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E:弹性模量,表征材料对弹性变形的抗力。
3.弹性比功:表示单位体积金属材料吸收弹性变形功的能力,又称弹性比应变能。
4.比例极限ζp:应力与应变成直线关系的最大应力。
5.弹性极限ζe:由弹性变形过渡到弹性塑性变形的应力。
6.力学性能指标:反映材料某些力学行为发生能力或抗力的大小。 7.滞弹性:弹性范围内快速加载或卸载后,随时间延长产生附加弹性应变的现象。
8.循环韧性:指在交变载荷下吸收不可逆变形功的能力。
9.包申格效应:金属材料经过预先加载产生少量塑性变形,卸载后再同向加载,规定残余伸长应力增加;反向残余伸长应力降低的现象。
10.包申格应变:给定应力下,正向加载与反向加载两应力-应变曲线之间的应变差。
11.塑性:金属材料断裂前发生不可逆永久 (塑性) 变形的能力.
12.固溶强化:在纯金属中加入溶质原子形成固溶合金,将显著提高屈服强度,此即为固溶强化。 13.韧性:韧性是指材料在断裂前吸收塑性变形功和断裂功的能力。 14.解理断裂:指金属材料在一定条件下(如低温),当外加正应力达到一定数值后,以极快速率沿一定晶体学平面产生的穿晶断裂。 15.Ak:表示冲击试样变形及断裂消耗的功。
16.ζ0.2:屈服强度,对于无明显的屈服现象,通常以发生微量的塑性变形(0.2%)时的应力,作为该钢的屈服强度。
17.NSR:缺口敏感度,金属材料的缺口敏感性指标,用缺口试样的抗拉强度ζbn与等截面尺寸光滑试样的抗拉强度ζb的比值表示,称为缺口敏感度。 18.ψ:断面收缩率,是试样拉断后,颈缩处横截面积的最大缩减量与原始横截面积的百分比,反映了材料局部变形的能力。
19.KI:应力场强度因子,表示裂纹尖端应力场的强弱。
20.KIC:平面应变下的断裂韧度,表示在平面应变条件下材料抵抗裂纹失稳、扩展的能力。
21.ζ-1:疲劳极限,试样经无限次循环也不发生疲劳断裂将对应的应力称为ζ-1。对称应力循环下的弯曲疲劳极限。 22.ζηt:持久强度,是材料在一定的温度下和规定的时间内,不发生蠕变断裂的最大应力。表示材料在高温长时间载荷作用下抵抗断裂的能力。
23.ζs:呈现屈服现象的金属拉伸时,试样在外力不增加仍能继续伸长的应力,表征材料对微量塑性变形的抗力。 24.ζbc:抗压强度,试样压至破坏过程中的最大应力。
25.δ:延伸率,反映材料均匀变形的能力。
26.△Kth:疲劳裂纹扩展门槛值,表征阻止裂纹开始扩展的能力。
27.ζtε:规定温度下,试样在规定时间内产生的稳态蠕变速率不超过规定值的最大应力。
28.切变模量G:在弹性范围内,切应力与切应变之比称为G。
29.抗弯强度ζbb:试样弯曲在断裂前达到的最大弯曲力,按弹性弯曲应力公式计算的最大弯曲应力。
30.ζb:抗弯强度,表征金属材料对最大均匀塑变的抗力。
31.GI:裂纹扩展力,表征裂纹扩展单位长度所需的力。
32.ζtδ/η:规定温度下和试验时间内试样产生的蠕变总伸长不超过规定值的最大应力。 33.疲劳:由于承受变动载荷导致裂纹萌生和扩展以至断裂失效的全过程称为疲劳。
34.接触疲劳:机件两接触面做滚动或滚动加滑动摩擦时,在交变接触压力长51.工程合金发生的典型脆性
期作用下,材料表面因疲劳损伤导致局穿晶断裂的机制为(解理断裂)其微观部区域产生小片或大块金属剥落使材料断口特征为(河流)花样和(舌状)花流失的现象。
样:典型的脆性沿晶断裂断口的微观特35.应力腐蚀现象:材料或零件在征为(呈冰糖状)
应力和腐蚀环境的共同作用下,经52.洛氏硬度以残留于表面的压痕的(深过一段时间后所产生的低应力脆断度)来表示材料的硬度,常用的HRC所现象。
测得硬度范围应在(20~67),当金属表36.氢脆:由于氢与应力的共同作面的渗层深度大于(0.5d)才可以用HRC用而导致金属材料产生脆性断裂的来测渗层的硬度
现象,称为氢脆断裂或氢致断裂,53.塑性较高的材料在进行缺口拉伸拉简称氢脆。
伸时,其缺口尖端会产生(塑性变形)37.磨损:机件表面接触相对运动由光滑试样的单向应力变为(两向或三时,由于摩擦使表面逐渐有微小颗向应力状态);裂纹尖端产生小范围屈服粒分离出来形成磨屑,使表面材料时,裂纹尖端的有效屈服应力会(升高),逐渐损失,导致机件尺寸变化和质其最大值出现在(塑性区与弹性区交界)量损失,造成表面损伤的现象。 处 38.接触应力:两物体接触时在局
部表面产生的压应力称为接触应力,也叫赫兹应力
39.疲劳磨损:在交变剪应力的影响下,裂纹容易在最大剪应力处成核,并扩展到表面而产生剥落,在零件表面形成 针状或豆状凹坑,造成疲劳磨损。
40.蠕变:指在一定温度下,承受力的长期作用时产生的不可回复的塑性变形的现象;金属在长时间的恒温、恒载荷作用下缓慢地产生塑性变形的现象。 41.蠕变极限:表示材料在高温下受到载荷长时间作用时,对于蠕变变形的抗力。
42.弹性变形: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当外力取消后,材料变形即可消失并能完全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称为弹性。这种可恢复的变形称为弹性变形。
43.抗扭强度ηb:试样在扭断前承受的最大扭矩Tb,利用弹性扭转公式计算的切应力
44.抗扭屈服强度ηs:扭转试验出现屈服现象时的扭矩Ts,根据Ts/w计算ηs。 45.低温脆性:在试验温度低于某一温度事,会由韧性状态变为脆性状态,冲击吸收功明显下降,断裂机理由微孔聚集型变为穿晶解理型,断口特征由纤维状变为结晶状,这就是低温脆性。
46.典型的疲劳断口宏观上可
以分为三个区:(疲劳源)、(疲劳区)和(瞬断区),疲劳断口的主要宏观特征为(贝纹线/海滩状花样)。疲劳微观断口特征:(疲劳条带)
47.材料在外加载荷作用下,随
着应力的增加,其发生的力学行为包括(弹性变形)、(塑性变形)和(断裂)三阶段。其中弹性变形的实质是(在外力作用下,原子在其平衡位置附近发生了可逆性位移),弹性变形阶段的力学性能指标主要包括比例极限、弹性极限、弹性模量及弹性比功等,为防止弹性元件发生过量弹变而失效,应提高(弹性模量),为防止弹性元件发生弹性变形失效应提高(弹性极限);塑性变形的主要方式为(滑移)和(孪生),塑性变形阶段的主要性能指标包括(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加工硬化指数)及(延伸率)和(断面收缩率)等,屈服强度是表征金属材料(对微量塑性变形抵抗)的能力,延伸率和断面收缩率表征金属(断裂前发生塑性变形)的能力;断裂又可以分为(裂纹形成)和(裂纹扩展)两阶段,按照金属断裂钱是否发生明显的宏观塑变断裂可以分为(韧性断裂)和(脆性断裂)两类,微孔聚集型断裂属于上述断裂形式中的(脆性断裂),其微观断口特征主要是(河流状花样)和(舌状花样)。
48.对于金属材料而言其力学
行为可以分为变形和断裂,变形又可以分为(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对于非晶态聚合物断裂过程,包括(外力作用下银纹和非均匀区)的形成、(银纹质)的断裂、(微裂纹)的形成、(裂纹扩展)和(最后断裂)等几个阶段。
49.应力腐蚀微观断口可以看
到呈(枯树枝)状的显微裂纹、呈(泥状)花样的腐蚀产物和(腐蚀坑)。
50.退火态低碳钢在单向静拉
伸载荷作用下,先后依次发生如下力学行为(弹性变形)(弹性塑性变形)和(断裂)。在其屈服阶段,常用(塑性变形为0.2%)对应的应力作为屈服强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