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语文课堂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其听、说、读、写的要求,都含有大量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因素。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积极挖掘,抓住契机,让学生养成积极思维、主动提问、互相答问的习惯,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融创新教育于课堂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和创新思维能力。
一、养成阅读和预习的习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探究、解答问题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思维的训练的过程,教师的灌输永远代替不了学生自已的思维。学生只有在读书中学会读书,在说话中学会说话,在作文中学会作文。学习过程是一个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边活动过程。
如果课堂教学的时间大量被教师不必要的讲解,过多的分析,毫无意义的挖掘,翻来覆去的提问等等所占用,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状态,一日复一日,学习的积级性烟消云散,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不会得到发展的。所以,教师只有相信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自主的学习,让学生有自由发展的时间和空间,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为了使学生能更好的自主学习,语文课堂教学中,我经常采用分组学习的模式。我在教授柳永《雨霖铃》时,让学生自学全词,然后完成课后练习练习二:
《雨霖铃》里描写了离别时的哪些情景?通过景物描写,作者渲染了一种怎
样的气氛?整首词具有怎样的意境?
让学生分组自学,品读词句,抓住意象,展开想象,进入意境。然后交流,汇报学习情况。最后教师补充分析。
在这一过程中,每一个学生都有明确的学习任务,充分的学习时间,独立学习和相互交流的机会,最大限度的让学生自主的学习,学习的情绪高涨,精神振奋,思维活跃,发言踊跃。他们互相交流,互相启发,互相监督,互相帮助。通过集体交流达到拓宽思路,加深理解,形成共识,共同提高的目的。这样课堂教学就形成了良性循环,学生会形成一种内驱力,促进了他们思维能力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多讲,学生末必多得。只有当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真正落实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能相互配合,相互受到启发,学生才能更好更主动的参与学习的过程,拓宽思路,真正成为知识的探索者。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就一定能得到发展。
二、创设情境,培养创造性思维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语文教学必须注重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所谓语文素养,包含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内容,但其中最核心的内容还是创新能力的开发。
成功的教育总是动情的教育。教师循循善诱,学生则渐入佳境;教师娓娓道来,学生则如坐春风;教师慷慨陈词,学生则悄然动容;教师悲怆凄婉,学生则黯然伤心;教师亦庄亦谐,学生则既得乐趣又得理趣。创设一种情绪佳境,以情动人,以情感人,引导学生从“境”中见到“形”,从“形”中感到“美”,进而从“美”中产生“情”,再由“情”上升到“理”。把感性的内容上升为理性的认识,把形象感知变为理智的思索。教师创设感染情境,动情渲染,利于诱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唤起创造的灵感。
在教授柳永《雨霖铃》时,由于面对的教学对象是高一的学生,虽然他们已具备了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初步了解了一定的诗词文体知识,对诗词的一般性鉴赏方法已初步掌握,但缺乏对诗词语言的体验能力,因此要启示学生把握词的意象,感受诗词的意境,体会作者流露的真切感受,以便提高词的鉴赏能力。特别是由于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达,学生在情感上缺乏体验,对词中所表达的缠绵悱恻的离愁别绪难以产生共鸣。因此,在最后设置一个离别情境,让学生体验这种离别情感。
教师设置情境:假如你们大学快毕业了,即将各奔东西,好朋友之间难舍难分。请你用细腻形象的语言描写一对好朋友之间的离愁别绪。
通过前面的“诵读涵咏-----意象意境品味-----名句鉴赏”等环节的铺设,此时设计此题能更好地引领学生感受词中深沉的、无法消解的离别之情,从而珍惜身边之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三、精心设计提问,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在教学活动中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从教育理论上来说,在语文课堂教学这一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边活动过程中,教师的教主要作用是启发、引导学生学会动脑筋,给学生以点石成金的“金手指”。有效提出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启发学生思考。因此,精心设计提问,也就成了教师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不可或缺的一环。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有目的,不应该是单向、盲目的,这就要求提问的设计应是多角度、多方位地进行,提问要有容量,有思维价值,要给学生指出思考的方向和寻找答案的途径。
引导学生循着作者的思路去阅读课文,帮助学生去把握文章的线索,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进而训练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和连贯性。突出关键性的词句提问,能引导学生去
探索,领略遣词造句的妙处。紧扣课文的关键词句设计提问,一定要让学生把这些词句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细细揣摩,反复回味。把语言训练,思维训练和思想教育熔于一炉的提问,有利于提高学生通过词句悟出中心思想的能力。
在教学白居易《长恨歌》第二部分时,我紧紧抓住“长恨”这一关键词提问:找出诗中描写唐玄宗在杨玉环死后的心情的句子,哪些给你印象最深刻,它们用到了一些什么样的艺术手法?
学生仔细读课文后都能抓住课文中的有关景物描写来体会唐玄宗的“长恨”:杨贵妃死后,诗人用许多笔墨渲染玄宗对她的思念,诗歌中的外界景物随着人物内心世界的层层展示二不断变化,当下的孤独、凄凉景物与昔日的欢愉景色相对比,从各个角度表现了玄宗的“长恨”。
学生积极思维,认真分析,课堂气氛非常活跃。通过全文的阅读,学生体会到玄宗对贵妃的刻骨思念之情,也体会到了主人公孤寂、哀伤的情感。在分析理解课文重点的同时,我又指导学生对课文进行了全面的学习。整堂课学生自始至终在思考,而且思维活跃。
总之,教育既有培养思维能力的力量,也有压抑思维能力的力量。语文教育既可能激起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也可能抑制学生的思维。语文教学应重视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否则,不仅影响教学质量,影响学生自身的发展,更会影响社会的发展,妨碍素质教育的实施。那样,语文教学就失去了意义,教师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