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我国电动汽车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研究综述

2024-08-22 来源:榕意旅游网
第13卷第5期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V01.13 No.5 2013年9月 Journal of Hebei United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Sep.2013 文章编号:2095-2708(2013)05-0047-03 我国电动汽车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研究综述 胡天娇,甄翠敏 (河jE联合大学经济学院,河北唐山063000) 关键词:电动汽车;技术创新 摘要:近年来,发展电动汽车产业已成为汽车行业发展的重点方向。技术创新是推动电动汽 车产业化的关键因素。通过分析我国电动汽车产业技术发展现状和学术界的相关研究,为以 后研究电动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提供理论和方法支撑。 中图分类号:F416.471 文献标志码:A 在节能与环保的大背景下,我国对电动汽车的 研发与产业化发展越来越重视。作为战略性新兴产 续表1 业,电动汽车是汽车产业的技术变革,提高技术创新 年份 我国电动汽车发展 能力是电动汽车发展的重中之重。我国于2O世纪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末期开始着眼于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推广,近几年 2006年 年)》分别将“低能耗与新能源汽车”和“氢燃料电池 国内对该产业的支持政策和研究也逐步增多,以下 技术”列入优先主题和前沿技术 分别介绍电动汽车技术创新的发展情况和研究 发布实施《新能源汽车生产准人管理规则》,电动汽 2007年 车正式纳入国家汽车新产品公告管理;混合动力、纯 情况。 电动客车实现小规模运营 一、我国电动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发 出台《节能与新能源财政补助管理暂行办法》,启动 2009年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工程,截至目前已形成 展综述 25个示范推广城市 我国自2001年电动汽车专项规划组成立起,开 中国一汽、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国家电网公司等 始对电动汽车进行研发。如下表(表1),国家通过 2010年 16家央成立电动车产业联盟,制定《电动汽车科技 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 实施一系列政策措施来推动电动汽车产业化,经过 国务院印发《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其 两个五年规划,我国新能源汽车以整车产品为载体, 2012年 中提出加强新能源关键核心技术、节能汽车技术研 以动力系统为核心,基础研究不断深化,公共服务平 究,加快建立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研发体系 台得到建立,构筑起“三纵三横”研发布局,形成了 确定2012年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工程拟支持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总体研发体系,推动了新能源 2012年底项目名单,其中涉及纯电动车、插电式电动车、燃料 汽车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形成。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 电池车以及动力电池几大项目 业发展过程中,众多研发成果成批出现,已经有20 从当前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状况看,中国在政策 多家企业、100多款电动汽车通过国家审核,登陆准 体系上不断完善,但目前所掌握的核心技术不足以 予上市销售的公告,初步形成从动力电池、电机、电 支撑新能源汽车的全面推广应用,需解决的核心技 控等关键零部件到整车制造的产业化体系。 术问题众多。目前,混合动力汽车各项技术应用指 表1我国相关政策措施 标综合起来总体上较好,应该优先推广应用实现市 年份 我国电动汽车发展 场化。纯电动汽车在整车技术上国内已经有了很好 “863”计划,启动电动汽车专项,确立了以PCEV、 的基础,但因其成本高、配套设施投入较大,目前的 2001年HEV、BEV车型为“三纵”,以电池、电机、电控为“三 发展重点在研发和攻克核心技术和降低成本上;作 横”的研发布局 为未来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首选,燃料 收稿日期:2013-05-23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电池汽车应重点是加大科研投入力度,争取重大技 术突破,争取赶超国外先进技术的发展水平¨J。 研发模式等建议推动汽车产业发展。梁丽君 (2009)分析了我国汽车产业的技术创新的历史和 二、我国电动汽车产业技术创新研 现状,建立评价技术创新体系分析汽车产业的资源 投入能力、技术转化能力及支撑能力,最后得出从建 究综述 (一)关于电动汽车产业的分析 李光(2011) 通过设计相关调查问卷,并运用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影响消费者购买电动汽车的因 素,进而提出技术成熟度和国家政策是影响我国电 动汽车产业化发展的最关键因素。郭孔辉(2011) 通过研究我国电动汽车特点及发展中的现象,提出 在技术创新不断完善下要回归市场引导实现产业 化。李东卫(2011)认为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化需要 是要突破核心技术,培养科技人才,并要强化政策扶 及金融信贷支持。王秀杰等(2012) 系统的分析 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困境中的政策、技术研发、成 本、标准、基础设施等问题,并提出新能源汽车产业 化需要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消费者、媒体及 全社会的紧密协作共同推进。 (二)关于电动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方面的评价 检索相关文献检索显示,专门研究电动汽车产 业的较少。其中方晓波(2011) 探讨了我国电动 汽车产业技术创新中存在的企业规模小、研发力量 分散、政策不配套、充电设施缺乏投资等现实问题, 提出了联合组建研发公司、开发共性技术、实施不对 称管制措施、培育消费者、打破垄断、引导社会资本 投向充电网络建设等对策建议。唐浩(2011)从电 动汽车行业特点和发展规律出发,针对创新过程的 难点如动力电池技术、电磁、与传统车的结合、碰撞 安全及标准建立进行分析,提出树立创新观念、明确 创新行为、识别创新结果的创新体系以及从专业化 角度阐述技术创新路线和方法。陈立新(2013) 】 对近几年电动汽车领域专利申请进行计量分析,得 出我国年均增长率达35%,但集中在少数发达省 市,仍存在技术含量低、研发能力弱、创新主体缺位 的问题。 (三)关于其他相关产业技术创新方面的分析 检索相关文献中有一部分研究是针对我国传统 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方面的可以参考借鉴。在传统汽 车研究领域上,陆凤莲(2007) 通过技术创新理论 和计量模型分析我国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历程、模式、 绩效、及存在问题,最后提出了加强自主创新投入, 实施自主创新和引进创新相结合的战略,鼓励合作 立研发中心、实行财税政策、人才策略及合作策略等 方面提升汽车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李恩平等 (2012) 构建我国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政策效果的 评价体系,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其进行定量分 析,得出我国汽车产业技术创新较少,核心技术缺 乏,必须完善市场环境,加快结构调整,加大对民企 的投人,引进培养技术创新人才等。陈朝晖(2012) 认为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也已成为决定汽车产业持续 升级和发展的核心问题。 另外还有一些关于能源产业及高新产业的技术 创新能力的文献。史历仙(2009)通过对能源产业 的技术创新影响的内外部因素进行理论分析,然后 实证分析能源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及投入因素,提 出要加大研发投人、人才引进及政府部门要完善政 策法律,做好技术创新的审批、协调、监督工作等建 议。王静(2010)应用因子分析法对陕西省高新技 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定量分析,在指出其中存 在的问题的同时,探索性地提出有关研发投入、人 力、技术中心建设及知识产权保护等改善措施。姜 霄(2012)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纺织产业技术创 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相关建议。 (四)关于电动汽车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分析 苏素(2012) 通过探讨项目组织、研发基地、 产业技术联盟、国家共性技术研究机构的组织特性 和组织运作机制,发现不同共性技术需要对应不同 的合作组织形式,并详细分析了目前我国电动汽车 产业联盟的运作机制和政府作用。殷群(2012)分 析通过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进行联合攻关,有利于核 心技术的突破和产业优化升级,部分联盟已取得明 显成效。雍兰利,张佳红等(2013) 论述了电动汽 车研发战略联盟的广泛实践,进行模式归纳,提出了 国际、国内和国家间政府合作战略联盟模式,为我国 电动汽车技术联盟研发提供参考。 三、研究总结 根据中国知网专业检索关键词、主题等方式显 示,截至目前,搜索的有关国内技术创新能力研究的 文献有2375篇,研究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有1754 篇,研究产业的有382篇。通过以上分析研究可以 第5期 胡天娇,等:我国电动汽车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研究综述 49 得出以下结论: 电动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提供了理论参考和研究 我国于20世纪末期开始着眼于新能源汽车的 方法。 研发和推广,近几年国内对该产业的研究逐步增多。 总体而言,对电动汽车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研 但新能源汽车行业尚属于新兴领域,从电动汽车相 究还需要继续从多方面多角度人手,深入分析我国 关文献分析看出,研究重点偏向于技术开发和应用 在提升电动汽车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问题。 领域,如仿真技术、电池技术、驱动系统控制技术等。 参考文献: 其中专门针对新能源汽车行业技术创新管理领域的 [1] 曾志伟.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技术路径选择研究[D].公路 关注度还不算高,对整体上定性定量结合研究电动 与汽运.2o12(9):5-9. 汽车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文章较少。 [2] 李光.影响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研究[D].武汉 另一方面,从电动汽车产业相关文献看,国内外 理工大学.2011.. 大部分学者认为,技术突破、政策措施、基础设施、示 [3] 王秀杰,陈轶嵩,徐建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发展问题及 对策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2(11):29-35.. 范运营等是影响电动汽车产业化的重要因素,其中 [4]方晓波.论互补资产与电动汽车产业技术创新[J].企业经济, 核心技术尚未突破是电动汽车产业化的最大障碍。 2011(8):94-99.. 相关文章介绍分析了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影响 [5] 陈立新.中国电动车领域的专利统计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 因素和专利分析,为研究电动汽车产业技术创新能 2013(1):164—168.. 力的提升提供了一定的分析基础。 [6] 陆风莲.中国产业技术创新模式研究——以汽车产业为例 从产业技术创新和技术联盟的相关文献中,可 [D].复旦大学,2007.. [7] 李恩平,贾冀,窦水海.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我国汽车产业技 以得出,针对尚未突破的电动汽车核心技术,通过技 术创新政策效果评价.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12(3):38-42.. 术联盟来研发关键共性技术,可以降低风险,扩大技 [8]苏素,肖阿妮.政府主导型产业共性技术R&D合作组织研 术研发的资金来源,以提升电动汽车产业技术创新 究一以电动汽车产业联盟为例[r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 能力。在汽车产业、能源产业和高新技术等其它产 (14):55-59.. 业的相关研究中得出,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对产业 [9] 雍兰利,张佳,红高飞.我国电动汽车研发战略联盟的模式选 择[J].科技管理研究,2012(11):29-35.. 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多数通过评价体系进行实 证分析或构建模型来进行研究,这为以后深入分析 Review of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pability of the Electric Vehicle Industry HU Tian-jiao,ZHEN Cui—min (College of Economics,Hebei United University,Tangshan Hebei 063000,China) Key words:electric vehicle;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bstract:Electric vehicle has become the key direction of automobile industry recently.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pability of electirc vehicle is the important factor to promote the industrialization.The article analys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lecttirc vehicle technology and the related research of academic circles,which gives support of hteory and methods for studying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pability of electric vehicle.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