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 代 矿 业
MODERNMINING
总第620期
2020年12月第12期
贵州三穗地区钒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研究
吴林锋1 息朝庄2 刘开坤1 王 琼1
(1.贵州省有色金属和核工业地质勘查局核资源地质调查院;2.湖南城市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摘 要 总结贵州省三穗地区钒矿矿区地层、区域构造和区域岩浆岩特征,探讨矿区钒矿成矿规律。研究表明:区内钒矿赋存在陡山沱组白云岩的上部以及老堡组和九门冲组的下部,含矿岩性为黑色炭质黏土岩;成矿来源主要是由于海底裂谷的热气流作用,携带深部钒等多金属元素向陆棚与台地运动、迁移,出现钒的横向分导现象;沉积下来的钒金属又在后期低温热液作用下,以水云母的形式存在,而炭质吸附的部分钒元素进入水云母晶格中,形成钒矿。
关键词 三穗地区 钒矿 地质特征 成矿规律DOI:10.3969/j.issn.16746082.2020.12.010
ResearchontheGeologicalCharacteristicsandMetallogenicLawsofVanadium
DepositsinSansuiAreaofGuizhou
1211
WULinfeng XIChaozhuang LIUKaikun WANGQiong
(1.NuclearResourcesGeologicalSurveyInstituteofGuizhouNon-ferrousMetalsandNuclearIndustry
GeologicalSurveyBureau;2.SchoolofCivilEngineering,HunanCityUniversity)
Abstract Summarizethecharacteristicsofthestratum,regionalstructureandregionalmagmaticrockofthevanadiumminingareaintheSansuiareaofGuizhouProvince,anddiscussthemineralizationlawofthevanadiumdepositintheminingarea.TheresultsofthestudyindicatethatthevanadiumdepositsintheregionarelocatedintheupperpartoftheDoushantuoFormationdolomiteandthelowerpartoftheLaobaoFormationandJiumenchongFormation.Thesourceofmineralizationismainlyfromthehotaircurrentsofthesubmarineriftsthatcarrydeepvanadiumandothermetalelementstotheshelfandplatformtomoveandmigrate,andthephenomenonoflateralseparationofvanadiumoccurs.Thedepositedvanadiummetalexistsintheformofhydromicaundertheactionoflowtemperaturehydrothermalfluidinthelaterstage,andpartofthevanadiumelementadsorbedbycarbonentersthehydromicalatticetoformvanadiumore.
Keywords sansuiarea,vanadiumore,geologicalfeatures,mineralizationlaw
1]
钒是地壳中产出的黑色金属矿产之一[,由于
Qbq)、平略组(Qbp)、隆里组口系下江群清水江组(
(Qbl),南华系两界河组(Nhl)、大塘坡组(Nhd)、南11Nhn),震旦系陡山沱组(Zd),震旦—寒武系沱组(21老堡组(Z);早古生界寒武系下统九门冲组∈l
[24]
(m)、变马冲组()、杷榔组()、清虚∈1j∈1b∈1p洞组()、凯里组(),中统高台组()、∈1q∈1-2k∈2g
其较好的物理化学特性而被广泛应用于多个行业中。贵州省三穗县矿产资源丰富,尤其钒矿储量远景良好。但由于其基础地质工作进展延缓,多年来,找矿工作难以突破。本次研究工作从三穗地区钒矿矿区地质概况、矿体地质着手,通过总结该区成矿规律,探讨成矿物质来源和成因,以期为今后开展钒矿找矿工作提供重要依据。
石冷水组(),上统娄山组(l),二叠系中统栖∈2s∈O
Pq)、茅口组(Pm),上统吴家坪组(Pw);新霞组(223生界的第四系(Q)等,缺失早古生界奥陶系、志留系、晚古生界泥盆系、石炭系及中生界地层。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其中震旦—寒武系老堡组(Z)和寒武系下统∈l九门冲组(m)为区内主要的钒矿化和铀矿化层∈1j位。
1 矿区地质概况
1.1 矿区地层
区域内出露地层从新到老主要为:晚元古界青白
吴林锋(1982—),男,高级工程师,550005贵州省贵阳市宝山南路564号。
贵州三穗地区钒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研究 2020年12月第12期 吴林锋 息朝庄等:
表1 区域地层表
1.2 区域构造
区域构造运动强烈,主要有雪峰运动、加里东运动和燕山运动。区域构造主要为褶皱和断裂。其中褶皱主要为三穗向斜、南明向斜、盘山背斜、竹坪向斜、崇梭溪背斜、登都向斜和断层旁侧的次级褶皱,这些褶皱多呈NE展布。而断裂构造主要存在NE、NNE和EW等,多造成地层的重复、缺失与不整合接触,形成规模不等和形态各异的断夹块。在区域上主要的断层有小堡正断层、泡木园拉伸断裂带、蕉溪东西向挤压断裂带、杨柳塘拉伸断裂带、翻滚平推断层和织云逆断层。1.3 区域岩浆岩
区域岩浆活动总体并不强烈。仅在古楼坪附近发育少量基性-超基性岩脉,镇远城关老大桥和头通沟附近发育少量云斜煌斑岩。岩性多为浅成偏碱性侵入岩,呈岩墙、岩脉和岩枝状产出,岩体的规模小,单个岩体一般长几米至数十米,最长约400m,厚度为几厘米至几米,一般多为0.3~1.0m,并且常风化呈黄色土状物而不易发现,其特征为放射性伽马强度偏高。各类岩体铌、钽含量普遍较高,并常伴有Cu、Pb、Zn等元素。1.4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研究区处于中国东部“大兴安岭—太行山—武S向,具陵山”重力梯级带的南端,异常总体走向为N有典型的大陆异常特征,总体表现为“东高西低”的
52
态势。最大重力场值为-60×10m/s,分布于贵州5
85×10北东部天柱和白市附近,最小重力场值为-2
m/s,分布于贵州剑河、榕江和宰便一线。
1.5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研究区位于黔南台陷地球化学(场)区和江南造山带地球化学(场)区接合部位,区内地表为V、Ag、Ba、Nb、Sb、Y、Zn、Zr等元素及SiO、AlO、KO、NaO22322等氧化物的地球化学高背景。其中最为典型的元素或氧化物为V、Ag、Ba、AlO、KO、NaO,其表生地球2322化学背景显著高于全省或其它地球化学区。
2 钒矿地质特征
区内含V层位主要为位于老堡组中上部至顶部的黑色薄层硅质岩与炭质泥岩、含炭质粉砂岩互层中,以及九门冲组一段底部,处于铀矿(化)体上部。总体呈SW—NE向带状展布,矿体呈层状和似层状,矿体产状与围岩一致。钒矿(化)层严格受炭质泥岩、硅质岩控制。
2.1 三穗向斜重点勘查区
三穗向斜重点勘查区由于在本勘查中并未完全揭穿钒矿层,仅依据钻孔和少量地表山地工程将钒矿层由下自上分为A、B、C、D和E五层,现将其特征分述如下:
A矿层。矿体不连续,其位于老堡组上部,距九门冲组界线971m,仅1个钻孔ZK502见矿,厚度128m,品位为0599%。A矿层至老堡组中部为铀异常矿化段,其间也存在钒矿化。通过山地工程(大部分工程未完全揭穿钒矿化层)取样分析,Ⅴ号铀矿VO层与直接顶底板硅质岩内钒矿化较为强烈,25含量一般为0537%~0556%,厚035~171m,含量与厚度变化较大。
B矿层。矿化较连续,其位于老堡组顶部,距A矿层283m,距九门冲组界线073~516m,一般为
总第620期现代矿业2020年12月第12期
3m,控制走向长10km,倾向延伸约12km,其有10个钻孔控制,厚度范围070~441m,平均厚度190m,品位为0520%~107%,平均品位为0712%。
C矿层。矿化连续、稳定,其位于老堡组顶部至九门冲组底部,距B矿层08~516m,一般为2m,控制走向长17km,倾向延伸约12km,向斜轴部验8个钻孔控制(取样钻孔19个,见矿18证见矿,有1个,未见矿1个),厚度范围为069~478m,平均厚度211m,品位范围05%~0656%,平均品位为0589%。
D矿层。矿化较连续,其位于九门冲组底部,距矿层180~357m,见矿钻孔2个,其中ZK3061:厚84m,品位0569%;ZK3081:厚414m,品位度10595%。2.3 矿石特征
研究区内金属矿物主要有黄铁矿、磁黄铁矿,非金属矿物主要为玉髓、蛋白石、白云石、方解石。矿化蚀变主要为黄铁矿化,伴有少量硅化、白云岩化。并具微晶、隐晶结构,层状构造。
通过矿石岩矿鉴定表明,矿石中主要由微晶粒状、隐晶状石英和硅质;半自形菱面体状和他形碳酸盐和黄铁矿等组成,构成微晶、隐晶结构,层状构造。C矿层068~262m,一般为130m,控制走向长12km,倾向延伸约12km,有9个钻孔控制,厚度范围为068~310m,平均厚度132m,品位范围051%~0673%,平均品位为0597%。
E矿层。矿化不连续,其位于九门冲组下部,距九门冲组界线584~595m,距D矿层130~148m,仅2个钻孔(ZK081、ZK422)见矿,其中ZK081钻孔显示厚度227m,品位0666%;ZK422钻孔显示厚度1
37m,品位0637%。通过上述可知B、C、D钒矿层见矿情况好,矿层连续、稳定,具备形成大规模的钒矿床的条件。2.2 南明向斜重点勘查区
南明向斜重点勘查区仅2个钻孔控制,自下而上分为A、B、C和D四层,现将其特征分述如下:
A矿层。位于老堡组底部,距陡山沱组白云岩227~764m,2个钻孔见矿,其中ZK3061:厚度178m,品位0596%;ZK3081:厚度074m,品位0651%。
B矿层。位于老堡组上部,距老堡组与九门冲组界线908~10m。见矿钻孔2个,其中ZK3061:厚度260m,品位0567%,ZK3081:存在分支现象,有一定量的夹石,夹石厚182~194m,可细分为3小层,由下上而上,厚度分别是074、063、064m,其品位分别为0786%、0786%、0582%。同时,在B矿层与A矿层之间为铀异常矿化段,而其间也存在钒矿化。通过山地工程取样分析,铀矿化层及其直接顶底板硅质岩内钒矿化较为强烈,主要有4层钒矿化,V2O5含量范围为0532%~1568%,集中在050%~080%之间,厚021~199m,品位和厚度变化较大。
C矿层。位于老堡组顶部,距老堡组与九门冲组界线481~519m,距B矿层134~148m,见矿钻孔2个,
其中ZK3061:厚度292m,品位1541%;ZK3081:厚度198m,品位0706%。
D矿层。位于老堡组顶部至九门冲组底部,距C岩石中的碳酸盐、硅质和黏土矿物等分别聚集,呈交
替互层状分布,其中,石英、硅质占比约6
3%。显微镜下可见少量黄铁矿呈自形、半自形四边形状和五边形状,颜色为浅亮黄色,均质,粒径0001~0025mm,浸染状分散分布(见图1)。
而在另一样品中,由自形、半自形菱面体状白云石、他形粒状方解石、石英、硅质和黄铁矿等组成,构
成粉晶晶粒状结构,层状构造。白云石含量约6
4%,方解石含量约12%,黄铁矿含量约4%;显微镜下可见少量黄铁矿呈他形粒状,半自形四边形状、五边形状,浅亮黄色,均质,粒径0001~004mm,浸染状分
散分布(见图2
)。南明地区局部可见层间褐铁矿,并富含铀,呈不规则团粒、团块、与胶结团块。胶结物含量约68%,其中含量V2O5为15%,含微量的P、Cu,Ni等元素。大量褐铁矿呈胶状,条带状、胶结物状,灰白色微带蓝色,颜色分布不均匀,非均质性,褐色内反射色。(见图3)。
图1 标本B1-10镜下鉴定照片
图2 标本B1-11镜下鉴定照片
2.4 矿体围岩和夹石
围岩与夹石主要为微晶、隐晶和放射集合体状石英、硅质,以及分布在其中的黏土矿物、铁质等组成。岩石裂隙较为发育,裂隙中充填较晚期它形晶粒状石
贵州三穗地区钒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研究 2020年12月第12期 吴林锋 息朝庄等:
地运动、迁移,但是由于V元素化学活动性的差异,导致出现钒的横向分导现象。而沉积下来的V金属又在后期成矿低温热液作用下,却又被泥质与炭质吸附,并在成岩过程中与黏土矿物部分重结晶作用,从而形成水云母,与此同时,炭质吸附的部分V元素被游离出来而迁移进入水云母晶格中,最终形成钒矿,
图3 标本B2-48镜下鉴定照片
英,其中石英、硅质含量约97%。夹石主要由薄层硅质岩夹极薄层状炭质页岩组成,存在于矿层中,厚度在036~045m,没有达到夹石剔除厚度,对区内矿体完整性影响不大。
围岩及夹石成分单一,主要以石英和硅质为主,其对区成矿完整性影响小,但硅质岩较脆,亦受挤压或拉伸后发生形变,对夹层间软弱矿层稳定性存在一定影响。
这与海相沉积型钒矿相似。
区内钒矿常常和镍、钼、铂、钯等矿产共生、伴生,新元古代后期至早寒武纪期是泛大陆的剧烈变化时期,其造成扬子海域地壳与大陆内部强烈的拉张及火山作用,构造活动非常频繁,沿深大断裂带活动剧烈的热液与陆源碎屑物等向新形成的断陷盆地、斜坡和陆棚等地段扩散,在还原的环境下形成了不同岩性组合的黑色岩系,并为矿床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
3 钒矿成矿规律
区内钒矿主要赋存在陡山沱组白云岩的上部老
堡组和九门冲组下部,赋矿岩性为黑色炭质黏土岩。矿层以老堡组和九门冲组为界可分为两个含矿层,其中一矿层呈似层状赋存于老堡组顶部的硅质岩所夹炭质黏土岩之中,矿体产状同岩层基本一致,倾向于
5°,平均厚度260m,平均品位向斜轴部,倾角约为2
066%,矿体空间展布形态倾向、走向和倾角相对稳定,品位和厚度变化较均匀;而另一矿层主要呈层状、似层状赋存于九门冲组第一段下部的黑色炭质黏土
30m,平岩之中,倾向、倾角变化不大,平均厚度为7
均品位060%,矿体空间展布形态稳定,品位和厚度变化均匀。
综上所述,九门冲组下部的炭质黏土岩和老堡组顶部的黑色薄层硅质岩夹炭质黏土岩为钒矿富集岩性层位,其成矿类型主要有两种类型:其一是黄铁矿型,其二是炭质泥岩型。沉积物质主要是在海底裂谷的热气流作用下,携带深部钒等多金属元素离子迁移到海洋之中,并在海水的作用下,V元素向陆棚与台
4 结 论
(1)区内钒矿赋存在陡山沱组白云岩的上部以及老堡组与九门冲组下部,含矿岩性为黑色炭质黏土岩。
(2)成矿来源主要是由于海底裂谷的热气流作用,携带深部钒等多金属元素在海水的作用下,钒元素向陆棚与台地运动、迁移,出现钒的横向分导现象。
3)沉积下来的钒金属又在后期成矿低温热液(
作用下,以水云母的形式存在,而炭质吸附的部分钒元素进入水云母晶格中,形成钒矿。
参 考 文 献
[1] 舒多友,侯兵德,张命桥,等.黔东北地区钒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及成因研究[J].矿床地质,2014,33(4):857869.
[2] 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贵州省区域地质志[M].北京:地
质出版社.1987.
[3] 陈建华,彭加强,温官国.贵州松桃下寒武统九门冲组钼钒矿的
赋存状态初步研究[J].贵州地质,2007,24(3):185187.[4] 冯学仕,王尚彦,王砚耕,等.贵州省区域矿床成矿系列与成矿
规律[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4.
(收稿日期20201026)
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上接第33页)生沉积、后生吸附作用及热液成矿作用等,厘定清楚
4 结 论
(1)赣中西部地区在沉积变质岩、花岗岩、火山岩中均有铀矿化现象,这些铀矿化都处于一定的良好地质环境中。其基底地层大多是区域性的含矿地产,其岩体含铀较高,在放射性伽马高场、偏高场内。各类岩石中的铀矿化都与长期活动的区域性断裂有关。构造活动带与铀矿化异常地段相结合形成不同程度的铀矿化。
(2)在成矿研究中,要注意后期成矿作用对铀矿化的影响作用。在有些铀矿化地区同时存在铀的同
这些关系有助于成矿规律的研究。
参 考 文 献
[1] 赵葵东,李吉人,凌洪飞,等.江西省峡江铀矿床两期印支期花
岗岩的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和岩石成因———对华南印支期构J].岩石学报,2013,29(12):造背景和产铀花岗岩成因的指示[43504360.
[2] 晏宗根.江西峡里铀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化成因[J].现代矿业,
2016(3):109113.
[3] 刘新华.金滩岩体铀矿化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浅析[J].江西地
2016(1):162166.学新进展,
(收稿日期2020102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