪、消极情绪、自我满 意、人际关系、生活满意、社会性行为、精力、家庭满 1.3 团体辅导干预方案:团体辅导以提高幸福感为 主要目标,以积极心理学取向的综合干预方法为核 心,依据国内外相关研究ll0,121自行设计本次团体辅 导方案。团体辅导活动共持续9周,每周1次,每次 意8个维度,共41个项目,计分方式为5点计分:1 (完全符合)~5(完全不符合)。量表的重测系数 为0.86,其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65~0.87 2 h。每次活动均事先选定主题,具体活动内容见表l 所示。辅导活动领导者是具有团体干预培训背景的 心理学专业高年级学生。 表1团体心理辅导方案 为评估干预效果,分别在第1次辅导活动开始 之前(基线)、最后1次辅导活动结束之后(9周干 预后)以及干预结束后3个月(随访3个月末)用 CSSWS对2组被试的幸福感水平进行测查。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20.0进行统计分析。以 析表明,干预组仅在基线水平CSSwS得分低于对照 组,F【1. =l0.79,P=0.003;9周干预后以及随访3 个月末2组被试csSws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以测试时间为自变量的时间效应表明,仅 有干预组在不同时间点上的CSSWS得分差异有统 组别为组间变量,测试时间为组内变量,对幸福感的 总分以及各维度进行2x3的两因素混合设计的重复 测量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 果 计学意义,[只:.鳓=l6.81,P<0.O1]。两两比较表明,干 预组的基线得分低于9周干预后以及随访3个月末 的得分(P均<0.O1)。上述结果表明,积极心理学取向 的团体辅导能有效提升干预组的幸福感水平,并且 至少有3个月的延迟效果。 2.1干预组和对照组在团体辅导前后以及团体辅 导结束3个月后幸福感的差异:干预组和对照组在 基线水平、9周干预后以及随访3个月末幸福感的得 分如表2所示。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的结果发现,测试 2.2干预组和对照组在团体辅导前后以及团体辅 导结束3个月后幸福感各维度的差异:干预组和对 照组在基线水平、9周干预后以及随访3个月末幸 时间的主效应以及组别与测试时间的交互效应均有 福感各维度的得分如表2所示。为探讨团体辅导对 幸福感不同维度的作用,对每个维度分别进行重复 测量方差分析。结果发现,积极情绪、消极隋绪、自我 统计学意义。其中测试时间的主效应 =12.24, P<O.01,研2=O.48;交互效应F(2,27)=12.52,P<O.0l, 钉z:0.48。由于交互效应有统计学意义,因此进一步 进行简单效应分析。以组别为自变量的干预效应分 满意以及人际关系等4个维度表现相近的模式,即 测验时间的主效应、组别与测验时间的交互作用均 校园心理2015年6月第13卷第3期JoumM of cⅢDus Life&Mental Heahh,June 2015,Vo1.13,No.3 表2干预组和对照组在不同时间点幸福感以及各维度得分(;±s) 显著,F值11.07 32.25,P<0.01;除人际关系的组别 以及与不良适应有关的不合理信念,从而减少个体 主效应外[F(1 =5.48,P<0.05],其他维度的组别 对社会环境变化产生的过度反应,减缓其 肖极情 主效应均不显著。此外,生活满意、社会行为、精力 绪_l51,同时利用团体辅导本身具备的社会支持减少 和家庭满意等维度均未发现显著的主效应或交互 了其孤独感 ,降低消极情绪的水平;通过对被试的 效应。 自我觉知进行直接干预,帮助被试形成正确的自我 针对积极情绪、消极情绪、自我满意以及人际关 认识,发现、运用他们的优势和美德以获得积极体 系等4个维度,进一步进行简单效应分析,结果发 验,最终提高被试的自我满意水平 ;最后,借助团 现:干预组仅在基线水平时,其积极情绪、消极情绪、 体辅导本身的特点『】21,让被试学会如何识别与处理 自我满意以及人际关系显著低于对照组(F值为 人际关系、信任他人等人际关系技能,提升其人际关 8.11~115.04,P<0.01)。其他测验时间,2组被试差 系水平。此外,干预效果在团体辅导结束3个月后, 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另一方向的简单效应则发现,干 仍保持稳定。这可能是由于被试在团体辅导结束后 预组在不同时间点上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 仍自发地进行积极的自我干预;也可能是由于团体 为14.03~43.29,P<0.01)。两两比较表明,干预组的 辅导帮助个体建构出积极的个人资源,而这些资源 基线得分低于9周干预后以及随访3个月末的得分 能帮助被试在团体辅导结束后仍能维持较高的幸福 ( .01)。上述结果表明,积极心理学取向的团体辅 感水平『18】。 导能有效提升干预组在积极情绪、消极情绪、自我满 本研究发现,积极心理学取向的团体辅导能有 意以及人际关系等维度上的表现。 效提升大学生的幸福感水平,尤其是在积极情绪、消 3讨 论 极情绪、自我满意、人际关系等维度上。但还存在一 研究发现,以积极心理学为取向的多种方法综 些局限与不足,如未发现团体辅导对生活满意、社 合的团体辅导,能有效改善大一新生在积极情绪、 会行为、精力和家庭满意等维度的提升效果,今后 消极情绪、自我满意和人际关系的表现,并且这种 的研究可以在以下方面做出改善:①加大样本量,从 效果在3个月后仍保持稳定。这与以往的研究结论 而细致地对被试进行划分,以探讨哪些个体更可能 一致【 , 。 从团体辅导中受益;②延长追踪时间,以便更深入地 在团体辅导中,研究者通过直接唤起被试的积 探讨干预效果的稳定性。因此,未来研究可扩大样本 极情绪、帮助被试学会唤起自身积极情绪的技术来 容量,采用更为细致的研究设计来探讨不同干预方 提升被试的积极情绪水平【l33 ;通过合理情绪疗法 .式对不同被试幸福感的多个维度的影响,为今后大 训练被试的归因方式,矫正被试对事物扭曲的看法 一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更多的借鉴。 ・154・ 校园心理2015年6月第13卷第3期Journal 0f CamDus IJife&Mentla Heahh,June 2015,V01.13,No.3 参考文献 [1]李凤梅.新时期大学新生心理适应能力与焦虑状况[J].中国健 康心理学杂志,2013,21(3):451-453. [2]王洪礼,胡寒春,潘运.大学新生交流恐惧与自我概念的关系 [11]樊富珉,何瑾.团体心理辅导[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 社,2010:211-231. [12]何瑾,樊富珉.团体辅导提高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效果 研究:基于积极心理学的理论[Jj.中国临床心理学,2010,18 (3):397 399. 1 13 J Brifnstrfim R,Kvillemo P,Brandberg Y,et a1.Self-report mind- fulness as a mediator of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in a stress re— [J].心理科学,2006,29(6):1464.1465. [3]李丽娜,王聪哲,杨绍清,等.团体心理辅导促进大学生人 际关系的实践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12): 1454—1456. duction intervention for cancer patients:a randomized study[J]. Ann Behav Med,2010,39(2):l51-161. 14j Roth JL,Brooks-Gunn J.What exactly is youth development program?answers from research and practice[J J.App Dev Sci, 2003,7(2):94—111. [5]Parks AC,Biswas—Diener R.Positive interventions:past,pre— [14]Shernoff DJ,Csikszentmihalyi M,Schneider B,et a1.Student engagement in high school classroom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fow theory[J].Sch Psychol Q,2003,18(2):158—176. [15]Fava GA,Rafanelli C,Tomba E,et a1.The sequential combi— nation of cognitive behavioral treatment and well-being therapy in sent,and future[M]//Kashdan TB,Ciarrochi J.Mindfulness, acceptance,and positive psychology:the seven foundations of well—being.Oakland,CA:New Harbinger Publications,201 l: 71.78. cyclothymic disorder[J].Psychother Psychosom,2011,80(3): 136—143. [6]刘霞,赵景欣,申继亮.歧视知觉对城市流动儿童幸福感的影 响:中介机制及归属需要的调节作用[J].心理学报,2013,45 (5):568.584. [16]苏轶.情绪管理团体辅导对初中生负面情绪的干预研究[D]. 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1 17 J Proyer RT,Sidler N,Weber M,et a1.A multi・method approach to study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aracter strengths and [7]范翠英,孙晓军,刘华山.大学生的时间管理倾向与主观幸福 感[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2,28(1):99—104. [8]王彦,李廷黎,冯华润,等.大学生幸福感提升的纵向研究: 适合度和努力的调节作用[Jj.心理科学,2013,36(3):647. 652. vocational interests in adolescents[J].International J Electrical Engineering Education,2012【12):141・157. 1 18 j Fredrickson BL.The role of positive emotions in positive psy— chology:the broaden—and—build theory of positive emotions lJ J. [9]吉楠,李幼穗.《大学生主观幸福感量表》的编制[J].心理与行 为研究,2006,4(1):49.54. 1 10 j Lyubomirsky S,Layous K.How do simple positive activities increase well—being?lJ J.Curr Dir Psychol Sci,2013,22(1): 57—62 Am Psycho1,2001,56(3):218.226. (收稿日期:2015—04—03) 作者简介:夏云曼,女,1994年5月生,在读本科,安徽大学哲 学系,230601 本刊加入“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的声明 为了实现期刊编辑、出版工作的网络化,我刊现已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所以,向本刊投稿 并录用的稿件文章,将一律由编辑部统一纳入“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进入因特网提供信息服务。凡 有不同意者,请另投他刊或特别声明需另作处理。本刊所付稿酬包含刊物内容上网服务报酬,不再另付。 “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是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本刊全文内容按照统一格式制作,读者 可上网查询浏览本刊内容,并征订本刊。 本刊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