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从补阳还五汤教学中体会气虚与血瘀的关系

2023-04-13 来源:榕意旅游网
教学研究 _………一………………一一骶  隧学诼 2012年第13卷第3期 表1方剂学实践性教学一览表 参考文献 2010,33(6):129—130. [1]吴鸿渊,程磐基.中医教育发展历史与特色[J].南京中医药大学 [3]冯泳,杨卫平,云雪林,等.市场调研实践活动在方剂学课程中的 教学意义[JI.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34(1):113—114. 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4):186—188. [2]王欣.《实验方剂学》课程的构建与实施[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从补阳还五汤教学中体会气虚与血瘀的关系 李艳彦。,张永刚2 7闫润红 ,梁琦 ,王永辉 ,周 然 (1.山西中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山西太原030024; 2.山西医科大学药学院,山西太原030001) 关键词补阳还五汤;气虚血瘀;王清任;医林改错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 1—0258(2012)03-01 13—02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等学科是学习方 剂学的基础,在方剂学的教学中又可以帮助学生对这些学 科相关内容的理解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本文以补阳还 五汤教学中的体会为例,介绍如何使同学们深入理解气虚 与血瘀的关系,在临床上如何灵活正确地运用此方。 补阳还五汤出自清代名医王清任之手,王清任(公元 1768—1831年),又名全任,字勋臣,直隶(今河北)玉田县 王清任之所以以“补阳还五”命名,与其提出的元气理 论密切相关。王氏注重气血,气血之中尤其重气。他认为元 气即火,此火是人生命之源;“元气藏于气管之内,分布周 身,左右各得其半。人行坐动转,全仗元气。若元气足,则有 力;元气衰,则无力;元气绝,则死矣”,指出气虚致血瘀之 机理为“元气即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 瘀。”并以量化方式分析元气渐亏致血瘀而成半身不遂之病 人。其代表作《医林改错》是王氏数十年对人体解剖结构亲 自观察研究,结合自己临床实践经验的结晶。王清任非常重 机,他认为若人身元气为十成,则左右半身各占五成;亏二成 而左右各剩四成,一般尚无病态;亏五成而左右各剩二成半 时,会出现气虚之证。此时一旦有空虚之隙,所剩二成半归并 一视气血,气血理论贯穿于《医林改错》全书之中。其认为诊治 疾病首先要辨清气血的虚实,认为治病之要诀,在于明白气 血,无论外感、内伤,只要初病伤人,所伤者均为气血。并根据 侧,或左或右,病侧无气,无以帅血,必停留而瘀,导致半身 不遂。可见王清任所论之半身不遂与元气虚损的程度有一定 关系,是失去五成元气所致。因此,其由气虚血瘀理论创制的 补阳还五汤方名中之“补阳还五”是还丢失的五成元气,是 “血管无气,必停留而血瘀”、“气通血活,何患不除?”之理论 明确提出补气活血法和行气活血法,创制了著名的以补阳 还五汤和血府逐瘀汤为代表的系列方剂。以下就以补阳还 五汤为例体会王清任气虚血瘀理论和所创补气活血之法。 1从方名体会补阳还五汤之治疗目的 [作者简介]李艳彦,女,医学博士,从事中医方剂方证与量效关系研究 [通讯作者]周然,男,医学博士,E—mail:zhour58@sohu.oom [收稿日期]2012—04—18 比喻要迅速用大补元气的方法使周身元气得以恢复之意, 亦即通过补足十成的元气而达气足血活之目的。 2从组成体会其补气活血之法 詹膨澎学诼 《医林改错・半身不遂论述》明确指出元气亏损是半身 不遂的本源。同时认为,气虚多见有血瘀,血瘀多由气虚所致。 故治疗上根据《索问・阴阳应象大论》“血实者宜决之,气虚者 宜掣引之”的治则,创立补气活血法,使“周身之气,通而不滞, 活而不瘀,气通血活,何患疾病不除”0所制补阳还五汤方中以 教学研究 伍活血药防止补气引起瘀血加重;再者是通过活血祛瘀, 通经活络,祛除已有之瘀血,使所生元气顺利流通至患侧 肢体。张锡纯将其概括为“补而不滞,元气愈旺”。所以又伍 了桃仁、红花、川芎、赤芍、归尾活血祛瘀和营,地龙通经活 络。从中可以看到,气有行血、生血及固摄的作用。 5从活血药量是否可以增加体会气对血的固摄作用 可能有同学认为,既然是气虚血瘀,那加大活血药的力 量岂不取效更快?我们要知道,王清任这样用药绝非偶然,正 补气之黄芪配伍活血之归尾、川芎、桃仁、红花、赤芍、地龙, 体现了以补气活血通络之法治疗气虚血瘀之证。 3从主治证及方中用量体会气虚与血瘀之分量 补阳还五汤之主治证为中风之气虚血瘀证。症见半身 不遂、口眼喁斜、语言蹇涩、口角流涎,小便频数或遗尿失 禁,舌暗淡、苔白、脉缓无力。 对于半身不遂,王清任认为是由于元气亏损所致。对 于其他症状王氏认为与气虚有关。如口眼歪斜为半脸无 气,无气则半脸缩小,一眼无气不能圆睁,小眼角下抽,口 半边无气不能开,嘴角上抽,上下相凑,乍看似歪斜,其实 并非左右之歪斜;口角流涎、语言謇涩亦为气虚所致;大便 干燥为“非风火也,乃无气力催大恭下行”;小便频数、遗尿 不禁为气虚不固。除此之外,王氏还列举了34种“元气既 亏之后,未得半身不遂以前”的症状“皆是元气渐亏之症”。 从所有症状看,均为元气亏虚所致,并没有逐瘀汤证 中常见的局部瘀斑、固定不移的疼痛、夜间发热等瘀血表 现,故血瘀症状并不明显。 从补阳还五汤药物组成及用量看,以补气药为主,活 血药次之。全方药仅七味,除黄芪外,其余药物均有活血作 用,看似活血为主,其实不然。方中重用黄芪四两,其余药 物总计七钱半,剂量差异如此悬殊,可以说黄芪在方中起 着主要作用,为补还已亏的五成元气而设。 从以上分析可见,本病主要起因于元气亏虚,而且是五 成元气的亏虚,瘀血只是气虚产生的病理产物。因此,在王清 任看来中风病虽有瘀血阻滞的因素,但仍以气虚为主。 4从配伍机制体会气与血之关系 本证元气亏虚如此之深,已达五成,治疗不可墨守“病 属于虚,宜治以缓”,而应抓住时机,以峻补元气的方法使 周身元气迅速得以恢复。 补阳还五汤之功用为补气、活血、通络,方中用大剂量 生黄芪大补元气,不仅可补气行血以气旺促血行,补气生 血以扶正起废,而且黄芪大剂量生用时有固摄之用。中风 之后经气大虚,不但需要补气,还要固摄经络之气。 对于黄芪之剂量,王氏在所制方后说:“如患者先有入 耳之言,畏惧黄芪,只得迁就人情,用一二两,以后渐加至 四两。至微效时,日服两剂,岂不是八两。两剂服五六日,每 日仍服一剂”(《医林改错・卷下・瘫痿论・补阳还五汤》)。其 中“口服两剂岂非八两”体现了王氏对本病的治疗用药及 剂量是胸有成竹。故方中黄芪之量,在临床中须辨证增损, 细心体察,方能获得最佳效果。 由于气虚无力行血致瘀,瘀血既成,单纯补气,不足以 去其瘀。王清任认为若专用补气之品,气愈补而血愈瘀,配 如其指出的“药味要紧,分量更要紧”,蕴含有一定的深理。 之所以补气之黄芪与活血药剂量差别如此之大,首 先,从症状来看:血瘀的症状并不突出。其次,从活血与气 的关系来分析,病人本身经气大虚,活血药量加大也容易 耗气,进一步加重气虚。正如王清任在对活血药量与作用 关系中所说的“少用则活,多用则破”。 尤为重要的是:经气大虚非一般意义上的气虚,虚到 一定程度会失于固摄,不仅对津液,而且对血液也容易失 统,所以此证本身就蕴含着出血的危险,如果再加大剂量 去活血,则有加重出血的可能。临床上可见到有些脑梗病 人,经活血、溶栓治疗后不长时间又继发脑出血,这不仅与 病人的病情进展有关,治疗也可能是其中的一个因素。 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亦明确指出元气大虚之瘀禁 用攻伐之品,否则气散血亡而危及生命。故其论治中风,主 以大补元气,少兼以活血通络之法。此禁对我们临床治疗 虚中夹瘀之疾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至于后世应用本方时 往往减黄芪用量,加重活血药的用量,用于气虚与瘀血轻 重程度不同者,是后世根据不同的病证对本方的发展。 由上可知,治疗经气大虚之血瘀,需十分谨慎。既要让 络通瘀化,又不能让耗气、出血,以免加重病情。应该是“小 心翼翼地、捏着一把汗地活血”。故要使治疗达到最佳效 果,一定要对药物功用与剂量之间的把握及气与血的密切 关系心中有数、了如指掌。 总之,本方气药与血药主次分明,黄芪用量数倍于活 血诸药,功专力宏,以达气旺则血行,活血而不伤正之目 的。邓铁涛认为“在一大队理血祛瘀药中,重加黄芪一味以 统之,寓消瘀于补气行气之中,寓生气于理血之中”。王清 任这种独特的剂量比例前所未有,为王氏的一个创新所在, 知非子在《医林改错・叙》中说:“先生(指王清任)之书,大抵补 前人之未及……”,此种创新精神尤其值得我们学习。 通过此方的学习,使同学们对王清任学术思想的把 握,对中药学中的补气药、活血药配伍功效、剂量的关系, 对中医基础理论中气与血的关系,对中医诊断学中气虚 证、血瘀证等又有了立体的、深入的认识,这对正确理解气 血的关系,灵活运用补阳还五汤,正确治疗气虚血瘀所致 中风病均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清・王清任.医林改错[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8 [2]邓中甲.方剂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