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国法律思想史

2024-09-10 来源:榕意旅游网


《中国法律思想史》第1 次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以德配天 2.嫡长继承制 3.亲亲、尊尊 4.礼制、法制、礼治、法治 5.礼、义、廉、耻 6.合礼合法

7.先教后刑、德主刑辅、以德去刑 8.仁、礼 9.仁政、省刑罚、薄税敛10.仁义、法数、类

11.天志、兼爱 12.自然 13.法家14.不法古、不修今 15.立公弃私 16.法、势、术

二、选择题

1.B 、2.D 、3.BCD 、4.B 、5. ABCD、6.A 、7.ABD、 8.BCD 、9.ABCD 、10.C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x、 7.× 、8.√ 、9√、 10.√

四、名词解释

1、不法先王,不是礼义:是春秋时期邓析提出的主张。法即效法,是肯定的意思。不是即不承认、反对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先王”的所作所为,并不可能被万世所效法。礼义,也不见得正确,没有必要非遵循不可。“不法先王,不是礼义”是邓析主张改革,反对周礼的理论基础和思想

2、竹刑:指邓析不满子产对周礼的改良,因此对于子产刑书也持否定态度,于是私自编定了一部

更能适应新兴地主阶级要求的刑法。因为写在竹简上,所以称为“竹刑”。

3、.道法自然:道家认为,认为“道”是宇宙的本体,主宰着天地万物,普遍而无私,并且有自己的运行规律,不受任何人的意志影响。与礼、法相比,“道”是最高的原则。统治者只有顺应自然,按照自然法则办事,才符合“道”的精神;统治者只有“惟道是从”,才能保持自己的

4、任法而治:即按照君主的主张制定统一的法令,予以公布,自上而下的强制推行,从而实现民务耕战,富国强兵。

指加重轻罪的刑罚。对轻罪采取重刑,人民就不敢犯轻罪,轻罪不能产生,重罪更不会出现,这就是用刑罚的手段达到了不用刑罚的目的。

五、简答题

1.简述管仲法律思想的主要内容

(1)“仓廪实,则知礼节”说。管仲认为,发展社会经济对于国家的稳定极端重要,特别是发展农业生产,更是国家富强的根本条件。

(2)政治法律必须“顺民心”说。他主张施政立法必须“顺民心”、“量民力”,从民的:

(3)“修旧法,择其善者而业用之”。管仲认为,对过去的法制不能简单地废弃或否定,而要选择其好的方面加以创造性地运用。

2 、简述儒家“为政立人”的人治论。

先秦儒家认为治理国家的关键在于执政者,他们提出了“为政在人”的人治论。孔子、孟子认为治理国家主要靠统治者的道德教化,荀子则着重对人和法的关系进行分析,强调法由人而定。

(1)圣贤决定礼法。孔孟认为,国家的治乱,礼法的兴废,都取决于圣君贤相,荀子则提出“有治人,无治法”的主张,认为只有善于治理国家的人,没有离开人而能治理好国家的法律。

(2)身正则令行。先秦儒家认为,统治者,特别是最高统治者,应当是道德高尚的人,他的人格和行为应该成为全国人民的表率。

浅谈孔子“德主刑辅”论的基本内容

孔子重教化,轻刑罚,但其不否认刑罚的强制作用。他主张振兴礼乐,使刑罚适中。在治理国家上,孔子强调以宽厚政策为主,因为“宽则得众”。因此,在多数情况下,孔子总是主张德化,强调对劳动人民实行宽厚怀柔政策,把刑罚作为教化的辅助手段,作为德化失效后的防线。这种思想,被后人概括为“德主刑辅”。

.简述法家的赏罚原则法家非常重视赏罚,并提出了运用赏罚的主要方法

(1)“信赏必罚”。指按照法令的规定,该赏的一定赏,该罚的一定罚,这样才能取信

于民。

(2)“厚赏重罚”。商鞅认为,只有“ 重厚”和“刑重”才能使民众相信君主和法令。

(3)“赏功罚罪”、“赏勇罚法”与“赏富刑贫”。商鞅认为“赏随功,罚随罪,故论功察罪不可不审也。”

(4)“赏誉同轨,非诛俱行”。指思想观念、社会舆论要与法律赏罚相一致。法家主张人们的思想观念必须统一到法令上来,所以商鞅强调“壹赏,壹刑,壹教”

(5)少赏多罚和轻罪重罚。商鞅公开宣称:“禁奸止过,莫若重刑

六、论述题

1、试述法家法律思想的主要内容。

答:法的起源与变法论。法家关于法的起源说与变法论,是他们主张社会改革和变法的理论根据。

“以法治国”论。法家认为法是由官府制定、颁布的,并具有强制力,而刑法是加于

违法犯罪的人。他们对法的性质和特征作了较全面的论述:法的纲要——赏与刑。法家认为赏与刑是法的纲要,治国必须赏刑并用,力求做到“赏必罚、重刑少赏”。其实质在于重刑“势治”论。法家认为要推行法治,必须以君主的权势为前提,以国家政权为后盾。慎到强调人君要牢牢掌握权势,但不能脱离臣民。商鞅主张建立中央集权制,人君只有大权独揽,才能树立自己的威势。韩非进一步发展了“势治”思想,主张将法和势结合起来。

他要求建立全国统一的封建中央集权制国家,君主实行绝对专制。“术治”论。法家的术,指君主掌握政权和驾驭臣下的方法和手段。韩非特别强调把! 法和术结合起来。

文化专制论。法家极力反对儒书儒术。商鞅把儒家作为打击的重点,韩非主张毁弃一切文化典籍,取缔所有文化派别,定法家学说于一尊。

总之,法家的思想理论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要求,适应了当时新兴地主阶级取得政权的需. 要,在当时是一种先进的理论

2、试述子产“铸刑书”的重大意义。

首先,它冲破了秘密刑思想的束缚,第一次肯定了公布成文刑法的“合礼合法”。新刑书的公布,使“民知有辟,则不忌于上”,体现了春秋后期新兴地主阶级、商人和劳动人民保护私有财产、人身权利和执法公平的要求,使定罪量刑有一个公开、统一的标准。因此,公布成文法思想的提出,标志着罪刑擅断思想的动摇和法治思想的出现。子产的贡献,是在

思想上使过去的礼、刑相分走向礼、刑统一,把公布成文法说成礼治的体现。

其次,它打破了“刑不上大夫”的传统,明确肯定了法律对于限制贵族特权的重要作用。子产铸刑书的目的之一,也是为了制服那些骄奢不法的强宗大族,贵族们犯了法也要按照刑书的规定,与平民同样对待。虽然从实质上看,子产的刑法只不过是用封建等级取代奴隶主: 贵族等级,但刑法的公布,从形式上确认了“刑上大夫”,这就为后来法家“一断于法”的理论创造了前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