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药治疗犬类真菌性皮肤病疗效分析

2022-07-15 来源:榕意旅游网
Experimental research | 试验研究中药治疗犬类真菌性皮肤病疗效分析王选增,马迪,迟海华(山东省蓬莱市大辛店畜牧兽医工作站,烟台 265612)摘要:目的:研究中药治疗犬类真菌性皮肤病疗效。方法:选取186例在临床上确诊患有真菌性皮肤病的病犬,将其平均随机分成2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3例病犬,观察组给予复方中药制剂治疗,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对比两组病犬的前后行为特征,不良反应发生率等,以此为依据对两种治疗方式对动物机体的损伤程度进行评价,同时对比治愈率和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4.9%,治愈率为40.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6%,治愈率为46.2%。就动物机体损伤程度而言,使用中药治疗的损伤程度低于西药治疗损伤程度。结论:用中药治疗犬类真菌性皮肤病效果显著,基本没有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关键词:中药;犬类;真菌性皮肤病;疗效中图分类号:S858.292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18.10.0070 引言犬类患有真菌性皮肤病,其临床表现症状多为剧烈瘙痒、脱毛严重,之后有厚痂产生,表皮溃烂。得病后期,病犬的色素沉着,在显微镜下查看萎缩的毛发根部会发现有大量霉菌物质。需要注意的是,真菌性疾病与螨类会进行交叉感染,使皮肤组织加剧恶化。一般而论,犬类皮肤病的主要发病原因就是发生螨虫类病情后感染真菌,这也与犬类的生活环境有关,因为真菌性皮肤病一般都会发生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征发现,尽管观察组的治疗方法比较麻烦,但对于病犬体表异味的改善有明显优势。在治疗后期,两组病犬基本恢复正常。结果显示,观察组和对照组病犬的总有效例数分别为86、83,治愈例数分别为43、38,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治愈率为46.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9.2%,治愈率为40.9%。在治疗结束后,对照组病犬较治疗前提升了肝肾功能指标值,但有4例出现呕吐和食欲下降等不良反应;观察组病犬的肝肾功能指标值基本没有变化,且没有出现不良反应,这说明西药对病犬组织器官造成了一定损害。综合而言,中药在临床使用中的疗效更为显著,安全系数也更高。两个组别的具体治疗结果,见表1。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效果[n(%)]组别观察组例数n93痊愈显效好转无效总有效率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动物及分组文中研究对象为186例在临床上确诊患有真菌性皮肤病的病犬,将其平均随机分成2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3例病犬,观察组给予复方中草药制剂药浴,对照组给予口服西药伊曲康唑治疗,治疗时间为30 d。其中,中药制剂成分为150 g苦参,150 g白藓皮,150 g黄柏,100 g蛇床子,100 g芦荟,100 g地肤子。1.2 治疗方法首先,用宠物香波为病犬进行清洗,去掉痂皮和污垢,如果发现病犬患有螨虫感染,在清洗时还需要加入多拉菌素制剂。为分析疗效,在病症治疗前后需检查病犬肝肾功能。对照组服用伊曲康唑,服用时间为餐后,1次/d,服用剂量为20 mg/kg。观察组每5 d用复方中药制剂开水冲泡1次,开水变凉之后进行泡洗,泡洗时间为15~20 min。1.3 评分标准根据临床症状及病犬体征程度进行划分,划分等级为无、轻、中、重,评分越低代表病症越轻,评分有0、1、2、3分4个级别,(治疗前总分-治疗后总分)/治疗前总分×100%,即为症状体征积分下降指数。临床疗效标准有痊愈、显效以及好转和无效4类:病症完全消失为痊愈;明显改善为显效,改善程度应不低于60%;有所改善为好转,改善程度应在20%~60%之间;病症没有改变则为无效。真菌学疗效标准有2级,分为治愈、无效,其根据镜检结果划分,如果为阳性则是无效,呈阴性则为治愈。[2][1]43367786(0.462)(0.387)(0.075)(0.075)(92.5)383981083(0.409)(0.419)(0.086)(0.108)(89.2)对照组933 讨论在治疗犬类真菌性皮肤病时,一定要及时把握治疗时机,如果没有进行及时治疗就会延误治疗时机,导致犬类皮肤病病情出现加重风险;若其产生后继感染,则会进一步增加治疗难度。在自然环境下,真菌在动物体表分布范围较广,如果犬类出现抵抗力下降等情况,其真菌性皮肤病的发病率就会增加,这类疾病发病率较高,且有较长的迁延时间,对于犬类有着严重危害。伊曲康唑是一种亲脂性三氮唑类广谱抗真菌药,对深部真菌和浅表真菌均有抗菌作用,其作用机制为高选择性的抑制真菌细胞的细胞色素酶;中药方中苦参、黄柏、白藓皮等可清热、燥湿、祛风、止痒、解毒;蛇床子具有燥湿、祛风、杀虫的功用[3],所以此方对于杀灭真菌、调节皮肤湿热平衡、提高免疫力、抗炎症等都有着很好的治疗效果。虽然西药伊曲康唑和中药汤浴在有效率和治愈率方面没有明显差异,但西药治疗有着一定的毒副作用,长期用药会对其他正常组织器官造成损伤,而且动物在用药后极易产生耐药性;中药处方大都是成分复杂的活性物质群,具有毒副作用小、无药物残留、不产生耐药性等优点[4]。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和对照组病犬的总有效例数分2 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初期没有出现不良反应,且随着治疗深入,病犬逐渐减轻了痒感。比较两组病犬的体10 ·2018.10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试验研究 | Experimental research青海放牧牦牛和舍饲牛球虫病感染的比较研究王元珍(青海省循化县农牧局,循化 811199)摘要:牛球虫病属于牛肠道寄生感染疾病,它在临床上被称为“基于出血性肠炎特征的寄生虫病”,无论是放牧牛还是舍饲牛都容易感染该疾病。文中结合青海地区案例,探讨放牧牛和舍饲牛的牛球虫病感染比较,给出具体的药物治疗内容、流程与治疗效果。关键词:牛球虫病;放牧牦牛;舍饲牛;比较;防治方法中图分类号:S858.23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18.10.0080 引言球虫病是当前养牛业的焦点问题,该疾病病菌会寄生于牛的肠上皮细胞,是牛球虫所引起的。该病所引发的是慢性与急性相结合的牛出血性肠炎症状,主要危害犊牛。目前,球虫病都是呈现季节散发性扩散流行,特别是阴雨潮湿季节多发,给养牛业带来了极大威胁。未能到位,或者对病牛粪便的处理过于随意,导致饲料被严重污染,导致病害发生扩散。1.2 临床症状牛球虫病的病程长短不一,主要分为慢性型与急性型,二者的潜伏期均为2~4周左右。如果是急性型,则多发于10-20日龄犊牛,它的发病极为迅速,初期时牛会排出大量带有血水样粪便,食欲越来越差但精神变化不大;发病次日就会出现精神萎靡、结膜变白、站立不稳、体温降低、呼吸困难等症状,其病死率相对较高,一般最高可达到45%左右。如果是慢性型牛球虫病,它的初期症状并不明显,只有牛的粪便中会含有少量血丝及血水,不会被养牛户所注意。到中期病牛会排放大量血水及肠粘膜,排粪次数明显增多,且牛的体温也会快速升高到最高41℃左右,出现发1 牛球虫病的基本成因与临床症状1.1 基本成因牛球虫病属于条件病,例如在炎热干燥的环境中其病毒孢子不易形成,而在潮湿的环境条件下如果温度适宜(17~25℃),当牛食入被粪便污染的饲料、水源后就会同时摄入大量的感染性卵囊孢子,随即产生腹泻、肺炎等疾病,抵抗能力快速下降,最终导致牛球虫病发生。总结来讲,牛球虫病的主要诱因就包括2点:对牛舍内的温度管理别为86、83,治愈例数分别为43、38,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治愈率为46.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9.2%,治愈率为40.9%。由此而言,在临床上使用时,在疗效近似情况下,中药治疗要优于西药。综上所述,用中药治疗犬类真菌性皮肤病效果显著,基本没有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并且也为中药治疗人类的皮肤病提供了参考价值。菌性病理模型进行体内研究,开展对于中药在对抗真菌药物减毒增效方面作用的研究,以及中药抗真菌作用分子机制的研究,寻找中药活性成分真正的作用靶点,制备更加实用、可靠的中药制剂。而在当下,广大科技工作者面临的最迫切的任务就是要进行新的广谱、高效、廉价的抗真菌药物的开发。未来真菌性皮肤病药物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如何合理利用中西医抗真菌药物的优势,扬长避短,开发多靶点、高效低毒、价廉效优的药物,努力探明中西医结合抑真菌的作用机理。参考文献[1] 马洲,槐小丽.犬常见皮肤病的日常诊护[J].中国动物检疫,2012(6):73-75.[2] 王金合.犬常见皮肤病及防治[J].四川畜牧兽医,2011,38(4):47.[3] 费尚芬,朱义广,马珦玻,等.11种中药乙醇提取物抗甲真菌作用研究[J].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5(4):408-411.[4] 陈超,孙莲芬,彭艳.复方黄连皮康酊抗皮肤癣菌的实验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02,7(2):141-142.[5] 邓柏林,籍玉川.全皮肤病的临床研究进展[J].医学动物防制,2003,19(4):249-251.4 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中药具有着较广的来源,副作用小,出现耐药性的几率也小,具有广谱性和较长的药效。中药疗法在真菌细胞内有多方面药理效应产生,并且有较多的作用途径,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也已经证明了其抗真菌活性。但是,由于在进行药物敏感试验时多数抗真菌药物都有着较为复杂的中药成分,很难确定药量,且没有统一的方法,所以很难比较各药物之间的药效,需要继续深入研究中药在抗真菌方面的相关机理[5]。目前,人们已发现了许多与烟曲霉致病有关的毒力因子,可以在体外或利用动物模型来对中药之于真菌致病因子的作用进行研究,从而观察到中药在抗真菌方面的作用机理。随着真菌性皮肤病发病机率的增加,真菌耐药性会逐渐增强,这加大了临床中对于真菌性皮肤病的治疗难度。从长远角度而言,一方面,应进一步从有抗真菌活性的中药中进行有效单体成分的提取,加强对于抗深部感染真菌中药和中药复方的研究;另一方面,还可利用动物真2018.10·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1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