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碳排放配额交易市场的深化路径
2021-11-14
来源:榕意旅游网
产业经济 论我国碳排放配额交易市场的深化路径 薛 睿 (长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西安710064) 。……………………………………………………~~~~~ ~一~~~~…一~、 ^ : 我国碳排放配额交易市场在试点实践中不断发展,规模和交易额不断增大。我国碳交易市场的发展制: i约因素,包括碳配额分配制度不统一、碳配额市场较为分散等制约。我国碳配额交易市场同样面临来自国j 际市场的外部挑战,包括来自发达国家的压力和发展中国家的压力。我国碳配额交易市场需要不断深化发6 ;展,逐步完善碳配额交易市场制度,不断扩大国际碳市场交流与合作。 ; ^ ! f …………………………………………………………………~……… ! 《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世界气候大会没有达成具 有约束力的具体碳减排指标。很多国家在积极探索碳定价 机制。我国有七个地区正式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T作,成 电力和水泥行业。上海的历史法覆盖工业和公共建筑等行 业,基准法覆盖航空等行业。北京、天津无偿发放碳配额的 历史法则覆盖大多数行业领域。历史法在各试点地区最常 用,基准法相对覆盖的行业较少。历史法对于提前采取减排 措施、该年度排放量较小的企业而言是不公平的。基准法公 平度较高,但实际应用中复杂度较高,提高了『仃场交易成本。 各地区的碳配额分配方法,表现出规则 统一、各市场之间 难以有效衔接的无序状态,制约国内碳排放配额交易市场 发展。 为全球第二大碳排放配额交易市场。需要客观分析碳排放 配额交易市场发展面临的内部制约和外部挑战,提出碳市场 的深化路径。 一、我国碳排放配额交易市场的内部制约 1.碳配额分配制度不统一 我围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包括北京市、天津市、 海 1f『、币庆市、广东省、湖北省和深圳市,全部实现开市 。我 国碳配额』 场没有统一的交易制度,各地自行制定具体规 则。 额制度 减排效果 优势较明 ,减轻政府 政负 , 2.碳 额市场规模制约 我国对闰际承诺,到2020年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 40 至45 。2011 公布《关于扦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 作的通知》,实施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 八大提f{;积极丌 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我国已成为全球第_二大碳排放 进『ff场机制发展。各地区制定相对独 的碳排放配额 初始分 汁划, {动交易一级市场。但分配方法 统一,制 约 r碳交易If 场的深化发展。北京、天津、卜海实行尢偿发 放法,广力 深圳实行无偿发放和有偿发放相结合。广东无 偿发放法n勺 )—●【】H)—●【 配额交易f} 场,交易鞋约为11亿吨二氧化碳当量,仪次于欧 盟排放交易体系。但各试点地区的交易市场卡}】对独 ,没有 互相衔接。市场规模相对较小,制约了市场的深度发『陡。广 】 】 )-●【】卜( 】._( :■ >●【】H>—●[】 )—●【】 _( 法覆盖r电力、钢铁等行业,基准法覆盖了 】卜()_●【】卜< 】._( )—●[】 )-●【】 】卜()—●[】 )—●【】 )—●[】 败 . 一些佐证,也加强对地方市政项目建设腐败现象的威慑。 水利建设资金是专项资金,需要0户々J{j,术术随符 尢,符级政府叮以搭建一个数据库平台,引入信息化 ,丁・段刈‘项【1进 {‰ ,全过程预防腐败。这个数据库监控平 台 1他 坝IJ{1连批、投资概算、工程建设、资金使用和拨 付、l 验收等内 ,‘ 全省预防腐败信息系统、省水利厅建 没领域项ll 公 系统等进行对接,对项目的全过程中涉 及的流 点进行戈Ij分,将监控的信息和数据录入细化到各 需要开发出信息公开、数据共享、动态 个岗f 的人 ,数 家对水利的重视程度越来越大,水利建没资会的投入也将越 来越多,目前水利建设资金的使用还存在很多 题,需要加 强对这些资金的监控。本文探讨相关的内容,希 能够对水 利建设资金的管理有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竹等多个功能,川时兼具动态预警和统计分析等系统。例 如笔 所 迮厶港市的水利资金项口都可以录入相应的系 统,Ji: 施动态的监管。其次,中央可以利用遥感等空间信 息技术JJl1 对符地水利资金使用中的项目建设进行远程的 愉 。 未来我旧的北斗导航信息技术和导航体系不断完 [1]郭志君.浅析我国水利项目资金管理[J]企业研究, 2o12,(o8). [2]郑晓庆,雷元有.文成县水利项目建设资金财政管理体 系构建的思考[J].中国水利,2009,(05). 作者简介: 吴敏,供职于连云港市临洪水利.Y-程管理处。 蒋 ,IIl火一I『以结合物联网技术、 计算、网络通信的技术, 处● ● 休化的!‰测体系,埘各个地方的水利资金建设项目 进 遥感,实时 行项日的具体变化,为个地方的监督提供 50全国商情 产业经济 东省首批加入碳交易试点的行业包括电力、钢铁、石化行业, 行,不会额外增加企业的直接成本支出。欧盟排放交易体系 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以无偿发放为主要方法。无偿免费分配 碳配额,不能公平合理的在行业之间分配。有偿分配的拍卖 具体仅包含了200多家年排放2万吨二氧化碳及以上的企 业。上海首批纳入碳交易试点的行业包括年排放超过2万 吨的工业企业和年排放超过1万吨的非工业企业 ]。碳配 法较为透明、高效率,能够向市场清晰的传递出价格信号,可 以激励低碳企业技术革新,避免无偿分配方法的不公平和不 透明性。欧盟排放交易体系从第三阶段开始,计划使拍卖法 逐步成为碳配额分配的主要原则。我国碳市场的配额分配制 度应当从无偿分配为主逐步过度到有偿拍卖分配为主。 二是逐步统一碳配额分配制度。我国碳试点地区的发 改委各自发布地区性碳排放配额计划。不同的配额分配计 额交易市场的区域性、各自独立性,制约着碳交易市场的规 模扩大发展。 二、我国碳排放配额交易市场的外部挑战 1.来自发达国家的挑战 全球区域性碳排放交易市场发展迅速。世界银行报告 指出,2014年全球已经有39个国家和23个地区已经实施或 者规划碳定价工具,包含碳排放交易机制和开征碳税。全球 碳排放交易市场已经达到300亿美元左右。发达国家的碳 排放配额交易市场发展非常迅速,我国面临着较大的竞争和 挑战。国际碳排放配额交易市场在不同体系制度下运行。 欧盟排放交易体系拥有全球最大的碳排放配额交易市场。 2013年,欧盟排放交易体系下的欧盟配额交易量约2o.39亿 吨二氧化碳当量。欧盟承诺202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比1990 年下降20 。欧盟排放交易体系第三阶段,增加了欧盟碳配 额分配中拍卖方式的比重,约50 的欧盟配额在第三阶段以 拍卖方式进行一级分配。澳大利亚积极实施碳定价机制,新 南威尔士州是世界上最早实施强制性温室气体减排体系的 地区之一。加拿大计划2020年温室气体排放比2005年降 低17 。美国以加州碳配额交易市场为中心,包括东北部和 中部东海岸1o个州实施的区域性温室气体倡议体系。区域 性温室气体倡议体系下的碳交易额,2010年已达到77705 百万美元。日本2010年在东京都地区启动碳排放配额交易 体系。 2.来自发展中国家的挑战 中国发展碳配额交易市场,同样面临来自发展中国家的 压力和挑战。印度提出自愿碳减排目标,到2020年碳排放 强度比2005年下降2O%至25 。印度气候变化国家计划预 期覆盖太阳能技术、能源、农业等领域。2010年,印度政府批 准了国家能源效率任务,包括启动了一个能源领域的碳交易 市场机制。这个机制覆盖了水泥、钢铁等九个行业,产生的 能源节约核证额可以在市场上交易。在清洁发展机制项目 市场中,2005年之前印度是全球项目市场最大的卖方,之后 中国取代了印度的地位。印度在项目市场和配额市场都是 中国强劲的对手之一。巴西向国际社会公布预期碳减排量, 探索在林业、能源中实施碳配额市场交易机制。 三、我国碳排放配额交易市场的深化路径 1.逐步完善碳配额交易市场制度 我国应当逐步完善碳排放配额交易市场相关制度,弱化 当前的瓶颈制约。 一是从无偿分配法逐步过渡到有偿分配法。我国配额 分配主要集中为无偿分配法。无偿分配方法在碳排放交易 市场运行初期,具有自身的优势,随着时间推移会显现弊端。 碳排放配额的分配方式为:无偿发放和有偿发放。无偿发放 碳配额的方法包括:基于历史排放量的历史法、基于标准排 放率的基准法、随机分配方法等。有偿发放法主要是公开拍 卖碳配额。无偿和有偿法各有优劣。无偿发放法本身简便易 划,不同的交易机制和核算体系,使国内碳配额交易市场各 自独立、分散。各试点地区的碳配额,不能进行跨区交易,制 约了碳交易市场的规模化发展。我国试点地区应当逐步统 一碳配额分配制度,将各分散市场互相衔接,扩大市场交易 的广度,为我国碳排放交易市场成为国家统一市场奠定 基础。 三是逐步过度到国家市场体系。一个统一碳市场,有利 于国家管理碳排放额,进行总量控制和配额分配,有利于市 场规模扩大,有利于发展实体经济和建设碳金融中心。欧盟 排放交易体系是全球最大的碳排放配额交易市场。得益于 欧盟排放交易体系的统一性、整体性,覆盖30个国家,是统 一的碳排放配额交易市场。我国碳排放配额交易市场,要从 个别试点地区、部分行业不断拓展,逐步发展到全国性市场。 国家市场体系需要运用统一的碳配额分配制度和运行机制。 从碳交易试点市场走向全国统一市场,是我国碳排放配额交 易市场发展的大趋势。 2.不断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 一方面,我国在碳市场制度设计层面,可同欧盟在制度 设定方面进行交流。特别是在设计国家层面的碳配额交易 体系之时,参考借鉴其他碳配额交易市场的制度构建,包括 碳排放上限设置、碳配额分配方法、碳市场监督、市场核查和 碳排放认证体系等。另一方面,应当积极加强与国际成功碳 交易所的交流与合作。碳交易所开展碳配额现货交易,也成 为碳配额期货、期权、互换产品交易的重要平台。北京环境 交易所、天津排放权交易所等是国内碳排放交易的重要平 台。欧洲气候交易所、芝加哥气候交易所等欧美著名的大型 交易所,都是国际碳排放配额交易的重要平台。国内碳排放 交易平台需要学习借鉴国际平台丰富的交易实践。 参考文献: [1]李坚.重庆碳排放交易开市全国7个碳排放交易试点 省市全部开市[EB/OL]。人民日报,2o14~6—20. [2]陈波.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设计原理与实践研究FM].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注]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我 国碳排放交易市场发展的路径研究”(编号:0009— 2014G6114024)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薛睿,长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全国商情5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