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社会工作基本知识

2024-01-22 来源:榕意旅游网


社会工作基本知识

1、社会工作的特点,是社会工作区别于其他社会服务的特殊之处。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1)助人自助。它是社会工作的目标。社会工作的价值前提是:人类有改变自己和自我进步的能力。因此社会工作的最终目的,是充分调动服务对象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帮助服务对象掌握战胜困难的方法和手段,促进人与环境的适应性平衡,最终达到让服务对象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问题的目的。

(2)尊重人、相信人、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人。它是社会工作的价值观。社会工作理念认为,对人的态度是第一重要的。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是一个完整的个人,所以要用整体的观点看待人,承认他们的权利和需要,相信人的潜力是十分巨大的。

(3)重视运用社会环境资源。它是社会工作的手段。人是生活在社会环境中的,因此社会工作认为,个人问题都是由社会环境造成的。所以解决问题应重视运用社会环境资源,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为服务对象提供物质的与精神的支持,协调服务对象与各方面的关系,以调动服务对象的主观能动性,增强服务对象的潜在能力。

2、社会工作一般具有四个要素;

(1)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即社会工作者持有的助人的观念。它是社会工作的灵魂。社会工作价值观包括社会工作者对自己、受助者和助人活动的看法,它的核心是“利他主义”,因此,社会工作的价值观是社会工作的灵魂。

(2)社会工作者。它是社会工作的主体,是社会工作的实施者,是社会工作过程的首要构成部分。社会工作者是经过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或培训,并且系统掌握社会工作的理论、方法和技巧,取得社会工作职业资格,在相关机构注册登记的社会工作人员。

(3)受助者。即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一般称为案主。它是社会工作的客体。受助者是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困难而向社会工作机构求助的个人、家庭、群体、组织和社区,他们能够表达自己的意愿,在社会工作过程中具有自主性,能够与社会工作者互动。

(4)助人的活动。即社会工作的实施过程。它是社会工作的关键。助人活动的过程,正是社会工作者与受助者互动的过程,在互动中不断地交流信息、调整认知、改变行为、协调人际关系。社会工作者通过不同形式的助人活动,帮助受助者不断改变周围的环境和自身的状态,从困境中走出来,最终实现与社会和谐发展。

社会工作的功能,也即社会工作的目的,是帮助有需要的个人、家庭、群体、组织和社区,发展个人潜能,改善个人生活,调适人与社会的互动关系,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增进社会福利,促进社会进步,最终达到服务对象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3、社会工作的功能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

第一,预防的功能。即预防新的社会问题的产生或者旧的社会问题再生。预防以社会问题的可能发生为前提,发现问题的早期症状,分析它们的原因,通过干预、防止或者减少社会问题的产生。预防是一种积极的社会工作功能。

第二,恢复的功能。即帮助服务对象恢复受损的社会功能,包括治疗及康复两个层面。社会工作通过治疗,激发服务对象的潜能,恢复他们的生活自信,让他们回归社会;通过

康复,帮助服务对象恢复失去的生活功能,达到正常的生活状态。从恢复这个层面讲,社会工作的功能发生在社会问题产生之后,所以它是一种消极的社会工作功能。

第三,发展的功能。发展的功能,又可以称为提供社会资源的功能。通过挖掘社会资源,开发个人潜能,提高个人的能力,积极地发展社会生活,提升社会大众的生活质量,最终实现社会的繁荣与公平。发展的功能是社会工作更为积极的一种功能。

另外,从社会工作的制度层面上讲,社会工作的功能还包括解决社会问题,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民权利,推动社会公义;促进社会整合,实现社会进步等。

(2)社会工作功能的实现,可以分为两个层面:

第一,宏观层面。它是社会工作在制度层面的实现过程,即通过制订社会政策、组织社会资源、开展公共教育、实施公共福利等形式,为社会提供服务,实现社会进步的目的。它是社会工作功能实现的组织模式,是一个社会提供福利服务的基本方式。

第二,微观层面。它是社会工作在实务层面的实现过程,也是社会工作提供直接服务的实务模式,即通过接案—预估—计划—介入—评估—结案—跟进服务等环节,帮助那些面对生活困难和问题的个人、家庭、社区,激发潜能,解决问题。它是社会工作功能实现的过程模式,是社会工作提供服务的经验总结。

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包括什么

4、社会工作的服务方法有多种组合方式,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按照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的接触程度,可以分为直接服务方法和间接服务方法。

直接服务方法就是社会工作者直接面对服务对象开展服务,包括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社会工作者在服务过程中,需要在与服务对象面对面的互动中运用专业技术。间接服务方法包括社会工作行政、社会工作研究和社会政策。社会工作者并不直接面对服务对象开展服务。

(2)按照服务对象大小,可以分为微观社会工作和宏观社会工作。微观社会工作包括个案工作和小组工作,由于对象规模较小,主要采用相应的互动、聆听、激励等技术达成工作目标。宏观社会工作包括社区工作、社会工作行政、社会政策,由于范围较大,社会工作者需要运用策划、教育、政策等可以解决和舒缓大规模人群面临的问题和需要的技术。

(3)按照社会工作的目的,可以分为实务性社会工作和理论性社会工作。实务性社会工作包括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工作行政和社会政策,旨在解决和舒缓服务对象的问题和需要。理论性社会工作包括社会工作研究,可以为实务性社会工作提供指南,也可以将实务性社会工作经验提升为理论。

社会工作的领域,也就是社会工作的实施范围。解决社会问题是社会工作最基本的功能,因此,有什么样的社会问题,就有什么样的社会工作。社会工作的领域,是由社会问题的出现和社会工作者对它的认识及有意识地干预而确定的。社会问题的不断产生促使社会工作的实施领域不断扩大。

5、社会工作的领域是广泛的,不同的划分标淮会产生各种不同的工作领域。较为常见的几种划分方法为:

(1)按服务对象的生理特征来分。可分为儿童社会工作、青少年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妇女社会工作、残疾人社会工作和军人社会工作等。

(2)按实施的组织来分。可分为医务社会工作、学校社会工作、企业社会工作、矫治社会工作等。

(3)按社会问题来分。可分为贫穷问题、失业问题、疾病问题、残障问题、婚姻家庭问题、吸毒问题、酗酒问题、犯罪问题、性别歧视问题等。

比较流行的一种分类,是采取综合分类的方法。这种方法通常把社会工作的领域分成九大类,即儿童社会工作、青少年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妇女社会工作、残疾人社会工作、家庭社会工作、学校社会工作、医务社会工作和矫治社会工作。我国台湾和香港地区有些学者,则将企业社会工作和军人社会工作也作为当代社会工作的重要领域加以论述。

我国目前还有一种分类方式,是把社会工作的服务领域分为社会服务和社会管理两大领域。社会服务领域包括:社会福利、社会救助、收养服务、社区建设、优抚安置、慈善事业、减灾救灾、家庭生活服务、教育辅导、司法矫正、就业服务、医疗卫生、计划生育、职工权益维护、青少年事务和妇女权益维护等。社会管理领域包括:宏观社会管理(大致对应于具有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相关政府部门)和微观社会管理(大致对应于第一大类“社会服务领域”中的机构管理和社会服务管理)两类。

以上的分类并未涵盖所有的领域,不同类型的社会工作之间存在着交叉,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6、发展阶段

现代意义的社会工作首先发端于西方社会,它成为一门学科和专业,是近百年来的事。专业社会工作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而诞生,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1)萌芽期,即个人的慈善事业阶段。

世界各国最早的社会工作,起源于贫民救济或个人的慈善事业。英国是工业化的先驱,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失业。贫困、破产等社会问题大量产生。1601年英国伊丽莎白女王颁布《济贫法》,正式承认政府有济贫的责任。它规定,地方教区应当为所在地的居民充实救济经费,为不能工作者及儿童准备粮食,为体力健全者准备工作。它的颁布,初步建立了社会救济行政制度和救济工作方法。

(2)发展期,即有组织的宗教活动阶段。

1788年,德国汉堡市采用了一种救济制度,即“汉堡制”。制度规定,在该市设立一个中央办事处,统一协调管理全市的救济事务。救济方法为助人自助:为失业者介绍工作;将贫苦儿童送往职业学校习艺;将患病者送往医院治疗;对流浪乞讨者不准施舍,目的是不使无业游民依赖成性。1852年,德国爱尔伯福市进一步修正改良了救济制度,使救济制度更加科学、灵活和有效。

19世纪中期以后,随着工业革命的进一步发展,失业与贫困问题开始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各种具有不同目标的民间慈善组织纷纷成立。1869年,伦敦成立了第一个慈善组织会社,致力于协调政府与民间各种慈善组织活动,推动民间的志愿救济活动。其后,英国其他大城市也群起仿效。该会社成立后9年,其影响远达美国。1877年,美国的布法罗成立了第一个慈善组织会社,其后6年内,美国成立慈善组织会社的城市达到25个。慈善组织会社强调个人应对自己的贫穷负责,主张个人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维持本人的生活,并强调对个人或家庭开展调查,以保证所提供的经济救助是给予那些“值得救济的贫民”,即最有可能成为自立自助、能维持自己生活的申请救济者。慈善组织会社对于社会工作专业化的建设有极大的贡献。一方面,他们派“亲善访问员”访问申请救济者,了解他

们的社会前景,按照情况的不同,采取相应的救济措施。这种强调“个性化”的方法,促使了个案社会工作的产生。另一方面,他们在促进救济机构、慈善组织为解决社区问题方面采取协调合作的方法,也为社会工作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以1884年英国伦敦创办的汤因比馆和1889年美国芝加哥创办的霍尔馆为重要标志的英美等国的“睦邻组织运动”,则强调社会工作应当以整个社区为工作对象,以促进全面的社会福利为目的。“睦邻组织运动”为社会工作介绍了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两个新的工作方法,为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奠定了基础。

(3)专业化时期,即科学的专业服务阶段。

19世纪末20世纪初,社会工作在西方进入专业化发展阶段。1898年美国成立纽约慈善学院,开始培训“慈善组织会社”的“亲善访问员”。1904年成立纽约社会工作学院。到1910年为止,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芝加哥大学都已开设了社会工作的相关课程。1917年,美国学者玛丽·芮奇蒙德(Mary E.Richmond)发表《社会诊断》一书,使社会个案工作成为一种专业的社会工作方法。到20世纪40年代中期和60年代,小组工作、社区工作分别成为社会工作专业的一种基本方法。

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是社会工作知识和经验不断积累和发展的反映,也是社会工作领域不断扩大和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不断创新的过程。随着社会福利政策的全面化、系统化及社会工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建立,社会工作逐步走向成熟。

7、社会工作者

社会工作者是指经过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或培训,取得社会工作职业资格,在特定机构登记注册的社会工作人员。

(1)从专业视角来看,国际上对于社会工作者的通行定义,一般有三个要件:一是接受过社会工作专业训练,取得社会工作专业学位或专业证书;二是取得社会工作者的相应职业资格;三是根据法律法规在特定的机构登记注册。

(2)从职业视角来看,一般将职业从事社会工作的人,称为社会工作人员。

(3)从人才学视角来看,一般将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一定的社会工作专业知识或技能,创造性地进行社会服务与管理、社会工作教育和研究等工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积极贡献的人员,称为社会工作人才。

根据上述三个对于社会工作从业人员不同视角的定义,结合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实际情况,目前我国内地社会工作从业人员中,存在三类人员:第一类是社会工作人员,第二类是社会工作师(者),第三类是社会工作人才。凡是职业从事社会工作的人员,都可以被称为社会工作人员。而其中接受了专业培训、取得了职业资格并在指定机构登记注册的部分人员,则成为专业意义上的社会工作师(者),他们是社会工作人员中的社会工作者。而在社会工作人员中,能创造性地进行社会服务与管理、社会工作教育和研究并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积极贡献的人员,则是社会工作人才。他们可能是社会工作师(者),也可能不是,但他们都是从事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社会工作人员中的精英人物。

社会工作者是指经过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或培训,取得社会工作职业资格,在特定机构登记注册的社会工作人员。

(1)从专业视角来看,国际上对于社会工作者的通行定义,一般有三个要件:一是接受过社会工作专业训练,取得社会工作专业学位或专业证书;二是取得社会工作者的相应职业资格;三是根据法律法规在特定的机构登记注册。

(2)从职业视角来看,一般将职业从事社会工作的人,称为社会工作人员。

(3)从人才学视角来看,一般将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一定的社会工作专业知识或技能,创造性地进行社会服务与管理、社会工作教育和研究等工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积极贡献的人员,称为社会工作人才。

根据上述三个对于社会工作从业人员不同视角的定义,结合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实际情况,目前我国内地社会工作从业人员中,存在三类人员:第一类是社会工作人员,第二类是社会工作师(者),第三类是社会工作人才。凡是职业从事社会工作的人员,都可以被称为社会工作人员。而其中接受了专业培训、取得了职业资格并在指定机构登记注册的部分人员,则成为专业意义上的社会工作师(者),他们是社会工作人员中的社会工作者。而在社会工作人员中,能创造性地进行社会服务与管理、社会工作教育和研究并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积极贡献的人员,则是社会工作人才。他们可能是社会工作师(者),也可能不是,但他们都是从事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社会工作人员中的精英人物。

社会工作者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遵守社会工作的价值准则。社会工作是一个以价值为本的专业,价值是社会工作的灵魂,要成为社会工作者,首先必须遵守社会工作的价值准则。因此,有人把社会工作者描述成“价值注满的个人”。

(2)掌握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社会工作又是一个有专业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的职业,社会工作者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帮助有需要的个人、家庭、群体、组织和社区,整合社会资源,协调社会关系,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促进社会和谐。

(3)从事社会管理与社会服务。社会工作者既是直接服务的提供者,还可以是直接服务的督导者,又可以是社会服务机构的管理者,还应该是社会政策的影响者和制订者,更应该是社会工作的研究者。

社会工作者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遵守社会工作的价值准则。社会工作是一个以价值为本的专业,价值是社会工作的灵魂,要成为社会工作者,首先必须遵守社会工作的价值准则。因此,有人把社会工作者描述成“价值注满的个人”。

(2)掌握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社会工作又是一个有专业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的职业,社会工作者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帮助有需要的个人、家庭、群体、组织和社区,整合社会资源,协调社会关系,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促进社会和谐。

(3)从事社会管理与社会服务。社会工作者既是直接服务的提供者,还可以是直接服务的督导者,又可以是社会服务机构的管理者,还应该是社会政策的影响者和制订者,更应该是社会工作的研究者。

社会工作者是社会政策的具体实施者。因为社会工作者的工作方法、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的多元化,社会工作者在不同的情况下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根据长期的社会工作实践,以服务方法的不同为标淮,可以将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归纳为以下三类:

(1)直接服务的角色。包括治疗者、沟通者、支持者、指导者等。

治疗者。即临床工作角色。社会工作者通过分析服务对象面临的困难或问题,为其提供直接的、具体的帮助,激发其潜能,使对象已经受到损害的功能得以恢复。

沟通者。社会工作者在实务过程中与服务对象沟通信息、交换意见、分享思想及感情,以此建立专业的社会工作关系。

支持者。社会工作者通过专业的工作技巧和价值观,对服务对象的困难予以心理上的理解和支持,并且在服务过程中鼓励、帮助服务对象,与他们一同面对困难。

指导者。社会工作者通过分析服务对象的问题,指导、协助服务对象分析自己的困境、认清自身的问题,最后让服务对象自己作出决定。

(2)间接服务的角色。包括行政者、研究者、咨询者、政策影响者等。

行政者。社会工作者以行政者、管理者的身份出现,对专业活动过程进行有效控制。行政者的角色包括实务工作行政和社会福利行政两个层面。

研究者。为增进直接服务的有效性,使服务对象享受优质的社会福利服务,社会工作者有时也需要从事研究,如阅读相关的文献、评估实务的结果、讨论服务的质量、调查社区的需求等。

咨询者。社会工作者向政府部门、民间组织、公众等提供有关社会工作的资料,或者以专业人士的身份参加各种研讨会,从专业角度提供咨询意见。

政策影响者。在实务过程中,社会工作者会发觉社会政策层面存在的问题,如社会资源的不足,困难群体的被忽视等,他们会本着公平正义的信念,以充分的资料和具体的目

标来争取政府的了解和支持,最终促成社会政策的变革。

(3)复合服务的角色。包括谈判者、管理者、经纪人、协调者、教育者。发言人等。

谈判者。社会工作者运用专业技巧,把冲突的双方召集起来,并代表某一方的利益,调节争执,化解分歧,使双方达成一致的认识。

管理者。社会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对整个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对助人的相关社会资源及信息进行安排、协调和管理,以高效率地实现社会工作的过程。管理者的角色不仅体现在社会工作的直接服务中,也体现在社会工作的间接服务中。

经纪人。社会工作者把那些需要服务而又不知道去何处寻找社会资源的服务对象与其所需的资源联系起来。

协调者。社会工作者为解决服务对象的多重问题,协调相关机构、组织所提供的服务,避免服务的重复和服务对象求助的困惑。

教育者。社会工作者向服务对象传授知识和应对问题的技能,提供信息和情感支持。

发言人。社会工作者代表政府或组织机构,向公众、服务对象发表意见,唤起大家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寻求社会的支持等。

上述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只是为了便于了解社会工作者的作用而进行的一种分类,相互之间的界线有时候并不十分明显。比如,作为管理者,就应当有协调者的作用。管理者有时作为直接服务的个案管理者,有时也可以作为间接服务中社会工作行政的管理者。社会工作者在工作时并非扮演全部的角色,有时只扮演其中的部分角色。

社会工作伦理

伦理讲的是怎样做人、怎样与人相处的学问。“伦理,人类道德之原理也,伦,辈也、类也。类之理也。”(《辞海》)而在不同的社会交往领域中,又存在着不同的专业伦理。

社会工作的专业伦理,是指作为社会工作者在一定的专业情境中与他人交往时所应当遵循的准则。医学界遵循的是医理,法学界遵循的是法理,而社会工作者应遵循的是情理,即社会工作伦理。社会工作伦理就是社会工作人员在工作中自身应具有的伦理价值观,以及在处理与服务对象、同事、服务机构及社会之间的关系过程中应遵守的伦理守则。

社会工作伦理的具体要求也可能与普遍的社会价值观发生冲突。因为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主要是被社会视为“问题人士”的人群,他们一般都因各种原因而处于社会的边缘,被社会主流文化所排斥(如残疾人、智障者、学习困难人士等)或者与主流文化相抵触(如同性恋者、有暴力倾向的人、心理和精神疾病患者等),特殊的社会地位也容易使他们所持有的价值观与一般社会价值观相冲突。而社会工作者正是以他们为服务对象,因此要求社会工作者不仅要站在他们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对他们采取理解和接纳的态度,而且要在社会层面上代表他们的利益,倡导他们的权利,为他们争取社会公正。

社会工作伦理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1)以人为本,具有人道主义精神和高度的专业责任感。社会工作者要以崇高的爱心和强烈的责任感去接受服务对象,研究服务对象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尽最大能力帮助服务对象克服困难;要时时关注社会生活中有困难的人,即易受社会伤害、应受社会保障的人群。对待专业工作,社会工作者要敬业、爱业,运用专业知识,在适当的服务范围内发挥专业技能以满足服务对象的需要,努力维护和发扬社会工作专业的价值、信誉和尊严。

(2)以平等、接纳和不批评的态度对待服务对象。社会工作伦理所倡导的平等肯定个体的生存权利,尊重他们对自我实现的追求;而接纳这一伦理准则则说明每个人都有独特性,因此社会工作者首先要以非歧视的态度正确对待并尽可能地了解服务对象的独特之处,并设身处地地考虑服务对象的需要,帮助其解决自身面临的问题。此外,社会工作者在接受服务对象时需要采取不批评的态度,接受其优缺点、积极的和消极的情绪、建设性的和破坏性的态度和行为。但是,不批评的态度并非道德观念上的是非不分,而是应尽力理解服务对象行为和处事背后的动机,从而能更客观冷静地处理问题。

(3)承认每个服务对象的潜能。这一点在实践中表现为“案主自决”原则。所谓案主自决,简单说,就是由服务对象自己决定自己应该干什么,不应该干什么。而在社会工作中则主要用来提醒社会工作者应尊重服务对象自我选择和自我决定的权利,不要代替服务对象作出决定。

(4)保守秘密。保密是指社会工作者有义务使服务对象在专业关系中透露的信息不被曝光,在教学或研究中对服务对象的资料作适当的保护,从而保护服务对象的利益。在没有得到服务对象的允许或书面授权的情况下,社会工作者不得把自己掌握的关于服务对象的私人秘密泄露给第三方。但是,适用保密原则是以遵守法律和法规为前提的,社会工作者在与服务对象建立关系之初,就应当明确告诉服务对象这一点。

(5)尊重同事和合作者。社会工作者与同事协同工作,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他们,尊重他们的观点、经验。当与同事意见相左时,社会工作者应当以平等的态度、礼貌的方式公平地与其进行讨论。当同事因生病、突发事件或与服务对象的价值观发生严重冲突等原因而中断与服务对象的关系时,社会工作者应当按照所在机构的安排,正确对待同事的服务对象。

(6)遵守对机构的承诺,致力于消除社会歧视,促进社会福利。社会工作者应当积极参与所在服务机构规章制度的制订,并严格遵守对它的承诺,维护机构的利益和声誉。社会工作者也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关心影响全局的社会福利政策的制订与实施,以平等的态度对待那些处于弱势地位的个人或团体,使他们得到公正的待遇。

伦理在社会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伦理在社会工作中的作用;二是伦理对社会工作者的作用和影响。

(1)伦理在社会工作中的作用。伦理被认为是社会工作的基础,同时也被看作是社会工作技术的源泉,在社会工作的结构中,伦理被置于重要的战略地位。

(2)伦理对社会工作者的作用和影响。作为一个理想的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的专业伦理观是其生命意义的全部。社会工作者在精神上是受专业伦理武装和鼓舞的,在行动上是受专业伦理指导和驱动的。“武装”和“指导”意味着伦理的意识层次,一个理想的社会工作者在意识和潜意识层次中都充满了社会工作的专业伦理观念。只有把以专业伦理为基础的社会工作和以专业技能为基础的社会工作统一起来,社会工作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

社会工作的专业伦理守则是以专业价值、伦理原则和伦理守则为依据,对社会工作者提出的行为和制度要求,是社会工作者专业行为的服务指南。社会工作的专业伦理守则将价值观转化为监管专业工作行为操守的原则,对于社会工作专业的运作具有以下几方面的重要功能:

(1)对社会工作集体的功能。用于确认社会工作的使命及其核心价值,概述一般的伦理原则,反映专业的核心价值,并建立一套指导社会工作实务的伦理标准。

(2)对社会工作督导的功能。制订社会工作专业的实施标淮,作为评估、评鉴或考核专业实务操作的基础,以维护社会工作实施的秩序,并以此评估社会工作者的行为是否合乎专业伦理的要求。

(3)对社会工作者的功能。帮助社会工作者了解和内化社会工作的使命、价值、伦理原则和伦理标准,使其成长为合格的社会工作人员;界定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的关系;社会工作者面对专业伦理困境时作为解决对策的依据。

(4)对社会大众的功能。向社会大众认定社会工作专业责任提供伦理标淮;向社会大众或政府机关提供公益性与专业性的社会服务公约。

(5)对服务对象的功能。向寻求服务的人群提供评估社会工作者的操守品行、专业才能的依据,为服务对象提供合乎需要的服务。

社会工作专业的伦理标准主要包括:社会工作者对当事人、对同事、对工作机构,以及社会工作者作为社会工作专业人员的伦理责任和社会工作者对社会工作专业、对社会的责任等六个方面。

(1)社会工作者对当事人的伦理责任。主要包括:对当事人的承诺,帮助当事人解决问题;尊重服务对象的自决权;尊重服务对象知后同意的权利;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提供服务;妥善处理工作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利益冲突;尊重服务对象的隐私权并加以保密;尊重服务对象取得记录的权利;谨慎对待与服务对象的肢体接触,不得对服务对象进行性骚扰;不能使用诽谤性语言;确保服务收费公平合理;采取合理步骤协助缺乏行为能力的服务对象;努力确保服务中断后的持续服务;遵守服务终止的原则等。

(2)社会工作者对同事的伦理责任。主要包括:社会工作者应尊重同事;遵守共有资料的保密责任;妥善处理跨学科的合作与可能引发的伦理议题;妥善处理发生在同事与服务对象间或同事间的争议;寻求同事的建议与咨询;当有必要时将服务对象转介给其他同事;不得对同事进行性骚扰;帮助同事妥善处理个人问题;协助同事提高工作能力;妥善处理同事有悖伦理的行为等。

(3)社会工作者对工作机构的伦理责任。主要包括:社会工作者应对被督导者提供符合自己能力的咨询与督导;对学生提供自己能力范围内的指导并作出公正的评价;对其他人的表现给予公平审慎的绩效评估;工作记录须正确、讲时效、重保密和妥善储存;遵守合理的服务收费与管理制度;落实当事人转介制度;担负行政工作责任以确保资源的充足和公平分配;强化继续教育与员工发展等。

(4)社会工作者作为社会工作专业人员的伦理责任。主要包括:社会工作者应注重自身能力的强化,提高服务技能;个人行为不干扰专业任务;诚实、不欺诈和不诱骗,不诱导或操纵服务对象;不让个人问题影响专业判断和表现;不使言行超越自身能力与机构授权的范围;不邀功等。

(5)社会工作者对社会工作专业的伦理责任。主要包括:社会工作者应致力于专业廉正(知识、技巧和价值)的追求,促进专业与廉正的发展;坚守评估和研究的相关伦理原则,促进和提高评估与研究的能力等。

(6)社会工作者对社会的责任。主要包括;社会工作者应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积极参与社会和政治行动;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协助解决公共紧急事件等。

个案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之一,它以个人或家庭为服务对象,运用有关人

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各种科学知识和专业技巧,通过专业关系的建立和发展,针对个人的特殊情况和需要,了解个人内在的心理特性和问题,以激发个人潜能,协助其改变态度,调整其与外在环境的社会关系,并运用社会资源来改善或恢复其社会生活功能,以解决他们的问题,增强和发展个人或家庭的社会适应能力。

小组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之一,是一种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组成的小组为实施对象,由社会工作者通过有目的的小组活动和组员间的互动,帮助小组成员共同参与集体活动,从中获得小组经验,处理个人、人与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的问题,使参与小组的个人获得行为的改变、社会功能的恢复与发展,并达成小组目标以及社区的发展,进而促进社会整体的进步与成长的一种社会工作服务方法。

社区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的一种基本方法,是以社区和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通过发动和组织社区居民参与集体行动,确定社区的问题和需求,动员整合社区资源,争取外部协助,有计划、有步骤地解决和预防社会问题,调整和改善社会关系,减少社会冲突,培养自助、互助及自决的精神,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培养社区居民的民主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发掘并培养社区领导人才,以提高社区的社会福利水平,促进社区的发展和进步。

社会政策是公共政策的一个领域。它包含了这样几层含义:(1)、直接与社会上人们的具体生活相关;(2)、具有非经济性的特征;(3)、一般只局限于国内事务;(4)、具有社会性的目标。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社会政策具有社会性的目标,其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成员的基本需求、解决社会问题、保持社会稳定和提高社会生活质量等等。

“社会工作行政”经常与“社会福利行政”与“社会行政”交互使用,是指把社会政策转化为社会服务的过程,是社会工作的一种间接服务方法。它包含了以下三个基本含义:

(1)、社会工作行政是指政府公共行政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依照行政程序,实施社会政策,妥善利用各种资源,向有需要的社会民众提供社会服务,解决和预防各种社会问题。

(2)、社会工作行政是一种重要的间接社会工作方法,是通过行政程序加强计划、组织和管理,以确保服务的功效,最终实现社会福利的目标。

(3)、社会工作行政是一个动态的、持续不断的过程,每一个人都参与其中,包括社会工作行政机构的社会工作者、社区组织、社区民众及社会团体等都参与或致力于全面的社会工作行政过程,以促进共同目标的实现。

社会工作督导是社会工作的一种间接服务方法,是在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内设立的、由接受过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有资深经验的督导人员对所属工作人员在专业知识、服务技能、工作态度和工作关系等方面进行督促和指导的一种工作制度。一方面,它通过督导者对新加盟的社会工作者或实习生进行督促和指导,以提高他们的专业熟练程度,增强其服务能力,保障服务对象的权益;另一方面,它除了具有教育指导功能外,还具有行政管理能力,是社会工作机构保障保证服务质量的重要方法。它的最终目的是促进社会工作专业发展和提高社会工作的服务品质

社会工作咨询也是社会工作的间接工作方法之一,是由具有丰富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实际经验的资深社会工作者和其他专业的专家,向在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或工作过程中遇到问题而需要帮助的受咨询者提供所需要的社会工作知识和技术的指导,以提高受咨询者的专业素质,帮助他们积极有效地处理所遇到的工作难题,提高服务的质量。

社会工作研究是社会工作者获取知识和发现事实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社会工作及其他领域的理论和实务工作者使用社会研究方法,搜集分析与社会工作有关的资料,协助达

成社会工作的目标。

需求评估、方案开发和影响评估是社会工作研究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

(1)、需求评估。就是了解服务对象的信息,对他们的需求、问题,以及个人与社会环境、原因机制等有所把握。

(2)、方案开发。就是利用专业知识,发展有效的服务方法、服务模式或社会政策。

(3)、影响评估。就是了解所执行的工作方案对解决服务对象及其社会问题的效果。

儿童是指12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儿童社会工作就是以全体儿童为对象的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理论、方法和技巧在儿童教育和保护领域中的应用。

儿童社会工作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儿童社会工作是一种事后补救性工作或称消极性的儿童社会工作,以处于特殊困难境地的儿童为对象,多采取机构服务的方式,救助和保护那些因家庭或父母无力抚养的儿童或者有各种问题的儿童,如孤儿、残疾儿、流浪儿、弃婴、受虐待儿童、情绪或行为偏差儿童等。广义的儿童社会工作是社会福利的组成部分,工作对象是全体儿童,包括国家和地方政府为保护儿童权益、促进儿童健康成长所采取的一切措施,是一种积极的儿童社会工作。

儿童社会工作有三个要素:

(1)特定的对象。儿童社会工作的对象是面向儿童的工作,即儿童所有的成长阶段和发展阶段、影响儿童发展的所有社会因素等。

(2)明确的目标。儿童社会工作的目的是激发儿童自我发展、自我成长的潜能,通过对贫苦失依儿童的收容教养、对儿童环境的改善。对儿童权益和身心的保护以及面向儿童的教育活动等多种形式,促进儿童全面健康发展。

(3)专业人员。儿童的成长发展有其固有的客观规律,儿童的卫生、保健、教育、抚养以及权益保护等几方面的工作。需要经过专门训练的社会工作者进行服务,如教师、儿童营养师、儿科医生等等。

儿童社会工作具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功能:

(1)促进儿童发展的功能。这一功能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加以实现;

第一,对处于困难境地的儿童的解困和救难。恢复性功能是社会工作的基本功能,也称治疗性功能,在社会工作中用来帮助和解决处于困难境地儿童的困难和问题。

第二,对于所有适龄儿童进行成长辅导。预防性功能是社会工作的另一个重要功能,它不针对具体的问题和个别的困难,而是以增强所有适龄儿童面对成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巨大变化,增强儿童的适应能力。

第三,促进儿童全面发展。发展性功能是社会工作的第三个重要功能,它以开发社会资源、促进人的发展为目标,充分挖掘个人潜能,促进个人幸福和社会进步,以推动儿童个体的全面发展为工作重心。

(2)促进社会安全与发展的功能。儿童社会工作的对象是儿童,但它的意义却在于社会。儿童社会工作的意义与其他社会工作一样,具有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功能。

儿童社会工作是指以全体儿童为对象的社会工作,是在政府儿童福利政策基础上对全体儿童的服务,其工作涉及儿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一般分为面向全社会儿童的儿童社会工作和面向具体儿童的儿童社会工作。前者属于宏观范畴的儿童社会工作,后者属于微观范畴的儿童社会工作。

(1)针对儿童群体的宏观儿童社会工作。这一工作主要有八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推动有关儿童的立法;二是促进对儿童的养育;三是推动儿童教育事业;四是为儿童创造娱乐游戏的条件;五是儿童的卫生保健;六是儿童家庭服务中的社会工作;七是对儿童权益的保护;八是开展儿童问题的调研。

(2)面向具体儿童的微观儿童社会工作。这一工作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生活境遇不良的儿童的救助;二是对孤儿、被遗弃儿童的救助;三是对残疾儿童的康复和教育;四是对行为偏差儿童的矫治。

青少年社会工作是指社会工作者在专业的价值观指导下,根据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动机需求、兴趣爱好,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的理论、方法和技巧,帮助青少年解决问题、克服困难、恢复功能和获得全面发展的一种服务活动。

青少年社会工作有以下几层含义:

(1)青少年社会工作要注意青少年的发展特点;

(2)青少年社会工作需要运用专业的方法和技巧;

(3)青少年社会工作需要坚持社会工作的价值观。

青少年社会工作的这些特点,都是由青少年这一特殊群体所具有的特征所决定的。这些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青少年时期是儿童晚期向青年期转变的一个过渡阶段(12—18岁);二是青少年时期是青少年个体生理、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三是青少年时期是人类个体发展的重要过渡阶段;四是青少年群体有自身的文化,其行为方式与成人文化相比有较大的差异,并且常常以其反叛性和不安定性给社会带来许多问题。

青少年社会工作面临的主要是青少年发展与青少年问题这两大主题,因此,它的主要内容相应地也有两大方面,一是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二是预防和解决青少年容易出现的问题。

(1)在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方面。具体服务内容有;成长指导、就业辅导、生活方式辅导、社会交往和社会适应训练、领袖素质培养、自我发展训练等。

(2)在预防和解决青少年问题方面。具体服务内容有:学业辅导。偏差行为矫正、生活困难照料。越轨行为预防、人际交往障碍训练、特殊青少年服务等。

老年人是指60岁或65岁以上的成年人。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把60岁(发展中国家)或65岁(发达国家)作为法定退休和享受养老保障的年龄界限。

老年社会工作是针对老年人的问题与需要而产生的一种专业服务活动。它是指老年社会工作机构和老年社会工作者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理念、方法和技巧,为老年人及其家庭提供社会保障与社会服务,以协助老年人解决生理、精神、情感和经济等方面的问题,使老年人能够继续参与社会生活,幸福地安度晚年的专业服务活动。

由于老年人具有不同于其他社会群体的独特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因此老年社会工作除

了应遵循一般社会工作的基本原则外,还应遵循其自身独有的原则。这些原则主要是:

(1)从价值观念上尊重老年人,努力理解和接纳老年人。从价值观上尊重、接纳老年人是做好老年社会工作最基本的前提。一个人如果在思想观念上排斥、歧视老年人,是无法真正理解老年人的,也就不会真正愿意以自己的努力来帮助老年人解决其生活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社会工作者只有真心关心老年人,切实了解他们的真实感受,从而理解、接纳老年人,才能同老年人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

(2)耐心了解老年人的需要,热情鼓励老年人的进步。社会工作者应充分考虑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而不能以自己的行动和反应能力来要求老年人,更不能急于求成;在对老年人开展讲解、说明、劝导工作时,要有较强的耐心,说话语气要尽量委婉,必要时应作反复说明以使老年人充分理解自己的意图;开展活动时要给予老年人细致周到的照顾,确保老年人在体力和心埋上能够承受,并对老年人多加鼓励,对其所取得的任何进步和改变都应及时地给予赞赏,以促使他们建立起良好的自信心。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与老年人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实现社会工作的目的。

(3)协助老年人自立、自决。社会工作者不能代替老年人作出行动和决策,因为对老年人大包大揽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反而会伤害老年人的自尊心,使他们感到自己无能而产生沮丧心理。社会工作者应当相信老年人自身的能力,并通过增强老年人的自立能力,提高老年人的自信心,积极鼓励他们在可能的情况下自行作出选择和决定。

(4)与老年人建立相互信赖的良好情感关系。能否与老年人建立起相互信赖的专业关系,是老年社会工作能否得以顺利开展的基本保证与前提。因此,社会工作者在工作中必须设法取得老年人足够的信任,并辅以必要的、适度的情感投入,充分理解老年人的独特感受,从而能够有效地协助老年人解决生活问题或困难。但社会工作者应牢记自己是专业

助人者,其情感的介入有一定限度,是为了更有效地开展助人活动。因此在这一过程中,助人的专业关系是一种融情感性和工具性于一体的混合关系,关系的建立是有目的的,社会工作者要始终以解决问题为中心,切忌陷入情感泥淖而无法自拔。

老年社会工作的内容在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可以说,凡是协助老年人解决其生活困难或问题、满足其需要,并帮助其进一步发展的服务活动都可以纳入老年社会工作的范畴。具体地说,老年社会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凡方面的内容:

(1)老年社会救助。老年社会救助主要指为困难老年人提供经济上的援助,以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也称作经济供养。社会工作者需要关心处于经济困难中的老年人,通过各种途径为老年人申请和及时获取有关经济或物质帮助,使老年人顺利度过困难时期。

(2)老年生活服务。老年生活服务主要指为老年人,特别是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老年人提供各种日常生活的帮助与照料,以帮助老年人解决和克服生活中的困难,满足其基本生活需要。对于无子女或由于种种原因无法得到子女照顾的老年人,可以帮助他们到养老机构集中养老,也可以居家养老,由社区或志愿人员对他们的生活给予适当照顾

(3)老年家庭关系处理。在多数情况下,老年人都是与子女生活在一起的,并由子女提供照料服务。但是由于两代人在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兴趣爱好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容易引发家庭矛盾,从而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因此,协助老年人处理好与子女的关系,推进老年人与子女间的相互理解与尊重,并调适老年夫妻间的一些摩擦与冲突,以改善老年人的生活环境,发挥家庭的正常功能,也是老年社会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4)老年心理辅导。老年人在面对逐渐衰退的身体机能、退休以后的生活变化以及随之而来的经济收入减少与社会地位下降、丧偶、患病、家庭变故、亲朋好友生离死别等生

活事件时,很容易产生孤独。寂寞、忧郁等精神状况,从而引发心理问题。因此,针对老年人或轻或重的心理不适,需要社会工作者辅导老年人进行自我心理调适,以缓解其内心的压力,使其对生活保持一种健康的心态。

(5)老年社会参与和社会融合。这主要指为老年人提供各种文体娱乐活动服务,鼓励老年人走出家庭,增加老年人之间的社会交往,寻找自己的生活乐趣,以丰富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使老年人老有所乐,老有所为,从而以愉悦的心情安度晚年。

此外,老年社会工作还包括老年医疗健康服务、老年教育服务、老年就业服务等内容。可以说,老年社会工作的内容将会随着老年人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日益提高而不断扩展。

妇女社会工作,是指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理论、方法和技巧,针对妇女在自我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在参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家庭生活过程中遭遇到群体性或个体性的问题时所开展的社会服务性工作。其目的在于提高妇女自身能力,赋予妇女更多的权利,以增强女性的社会适应能力,为妇女的发展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和社会环境。 与传统的妇女工作相比,专业的妇女社会工作在价值理念上更强调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的尊重、接纳、非批判、个别化、保密和案主自决;它更多地是为服务对象提供专业服务,包括解决困难、寻找资源、处理问题、恢复功能、挖掘潜能和促进发展,并形成了一整套专业理论和工作方法,以利于更好地开展妇女社会工作。

妇女社会工作应遵循以下一些基本原则:

(1)不应把妇女问题个人化。妇女面临的困境和个人困难,其根源在于社会生活中存在的社会结构失衡、社会政策偏差、性别结构的不平等等等。这些原因使妇女个人与社会运作失调,导致妇女陷入困境,产生个人问题。因此,妇女个人问题的实质是社会问题,

只有把妇女的困境和个人问题放到社会层面上来进行考察,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2)承认妇女有她们独特的生活经验。妇女自身是独立与完整的,因而女性是独立的个体,有能力在各个方面为自己作出决定。

(3)依靠集体力量解决问题。妇女并非弱者,应该联合起来,依靠集体力量应对妇女所面对的问题。

(4)妇女社会工作的目标是建立和谐的两性关系。强化平等的社会性别意识,并将这种意识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改变妇女在社会上所处的不平等地位,从权力分配和资源占有等方面改善妇女的处境,从而更好地促进整个人类的发展。

妇女社会工作的内容十分广泛,几乎涵盖所有的社会工作范畴,在儿童、青少年、老人、家庭、康复等实务领域都可以开展服务。一般来说,妇女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可以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来加以考察。

(1)从微观方面来看。妇女社会工作是帮助妇女个体或群体解决她们在个人、家庭和社会生活中所面临的各种困难和问题、谋求自我发展、挖掘自身潜能和提升发展能力等。

(2)从宏观方面来看。妇女社会工作着重于在整个社会环境中倡导男女平等,维护妇女的合法权益,提高妇女的社会地位,促进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社会领域中的全面参与,并通过参与有关妇女政策的制订来为妇女争取应有的权利和更多的发展机会。

家庭是由婚姻、血缘或收养关系所形成的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家庭作为社会有机体的基本组织形式,随着社会的快速变迁和发展也经历着重要的变革。家庭社会工作就是运

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理念、价值、方法和技巧,以家庭整体为中心,并顾及家庭中每一个成员的需求,将家庭中任何一个带有问题的成员都看作是整个家庭的问题,为其提供各种相关服务,协助家庭成员正确履行各自角色,从而解决家庭面临的各种社会问题,帮助家庭适应社会,提高家庭生活质量,进而促进家庭关系的协调和家庭功能的正常发挥,维护社会

的稳定和发展。

家庭社会工作的特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服务对象是作为整体的家庭。即以家庭整体为取向,将家庭中每一个成员的问题都看成是整个家庭的问题,所有家庭成员都是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家庭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其成员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当个别成员出现困难或问题时,其原因可能不仅仅在个人,而可能与整个家庭有关。例如,许多子女的行为问题常常与夫妻之间的婚姻关系不和睦有关。因此,社会工作者并非只对子女的行为问题提供服务,还要协助夫妻双方协调婚姻关系,进而改善家庭关系,加强子女教育工作。

(2)服务目标是协助家庭正常运转。每一个家庭都有向往和睦、轻松、愉快生活的期望,每一个家庭也蕴藏着丰富的能量与资源,具有解决问题的潜能。因此,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适当的指导,协助家庭发掘自身及社会资源,增进家庭功能,改善家庭关系,引导家庭自动、自主地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从而实现家庭正常运转的目标。

(3)强调多元方法的融合运用。在家庭社会工作中,社会工作者往往整合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等方法来提供服务。例如,运用个案方法从有问题的个体成员入手来发现和获取信息,然后运用小组工作方法对家庭成员进行治疗和服务,同时鼓励家庭参与社

区活动,协助家庭加强与社区资源的连接,从而增强家庭功能。

家庭社会工作主要包括家庭生活服务、家庭婚姻咨询服务和困难家庭救助等三个方面。

(1)家庭生活服务。主要是由社区中的相关机构针对社区居民提供日常生活需要的有偿服务,服务内容包括:由社区组织的居民互帮互助服务,社区便民热线服务;由非政府机构提供的家政服务等。通过这些日常的生活服务,可以减轻家庭成员(特别是一些双职工家庭)的负担,使家庭成员能够从繁重的家务中解脱出来,不断提高家庭生活的质量。

(2)家庭婚姻咨询服务。它是随着家庭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家庭生活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的情况应运而生的,其目的是协助家庭减少摩擦,改进婚姻质量,防止家庭破裂,促进和加强家庭生活。

(3)困难家庭救助。这是指在家庭遇到特殊困难或意外灾害,如因家庭中有人失业、家庭成员重病或死亡等原因而造成家庭生活陷入困境时,由国家和社会机构以现金或实物的形式对家庭进行救助等等,其目的是为了促进家庭的健康协调运作,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医务社会工作一般具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功能:

(1)诊断与评估。社会工作者对病人及其家庭的问题与需求迸行诊断,提出解决问题和满足需求的建议和计划,以助人的行动协助病人或院方作出处置与决定。

(2)咨询与辅导。协助病人及其家庭在行为、态度、情绪和环境方面的适应性改变,包括社会适应方面的咨询、危机咨询、心理治疗、社会资源的咨询及支持性咨询。

(3)寻求与整合。寻求和安排社会资源,包括寻找病人需要的资源,适当地利用社会资源恢复病人的各种社会功能。

(4)倡导与改善。促使医院内部在病人服务的政策、措施、服务程序方面作出改善,并促进医院外部相关服务组织的改善,以及工作流程的修正,以符合病人和家属的最佳利益。

(5)联系与协调。与医院内或社区机构的有关人员进行联系,以获得预防疾病,照顾病人等服务。

医务社会工作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医院内的社会工作、病人家庭的社会工作以及公共卫生领域的社会工作。

(1)医院内的社会工作。一般来说,医生和护士的中心任务是治疗病人生理上的疾病,而较难顾及病人心理上的问题,因此,病人心理上的问题往往需要医务社会工作者来帮助解决。医院内的社会工作主要包括:第一,了解病人的情况,发现病人存在的问题与具备的能力;第二,与医院内整个服务团队合作以确保团队中每一个部分的能力得到最好的发挥;第三,促进病人及其家属与医疗团队之间的合作,帮助病人更好地接受各种医疗服务;第四,促成医生、护土和社会工作者之间专业知识的分享,提高服务质量;第五,沟通病人与医院以外各种社会资源的联系;第六,倾听病人对医院工作的意见,参与有关医疗制度的制订等。

(2)病人家庭的社会工作。一个人生病,必然会影响整个家庭的生活,而家庭的情况又会反过来极大地影响病人的治疗。因此,医务社会工作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做好病人家庭的工作。病人家庭的社会工作应关注病人家庭对病人的影响,设法排除那些不利于病

人治疗和康复的因素,努力使家庭成为病人战胜病魔的强有力的支持系统。如果病人生病是由于家庭的压力造成的,那么,社会工作者要从根本上预防疾病的再一次复发,就需要改变病人家属或病人周围的环境。

(3)公共卫生领域的社会工作。现代国家的理念,就是国家中的每一个公民都有权在困难时获得国家的帮助,这种帮助被视为是每个公民的权利,而不是国家给予的恩赐。为了保障每一个公民的健康以及在生病时得到国家的帮助,社会工作者就有了用武之地。公共卫生领域的社会工作主要包括宣传预防疾病和保持健康生活方式的知识,开展社区心理卫生辅导,促进社区医疗卫生设施建设,参与各种卫生行政法规的制订和修改,参与各项公共卫生教育训练计划的制订和实施,调查及评估社区居民的需要和卫生服务的功效,推行各项社区卫生保健工作等。

学校社会工作,是将社会工作的理论、方法及技巧运用于教育机构和相关设施中,致力于改善学习环境和条件,帮助有困难的学生提高适应学习和生活的能力,通过与学生及其家长以及学校和社区的互动,协助预防和解决学生问题,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形成“家庭—学校—社区”三者之间的良好互动关系,构筑学生健康成长的和谐环境,引导学生寻求个别化和生活化的教育,建立社会化人格,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当前与未来生活的一种专业服务。

学校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包括全体学生(包括心智不全、肢体残缺、情绪障碍和有行为偏差的学生)、学校教职员工、学生家长,以及社区和有关部门(如教育部门)的相关工作人员。

(1)学生。学生是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社会工作的重点服务对象。学生不仅要在学校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各种专业技能,同时还要培养健全的心智体魄,学会

与他人团结合作、友好相处,为今后走向社会做好知识、技能、心理和生理上的各种准备。学生在学校的健康成长对其今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一些心理和行为与众不同、难以适应学校和社会生活的学生,他们或在心理上存在自卑、孤僻、虚荣等问题,或是出现逃学、打架、撒谎甚至盗窃、抢劫等违法行为。此类学生是学校社会工作的基本服务对象,也是学校社会工作的重点所在。

(2)家长。家长是学生最早的老师,也是与学生最亲密、相处时间最长的人。社会工作者在对学生进行服务时,必须征得学生家长的信任、支持和合作,只有与家长共同努力、相互配合,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对家长的服务,包括与家长交流、提供相关的信息。为家长正确处理与子女相处的方法及教育子女的思路提供参考建议;积极与家长联系,改变家庭关系中的不妥之处,为学生成长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3)学校教职员工。学校教职员工是学校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学校管理和运作的实施主体,他们的观念和认识直接关系到学校系统的正常运行。学校社会工作要改变他们在某些认识和做法上存在的误区,同时要与他们相互合作,共同配合,探索解决学生面临的问题。社会工作者还要定期与老师和相关工作人员沟通,了解学生情况,提供相应的咨询和建议,力争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校园生活环境。

(4)社区。社区是学生在学校之外的重要空间场所,也是学校外部环境的创造者和内部事务的支持者。社会工作者要同社区内与教育或学生福利有关的人士建立紧密的联系和良好的合作关系,促使社区人士积极关心和协助学校的教育工作,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出谋划策,同时通过整合社区资源,支持“家庭—学校—社区”三者之间的互动,推动学校社会工作的顺利开展。

学校社会工作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具有三大功能:

(1)补救传统班级教学的缺陷,提高学生的综合生存能力。学校社会工作是现代学校大量班级教学制度的产物。与私塾、家庭教学等传统教育相比,现代学校的班级教学制尽管符合经济性的原则,但却忽视了教育中重要的个别需要与生活指导。忽视个别需要导致了天才贻误和低能等现象的产生;忽视生活指导则可能导致个别学生社会适应不良症。社会工作者在专业服务体系下开展学校社会工作,可以完善教育功能,协助学生在班级教学制度中得到个别化与生活化的教育,使学生健康茁壮成长。

(2)增强学校与家庭的沟通关系,统一教育方向。现代教育制度的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学校内的教师与行政人员各司其职,教师单纯在课堂上传授知识,行政人员负责在校内管理学生与教师,导致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严重脱节。学校社会工作有利于增强学校与家庭、社区的沟通联系,确立统一的教育目标。

(3)适应现代社会分工合作的需要。现代社会的职业分工越来越细,服务所需的技术也越来越精。在学校教育工作中,教师除传授专业知识外,不可能在心理、生活和社会关系上给予学生更多的专业指导。因此,完善的现代学校教育不仅需要任课教师与行政人员,还需要心理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的参与与配合,为学生成长提供全面的服务。

学校社会工作涉及解决困难学生问题的一切方面,主要包括:

(1)问题解决。帮助在生活、学习或其他方面遇到困难的学生摆脱“问题”的困扰。例如,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大多会遇到困难.或是一些学生在心理、行为等方面存在的一些偏差或不良行为。

(2)个人辅导。对学生进行生活、学业、心理和职业辅导。通过专业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心智结构,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培养优良

的现代公民素质。

(3)关系协调。协调学校、社区、家庭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帮助学校改进教学管理工作,挖掘和整合社区的公共资源,力求取得社会的支持,协助做好家长的教育工作,为学生的成长创造最优良的环境。

矫治社会工作是一种针对特殊人群的专业服务工作。是由社会工作者运用专业的理论、方法和技巧,整合个人、家庭、团体及社区等资源,帮助罪犯或具有犯罪危险性的违法人员以及行为偏差人员,在审判、服刑、缓刑、刑满释放或社区(会)管理期间提供思想教育、心理辅导、错误矫正、生活照顾等服务,使他们认清自我形态,消除犯罪心理,修正行为模式,重建符合社会规范的生活方式,重新回归社会,适应社会生活,成为社会一员并积极地发挥其潜能的一种专业福利服务。

矫治社会工作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

(1)它是一种社会福利服务。矫治社会工作和其他类型的社会工作一样,是在社会福利制度内的一种专业化的服务和社会福利载体,同时也是通过组织动员社会资源,改变处在违法犯罪情境中的人员的心理结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使之适应社会生活的一种带有福利性的社会服务。

(2)它和司法矫治体系具有密切的联系。矫治社会工作所施行的专业服务建立在国家颁布的相应的法律基础之上;同时,矫治社会工作还贯穿于对矫正对象进行司法矫正的各个方面和整个过程。此外,矫治社会工作和司法工作的最终目的一致,即预防犯罪,维护社会安全。

(3)它需要灵活运用专业的理论和方法。在同其他专业人士的密切合作之中,矫治社会工作者在专业理念和理论的指导下,运用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等多种专业方法,为罪犯或其他越轨人员提供专业服务。

矫治社会工作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的功能:

(1)惩罚功能。就是将确定的刑罚义务落实到矫正对象身上,他们必须遵守各项矫正制度并参加公益活动,不能享有被法律剥夺或限制的那部分权力,使他们切实感受到刑罚的痛苦和国家法律的威严,从而矫正其不良的思想和行为习惯。

(2)教育功能。就是对矫正对象实施有目的、有计划、正确而积极的系统影响活动,通过法制教育、劳动教育、文化教育、技能教育和心理健康知识教育,提高矫正对象的道德水平和法制观念,实现将他们改造成新人的目的。

(3)塑造功能。通过实施矫正活动,将矫正对象置于社会化的环境之中,使他们不脱离自己的家庭,保持基本正常的社会交际生活,使其能够最大可能地承担家庭和社会责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引导和行为规范,促进矫正对象的再社会化,进而形成健康人格,促进矫正对象公民人格的重新塑造,最终使他们能够以普通社会成员的身份顺利回归社会。

(4)感化功能。是指在实施矫正的过程中,矫正对象基于矫正组织所给予的人道待遇和人性关怀所产生的积极的心理效应。通过对矫正对象进行思想教育与行为引导,学习文化知识与生产技能,并积极推荐就业,有条件享受政府的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等,使矫正对象产生感化的心理效应,调动其改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5)治疗功能。主要体现为对矫正对象进行普遍的心理教育和对有心理危机的矫正对

象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对他们实施有效的心理矫治,帮助他们逐步消减或消除犯罪心理和各种消极心理。

(6)控制功能。矫正对象处于社区矫正组织和社区居民的视野之内,其行为处于监督管理之下,其行踪由矫正组织及时掌握,有利于防止其重新犯罪或从事其他违法活动。

矫治社会工作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1)调查和监督矫正对象的过错事实及司法处罚形式。了解矫正对象所处的有关社会环境,分析是否有足够的潜在资源在社区处置中矫治其行为,并且可以作为审判过程中的重要参考资源之一。

(2)应用有控制的方法修正服务对象的行为。在矫治机构中,社会工作者通过与入狱者的首次会面,了解他的能力与经验,并力图使狱方对他们予以个别化的对待,以选择合适的矫治方案;社会工作者进而与矫正对象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为其寻找医疗或心理上的协助,并协助其创造以后的就业或教育机会等。

(3)利用合法的权威,协助矫正对象转变思想和行为。在矫治过程中,矫治小组及其专家是矫治体系合法的权威,矫治社会工作者应有效地利用这种权威创造有利于服务对象转变的良好社会环境;协调社区、机构以及其他资源,协助服务对象转变思想,为其适应未来的社会生活做好积极的淮备。

(4)决定对矫正对象的矫治方案。从原则上说,一旦专业关系得到确定,矫正对象的地位就已经从服从治疗的被动地位改变为主动使用服务的服务对象地位。所以,社会工作者有必要从一个拥有权利和义务。一个具有责任和需要的人的角度出发去选择矫治方案。

(5)维护矫正对象的权利与福利。社会工作者必须确保服务对象应得的福利,减少乃至取消矫治体系中人为的不公平和歧视现象,使矫正对象在受到法律制裁的同时积极地参与矫治,早日融入社会生活。

矫治社会工作常用的形式主要有机构矫治与社区矫正两种:

(1)机构矫治。机构矫治是将矫正对象监禁在监狱、管教所、劳改队等犯罪矫治机构中。并运用教育、矫治、技能治疗、个案心理咨询、集体治疗等方法来达到矫治犯罪对象思想与行为的目的。机构矫治是普遍采用的一种矫治形式,它具有隔离社会、鼓励自新和掌握技能三种主要功能。

(2)社区矫正。社区矫正又称非机构矫正,它不像机构矫治那样对矫正对象采取监禁措施,而是让矫正对象继续生活在社会中,接受专业矫治工作人员的辅导与训练,帮助他们适应社会并实现再社会化。社区矫正的主要对象是青少年。相对较轻的无受害者的过错人员以及假释和刑释人员。社区矫正方式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增加了矫正对象再社会化的可能性,减少了监禁对矫正对象尤其是青少年的不良影响。

残疾人社会工作是现代社会针对残疾人群体的一项专业服务,是指把社会工作的原理、方法和技巧运用到为残疾人服务工作中,通过专业化的方法和技巧,恢复和发展他们的潜能,使他们能够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分享社会发展成果,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专业活动。

与其他群体社会工作相比,残疾人社会工作具有自身的显著特性。在大多数情况下,残疾人社会工作者通常都是身心健全者,他们一般不具有与残疾人相似的生活经历或创伤遭遇,因此,社会工作者在具体的实务过程中,对服务对象的“同理心”的表现以及对服务需求适切性的考虑,远远要比对其他群体的社会工作服务重要得多。所以残疾人既需要

政府和社会的帮助,更需要社会工作者所提供的各类服务。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已经能够通过医疗、工程、心理、社会以及各种其他手段和技术,帮助残疾人部分或者全面地恢复生理功能、职业功能和社会适应能力,使其最大程度地正常参与社会生活和生产活动。

就残疾人社会工作而言,康复工作是其中的核心内容,其他各项工作都围绕这一核心内容而展开。残疾人康复工作是指综合应用医学、社会、教育等方面的措施对残疾人进行训练和再训练,减轻致残因素对他们造成的后果,最大限度地恢复残疾人的生物机体功能或进行功能补偿,以增强他们参与社会生活的活动功能和改善生活自理能力,使他们能够平等地参加社会活动,分享社会发展的成果。

具体来讲,残疾人社会工作主要包括医学康复、教育康复、职业康复和社会康复四个方面。

(1)医学康复。这是指通过治疗,改善、恢复残疾人的各项身体功能,减轻他们的能力障碍,使他们获得最大限度的日常生活能力,为他们重新参与社会生活提供身体方面的必要条件。

(2)教育康复。这是指对肢残人员进行普通教育和对盲人、聋哑人、弱智人进行特殊教育而采取的一切措施,它为残疾人重新参加社会生活提供文化、教育方面的条件。教育康复从生理和精神两个层面对残疾人实施援助:在生理方面,它补偿残疾人生理机能的缺陷,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在精神层面,它为残疾人提供精神食粮,陶冶情操,弥补他们在身体器官和心理上的双重缺陷。

(3)职业康复。就是以职业训练为中心,通过咨询服务、职业评估、教育、培训和就

业安置等措施,协助残疾人具备适当的职业适应能力,从而能够进行劳动就业。

(4)社会康复。这是指从社会角度进行医疗、教育、职业康复等工作。通过动员社会各种力量,为残疾人的生活、学习、工作和社会活动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使他们能够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并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享有与健全人同样的权利和尊严,为社会履行个人职责,作出残疾人应有的贡献。

开展残疾人社会工作主要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社会康复。社会康复是指在医疗康复机构内进行的康复。社会工作者可以与机构内的工作人员密切合作,将物理治疗与心理治疗结合起来,为残疾人的治疗和康复提供更有效的服务。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了解残疾人的个人生活史、家庭概况及生活环境,包括残疾人出院后的生活环境,尽可能地帮助他们树立适应环境的信心;通过对残疾人致残原因的分析,进行适当的社会于预,更好地保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与医务人员配合,对残疾人进行心理辅导;组织残疾人的活动,加强他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互动。

(2)社区康复。社区康复是指在社区内开展的康复工作。它更加富有人道主义色彩,使残疾人能够进一步融入社会。社区康复的基本点是社区支持和社区参与,其结果是社区受益。开展社区康复,关键是要形成尊重残疾人与帮助残疾人的社会风气,并在物质和精神上对残疾人给予支持。在社区资源的组织、动员方面,重要的是整合自然网络提供的资源与社会组织提供的资源,共同支持残疾人的康复工作。社会工作者则需要通过社区宣传、教育、组织等多种手段,努力改善残疾人所在的社会环境。

(3)职业康复。职业康复是通过帮助残疾人就业来促进他们康复和发展的有效方法。通过就业,残疾人不仅能够获得独立的经济地位,而且可以通过劳动使残疾人原已失去的

某些器官的能力得到某种程度的恢复。此外,还可以增强残疾人的效能感和自信心,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它是一种具有综合意义的残疾人康复治疗和发展方式,是治疗和发展模式的统一和整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