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我市企业科技创新活动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措施概要

2024-02-24 来源:榕意旅游网


我市企业科技创新活动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措施

市科技局局长 霍建君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创新型城市建设为目标,通过政策引导、主体培育、平台打造、载体带动等一系列举措,使企业的科技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主体地位得到进一步确立,为加快推进我市工业经济创新发展积累了较好的基础和条件。

一、企业科技创新活动现状

从科研机构建设层面看,目前我市工业企业设立科研机构的总数达到183家,其中大中型工业企业设立研究开发机构的比例达到51.4%,科研机构平均拥有科技人员数为23人。同时,市级以上各类企业工程技术中心已增至54家,其中省级以上12家,各中心累计拥有各类科技人员3365人,占企业职工总数的10.7%。三年来,各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累计投入研发经费12.8亿元,占企业销售收入的3.6%,获得各类授权专利1615件,承担实施宁波市级以上各类科技项目236项,引进博士、硕士生及具有高级职称的人才190人,开发的新产品帮助各依托企业累计实现新产品销售收入249.1亿元,占企业销售总额的69.4%。

从科研经费投入层面看,2007年全市企业技术开发经费支出累计达到8.3亿元,比上年增长12.2%,在宁波各县(市、区)中居第三位,其中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6.4亿元,占科技活动内部经费支出总额的81.7%,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比上年增长18.5%。同时,我市企业科研经费规范建账的意识进一步增强,目前经税务部门初步审核,我市2007年度可享受企业技术开发费150%抵扣的企业已增至14家,抵扣额

1

6972.9万元,同比增长65.7%,加计额为3486.5万元,预计企业可使企业少缴所得税额958.8万元。

从科技创新人才层面看,目前我市人才资源总量达到10.9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5.1万人,拥有中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1.2万人,每万人口拥有专业技术人员1056人。据对我市324家有科技活动经费支出企业的调查,这些企业已有各类科技活动人员5672人,其中研究与试验发展(R&D)人员3187人,具有高级和中级职称的人数分别为610人和2476人,科技活动人员占企业职工总人数的比例达到4.1%。同时,35家宁波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集聚人才的效应尤为突出,共集聚和吸引各类人才3250人,占企业职工总人数的比例达到19.4%。

从创新成果层面看,今年以来,我市已累计申报宁波市级以上科技项目144项,其中国家级58项;已推荐上报宁波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27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级6项。今年1-5月份,我市规模以上企业已实现新产品产值72.2亿元,同比增长21%,新产品产值率达到18.8%,已累计新增宁波市级以上新产品96只;获得授权专利1154件,其中发明专利23件、实用新型专利426件,授权总量累计达到10523件(在全省率先突破1万件)。

从科技型企业层面看,目前我市有各类科技活动企业324家,其中宁波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35家,在全市百强企业和百家纳税大户中,科技型企业占了半壁江山。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逐步提高,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第一增长点,并形成了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两大百亿产业群,今年一季度,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共创产值96.68亿元,同比增长21.9%,高出全市工业总产值增幅11.4个百分点,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3.9%,预计上半年全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将达到225亿元,占工业总产值比重将达到24%。今年1-5月份,全市24家产值超2亿元工业企业中,科技型企业占了50%,累

2

计实现产值44亿元,同比增长25.3%,高出全市规模企业平均增速11.5个百分点。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科研经费投入仍显不足。近年来,我市企业技术开发经费、R&D经费投入总量虽然呈增长趋势,但还远远不够,特别是2007年全市R&D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仅为0.9%,低于全省平均值1.3%的水平。市财政科技经费投入虽然每年逐步递增,但仍跟不上我市经济发展的速度。研发投入的不足,导致多数企业无力进行核心技术和前瞻性技术的战略研究,技术创新活动普遍维持在一些低端技术的研发上,制约了企业创新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2、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偏少。全市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只有10家(鄞州已达29家、北仑已达17家),宁波市级只有25家,并且我市这些高新技术企业大量集中在家电、化纤、轴承等行业,而对照国家新修订出台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要求,我市企业符合条件的不多,重新认定和申报的形势不容乐观。同时,从2007年度统计数据看,各镇(街道)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平衡现象比较突出,其中产值超30亿元的有4个,不足6亿的有3个。

3、企业创新意识和能力亟待增强。目前我市开展科技活动的企业家数不足全部规模企业的五分之一,大部分企业新产品开发意识有所提高,但由于科技创新人才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并不多,模仿跟踪多,自主开发能力不强。在征集企业技术难题时,部分企业没有从企业实际需求出发,应付了事的多。我市企业每年的专利申请和授权数量较多,但覆盖面不广,且绝大多数集中在家电行业,化纤、轴承、汽车零部件等主导行业中数量很少。在市里组织的一些科技合作活动中,企业家亲自参与的不多。由于企业负责人对科技研发投入重视不够,目前技术开发费150%加计扣除政策执行情况不是很理想。

3

4、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尚需加强。为企业提供专利申请、技术价值评估、信息咨询等服务的科技中介机构很少,且服务功能单一、专业化程度不高,尚无法满足企业创新需求。在我市的一些主导产业中尚缺少一批以共性技术服务为切入点的公共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同时,有关职能部门间支持平台建设的工作合力不够,平台建设是一项涉及诸多方面的系统工程,仅靠某个部门推动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各相关职能部门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共同完成。

三、下一步对策措施

1、坚持“工业立市”战略不动摇,明确创新发展的总方向。在当前企业面临困难,企业家信心指数不高的情况下,作为政府和政府部门,最重要的一条是坚定“工业立市”战略不动摇,明确创新发展的总方向。当前我市经济既是传统产业发展的困难期,更是依靠科技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机遇期,要坚定走科技创新必由之路,重燃企业家创新创业信心指数,激发企业创新创业热情,努力把企业家的关注点集中到创新,兴奋点引导到创新,利益点荟萃到科技进步。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坚持创新,某种程度上通过困难倒逼,我市的产业层次一定能上新的台阶。

2、服务企业发展模式转型,加大科技招商力度,努力促使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带动性强的高新技术项目生根开花。针对我市创新人才缺乏,创新力量薄弱的现状,必须借助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的力量,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之路。坚持“领出去,请进来”的工作方针,有针对性地开展“百家企业进院校,千名专家到企业”活动,带领企业走进各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定期举行科技项目发布会,招引外部科技资源,支持和鼓励企业与高校院所共建产学研联合实体,帮助企业解决技术创新问题以及转型发展问题。积极参与长三角地区科技合作,抓紧建设虚拟科学院、市产学研联合研究院等,拓展产学研合作渠道和方式,利用网络、会展、论坛等载体,进一步提高科技合作的层次和水平,为企业集

4

聚科技资源,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撑。

3、帮助指导企业应用高新技术嫁接改造传统产业,努力提升传统产业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程度。传统产业是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传统产业的改造将成为我市结构调整和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努力提高传统产品的科技含量,积极收集我市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共性及关键性技术难题,组织开展科技攻关,增强企业市场竞争能力。与此同时,分类有序地推进企业工程技术中心建设,进一步总结经验,规范其认定、考核和奖励办法。在家电、化纤、轴承、汽车零部件等重点优势行业,通过公开招标形式,利用政府引导、多方投资的模式,组建公共技术创新服务平台。鼓励企业应用高新技术嫁接改造传统产业,重点是抓好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促进信息技术与传统产品的融合,使传统产品焕发新的生命力。一方面要鼓励企业引进和应用先进的生产设备,另一方面更要鼓励企业加快现有生产装备改造,提高装备的智能化和数字化水平,要进一步鼓励和引导更多的企业实施ERP等制造管理过程信息化,从整体上提升我市企业生产管理水平,提高生产效率,增强市场竞争能力。鼓励企业加快新产品开发,加强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产品扶持,提高批量生产能力。对列入国家高新技术及产业领域的产品,按其销售额给予一定比例的奖励;通过排摸,对具有较好经济和社会效益的高科技项目,政府各部门共同形成合力,帮助解决生产要素制约,促进企业尽快上马投产。

4、积极培育科技型创新型企业,支持科技含量高、正在实施的科技项目实行产业化。要从根本上扭转我市经济结构的现状,必须进一步整合有效资源,把鼓励科技创新放在首位,大力扶持科技型创新型企业发展。一是在政策方面要重点倾斜,尤其是加大对企业前期研发投入的支持力度,用足用好“存量政策”,防止“政策放空”,化解他们在技术开发、成果转化、产业化方面面临的风险。二是在融资方面要放宽政策,要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风险担保资金,以帮助他们解决发展过程中融资困难的问题,同时加强与银行等部门的沟通与合作,争取他们能给予企业前期技术开发投入更多的资金支持,坚定企业发展信心。

5

三是鼓励投资公司积极参与中小企业科技项目风险投资,对风险投资公司参与中小企业科技项目投资的给予政策支持。四是优化发展环境,要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强化服务意识,建立为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试点企业等的长效服务机制,提高行政效率,努力营造一流的“软硬件环境”。

与此同时,组织实施重大科技项目,围绕我市主导产业,组织企业开展科技攻关、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产业化,建立重点项目保护目录,对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广的产品及其项目采取保护、跟踪、扶持措施,抓好已批准国家级项目的实施。积极引导高新技术企业加快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鼓励企业在明晰产权的基础上,加快公司股份制改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重视管理创新,引导高新技术企业加强内部管理,逐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实现决策和经营分离,建立科学高效的决策、管理、运营体制和经营者激励与约束机制。

5、深化帮企扶企惠企的三项实质性工作。一是积极主动地抓好150%加计抵扣除政策的落实。企业技术开发费150%加计扣除政策是一项含金量十分高的扶植政策,但在实际操作中执行不够理想。下一步,有关职能部门要加强协调与沟通,加大对企业的指导、政策的宣传、企业技术开发项目的跟踪服务力度,把落实技术开发费享受财税优惠政策作为扶持企业技术创新工作的重点。二是积极做好高新技术企业的申报工作。着手研究申报企业存在的共性问题,主动上门开展指导工作。三是大力扶持各类科技中介机构发展。主动出击,努力招引专利申请、技术价值评估、信息咨询等中介服务机构建设,以进一步满足企业在开展科技创新过程中的各方面需求。

6、加大创新成果、专利的保护力度,激发企业创新积极性。加强指导。以点带面,大力推进企业专利试点工作,培育和创建各级专利示范企业,加大专利成果产出力度,抓好重点企业的申请量,确保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增幅10%以上。加强服务。完善专利检索服务平台,引导和帮助企业加快企业专利数据库建设。加强与上海市知识产权服务中心的协作。

6

加强专利代理服务机构建设,鼓励中介服务机构开展专利申请等科技服务。加强管理。我市是一个专利授权大市,但近年来专利纠纷也比较多,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企业创新的积极性,所以要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及环境建设,健全知识产权管理机构,扩大知识产权管理队伍和力量,有可能的话组建市知识产权局,同时成立市专利协会。加大专利行政执法力度,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环境,保护专利权人的正当权益,着力为企业技术创新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二○○八年七月二日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