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乡村振兴战略中人才激励机制的完善

2021-07-20 来源:榕意旅游网
Vol.53,No.06

. 2019

DOI:10.3969/j.issn.2095-1205.2019.06.88

乡村振兴战略中人才激励机制的完善

任焦阳 李明玉

(哈尔滨商业大学 黑龙江哈尔滨 150028;电子科技大学 四川成都 611731)

摘 要 乡村人才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关键。因此,完善乡村人才激励机制对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

乡村人才激励机制存在以物质激励为主、精神激励缺乏:缺乏完善的绩效考评体系和目标激励机制;激励形式固化,灵活性缺乏等问题。提出要将物质激励精神激励置于同等地位;完善绩效考评机制和目标激励机制;突破激励形式固化为路径。以期更好地完善乡村人才激励机制,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发展。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乡村人才;激励机制 中图分类号:D422.6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2095-1205(2019)06-151-02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为解决我国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而出现的“乡村衰微”的现象。其中,乡村振兴战略的

[1]

关键是拥有大批优秀乡村人才,必须要加强对乡村人才管理,以期最大效能地激发乡村人才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其在完成乡村振兴战略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剖析乡村人才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为构建科学合理的乡村人才激励机制提出相关建议。 1

乡村人才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1.3 激励形式固化,灵活性缺乏

根据马斯洛的人类需求层次理论,人都潜藏着五种不同

[2]

层次的需要。因此,对乡村人才的激励也要进行具体分析,找到乡村人才的需要进行有针对性地激励。有些地方在乡村人才激励上仅仅采取千篇一律的激励方式,不仅会浪费奖励的资源,也不会对乡村人才的激励产生长远有效的激励。此外,乡村振兴是一个系统长期的工作,它不仅仅需要乡村人才有较高的理论文化水平更需要乡村人才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心,去面对和处理乡村振兴中纷繁复杂且辛苦的各项工作,因此,薪酬待遇低于其对于工作投入产出比的估量,或同其他地区部门人员薪酬待遇差距过大,会导致其降低工作的积极性,更有甚者会退出乡村人才队伍。 2

乡村人才激励机制的完善

1.1 以物质激励为主,精神激励缺乏

目前乡村人才激励机制主要以物质激励为主,不重视精神激励的作用。而事实上,物质激励只能满足乡村人才最基本的生活生存需求,这种激励缺乏长效性,当物质激励高到一定程度时,会产生负激励效应。当前,乡村人才的激励机制仍然是以发放奖金、津贴、绩效等物质形式。缺乏鼓励乡村人才立志做“一懂二爱”的三农专家志向的尊重和维系,那么,这样的乡村人才激励机制是不能够让优秀的乡村人才有更多的获得感、成就感,更难以真正调动其积极性。事实上甘愿投入到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青年,他们都愿意接受乡村并不优越的条件,甘心吃苦奉献,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奉献自己的绵薄之力,因此,不能忽视其精神激励的需求。

1.2 缺乏完善的绩效考评体系和目标激励机制

目前,乡村人才绩效考核机制并不完善,千篇一律,科学性不足。一方面,乡村人才的考评形式基本都是以定性为主,以主管部门的主观性来评判绩效,缺乏定量的指标去考评绩效,在考评过程中,过分看重重优良差,忽视存在的客观实际情况。同时,考评内容侧重于对绩效数量的考评而忽视对绩效质量的考评,另一方面,目标激励机制也不够完善。如今的目标激励机制只是有一个总体的目标,没有将目标具体分解为若干个可操作性的目标,另外一些部分地区设定的目标过高,超过了短期实现目标的可能性,再加之地区目标激励机制的不完善,直接致使乡村人才为了完成而完成,忽略了完成的难度和现实情况。这就导致乡村人才的发展目标与地区发展目标不能有机结合。甚至会出现二者相悖发展,这将不利于二者的发展。

2.1 将物质激励精神激励置于同等地位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物质方面极大丰富,物质追求开始弱化,人们更加关注精神方面的需要。一方面,必须保障物质激励,将物质激励作为激励乡村人才的基础。物质激励主要包括工资、津贴、福利、奖金等形式,对于考核优秀、群众评价良好的乡村人才,给予提薪增长福利保障。另一方面,满足乡村人才物质需要之后同时应该也要注重精神激励,可以通过对于表现优良的乡村人才提供升迁机会,将其作为乡村人才的先进学习模范,突出其在实现乡村振兴中的价值让其拥有更多的获得感、成就感,使其从心里真正产生投身乡村振兴的热情和动力。因此,要弥补和完善乡村人才精神激励机制的缺失,将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置于同等地位。 2.2 完善绩效考评机制和目标激励机制

要想促进乡村人才有质有量参与乡村振兴,必须要完善乡村人才绩效考评机制和目标激励机制。绩效考核是绩

[3]

效管理的关键环节,完善绩效考评机制中的量化指标,使其更具有科学性、可操作性,在设置考核指标时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通过设置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从而更有效的评估乡村人才的工作绩效,实现科学合理的评估。同时,

(下转第153页)

·151·

53

其创业成本。从某种层面来说新生代农民工是否可成功返乡创业与各级政府所推出的财政税收优惠政策有很大的关系。(5)重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各级政府应该适当增加财政投入支持农村建设综合配套设施、基础设施,尤其是环卫、网络、通讯、能源、交通等方面的设施,提高农村地区的接纳与服务能力。积极建设基础设施,减少其投资其他辅助设施的压力,降低创业成本,为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奠定基础。简而言之政府应该积极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支持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

3.2 营造良好的氛围,全社会支持返乡创业

部分新生代农民工受传统观念、保守思想的影响,其创业观念落后。针对这一问题,新闻媒体乃至社会各界应该重点报道新生代农民工回流创业典事迹,弘扬“回乡创业为荣”的风气,组织创业先进典型到农村进行巡回宣讲,向其他农民工传授创业技能、知识及成功经验。让更多的新生代农民工接触与创业先进典型的报道或者人物,鞭策其主动、积极的创业。除此之外,还应该加大力度引进有创业潜力的农民工回村创业,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支持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

3.3 提高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者的综合素质

新生代农民工应该充分意识到只有不断提高自我综合素质,持续主动、积极的学习才能获得创业成功。建议新生代农民工利用空闲时间参加相关培训,比如职业技能、创业技能方面的培训;重点参加由相关机构、职业技能学校举办的培训活动,掌握市场发展趋势、研发产品、产品

(上接第151页)

要想完善目标激励机制发挥其作用就需要平衡乡村人才与其负责的任务之间的关系,不仅要设置一个地区总目标,同时还需要将地区总目标分步骤分阶段划分为若干个小目标,将若干小目标与特长不一的乡村人才进行实际性匹配,让专业人才做专业的事情,同时要考虑目标匹配的可行性,共同促进地区目标高质量完成。因此,要想激励乡村人才发挥最大的效用实现乡村振兴,就需要完善绩效考评机制和目标激励机制。 2.3 突破激励形式固化

针对乡村人才不同的需要,提供不同的激励形式,避免激励形式固化,在采取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基础上,采取短期激励和长期激励相结合、正向激励和负向激励相结合的方式,避免同样的激励形式对不同的人才产生相同的效果,将激励形式组合或者根据乡村人才特点不同,选取激励形式以期实现最大化的激励正效应,同时可以有效地避免采用同样的激励形式造成的资源浪费。同时,根据亚当斯的“公平理论”,乡村人才的薪酬待遇一方面要满足自己对于工作投入产出比的估量,另一方面要满足同其他人员薪酬待遇的差距对比。因此,突破固化的激励形式,使其具有灵活性的特点,可以激发乡村人才工作的积极性以及长久投入到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恒心。

营销、财务管理、经营等各个方面的知识,努力提升自身经营管理素质与能力;多读书,多看报,特别是利用网络充实自己,多方位获取与创业有关的知识。 4

小结

当下,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社会发展环境良好,非常有利于新生代农民工回乡创业。新生代农民工应该把握这一黄金机会,契合国家新一轮经济发展战略,利用自身已积累的社会资源,敢于尝试,积极创新创业模式,持续提升自我专业素质、知识能力。政府应该加大对新生代农民工创业者的支持力度,积极制定相关政策,营造良好的社会创业环境,为我国实施建设新农村战略奠定基础,从各个方面为新生代农民工回乡创业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杜坤.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J].农业经济,2019(05):69-70.

[2]王一凡.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动因及扶持策略探究[J].农业经济,2018(08):72-73.

[3]张晨.影响农民工返乡创业意向的双重路径:工作要求和创业资源的推拉作用[D].苏州大学,2016.

3 小结

完善乡村人才激励机制的方面还有很多,只有真真切切的落实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中去,才能够再次找到存在的不足寻求新的突破点。一方面可以促进乡村人才自身的从业热情和专业技能发展,另一方面更好的促进乡村振兴战略高质量的完成实现,最终实现“三农”现代化。

参考文献

[1]刘春桃,柳松.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类高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18,312(06):18-23.

[2]董羽.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剖析辅导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J].商情,2010(32):111-112.

[3]曲靖市国税系统公务员绩效考核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5.

·15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