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苏州数字城市三维基础平台系统工程

2020-10-14 来源:榕意旅游网
苏州数字城市三维基础平台系统工程

2011-10-27 作者:北京天下图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来源:北京天下图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1.概述

2006年6月《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十一五规划》提出了完善城市基础空间地理数据资源建设,建立城市三维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共享和交换平台,实现各部门地理信息数据实时交换的建设目标。 本项目建立了苏州市三维地理空间信息资源共享体系与环境,为苏州市规划、建设、管理和社会各行业提供真实、全面和高效、稳定的城市三维地理空间数据服务;从技术上解决了“城市三维形态”的表现,信息采集、制作、共享发布和三维应用的关键技术,解决三维地理空间信息的实用化问题;从根本上解决“数字城市” 基础空间信息数据更新速度慢、生产管理与应用管理脱节、信息共享模式单一问题;为全市各行各业提供最基础的三维空间信息服务平台,为城市建设、管理及服务部门提供科学决策依据,为“数字苏州”的建立奠定坚实的基础。

2.系统数据建设成果 2.1.地形图三维建库

80平方公里三维矢量楼块,直接调用ArcGIS的SDE数据,通过VRMap自动生成

2.2.影像图高程模型三维建库

2100平方公里地形,影像300G三维表达

2.3.地下管网三维建库

人民路沿线115公里地下管线

2.4.城区精细模型三维建库

主城区50平方公里范围精细模型

2.5.道路桥梁、景观数据库

2.6.规划专题信息三维表达

3.系统建设成果

3.1.三维空间信息服务平台系统

搭建基于苏州政务专网的三维空间信息服务平台,实现海量三维地形、影像、模型、矢量数据的数据管理和网络发布,为其它专业应用系统如三维规划方案审批辅助决策系统提供三维数据服务(三维场景访问服务, 地形影像数据服务, 矢量模型数据服务)和三维空间查询分析等服务,并有专门的运维支撑系统对平台提供7×24小时电信级运营维护。

3.2.三维规划审批辅助决策系统

基于三维空间信息服务平台的应用借口,搭建规划辅助决策应用,实现规划信息查询、多方案比较、建筑体量调整、日照分析、通视分析、规划控告、三维测量、规划指标自动计算、二维矢量数据叠加等多项专业规划管理功能,系统还提供多种三维仿真特效,利用三维虚拟现实技术更直观准确的表达规划效果,为决策提供支持。

3.3.三维导航应用系统

基于三维空间信息服务平台的应用借口,开发导航支持功能,实现GPS的数据直接读取,在三维场景中实时显示GPS导航轨迹;可以记录、回放导航轨迹,并对GPS历史轨迹进行管理。

4.项目特点

4.1.技术完整、全面

系统的解决了三维多源数据的如何管理、如何发布、如何应用、如何保障四个核心问题,建立城市三维空间地理信息资源共享、交换机制和相关的规范标准体系,实现城市空间地理信息共享服务平台。 4.2.体系架构成熟

采用安全稳定的J2EE体系架构,显著地提高系统的可移植性、安全性、可伸缩性、负载平衡和可重用性。

4.3.共享模式先进、安全

区别于一般的共享应用仅仅是数据的直接拷贝或网络下载的模式,本项目中的共享模式则是通过webservice的方式,应用单位获得的是数据应用接口,在此接口上进行专业应用,保证了数据的安全。 4.4.标准制定和数据维护

软件是应用的载体,数据是应用的基础,项目不仅解决了软件层面的建设问题,而且在三维数据加工及标准的制定两方面,提供给用户完整的技术服务,基于VRMap产品体系,实现三维数据的加工、集成、管理和维护,以保障系统的建设,避免数据与系统建设的脱节问题。 4.5.海量空间数据管理技术

数据管理层独立构架,与系统其它层逻辑分离,实现了空间数据存取的设备及位置无关性,多尺度和多类型的三维空间数据一体化存储、管理和调度机制;支持基于Oracle9i的三维空间数据库,采用LOD-R+树的索引组织技术,建立三维元数据录入、发布、查询和管理机制。 4.6.海量数据网络发布技术

基于ActiveX控件的Web3D实时浏览技术,网络发布与可视化技术,基于节点和图层的数据组织模型,基于LOD的场景简化技术,基于可见性缓冲的数据加载技术,实现数据并行载入,对硬件(显卡)并行处理功能提供最优化的支持和集成,网络数据压缩传输技术与硬盘Cache技术,提高浏览和响应速度。

5.综述

本项目以3S等空间信息技术为核心,集中解决了城市空间地理信息资源集成问题,为苏州市空间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提供数据基础平台和技术保障。项目建立了三维数据的制作规范、建库规范和分类标准,完成了苏州市域三维数据的制作和建库,实现了城市地理信息三维可视化,搭建起苏州城市三维空间地理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并在基础上,完成一系列政府部门(规划、气象等)业务空间应用系统,形成城市三维空间地理信息资源深度开发和综合利用的体系框架,为“数字苏州”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