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urnalofLiaoningAdministrationCollege
No.8,2011(Vo.l13.No.8)
文学与艺术
人生的抉择人世的感悟
论毛姆的刀锋
韩红军
(辽宁大学,辽宁沈阳110036)
[摘要]毛姆的巅峰之作刀锋反映了世界大战时期人们的思想和生活状态,毛姆以独特的文学形式将历史隐约地展
现在我们的面前。刀锋中的主人公拉里的救赎之路,就是一面难以逾越的刀锋,但他执着地探索人生的道路,历尽艰险,终于在印度的宗教中找到了人生的归宿,是西方迷惘的一代的典型形象。[关键词]毛姆;刀锋;人生;价值观;救赎;人性思考
[中图分类号]I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053(2011)08015303一、毛姆及其力作刀锋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是二十世纪上叶最成功、最流行的英国小说家和剧作家,他的小说风格接近莫泊桑,结构精巧,语言简洁,笔法锋利,被誉为最会讲故事的作家。他一生共创作了长篇小说20多部、短篇小说120多篇、剧本30多部,另外还有游记、文学评论和回忆录等多种,可谓高产。不过毛姆本人对自己的评价却很谦虚:我只不过是二流作家中排在前面的一个。
刀锋出版于1944年,是毛姆1940年到美国后写的第一部小说。这部书是用第一人称写的,而且书中的我就用了毛姆自己的真名实姓。它是以20世纪侨居英国的奥地利哲学家维特根斯坦为原型写成的。小说重点写一个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美国青年飞行员拉里达雷尔。拉里在部队里结识了一位爱尔兰战友,在一次战斗中,这位战友为营救拉里而牺牲。拉里因此对人生感到迷惘,弄不懂世界上为什么有恶和不幸。复员后,拉里既不肯进大学,也不肯就业,一心想探求人生的终极。为此,他丢下未婚妻来到巴黎,又从巴黎遍游世界,最后到了印度,在那里,他和宗教界人士进行了接触并和一位得道隐士共同生活了两年,通过研读奥义书,接受了吠陀经哲学。终于对人生大彻大悟,返回美国,当上一个自食其力的出租车司机,打算隐身人海,以终天年。
在这部小说中,毛姆以满怀敬意的笔触描绘了拉里探求人生意义的历程,试图通过一个青年人探求人生哲理的故事,揭示精神与实利主义之间的矛盾冲突,深刻地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整个欧洲精神的空虚。小说通过拉里在西方徘徊无路,最后被迫去东方取经的故事,真实地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和1929年经济大萧条后西方世界的精神危机和文化没落,并表现了作者企图从东方文化中获取新鲜
血液来挽救其生命的愿望。小说围绕着主人公拉里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为读者展示了两次世界大战之间那个特定时期丰富多彩的人物画廊。在这部小说中,作者表现了自己极其高超的叙事技巧。尽管作者在本书开头声称,他几乎没有什么故事可述,但他还是凭借其高超的叙事技巧,牢牢地抓住了读者。毛姆本人在书中担当了一个重要角色,他既是故事的参与者,也是故事的旁观者和见证人。整个故事乍看起来似乎不太连贯,但实际上,由于作者的出场,巧妙地使其连接起来,并显得曲折有致。小说出版后,反响强烈,特别受到当时置身于战火的英、美现役军人的欢迎。
二、刀锋所折射出的人生抉择
摆脱人性的枷锁,勇于选择自己的生活并且安之若素,就可以达到自由的境界,这似乎是毛姆始终如一的主题。他的笔下,不但庸俗的人可以过上幸福生活,即使非常不切实际的人,生活也能得以圆满。每读他的小说,内心激荡,有一种逃离现实的冲动,试图去过另外的一种生活。而赋予人们这种感觉最强烈的,就是他的那部力作刀锋。
对人生的思索,是毛姆赋予刀锋的真正主题。他默默地注视着拉里敲开的每一扇象征着希望的大门,他赋予拉里完全的人生自主,即使激起的层层波澜终于恢复平静。与其说拉里是哲学教授维特根斯坦的画像,人们倒更愿意相信他实质上也是作者的理想化身。
刀锋的故事情节其实很简单,由于各人的价值观取向不同,直接影响婚姻及人生的抉择。小说是通过爱情来讲述人与人之间不同价值追求的,故事基本以拉里和伊沙贝尔的爱情为线索,讲了两类人的生活方式:拉里是一类,无疑是故事的中心,他是一个性情温和不断探索最终超脱世俗的人;而伊沙贝尔以及故事最早提到的她的舅舅艾略特和丈夫马
[收稿日期]2011-03-02
[作者简介]韩红军(1968-),女,辽宁大学公共基础学院副教授。
1532011年8月第13卷第8期
韩红军:人生的抉择人世的感悟
Aug.2011Vo.l13.No.8
图林等等人物又是一类,都不可避免地在世俗中挣扎奋进,不过是表现的程度深浅不一而已。
小说的主人公拉里在经历了一战后,对现实生活产生了怀疑,即便爱情也不能够使他得到安慰。他想通过读书和游历去寻求一种能让自己心灵充实、灵魂平静的信仰。但是拉里执着于读书和游历,不免显得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伊沙贝拉虽然心中深爱着他,但是更向往稳定的世俗生活,于是放弃了两人之间的爱情,另嫁他人,过上了自己选择的生活。拉里一边读书,一边打工漫游世界,最后在印度的教义中找到了自己认可的人生,散尽家产,返回纽约做了一名出租车司机。这个故事里的人物还有很多,但每个人都选择了不同的生活方式,有高尚的、有庸俗的、有狭隘的、有宽容的。毛姆不动声色地缓缓道来,刻薄中带着体贴,平静下透着悲悯,令人觉得无论什么样的人生都有其可贵之处。
小说用讲故事的方式表达着一种深刻的哲学思考。到底生命的意义何在,世俗幸福和内心宁静到底有没有可能合二为一?
拉里的人生,始终是一种锐意精进的姿态,哪怕因此而辜负爱人的期盼、朋友的支援,不断地进行着人生场景的转换,稍稍有那么一点轻薄之嫌,而这正是刀锋突出的特点。
我们说拉里是刀锋,不仅仅是因为他坚定地探索,走进了神秘的瑜伽,获取了博大仁厚的胸襟,既独享了与众不同的人生,又为世界展示了崭新生活的可能;同样重要的是,他的如痴如醉般的献身,客观上总能为他人、为这个凡俗的世界提供福音、消灾解难。小说中,他可以用神奇的催眠术为朋友治疗头痛,也可以用一段柔情为漂泊无依的模特营造人间温暖;既想用自己的关怀和呵护,去感动一个被厄运沦为娼妓的荡妇,又在善良的犹豫和不忍中,满足了居孀的寡妇肉欲的寻欢。这种种不同的行为,在世俗舆论中有着天壤之别,可在拉里身上,却表现的非常自然而然。他以自己的智慧和意志,甚至是以一种难以言表的直觉,将魂牵梦萦的冥思和踏踏实实的创造融为一体,将自己的豁达与造福他人的功德融为一体,这是多么美好的人生,又是多么难能可贵啊!在故事的最后,毛姆有这么一段概述:一些说不上来的人,会像飞蛾扑灯一样被吸引到他身边来,并且逐渐和他的信仰达成一致,认为人生最大的满足只能通过精神生活来实现,而他本人始终抱着无我和无求的态度,走向一条通往自我完善的道路,将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三、刀锋所折射出的社会映像
在这部长篇小说中,毛姆把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西方社会状态和社会心理进行了生动的描绘。若从社会学的角度去解读刀锋,它宛如那个时代西方社会的一面镜子。
小说不是历史,不需要反映一个时代的全貌,但它反映的那一部分,特别是其中的人物,必须给人以真实感,不能只是影子。毛姆的刀锋之所以可贵,就在于为人们提供了两次大战之间那个时期的一个人物画廊。
小说中个性最鲜明、让人最难忘的人物就是男主人公拉里。他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四处漂泊,不就业,甚至与未婚妻解约。如果从社会角色学来解读拉里,或许我们会得到一些启发。社会角色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与人们在社会关系体系中所处的地位相吻合。在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中,154人们会扮演着各种各样的社会角色。但拉里的社会角色却十分单纯,在他多年的社会生活中,他既没有亲人,也没有职业,却有一些关系一般的朋友,因此拉里才会成为一个完美的流浪者。拉里的社会理想角色与社会实际角色达到了严格意义上的吻合,使他的流浪生涯以及脱离世俗的思想得以萌生和实践。
刀锋中埃略特这个人物集中体现了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社会阶层的状态与变迁。埃略特运用他自以为高超的社交手腕穿梭于西方各国名流之间而表现得游刃有余,在各种宴会上纵横捭阖,风光无限,最终却在被人遗弃中清冷离世。
埃略特是为满足虚荣而狂热追求的社会名流,并非那个时代经济地位的统治者,而表现得更为重要的是伯爵的身份、优雅的举止、高尚的品味。那些所谓的名流为了维持生活不得不把古董、名画出卖,但在社交场上仍保留自己的社会地位。刀锋中突显了一战与二战间声望所象征的社会标准于社会分层中的核心地位。刀锋最为可贵的地方就是生动地表达出那个时代的空虚以及强烈虚荣的社会心理。究其根本,是一战和经济大萧条对社会造成的附加后果,一方面导致财富的非稳定性以及货币价格的波动,另一方面导致人们极力躲避政治生活,因此就直接造就了一个声望统治阶层主宰的社会。
拉里与伊莎贝尔的爱情走到绝路,许多人认为是偶然事件的结果,事实上是无法挽回的必然事件,用社会学中的价值冲突理论可以做出合理的解读。价值冲突论认为社会并不是整合,而是存在着不同利益群体,这些不同的利益群体各自持有自己的价值观念,不同的价值观念导致社会冲突。拉里与伊莎贝尔的分手,实质上揭示了美国新兴的资本主义价值观念对欧洲古老文明的巨大冲击。随着美国的日渐强大及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欧洲各国的削弱,美国代表着急功近利,物质追求的价值观念成为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主流社会观念,对欧洲一直持有的文明优越感几乎是颠覆性的冲击。拉里如果生活在半个世纪前的欧洲社会,他都只是欧洲古老文明中极为平常的个体,而正因为他生活在西方资本主义价值体系解构的历史关口,使他成为了那个时代的极致。四、结束语
90年代初,国内曾经掀起过一阵毛姆热,在他的众多作品中刀锋的翻译时间更早,对人性思考和世界的认识更加深刻,也一直被视为毛姆的重要代表作。
刀锋一书影响了二战之后很多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追求。正所谓富贵非我愿,在任何时代,金钱都不可能成为超越一切的价值衡量标准,在当代之中国也是如此。有的人对于男主人公拉里的人格魅力大加赞扬,也有人不认同这种虚无缥缈的自我救赎。总而言之,刀锋是一本不同寻常的书,一本非常好看同时又非常引人深思的书,一本直到今天,都值得你打开去用心阅读的书。
拉里,是勇于追求人生意义的人的文学象征。拉里的存在时间不属于特定的时代,而属于人类生活的全部历史;拉里的存在空间不属于西方、不属于美国,而属于人类居住的所有地方。
想起毛姆在刀锋一书的扉页上引用(下转第158页)
2011年8月第13卷第8期
王友华:论傲慢与偏见中人物形象的讽刺艺术
Aug.2011Vo.l13.No.8
无疑,贝内特太太的形象是粗鄙且愚蠢的,她代表在当时的社会传统桎梏下女性的愚昧无知,她的精神世界一片空
虚。在十八实际末十九世纪初的英国社会,继承法规定女性没有继承权,所有财产只能由男性来继承。然而,贝内特夫妇只有女儿没有儿子,这一点使得万一贝内特先生过世,贝内特太太和她的女儿们就有流落街头的危机。面对这种可怕的生存压力,贝内特太太心机算尽、丑态百出一心想把自己的女儿们嫁给有钱人。作者对她的讽刺是直接的、赤裸裸的,一针见血,辛辣无比。她是个智力贫乏、孤陋寡闻、喜怒无常的女人。一碰到不称心的时候,就自以为神经架不住。她人生的大事,是把女儿们嫁出去;她人生的快慰,是访亲拜友和打听消息[5]。当有钱人要来租内瑟菲尔德花园时,她便一厢情愿地认为这是她女儿们的福气,还喋喋不休、大喊大叫地向贝内特先生谈论这件事情。一个有钱的单身汉,每年有四五千镑的收入。真是女儿们的好福气![6]而贝内特先生对她的回应是挖苦和调侃:你的姿色并不亚于她们中的任何一个,你一去,宾利先生倒作兴看重你呢[7]。更加讽刺的是,贝内特太太对贝内特先生的讽刺和挖苦却浑然不知,亲爱的,你太抬举我啦。我以前确实有过美貌的时候,不过现在却不敢硬充有什么出众的地方了。一个女人家有了五个成年的女儿,就不该对自己的美貌再转什么念头了。[8]贝内特太太的愚昧无知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小说中,贝内特太太要么唠唠叨叨,要么大声叫嚷,要么抱怨她脆弱的神经多么受折磨。当柯林斯向伊丽莎白求婚时,她欢欣鼓舞,因为这样的话,当贝内特先生过世后,她和五个女儿就不至于流落街头。但是,当伊丽莎白断然拒绝了柯林斯的求婚时,她对伊丽莎白是满腹牢骚,唠唠叨叨。后来,当她得知邻居夏洛特即将嫁给柯林斯时,她的满腹怨愤顿时发作出来了。第一,她绝不相信这件事;第二,她断定柯林斯先生上了当;第三,她相信他们在一起决不会幸福;第四,这门亲事可能要吹。[9]梦想中的金龟婿飞了,并且飞到了邻居家,在这样的双重打击下,她生病了。她弟媳来看望她,陪她聊天,聊到时装款式时她的情绪一下子高涨起来。从悲叹女儿嫁不出去时的唠唠叨叨、满腹牢骚,到聊到时装款式时的兴奋,情绪无来由地大落大起地波动,这是对贝内特太太性格的讽刺。
当大家获悉莉迪亚与威克姆私奔时,大家都为他们感到羞耻,尤其是伊丽莎白,觉得这是件丢人尽贝内特家的脸,是极大的耻辱。可是,贝内特太太却满面春风,为她的女儿嫁出去了、终于有了归宿而高兴,把过去的烦恼、沮丧、诅咒早已忘得干干净净,想着为莉迪亚买新娘的礼服并且计划体面的结婚场面。贝内特太太已经有两个星期没有下楼了。不过,遇到今天这么个喜庆日子,她又坐上了首席,那副兴高采烈的样子,实在令人难以忍受。她只顾得意,丝毫没有一点羞耻感[10]。嫁女儿是她最大的心愿,如今眼看要如愿以偿了,她心里想的、嘴上说的,全都离不开婚嫁时的阔绰场
[11]
面。贝内特太太的浅薄与粗鄙跃然纸上,作者通过语言的讽刺使得人物的性格更加鲜明。
自始至终,贝内特太太都是一位唠唠叨叨、有失体面的愚蠢形象。她的形象是当时社会中产阶级女性的典型代表。由于英国社会一直是极端的男权社会,只有男性才可以继承家族的财产,因此,很自然地就出现了这样一种局面:女性未出嫁之前依靠父亲,出嫁后依靠丈夫,之后依靠儿子。除了没有继承权之外,女性在教育方面也是很受限制的,女性完全没有自己个人的发展空间,以至于大部分的女性都完全没有自己的思想和精神世界。奥斯汀在傲慢与偏见中所刻画的贝内特太太就是男权压迫和奴役下的女性的典型代表,具有极其深刻的历史意义。注释
[1]李维屏主编英国小说人物史。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第141页。[2]徐峙,曾双余,马跃.世界文学史(上卷).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1.第118页。
[3][5][6][7][8][9][10][11]简奥斯丁,傲慢与偏见。孙致礼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9.第1页,第8页,第6页,第6页,第6页,第129页,第301,第301-302页,
[4]候维瑞主编,英国文学通史。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第447页。
[责任编辑:一然]
(上接第154页)迦托-奥义书的话:一把刀的锋刃很不
容易越过,因此智者说,得救之道是困难的。
每个人都会遇到自己的锋刃,每个人也都不停地在寻找自己的解救之道,然而人生的意义就在于此。
参考文献
1毛姆.刀锋[M].周熙良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
2李天军.天使与魔鬼刀锋的人物形象塑造及毛姆的创作心态[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4期
3王莎丽,毛姆.客观人生的解构者[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4
彭文奉.现实主义文学的一幅彩卷试析毛姆的刀锋[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
5周光发.探索人生追求真理从人生的枷锁和刀锋看毛姆长篇小说的哲理性[J].台州学院学报1999年05期
6戴美红.论毛姆刀锋中的幻灭人生与真实生存[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7胡鸿志,刘琳.尘世的锋刃评毛姆的刀锋[J].名作欣赏下旬刊2010年第7期
[责任编辑:文哲]
15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