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
1、《素问·生气通天论》:“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
2、《素问·五脏生成篇》:“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皱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
3、怒伤肝、怒则气上;喜伤心、喜则气缓;思伤脾、思则气结;忧伤肺、悲则气消;恐伤肾、恐则气消,惊则气乱。
4、十二经络体表分布:在四肢:太阴、阳明在前缘;少阴、太阳在后缘;厥阴、少阳在中线。在头面部:阳明经行面部、额部;太阳经行于面颊、头顶及后头部;上阳行于头后侧部。躯干部:手三阳均行经肩胛部;足三阳则阳明行于胸腹,太阳行于背部,少阳行于肋部;足三阴均行于腹部。循行于腹部的经脉,由内向外的排列顺序为足少阴、足阳明、足太阴、足厥阴。
十二经脉流注次序:
起于肺经→大肠经→胃经→脾经※→心经→小肠经→膀胱经→肾经※→心包经→三焦经→胆经→肝经,最后又回到肺经。
十二经脉走向、交接规律手三阴经从胸腔走向手指末端,交手三阳经;手三阳经从手指末端走向头面部,交足三阳经;足三阳经从头面部走向足趾末端,交足三阴经;足三阴
经从足趾走向腹腔、胸腔,交手三阴经,这样“阴阳相贯,如环无端”地循行。奇经八脉的主要作用:①进一步密切了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②调节十二经脉的气血,正经气血有余时,则流注于奇经八脉蓄以备用,而当十二经脉气血不足时,则可由奇经溢出,予以补充。③奇经八脉与肝、肾等脏及女子胞、脑、髓奇恒之腑关系较为密切,在生理、病理方面有一定的联系。
督脉称“阳脉之海”。任脉称“任主胞胎”。
冲脉称“十二经脉之海”,又称“血海”。
跷脉的基本功能:一是主司下肢运动,可使下肢运动灵活矫捷。二是司眼睑的开合。
十二经别,是从十二正经别行分出,深入躯体内部,循行于胸腹及头部的重要支脉。经别的特点:一是多分布于肘膝、脏腑、躯干、颈项及头部。二是其循行特点可用“离、合、出、入”来概括。三是阴经的经别合于相表里的阳经经别,一并注入阳经,成为一“合”,共为“六合”。 经别可加强十二经脉表里两经在体内的联系;别络可加强十二经脉表里两经在体表的联系。经筋的特点:其循行起于四肢末端,结聚于关节,布散于胸背而终于头身。多呈向心性循行。具有约束骨骼、主司关节运动的功能。经络的生理功能:
①沟通联系作用;②运输渗灌作用;③感应传导作用;④调节机能平衡。
15、五脏:心、肝、脾、肺、肾.“藏精气而不泻”,“满而不能实”。
六腑:胆、胃、小肠、膀胱、三焦….“传化物而不藏”,“实而不能满”。腐熟水谷、传化糟粕。以降为顺,以通为用。
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藏而不泻”
心→“君主之官”①心主血脉②主神志(心主神明)③在志为喜④在液为汗⑤在体合脉其华在面⑥在窍为舌
肺→“相傅之官”、“华盖”、“娇脏”①主气、司呼吸②主宣发和肃降③通调水道④朝百脉、主治节⑤在志为忧⑥在液为涕⑦在体合皮其华在毛⑧在窍为鼻
脾→“仓廪之官”、“后天之本”①主运化(精微 水液)②主升清③主统血④在志为思⑤在液为涎⑥在体合肌肉、主四肢⑦在窍为舌,其华在唇
肝→“将军之官”、“刚脏”、“魂之处”、“血之藏”、“筋之宗”、“罢极之本”①主疏泄(①促进血液运行和津液代谢;②促进脾胃运化和胆汁分泌排泄;③调畅情志活动;④通调排精与排卵)②主藏血③在志为怒④在液为泪⑤在体合筋,其华在爪⑥在窍为目
肾→“先天之本”、“腰为肾之府”;“命门之火”即肾阳、元阳;“命门之水”即肾阴、元阴①藏精、主生长、发育和生殖②肾主水(肾气对参与水液代谢的脏腑的促进作用;肾气的生尿和排尿作用)③主纳气④在志为恐⑤在液为唾⑥在体为骨,主骨生髓,其华在发⑦在窍为耳及二阴⑧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本,肾阴为一身阴气之源
七冲门:唇为飞门、齿为户门、会厌为吸门、胃为贲门、太仓下口幽门、大小肠为阑门、下极为魄门,故七冲门也。
胆→“中精之府”、“中正之官”、“奇恒之腑”贮存和排泄胆汁 主决断
26、胃→“太仓”、“水谷之海”①受纳和腐熟水谷②主通降,以降为和 喜润恶燥
27、小肠①受盛、化物②泌别清浊……临床上常用“利小便即所以实大便”的治法。“小肠主液”、 “大肠主津”
28、大肠→“传导之官”传化糟粕
29、膀胱→“州都之官”贮存和排尿
30、三焦→“孤府”①主持诸气,总司全身气机和气化②三焦为水液运行之道路 “上焦如雾”、 “中焦如沤”、 “下焦如渎”。
31、脑→“髓海”明代李时珍明确提出脑与精神活动的关系,称“脑为元神之府”。
32、女子胞→胞宫、即子宫、是发生月经和孕育胎儿的器官。与肝、心、脾、肾的关系尤为密切。冲脉能调节十二经脉的气血,有“冲为血海”之称。任脉与妊娠有关,故称“任主胞胎”
33、《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
34、《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和《神农本草经》,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的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典籍,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
4、东汉末年,张仲景(张机)著的《伤寒杂病论》为我国第一部临床医学专著,提出了“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辨证论治原则,奠定了中医学辨证论治理论体系的基础。《伤寒杂病论》后经晋代医家王叔和编撰整理成《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前者以六经辨伤寒,后者以脏腑论杂病。
5、《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或《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奠定了中药学的理论体系。
6、晋•王叔和编撰的《脉经》,是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
7、晋•皇甫谧编撰的《针灸甲乙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
8、隋•巢元方编撰的《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
9、唐•孙思邈编撰《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可称我国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他提出的医生在医德方面的要求和所要达到的境界,可谓开中国医学伦理学之先河。
10、南齐•龚庆宣编撰的《刘涓子鬼遗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外科学专著。
11、唐•蔺道人编撰的《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伤科专著。
12、宋•陈无择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在病因学方面提出了著名的“三因学说”。
13、宋•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开创了脏腑证治的先河。
14、刘完素(刘河间)、张从正(张子和)、李杲(李东垣)和朱震亨(朱丹溪)并称“金元四大家”。
15、刘完素倡外感“六气皆从火化”和内伤“五志过极皆为热甚”之说,擅用寒凉药物清泄火热,被后世称为“寒凉派”或“主火派”。代表作为《素问玄机原病式》和《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16、张从正认为病由邪生,“邪去则正安”,治病善以汗、吐、下三法攻逐邪实,被后世称为“攻邪派”。代表作为《儒门事亲》。
17、李杲倡“人以元气为本”和“内伤脾胃,百病由生”之说,治病以补益脾胃为主,善用温补脾胃之法,被后世称为“脾胃学派”或“补土派”。代表作为《脾胃论》和《内外伤辨惑论》。
18、朱丹溪倡“相火论”,谓“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治病以滋阴降火为主,善用养阴方药,被后世称为“养阴学派”或“滋阴派”。代表作为《格致余论》。
19、明•赵献可(赵养葵)和张景岳(张介宾)提出命门学说,认为命门中所藏的阴阳水火是全身五脏六腑阴阳的根本,命门中阴阳的盛衰决定着全身脏腑阴阳的盛衰,命门是调节全身脏腑阴阳的枢纽。
20、明•李中梓明确提出“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的论断。
21、明•吴有性(字又可)著《温疫论》,创“戾气”说,提出“温疫”的病因“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温疫”的传染途径是从口鼻而入。
22、清代医家叶天士(叶桂)、吴鞠通(吴瑭)、薛生白(薛雪)和王孟英(王士雄)并称“温病四大家”。
23、叶天士著《温热论》,阐明了温热病发生发展的规律:“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创建了温热病的卫气营血辨证理论,对清代温病学说的发展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24、吴鞠通著《温病条辨》,创立了温热病的三焦辨证理论,指出:“凡病温者,始于上焦,在手太阴”;“上焦病不治则传中焦,胃与脾也”;“中焦病不治,即传下焦,肝与肾也”。
25、清•王清任(字勋臣)著《医林改错》,改正了古医籍中在人体解剖方面的某些错误,肯定了“灵机记性不在心在脑”,并发展了瘀血致病的理论。
26、恽铁樵强调“治医者不当以《内经》为止境”,应吸取西医之长,发展中医。
27、张锡纯(张寿甫)《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西医学汇通的专著。
9. 阴阳的对立制约: 正常者如 “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反常者,则如“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等。
阴阳的互根互用:
“阳根于阴,阴根于阳”、“阳生于阴,阴生于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等。
阴阳的转化:“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甚则热,热甚则寒”。
“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凡阴虚不能制阳而致阳亢(阴消阳长)的虚热证,宜用补阴治之。这种治疗原则,称之为“阳病治阴”;又称作“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凡阳虚不能制阴而致阴盛(阳消阴长)的虚寒证,宜用补阳治之。这种治疗原则,称之为“阴病治阳”;又称作“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五行“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克我者为所不胜,我克者为所胜。五行制化,是一种五行相生与相克相结合的自我调节。故说:“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盖造化之机,不可无生,亦不可无制。无生则发育无由,无制则亢而为害”。
9. 五行相乘,是指五行中的一行对其所胜之行的过度制约和克制。即相克太过。五行相乘的次序与相克相同。 五行相侮,是指五行中的一行对其所不胜之行的反向制约和克制。又称“反克”。
13. 精,是指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后天水谷精微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精华物质,是人体生命的本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精的功能繁衍生命、濡养、化血、化气、化神。
15. 气是通过肾、脾、肺等脏生理活动的综合作用而生成。故称:肾为生气之根、脾胃为生气之源、肺为生气之主。 气的功能:①推动与调控作用;②温煦与凉润作用;③防御作用;④固摄作用;⑤中介作用。
18. 宗气,又名大气。宗气是人体后天的根本之气,积聚于胸中(心肺),故称胸中为“气海”,又名“膻中”。温养心脉,温养肺和呼吸道
20. 卫气的功能有三:即防御外邪、温养全身和调控腠理。“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者也”,即是对卫气功能的概括。
21. 一般地说,性状较清稀、流动性较大,布散于皮肤、肌肉和孔窍之中,起着滋润作用的,总称为津;性状较稠厚,流动性较小,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之中,起着濡养作用的,总称为液。
22. 津液代谢过程,以脾、肺、肾三脏的功能为主。而肾对脾与肺在津液代谢方面的功能又起着促进作用,因此说肾主水,即能主持水液代谢。生理功能:①滋润和濡养作用;②化生血液,调节血液浓度;③运输废物。
25. 气与血的关系,“气为血帅、血为气母”。①气能生血;②气能行血;③气能摄血;④血为气母。
26. 气与津液:①气能生津;②气能行津;③气能摄津;④津能生气;⑤津能载气。
风邪①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②风性善行而数变;③风性主动;④风为百病之长。寒邪 ①寒为阴邪,易伤阳气;②寒性凝滞;③寒性收引。暑邪①暑为阳邪,
其性炎热;②暑多升散,耗气伤津扰神;③暑多挟湿。湿邪①湿性重浊;②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③湿性黏滞;④湿性趋下,易袭阴位。燥邪①燥性干涩,易伤津液;②燥易伤肺。火①火为阳邪,其性炎上;②火易耗气伤津;③火易生风动血;④火易致肿疡。疠气发病急骤,病情危笃;传染性强,易于流行;一气一病,症状相似。
情志所伤,以心、肝、脾三脏和气血失调为多见。七情内伤①直接伤及内脏;②影响脏腑气机;③多发为情志病证;④七情变化影响病情。 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发病①环境;②体质;③精神状态。伏而后发:多见于“伏气温病”,如“夏伤于暑,秋为痎疟”,“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等。影响疾病传变的因素:①体质因素;②病邪因素;③地域因素和气候因素;④生活因素。既病防变包括早期诊治、防止传变(如阻截病传途径、先安未受邪之地)等。
正治指采用与其疾病证候性质相反的方药进行治疗的原则。又称“逆治”。包括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等原则。
反治指顺从病证的外在假象而治的原则。又称“从治”。但究其实质,仍是在治病求本原则指导下针对疾病本质而进行的治疗。主要包括如下四种: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塞因塞用:适用于体质虚弱,脏腑精气功能减退而出现闭塞症状的真虚假实证。通因通用:适用于因实邪内阻出现通泄症状的真实假虚证。
因时制宜——“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食宜同法”。因地制宜—— “西北之气,散而寒之;东南之气,收而温之。所谓同病异治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