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对新课标教材中视图部分的一点看法

2023-08-07 来源:榕意旅游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理科教学探索 Educational Practice and Research 2OO6.10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 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于 颧鼹橇熬 申 专 分 一 蚕渗 2001年制订,此后,各版本的课标 教材也先后通过审定并被使用。这 对推动我国的数学教学改革作出 王宏图,田浩军 了极大的贡献。 (河北教育出版社,河北石家庄050061) 新教材在空间与图形部分比 摘要:新教材在空间与图形部分比过去有很大的加强,这对增强学生的空间感有很 过去有很大的加强,特别是视图与 大的促进作用,但在实际操作中,视图部分有所缺陷。 投影,属于新增加的内容。这对增 关键词:标准:教材;视图 强学生的空间感,改变过去那种几 中图分类号:G633.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06)10-0048-02 何只是证明的现象,有很大的促进 作用。但是,我们认为,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视图部分有些缺陷。 平面内的组合体之间的相接处有粗实线。 《标准》在7-9年级学段对视图与投影的具体目标包括“会画基 我们知道,在工程制图中,粗实线表示可见轮廓线、相贯线;在 本几何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的三视图(主视图、左视图、俯视 画一个较复杂的几何体的三视图时,可把它拆分成若干个基本几何 图),会判断简单物体的三视图,能根据三视图描述基本几何体或实 体,表面重合时,两基本几何体具有共同表面,它们没有分界线,在 物原型。……”但《标准》对视图的画法没有作特别说明,这可能会给 视图上两表面连接处,不应画出分界线。这是视图规定中的一部分。 教材的编写者带来了一些困惑。 一般地,一个实际物体对应~套正规的三视图,反之,~套正规 《标准》在4 ̄6年级学段对“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物体的形状 的三视图也对应一个实际的物体。如果面对不按规定画的三视图, 和相对位置”举的例子如下: 在想象其实际物体时,往往会有偏差。举例如下: 例1下面是一组立方块: 例3下面是由若干立方块搭成的一组合体的三视图,请描述 出其形状:  I请指出从前面、右面、上面看到的相应的图案: 日 [=]俯视图 左视图 口 [口 主视图 =] 口口 这里就出现问题了。因为对这个三视图,我们能想象出两个与 之对应的组合体: ( ) ( ) ( ) 这一例子比较经典,而且在多种教材中也有所引用。由于属于 从三维空间向二维空间转化,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可较容易地指明 答案:前面、右面、上面。但这一例子值得商榷,即3个立方块搭成的 组合体1 组合体2 组合体是应分开看,还是作为一个新的几何体来看。还是作为一个 组合体1是由8个立方块搭成的,下面和上面各4个;组合体 几何体较为妥当,因为它对后面的视图教学会产生影响。 2是由6个立方块搭成的,下面4个,上面2个,且呈对角放置。 现在看《数学课程标准解读》中的一个例子: 这对学生由二维空间向三维空间进行转化会造成思维混乱。因 例2根据下面三视图建造的建筑物是什么样子的?共有几层? 为对有些学生来说,不可能完全想象出这两个组合体。同时,这也会 一共需要多少个小立方体? 给学生造成错觉,即三视图不能准确地表示出物体的形状。造成这 陆日E日 一问题的根源是对同一平面内的连接线没有按规定处理。正确的三 视图分别如下: 俯视图 主视图 侧视图 这个例子是让学生根据三视图想象组合体的形状,属于从二维 口口 田田 空间向三维空间转化,对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是一个考验。例2的 主视图 左视图 主视图 左视图 侧视图从图形对应来看,应是右视图。学生经过不断地广 I l 猜想、小立方体的数量)验证,也能想象出其答案(。如右图,数字表示此列I 2 I [ 1 l—图  I 俯视图 I 田 俯视图 这两个例子的答案唯一,并且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同一个 组合体1 组合体2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理科教学探索 Educational Practice and Research 2OO6.1o ‘‘ 瓤课标 ,, 教学【l】昀几个误区 席志飞 (如皋初中数学组,江苏南通226500) 摘要:“新课标”教学中的误区:忽视概念、定理、公式教学;课堂上一味追求情景新颖、课堂热闹,忽视对数学内容本质的 学习;忽视教学中的陷阱,剥夺了学生暴露问题的机会;数学中的”巧解”掩盖了基本思想方法的渗透;过多增加例题、习题的难 度和数量;片面依赖多媒体教学而忽视其他教学手段。 关键词:新课标;教学;误区 中图分类号:G6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06)10-0049-02 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未来知识不断更新,新 的问题不断出现,它需要人们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去思考、去解决。 在学习、实践“新课标”的过程中,多数数学教师都在进行课堂教学 的内涵,为突出本质属性,需作逐字逐句的深入浅出的分析,要突出 关键词在本质属性中的地位。对于外延,必须将它的每一项都讲到, 又必须强调这其中的每一项都是等地位的独立的。 (二)忽视概念教学的阶段性。恰当地把握好各个阶段的教学要 求,体现概念教学的阶段性是很有必要的。如在初中一年级讲“绝对 改革,形成各具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但有些看似高素质的课堂教 学,其实际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在于教学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 着一些误区。 值”这个概念时,只要使学生清楚知道正数、负数、零的绝对值是什 么就可以了,不要急于提高深化,待学生掌握了概念后可设计如下 练习:1、字母a表示有理数,则I a I=?,2、字母m、n是有理 数,则l m+n I=?从讨论的结果中加深学生对代数式和绝对值 概念认识和理解。 误区一:忽视概念、定理、公式教学。造成学生不能正确理解、不 能准确把握、不会灵活运用  ‘(一)忽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概念的内涵就是概念所反映事物 的本质属性的总和,概念的外延就是概念所涉及的范围。对于概念 这里没有标注尺寸。对于组合体2,不标注尺寸的问题不太睨 显;但对于组合体1,学生是否会理解成每排3个小立方块,即27个 小立方块组合的呢?这也未可知。解决的办法有三种: 一对于方法一、二,视图的成分更多一些;对于方法三,则和新教 材符合得多一些。按方法三,例3中组合体1和组合体2的三视图 可分别表示如下: 、标明小立方体的棱长和视图中的相应尺寸。这样,学生根据 视图,通过计算,就可以准确地知道各层各列上小立方体的数量。并 冈主视图 i : : I 左视图 田田  I ll ; l 主视图 左视图 想象出实物模型。而且,也可与其他几何体组合后的模型的视图相 衔接,不至于产生割裂。但这种方法对第一、二学段的学生不太适 合,易增加他们的学习负担。 二、不标注尺寸,但作图时注意与实物模型对应,并向学生(或 出 厂T] 俯视图 俯视图 在教师参考书中)说明,两个立方体可看成在同一平面上的相接线 不画出来,同时,每个小立方体的棱长为1个单位长度,其余尺寸类 推。这种方法在由实物模型画三视图时不易混淆,但在由三视图猜 想实物模型时,还是可能出现错误的。 三、在两平面相接处加细点线…… 以作区分。之所以用细点 线,是由于视图标准对粗实线、细实线、粗虚线、细虚线、点画线等线 型都有说明,所以个人认为,这里不妨加细点线以示区分,不至于对 学生以后的学习造成混乱。同时,告诉学生,细点线表示同一平面内 两个立方体闯的相接处。 组合体1 组合体2 以上所述,是希望《标准》制订得更完善,新教材编写得更精彩, 新一轮课改能做得更扎实,使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 获得必需的数学,人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为提高将来工作 中的自主创新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责任编辑:姜华】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