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岛旅游吸引物空间结构及其演化——基于41家高等级旅游景区(点)的分析
2021-05-13
来源:榕意旅游网
第3O卷第1期 2010年1月 热带地理 Vbl_30,NO.1 Jan.,2010 TROPICAL GEOGRAPHY 海南岛旅游吸引物空间结构及其演化 一基于41家高等级旅游景区(点)的分析 申涛,田 良 (海南大学旅游学院,海口570228) 摘要:借助地理计量分析方法,以海南岛A级景区、国家森林公园等41家旅游景区(点)为研究对象,通过 最邻近指数与地理集中指数、不同等级类型景区(点)在各行政区内分布的比较,以及景区(点)在东、中、西 三大区域的分布差异,分析了海南岛高等级旅游吸引物的空间结构特征及其演化阶段和模式。结果表明:海南岛 高等级景区(点)整体分布较均匀,但在全岛18个市县中的分布呈现一定的集中性,以三亚、海口、琼海和万 宁4个聚集区为基础形成了东部旅游带,且优势明显;高等级旅游吸引物数量众多,以自然景观类为主,但相似 程度较高,资源多样性没有得到充分展现:高等级旅游吸引物空间结构演化经历了点状模式的萌芽阶段,放射模 式的起步阶段和凝聚+扩展模式的快速发展阶段。 关键词:高等级旅游景区(点);空间结构;海南岛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221(2010101—0096-05 国外对旅游空间结构的研究始于上世纪6O年 代。如Christaller等运用区位理论研究游憩活动与 地理空间结构的关系;Pearce在讨论旅游规划时, 将空问系统按尺度区分为全国水平、区域水平和地 是海南岛旅游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其数量、类型以 及空间分布格局,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海南岛旅游业 的空间结构。针对海南岛相关研究尚属空白的客观 现实,深入研究旅游吸引物的空间结构及其演化, 有利于海南优化旅游布局,从而全面提升旅游的档 方水平3个层7欠I“。国内在该领域的研究始于8O年 代,主要为旅游地空间组织形态及其演化模式、旅 游流空间结构以及旅游地空间相互作用等方面的研 究,如郭来喜将全国划分为九大旅游带、149个基 本旅游区L2J;陆林通过描述游客流动的时空特点, 次和品位,确保“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顺利推进。 1 研究对象 我国从2001年开始评定1A级——4A级旅游 景区(点),2007年5月公布了首批国家5A级旅游 景区(点)。A级景区(点)通常代表各地旅游吸引 研究了黄山景区的空间结构【jJ;黎筱筱等对全国优秀 旅游城市空间分布及其动力机制做了有益探索【4J。研 究认为,旅游地空间结构研究在没有统一理论指导 的现实背景下,方法论还未建立,诠释性和描述性 论证较多,定量研究和数学方法运用较少,新的技 术、方法,如地理信息系统应用较少 J。许多研究 或停留在微观尺度,只对城市或景区等较小空间范 围进行研究,或从宏观角度对全国旅游业发展的空 间格局进行总体认识,缺乏从区域层面结合地理空 间分布的衡量指标进行深入分析。 旅游吸引物的空间结构影响着旅游活动的空 间属性,对其进行分析有助于旅游业的整体布局与 物的精华。本文在海南30家国家A级旅游景区(点) 和8家国家森林公园的基础上,另选取了新建的3 家大型景区(呀诺达热带雨林文化旅游区、三亚槟 榔河生态乡村旅游区和海口热带森林博览园)作为 样本,利用地理计量的分析方法,从不同角度,对 海南旅游吸引物空间结构进行分析。这41家单位基 本上囊括了海南岛的主要景区(点),对海南岛旅游 吸引物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2高等级景区(点)空间结构特征 2.1 最邻近指数与地理集中指数 最邻近分析法能够较为准确、客观地判定点状 开发。海南岛以迷人的热带景观和独具特色的海岛 风情为主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这些优质旅游资源 收稿日期:2009-08—13 修订日期:2009—10—2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0761001:70761002);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05JA630010) 作者简介:申涛(1983--),男,甘肃平凉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区域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E—mail)shentao8324@163.tom。 通讯作者,博士,教授,(E-mail)tianliang0606@163.corn。 1期 申 涛等:海南岛旅游吸引物空间结构及其演化 97 要素空间分布的类型是聚集的,均匀的还是随机 的【 。本文将4l家高等级旅游景区(点)抽象为点 状要素(图1)。在不考虑交通等其他影响因素的条 /一一、 一 一 一 、。。静、、一 、, 、 。 情卅f 转 / 。 ・ , ‘ 、 球乃 。 ‘ ’ t 甜 、 , ・ 侏拳!。・0:, 、、一≤澎一 图1海南岛高等级旅游景区(点)分布示意图 Fig.1 Distribution ofHigh-grade tourism attraetons in Haman Island 件下,利用Arcview,测算出每个点与其最邻近点之 间的直线距离de(最邻近距离),其平均值 15.15 km。定义矗为理论最邻近距离,则 其中A=33 920 km 为海南岛陆域面积,n=41为点 状要素个数,计算得dE ̄14.38 km。设尺为最邻近 指数,且 p—V d£ 当R=I,点状要素为随机分布;尺>l,为均匀分布; <1,为凝聚分布。 据上述公式计算,海南岛高等级旅游景区(点) 最邻近指数为1.05,大体介于随机和均匀分布之间。 总体来看,41家高等级旅游景区(点)散落于全岛 各处,空间分布形态整体上还是比较均匀的。 为深入分析高等级旅游景区(点)在海南岛各 市县的空间分布状况,引入地理集中指数G来精确 度量其分布的集中程度。公式为【6j: 2 G:l。。× 其中,X 为市县i的景区数量,丁为景区总数, 为 市(县)总数。G取值在0到100之问,G值越大, 表明高等级景区在各市县分布越集中;反之,则越 分散。 经计算,海南岛高等级旅游景区(点)地理集 中指数G=35.43。为便于对比研究,假设41家景 区平均分布于各市县,此时的地理集中指数G = 23.57。显然G>G ,表明海南岛高等级旅游景区(点) 在整体分布比较均匀的情况下,在全岛18个市县中 的分布呈现一定的集中性。 2.2不同等级类型景区(点)在各行政区内分布的 比较 据表l,41家高等级旅游景区(点)广泛分布 于全岛l8个市县中的13个,总体分布较为均匀; 但深入观察发现,局部区域之间分布仍存在差异: 东南部临海地区较多,沿东线高速公路形成4个分 布较为集中的区域,中西部相对较少。l8个市县中, 三亚、海口、琼海和万宁拥有多达26家高等级旅游 景区(点),占总数的63.41%;其中,三亚市拥有 9家高等级景区(点),包括2家国家5A级旅游景 区,这些高品质旅游吸引物奠定了三亚在全岛旅游 业中的龙头地位,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旅游度假胜地。 表1 海南岛高等级旅游景区(点)按行政区域分布状况 Tab.1 Administrative distirbution ofHigh-grade tourism attractions in Hainan Island 海南岛高等级旅游景区(点)分布密度为ll2l 家/1 000 km ,三亚、海口、琼海和万宁的高等级景 区(点)分布密度均远大于全岛平均水平,尤其是 三亚,达到4.70家/1 000 km 。 据统计,2007年三亚、海口、琼海和万宁4市 旅游景区接待人数占到全省总数的89.18%,反映了 海南岛旅游吸引物区域分布不均衡对旅游流的影 响。在中西部各市县中,儋州拥有的高等级景区数 量最多,借助于临近洋浦、东方的区位优势,有望 成为西线旅游开发的领头羊。 98 热带地理 30卷 海南岛高等级旅游景区(点)以3A、4A级景 区和国家森林公园为主体,其中3A级景区(点) 的数量最多,有l3家,占高等级景区(点)总数的 31.71%:4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点)有10家,占 到总数的24.39%。高级别旅游景区具有较强的吸引 力,占全岛主要旅游吸引物总量的比例较高,反映 了海南岛旅游资源禀赋高、质量优,旅游业发达的 现实状况。 在高等级旅游景区(点)的资源类型方面,参 照已有资源分类方法,结合海南自身特性,将41 家景区(点)分为8类(表2)。 表2海南岛高等级旅游景区(点)资源类型及空间分布 Tab.2 Classiifcation ofresource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high-grade tourism attractons in Hainan Island 海岸带景观类旅游景区(点)共8家,分布集 中,其中6家位于三亚;山岳、热带原始森林类景 区(点)数量最多,占总数的29.27%,分布相对分 散,12家座落于9个不同的市县。珍禽异兽类和热 带作物及田园风光类旅游景区分别拥有5家,分布 也相对分散,基本是每个景区位于不同的市县,比 如5家热带作物及田园风光类景区,就分布于海口、 三亚、万宁、文昌和定安5个不同的市县。人文古 迹类5家景区相对集中,位于海口和琼海两地,海 口的五公祠和海瑞墓均属历史遗迹,琼海的人文旅 游景点主要是围绕着博鳌亚洲论坛发展起来的。其 余的水域风光类,火山、溶洞、温泉类和社会风情 类景区各有2家,主要位于海口、儋州和琼海等地。 从高等级旅游景区(点)的资源类型来看,海 南岛自然景观类吸引物占绝大多数,社会人文类较 少;其中海岸带景观类和山岳、热带原始森林类数 量较多,但品质、性能差异不大,不利于旅游产品 多样化的开发和旅游线路的设计编排。 2.3区域空间分布差异 进一步考察海南岛高等级旅游景区(点)空间 结构,衡量其区位差异,利用区位熵概念分析东、 中、西部高等级景区(点)分布,其公式为【4J. Qi: } m 。} } M 式中,m,为区域i中景区个数, 为该区域内 包含的市县数量,n=3,表示区域个数,Qf为区域i 内景区分布的区位熵,一般来讲,Q 大于1,说明 区域i内景区分布较多,反之较少;Q 越大;说明 区域i景区数量越多,旅游吸引物发展水平越高。 表3可见,海南岛东部地区高等级旅游吸引物 分布的区位熵为2.12,远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的 0.53和0.38,是中部区位熵的约4倍,西部的近6 倍,反映了东、中、西部高等级旅游景区(点)分 布的不均衡程度。 表3海南岛东、中、西部高等级旅游景区(点)分布区位熵 Tab.3 Quotient of location ofhigh—grade tourism attractions in three areas ofHainan Island 海南岛东部临海的6市县共有29家高等级景区 (点),占总数的70.73%:中部6家景区分布于除 屯昌以外的4个市县;西部地区的6家高等级景区 (点)位于儋州、昌江和乐东3个市县,客观反映 了海南岛东部地区旅游业开发较为完善,高品质旅 游景区(点)较多,中、西部旅游业发展滞后,东 部与中、西部旅游业发展极不平衡,“东重西轻”的 旅游业发展格局。 3 高等级景区(点)空间结构演化及 其模式分析 旅游吸引物空间结构的演化在一定程度上体现 着区域旅游业的发展和演进 J。改革开放以来,海 南岛旅游业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在不同阶段, 高等级旅游吸引物空间分布演化呈现不同的模式。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中央和地方政府对海南岛 开发的逐渐重视,海南旅游吸引物开发进入萌芽阶 1期 申 涛等:海南岛旅游吸引物空间结构及其演化 99 段(1978—1987年),41家高等级景区(点)中有 9家在这一时期对外营业,如图2中“・”所示,这 些景点主要位于海口、三亚和万宁等地,布局相对 问分布演化的特点可称为凝聚+扩展模式。 当前,海南提出建设“国际旅游岛”的任务, 在高规格、高品位开发和管理新景区的同时,注重 分散;主要是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历史文化古迹和资 源、区位优势突出的零散景区。比如海口的五公祠 和海瑞墓,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三亚大小洞 天和天涯海角风景区自古以来就是知名的旅游胜 地。这一时期高等级景区(点)建设处于自发状态, 比较分散,可称为点状发展模式。 从海南建省办特区开始,海南旅游吸引物开发 进入起步阶段(1988—1997年),41家景区(点) 中,有6家在这一时期建成营业,其分布如图2中“・” 所示,这些景点几乎全部是在原有旅游景区的周围 发展起来,使区域景区的范围扩大,景点数量增多; 比如鹿回头公园、亚龙湾国家旅游度假区和美天涯 热带海洋世界均位于三亚。在此阶段,吸引物空间 布局的演变可称为放射模式。海口、三亚作为全岛 旅游主要集散地和目的地的作用更加明显,为两大 旅游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 ,一 一 , 一 一 ‘ 一● 啦 。. 童. . ,,。 瓣州文黯 . ‘ ・ , -‘ ‘ 一 . . .‘ 琼警 方 . ▲ \ 』 五指1J{‘ 刀rj露 ・ ‘仪亭。・ 一 、~・一 … — :薹薹落差茎 ‘ 兰 点 图2不同发展阶段高等级景区(点)分布示意图 Fig 2 Distribution ofHigh-grade tourism attraction indiferent phase 以海南旅游启动对韩国市场的开发、海口和三 亚通过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验收、三亚南山文化旅游 区首期项目正式开业等为标志,海南旅游吸引物开 发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1998--2008年)。41家高 等级景区(点)中,多达26家在这10年间建设并投 入营业,如图2中“▲”所示,涌现出的大量景区散 布于全岛各处。这一阶段,海南旅游景区(点)建 设得到空前发展,形成了海口、三亚、琼海、万宁4 个聚集区和东部旅游带。此阶段海南旅游吸引物空 改造、扩建和提升老景区,海南岛旅游吸引物的开 发将进入数量、质量和结构布局并重的发展阶段。 根据《国际旅游岛规划纲要》的思路,海南将延续 旅游吸引物开发的凝聚+扩展模式,在稳定东部旅 游带的基础上,加大向中、西部辐射,努力建设具 有较强吸引力的高品位景区,逐步形成东、中、西 三个旅游带定位各异、和谐共进的格局。 4 结论 海南岛旅游吸引物数量众多、类型丰富,尤其 是高质量旅游景区(点)在全部吸引物中的比例较 高;其散落于全岛各处,空间分布总体较均匀。但 从行政区划来看,高等级旅游吸引物处于东部少数 几个市县,分布的集中程度高;中、西部缺乏有影 响的旅游景区(点),吸引物的开发远远落后于东部 地区,呈现较大的区位差异。空间结构演化也经历 了若干不同发展阶段,并呈现出不同的演变模式。 以上研究结果准确、客观反映了海南岛旅游吸 引物空间分布状况及其演化过程,“国际旅游岛”建 设过程中,应采取积极主动的措施,优化旅游吸引 物空间布局。比如,突出海口和三亚作为海南岛两 大中心旅游城市和重要口岸的地位,南北呼应,发 挥辐射和带动其他市县的引擎作用;通过加强各个 市县的旅游合作,打破严格的行政区划,根据旅游 资源脉络关系,开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区域性旅游 产品,使海南岛真正成为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世 界一流旅游度假目的地。 参考文献: 【1]马中华,刘继斌.吉林省旅游 问结构构建fJ1.经济地理,2008, 28(1):l63—166. 【2]尹贻梅,陆 麒,邓祖涛.国内旅游宅问结构研究述 IJj.旅游科 学,2004,18(4):49 54. I3】陆林.山屠风景区客流研究——以安徽黄山为例【J1.地理学报, 1994,49(3):236—246. [4]黎筱筱, §晓龙,吴必虎.巾国优秀旅游城市空间分布极其动力机 制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6,20(5):120—124. 【5]吴必虎,唐子颖.旅游吸引物空间结构分析——以中国酋批国家 4A级旅游区(点)为例[J] 人文地理,2003,18(1):1—5. 【6】谢志华,吴必虎.中圜资源型景区旅游空间结构研究『J1.地理科学, 2008,28(6):748—753. 【7】陈志军.区域旅游空间结构演化模式分析——以江两省为例Ⅲ.旅 游学刊,2008,23(11):35 41. 热带地理 3O卷 A Study on Spatial Structure and Its Evolution of Tourism Attractions in Hainan Island SHENTao,TIANLiang (Tourism collegeofHainan University,Haikou 570228,China) Abstract:Witll geographical quantitative analysis methods.this paper aims to stud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patial structure and evolutionary models of 4 1 high quality tourism attractions in Hainan island,which mainly through the nearest neighbor index,geographic concentration index and the comparison of distribution of various scenic spots in diferent administrative distictrs,as well as the diferent distribution in eastern,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The results show that high quality tourism attractions are on the whole well—distributed in Hainan Island, but there are centralizations in 1 8 administrative distircts.Based on Sanya,Haikou,Qionghai and Wanning,it formed an eastern tourist belt which has an obvious advantage.There are a large number of high-class tourist attractions,and most of them re nataural scenery.But they have a high similriay,and tthe diversiy tof resources haven’t been fully demonstrated.The spatial structure’s evolution of high—grade tourism attractions experienced point—like model in its infancy,radiation model in the initial phase and the cohesion+expansion model in its rapid growth stage. Key words:high—grade tourism attractions;spatial structure;Hainan Island (上接第83页) Abstract ID:1001—522l(2010)0l一0079一EA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Spatial Effects of Creative Industry Agglomeration Areas in Nanjing WANGYi ,XUDi ,ZHUXigang (1.SchoolofGeographicandOceanographicSciences ofNanjing Universiy,Nantjing210093,China 2.School ofGeographic Sciences ofNanjingNormal Universiy,Nantjing 210046,China) Abstract:In recent years,creative industries are developing as a new economic form with their increasingly significance on cities and regions and becoming one of the key agents of reconstruction of post—industrialized rban geographical landscape.In Chiuna,previous work on creative industry was mainly focused on the importance to develop cities but little on creative industy agglromeration reas.Through aa case study of Nanjing,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make some contributions in these areas.It examines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35 creative industry agglomeration areas and suggests that there are three development models of creative industry agglomeration area,and they are model that is based on reconstruction of historical industrialized space,model hat relies on itnnovative institutes and model that is dependent on natural and human landscape.The Creative Industry Agglomeration Areas development not only restructure the urban space of Nanjing,but als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urban spatial development through creating urban landscape,reviving historical surrounding and replacing the industrialized space. Key words:creative industry agglomeration reas;spataial distribution;spatial effec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