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国近代史纲要简答题精华汇总

2021-12-31 来源:榕意旅游网


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

①资本-帝国主义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②中国的封建势力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③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存在④中国资本主义有所发展,但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体⑤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是极不平衡的⑥人民毫无政治权利和生活的极端贫困化。 2. 两对主要矛盾之间的关系

当外国列强向中国发动侵略战争时,为避免亡国灭种的危险,中国内部各阶级,除了汉奸、卖国贼外,能够暂时团结起来共同对敌,7.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失败原因

作用:一.洋务派继承了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提出“自强”、“求富”的主张,通过所掌握的国家权力集中力量优先发展军事工业,同时也试图“稍分洋商之利”发展若干民用企业,在客观上对中国的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某些促进作用二.洋务运动时期,为了培养通晓洋务的人才,开办了一批新式学堂,派出了最早的官派留学生,这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开始。三.洋务运动时期,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传统的“重本抑末”、“重义轻利”、商为“四民”之末等观念都受到冲击,社会风气和阶级矛盾降到次要地位,而民族矛盾上升到主要地位;当外国侵略者同中国封建政权相勾结,共同镇压中国革命,尤其是封建地主阶级对人民的压迫特别残酷时,中国人民往往用战争的形式反对封建政权,这时阶级矛盾就上升为主要矛盾;国内战争发展到直接威胁帝国主义在华利益以及中国封建地主阶级统治时,外国列强往往直接出兵,镇压中国人民,援助中国反动派,这时帝国主义和国内封建主义完全公开站在一条战线上。 3.《天朝田亩制度》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①内容:确立了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规定了农副业产品的生产与分配。《天朝田亩制度》涵盖了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多方面问题。②意义:它是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这个纲领,并没有超出农民小生产者的狭隘眼界。 4. 《资政新篇》的主要内容及评价

①主要内容:在政治方面,主张“禁朋党之弊”,加强中央集权;学习西方,制定法律、制度。在经济方面,主张发展近代工矿、交通、邮政、金融等事业;吸取外国的科学技术,奖励科技发明和机器制造;提出“准富者请人雇工”,即提倡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制。在思想文化方面,提出设新闻官、设“暗柜”,用以监督官员,改革弊政;主张革除缠足、溺婴等社会陋习;提倡兴办学校、医院和社会福利事业。在外交方面,主张同世界各国交往、通商;强调外国人不得干涉天朝内政。②评价:具有两面性。它是一个带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与建设方案。但是,通篇未涉及农民问题和土地问题。这一致命的弱点,决定了这个方案从一开始就缺乏实施的阶级基础和社会条。

5. 太平天国战争的失败原因和教训

历史地位: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把旧式农民战争推向最高峰。对儒家思想的批判动摇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在亚洲的统治。失败原因:根本原因是缺乏先进阶级的领导;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对外国资本主义列强侵华野心的警惕性非常不够,缺乏理性的认识。教训:太平天国起义的发生和失败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力量,但它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 6.戊戌维新运动的历史意义

1.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2.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3.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维新派不仅在思想启蒙和文化教育方面开创了新的局面,而且在改革社会风习方面也提出了许多新的主张。

价值观念开始变化,工商业者的地位上升原因:1.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2.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3.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正因为如此,洋务运动不可能为中国摆脱贫弱找到出路,也不可能避免最终失败的命运

8.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失败的原因在于维新派自身的局限性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政变。维新派自身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不敢否定封建主义,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脱离人民大众。这些都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所致。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企图通过封建统治者进行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根本行不通。

戊戌维新运动时期维新派与守旧派争论的内容有哪些方面? 1.要不要变法2.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3.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 维新变法的举措

政治方面:改革行政机构,裁撤闲散,重叠机构;裁汰冗员,提倡廉洁;取消旗人的特权经济方面:保护,奖励农工商业和交通采矿业;2.提倡开办实业,奖励发明创造3.注重农业发展,建立新式农场4.修铁路,办学堂,设立商会的组织5.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决算军事方面:1.裁减绿营兵,改练新式陆军2.采用西式兵制,习洋枪文化教育方面:1.创设京师大学堂,各地设立中小学堂;2.提倡西学,废除八股等3.翻译外国书籍,派人出国留学4.奖励新著,奖励创办办刊等

维新运动的历史意义:

1.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2.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3.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9.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内容及意义

内容:民族主义: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一是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朝政府,改变它一贯推行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二是追求独立,建立“民族独立的国家”。但并没有从正面鲜明的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民权主义:内容是“创立民国”即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民生主义:在当时指的是“平均地权”,即孙中山所说的社会革命意义: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说,初步描绘出中国还不曾有过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是一个比较完整而明确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它的提出,对推动革命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积极的影响。 18. 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和历史意义

①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②是一场真正的群众性的革命运动;③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0.《临时约法》的基本内容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而“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设国务总理,作为政府首脑;内阁辅佐临时大总统作为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设法院,行使司法权;设参议院为立法机关,行使立法权,参议院有弹劾大总统和国务员的权利;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享有人身、财产、集会、结社、17.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

①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没有揭示封建专制主义得以存在的社会根源。②他们把改造国民性置于优先地位,但是又脱离改造产生封建思想的社会环境的革命实践,没有把运动普及到工农群众中去,仅仅依靠少数人的呐喊,其目标就难以实现。③他们中不少人在思想方法上存在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形式主义偏向。 出版、言论等自由,享有请愿、陈述、考试、选举与被选举等民主权利。

11.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1.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

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使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2.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并在中国形成了“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的民主主义观念。3.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了一次思想上的解放。4.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

12.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及教训

原因: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资产阶级革命派自身的软弱性。表现为:①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②没有充分发动和依靠民众;③没有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教训:它的失败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民族资产阶级不可能领导中国的民族民主革命取得最后胜利。 13. 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在政治上,北洋政府实行军阀官僚的专制统治。一方面,大力扩充军队,建立特务、警察系统,剥夺人民的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等各种政治权利,任意逮捕、杀害革命党人和无辜民众。另一方面,毁弃辛亥革命过程中孙中山苦心缔造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在经济上,北洋政府竭力维护帝国主义、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的利益。③在文化思想方面,北洋政府尊孔复古。 14. 资产阶级革命派对革命果实的捍卫

①发动“二次革命”,反对袁世凯对民主制度的摧残。②组织中华革命党,反对袁世凯专制统治。③发动护国战争,反对袁世凯称帝。④发动第一次护法运动,反对段祺瑞破坏《临时约法》、拒绝恢复国会。⑤发动第二次护法运动。第二次护法战争的失败,标志着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 15. 早期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 ①早期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提倡民主和科学。②民主主要是指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倡导造就法国式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民主还提倡个性解放,平等自由,造就自主、自由的人。③科学主要指自然科学,提倡以科学的精神和科学的方法来研究社会。 16. 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 ①它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同封建主义旧文化的斗争,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沉重打击了封建专制主义。②它大力宣传了民主和科学,启发了人们的理智和民主主义觉悟,将人们从封建专制所造成的蒙昧中解放出来,开启了思想解放的潮流。③它为中国先进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作了准备,为以五四运动为开端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创造了思想文化上的条件。

19.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的特点

1,重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明确的同第二国际的社会民主主义划分界限2.注意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3.开始提出知识分子应当同劳动群众相结合的思想 20.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活动

1.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2.到工人中去进行宣传和组织工作3.进行关于建党问题的讨论和实际组织工作 21.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中的作用

1.大革命是在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军阀的政治口号下进行的。而提出这个口号的,正是中国共产党2.大革命是在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统一战线的组织下进行的。而中国共产党正是国共合作的倡导者和统一战线的组织者。3.大革命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空前广泛而深刻的群众运动,而中国共产党正是人民群众的主要发动者和组织者。4.大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革命战争。中国共产党人不仅帮助和推动了国民革命军的建立,而且在军队中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政治工作,积极提高国民革命军的素质,增强它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共产党员在战斗中更是身先士卒,起着先锋作用和表率作用。5.中国共产党对于大革命所做的独特的、重大的贡献,是当时人们所公认的。 22. 中共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的依据、内容及意义

①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的依据是正确分析了中国的国情,分析了中国社会的性质和革命的性质。二大通过对近代中国经济政治状况的分析,揭示出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现阶段中国革命的性质是民主主义革命,革命的基本动力是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②中共二大通过的宣言规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党的最低纲领,即党在当前阶段也就是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其主要内容是: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③中共二大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24. 北伐战争胜利推进的原因

①国共合作的实现,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特别是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北伐胜利的重要原因。②北伐军得到广大工农群众的大力支持。③北伐战争得到苏联政府的多方面援助,特别是派出的军事顾问帮助北伐军制定了正确的军事战略战术 26. 南昌起义的历史意义

①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②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而前赴后继的革命精神。③成为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伟大开端。④它揭开了土地革命战争的序幕。

23.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和国民革命的兴起

中共西湖特别会议和中共三大的召开。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国民党一大通过的宣言对三民主义作了新的解释,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共同纲领;改组后的国民党成为四个阶级的革命联盟。国民党一大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国民革命由此兴起。工农群众运动的恢复和发展,黄埔军校的创办,冯玉祥的北京政变及孙中山的北上。中共四大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以及工农联盟问题。五卅运动开始的全国范围大革命风暴,省港工人大罢工。

25. 八七会议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地位

①八七会议的主要内容有:第一,会议彻底清算了大革命后期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方针,保证中国革命的继续向前发展。第二,选出了以瞿秋白为书记的中央临时政治局。第三,毛泽东在发言中着重阐述了农民问题和武装斗争对于中国革命的极端重要性。②八七会议的历史地位。八七会议给正处在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中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出路,为挽救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这是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一个历史转折点。 27.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

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从而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中国工农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28. 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

①它粉碎了国民党“围剿”红军、消灭革命力量的企图,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②通过长征,把中国革命的大本营放在了西北,这为迎接中国人民抗日救亡的新高潮准备了条件。③长征保存并锤炼了中国革命的骨干力量。④长征播撒了革命的火种。⑤长征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29. 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

①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②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同世界所有爱好和平和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国际组织以及各种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是分不开的。 30. 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①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华民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②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组织上的进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③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④对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巨大影响,为最终战胜世界法西斯势力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31. 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经验

①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是中国人民战胜一切艰难困苦、实现抗战胜利的力量源泉。②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这是抗日战争得以坚持和胜利的重要的思想保证。③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同时又不惧怕战争。

32.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

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不仅是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②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③中国人民的持久抗战,不仅遏制了日本的“北进”计划,迟滞了日本的“南进”步伐,而且大大减轻了其他战场的压力,为同盟国军队完成太平洋战场的战略转折和实施战略反攻创造了有利条件。

33.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国际格局与国内形势

国际形势:①帝国主义受到削弱,人民民主力量明显增长。②逐步打破了以维持欧洲大国均势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政治格局,形成了美苏两极的政治格局。③这样的国际格局对抗战后中国产生重大影响。国内形势:①中国人民的觉悟程度、组织程度空前提高。②国民党统治集团从其根本阶级利益出发,坚持独裁统治,坚持内战方针,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老路,使中国仍面临两种不同命运和不同前途的尖锐斗争。③三种建国方案,即地主阶级与买办性大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民族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和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与两个中国之命运的斗争日益尖锐。

34. 土地改革的积极作用

经过土地改革运动,解放区广大农民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愿望。解放区出现了新面貌:广大农民对中国共产党更加信任和拥护,工农联盟以及解放区的人民民主政权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广大农民从封建的生产关系中解放出来,生产积极性空前提高,解放区农村的经济面貌得到明显改观;大批青壮年农民踊跃参军,配合解放军作战,人民解放战争有了巩固的后方和最基本的人力和物力保证。

35.中国革命胜利的主要原因和基本经验

主要原因①有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②中国人民走上了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斗争的伟大时代;③国际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支持;④共产国际的指导和帮助。基本经验①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②坚持革命的武装斗争;③加强共产党自身的建设。

36. 国民党统治区政治经济危机加深的表现

①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把接收变成“劫收”,大发“胜利财”,丧失民心。②国民党为了内战,加剧对广大人民的掠夺。③国民党统治集团发动反人民的内战,将全国各阶层人民置于饥饿和死亡线上,激起了全国各阶层人民的反抗。

37. 全国解放战争时期,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的团结合作的主要表现

①同共产党一起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内战、独裁政策,为和平民主而共同努力。②拒绝参加国民党一手包办的“国民大会”、反对国民党炮制的“宪法”。③积极参加和支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民主运动。④同共产党一道为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建立新中国而共同奋斗。

38. .历史性的战略决战

辽沈战役于1948年9月12日开始至11月2日结束。东北野战军主力70万人在林彪、罗荣桓领导下,共歼敌47.2万人。淮海战役自1948年11月6日开始至1949年1月10日结束。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以及地方武装共60万人,在由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等组成的总前委(邓小平为书记)领导下,共歼敌55.5万人。平津战役自1948年11月29日开始至1949年1月31日结束。入关作战的东北野战军、华北解放军主力与地方武装共100万人,在由林彪、45. 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

①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力量相对来说比较强大,它是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主要基础。②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弱小,发展困难,不可能成为中国工业起飞的基础。③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保证工业发展、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一个必要条件。④当时的国际环境也促使中国选择社会主义。 46.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1.对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①引导农民走向社会主义的过罗荣桓、聂荣臻组成的平津前线总前委领导下,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52万余人。 39.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开始,中国历史由此开辟了一个新的纪元。新中国成立初期,执政的中国共产党面临严峻的困难,主要是能不能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能不能战胜严重的经济困难,能不能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能不能保持优良作风。 40. 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

1.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2.统一全国财政。中共七届三中全会,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根本好转的条件:土地改革的完成,现有工商业的调整,国家机构经费的大量节减。3.开展“三反”、“五反”运动,合理调整工商业。“三反”指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五反”指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窃国家资财、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 41.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初步开展

1.新中国成立前夕党的外交方针。①另起炉灶;②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③一边倒。2.《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的签订。3.亚洲太平洋地区和平会议是新中国成立后主持召开的第一次大型国际会议。4.抗美援朝的胜利,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为新中国的建设赢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42.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成份

①新民主主义社会存在着五种经济成份,即: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②其中主要的经济成份是三种,即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和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43. 开始采取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际步骤

①没收官僚资本,确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②开始将资本主义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③引导个体农民在土地改革后逐步走上互助合作的道路。

44.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特点 ①中共中央在1952年底开始酝酿并于1953年正式提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明确规定:“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简称“一化三改”、“一体两翼”。②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总路线,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有机统一的特点。

渡性经济组织形式:互助组、初级合作社、高级合作社。 ②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则和方法是自愿、互利,典型示范,逐步推广。2.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①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行和平赎买政策,采取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国家资本主义的初级形式和高级形式。和平赎买政策的特点。②社会主义改造中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了“四马分肥”的办法,“四马分肥”具体是指国家所得税、企业公积金、工人福利费、股金红利。

47. “一五”计划的内容及成就 ①第一个五年计划规定,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保证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水平。②成就:工业方面,建设了一大批基础性的重点工程,为国家的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坚实基础。如鞍山、包头、武汉三大钢铁基地的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中国在工业建设上接连实现了具有历史意义的许多项零的突破,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沈阳机床厂建成投产等。农业方面,农业产品产量,也有大幅度提高。交通方面,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通车,从此铁路贯通中国南北。青藏、康藏、新藏公路建成通车,沟通了西藏和内地的联系。 48.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意义 ①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在中国全面确立起来;②使社会生产力从旧的生产关系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

原因:1.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群众是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2.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各少数民族、爱国的知识分子和华侨等,都在这场斗争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3.没有广大人民和各界人士的广泛参加和大力支持,中国革命的胜利是不可能的。4.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够走上胜利发展的道路,是由于有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的政党,不仅代表着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和全中国人民的利益。5.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过程中始终英勇地站在斗争的最前线。6.“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中国人民基于自己的切身体验所确认的客观真理。7.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够赢得胜利,同国际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支持是分不开的。基本经验:1.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2.坚持革命的武装斗争3.加强共产党自身的建设

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

1.从争取经济独立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2.从赢得政治独立到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3.从发展新民主主义文化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4.从打破封锁到全方位对外开放5.从“小米加步枪”到逐步实现国防现代化。 我国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国内外条件

1.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力量相对来说比较强大,它是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主要基础。2.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弱小,发展困难,不可能成为中国工业起飞的基础。3.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保证工业发展、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一个必要条件。4.当时的国际环境也促使中国选择社会主。总之,通过这一历史性选择,中国共产党创造性的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开始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 中共八大的历史功绩

1.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2.在经济建设上,大会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在政治建设上,提出要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使党和政府的活动做到“有法可依”和“有法必依”;在执行政党建设上,强调要提高全党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水平,健全党内民主集中制,坚持集体领导制度,反对个人崇拜,发展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3.陈云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为大会所采纳,并写入决议,成为突破传统观念、探索适合中国特点的经济体制的重要步骤。4.中共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它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

内容:全会冲破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并且断然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做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全会恢复了党的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审查解决了历史上遗留的一批重大问题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 1992年邓小平南巡谈话的主要内容

1.邓小平强调,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2.邓小平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3.邓小平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4.邓小平指出,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5.邓小平强调,我们搞社会主义才几十年,还处在初级阶段。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

评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取得的十大成就)

1.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现代化建设事业稳步前进,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并不断完善,各项改革事业取得重大进展。3.全方位对外开放取得新突破,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4.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5.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6.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得到全面贯彻。7.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8.祖国统一大业取得重大进展9.积极开展全方位外交10.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简述我国改革开放的现代建设化取得成功的宝贵经验

1.必须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为改革开放提供理论指导。2.必须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始终保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3.必须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坚持执政为民、紧紧依靠人民、切实造福人民,在充分发挥人民创造历史作用中体现党的领导核心作用。4.必须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市场配置资源资源的有效性,使全社会充满改革发展的创造活力 5.必须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制度保证和法制保障。6.必须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更加自觉、更加主动的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7.必须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实现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由广大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8.必须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为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做出贡献9.必须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坚持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的统一,确保社会安定团结、和谐稳定。10.必须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抗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 20.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是什么? 原因: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首先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腐败社会制度决定的。其次,是国家经济特别是经济技术和作战能力的落后。教训:落后就要挨打,但是从根本上来说,不推翻腐朽的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腐败社会制度,要想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去进行胜利的反侵略战争是不可能的。 8中共早期组织的活动:

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到工人中去进行宣传和组织工作;进行关于建党的问题的讨论和实际组织工作

9中共在大革命中的作用:

在政治上,中共根据历史发展的进程提出了基本的政治纲领和政治口号。领导权问题主要是政治领导,大革命的发展是按照中共指引的方向前进的在组织上,在中共的推动、帮助和组织下,建立了国共合作的革命统一战线,推动了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 在群众运动方面,大革命时期的工农运动基本上是在中共的领导下发动起来的在军事上,在中共推动下,建立了革命的武装、创办了黄埔军校,在国民革命军中建立了政治工作制度 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

1.太平天国起义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2.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3.太平天国起义还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版权威。这在一定程度上消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4.太平天国起义还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5.太平天国起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6.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7.太平天国是以宗教来发动、组织群众的8.太平天国也未能正确地对待儒学 三次左倾错误

1、1927.11至1928.4的左倾盲动错误,认为革命形势在不断高涨,盲目要求“创造总暴动的局面”

2、1930.6至9月以李立三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地认为中国革命乃至世界革命进入高潮,盲目要求举行全国暴动和集中红军力量攻打武汉等中心城市

3、1931.1至1935.1以陈绍禹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

原因:1、除了八七会议以后党内一直存在着的浓厚的左倾情绪始终没有得到认证的清理

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内部事务的错误干预和瞎指挥 为什么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1全面抗战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方针 实行全面的全民族抗战的路线 采取持久战的战略方针

敌后战场的开辟与游击战争的发展 敌后战场的开辟和发展 游击战争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 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

坚持抗战、团结、进步,反对妥协、分裂、倒退 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 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 三三制的民主 政权建设 减租减息,发展生产 文化建设与干部教育

推进大后方的抗日民主运动和进步文化工作 抗日民主运动的开展 抗日文化工作的开展 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 马克思主义中国话命题的提出 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系统阐明

整风运动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全党的确立

当时中国之所以要着力进行和可能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因 1.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力量相对来说比较强大,它是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主要基础2.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弱小,发展困难,不可能成为中国工业起飞的基础3.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保证工业发展、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一个必要条件 早期探索的积极进展 《论十大关系》的发展 中共八大路线的制定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发表 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