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探索和谐社区建设的新模式
深圳和谐社区建设的摸索,是按照“坚持以党的建设为龙头,以政府推进为主导,以社会参与为基础,以居民自治为方向,以服务群众为重点,以文化活动为载体,实行分类指导,达到资源共享”的原则稳步推进的。在指导思想上,把和谐社区建设推到中心;在工作思路上,注重社区工作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在社区公共设施、社区功能、社区体制、社区队伍、社区意识等各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在工作策略上,重视解决和谐社区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如“议行分设”、“局站分设”、“一站多居”等;在工作内容上,注重完善社区服务和社区功能;在依赖力量上,注重党委政府、市场力量和民间组织共同参与,从而走出了一条有别于行政主导型的哈尔滨模式、居民自治主导型的沈阳模式、企业主导型的武汉百步亭模式的新道路。一段时间以来,可谓亮点纷呈。总的来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组织方面,以社区党建为龙头
和谐社区的构建关键在党。党组织是和谐社区建设工作的领导核心。这种核心作用主要体现在统筹各方资源、协调各方利益,共同参与社区建设方面。关键就在于基层党组织能不能真正把上级党组织的领导意图贯彻到博弈的各方,使其摒弃局限性,共同服务于和谐社区建设的大局。同时,按照整
合资源、共建共享的原则,充分调动社区内机关、学校、部队、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实现社区资源的共有和共享,努力营造出共驻社区、共建社区的良好氛围,集各方之力,共同创建自治好、管理好、服务好、治安好、环境好、风尚好的平安和谐社区,共筑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
目前,深圳在社区党建方面成绩突出。一是明确了社区党组织的核心地位:社区党组织书记兼任社区工作站站长95%以上,兼任社区居委会主任85%以上;在部分社区建立了社区党委;建立健全了社区党建工作协调机制,探索吸纳物业公司、业委会、中介机构等社区各类组织中有较强议事能力的党员为社区党委成员,研究解决社区的重大事项。二是推广了“楼宇建党”、“片区建党”:在党员聚集的写字楼、商业区建立党的基层组织,从业人员50人以上的“两新”组织有党员,100人以上的“两新”组织建立党组织;组建非在编组织员、党建工作联系员、党建工作指导员的“三员队伍”,帮助基层尤其是“两新”组织开展党建;对企业退休党员、流动党员、下岗失业党的员组织关系,街道社区党组织必须接收。三是强化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建立党员信息库、邮寄单、党员学习活动登记卡、党员表现反馈卡;推广“共产党员IC卡”应用,探索网上过组织生活的方式,要求有条件的党组织开党建网站,设“建议箱”、“党员谈心
室”等信息平台;逐步完善了发展党员的集中培训、公示、票决、责任追究等制度。
二、在治理方面,以居民自治和行政管理为重点
2005年1月,南山率先出台了《南山区设立社区工作站实施方案》,按照“居站分设”的构想,在全区98个社区挂牌设立工作站,目的就是为了把政府的行政管理事务性工作剥离出来,还社区居委会居民自治的空间;盐田则彻底的把两套人马分离开来,不交叉任职,受到各界的好评;并实现了全部社区的直选,成为广东省第一个全面实现直选的区。2006年末,在全市居站全部实现分设、居民自治基本得以保证的情况下,罗湖区又率先开始整合社区工作站,以资源共享为目的,推行“一站多居”,即一个工作站服务于多个居委会,各区也将陆续推开。这说明,居民自治和政府行政管理实际上是一体两面,相辅相成。深圳的创新之处就在于通过体制方面不断的改革创新和实践探索,寻找两者之间的动态平衡。
在体制创新以外,深圳市还注重在宏观上把握社区建设的总体方向和规划等。如市委、市政府颁布了《深圳市社区建设工作办法》和《深圳市社区建设发展规划纲要》对社区管理体制、基础设施建设、人员管理、经费投入、资源共享以及社区建设发展目标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比如改进人口增长计划编制方法,除全市户籍人口机械增长计划外,以
区域承载力和产业机构为依据,编制相关的分区域人口调控计划等,许多措施尚是首次提出。
三、在主体方面,以政府、市场、民间为重要力量 深圳突破了传统社区建设与管理由政府唱独角戏的思路。按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方针,从政策上培育和发展各类社区自治组织、行业社团以及社区志愿者等。积极发挥其在社区管理中“反映诉求,调节矛盾、参与管理、规范行为、服务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促进社会公共事务的社会化管理,提升社区事务社会化管理水平,建设政府机构、社会组织、社会志愿者和市场力量共同参与的多元化社区体系。政府、市场和民间组织三支力量的互动参与,造就了和谐社区建设活跃有序的局面。
1、政府在和谐社区建设中发挥着领路人的作用。一方面,把工作落脚点放在社区,积极支持社区建设。另一方面,严格按照法律履行职责,不给基层增加不必要的负担,从而避免将社区变成新的单位化机构,无所不包、无所不能。全市推行了社区工作准入制度,有效减轻了基层的行政负担。比如深圳的成熟物业小区均有配套的商业面积,政府积极引进小型超市、社区店为社区居民提供零售服务,留出充分的市场空间,而在社区配套设施不健全、对零售企业吸引力不足的社区则以慈善超市等形式加以补充。
2、和谐社区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政府不可能满足全
部社区的持久要求。因此,市场的力量就显得尤为重要,企业的参与必不可少。以企业组织为主体的市场组织,要有社会责任感,取之社会,回报社会。在深圳,物业管理公司目前在社区建设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深圳物业管理的覆盖率是全国最高的,新建的住宅区几乎都有物业管理;而政府也通过加大扶持力度等方法,在城中村和老旧城区引入物业公司或鼓励农城化股份公司组建物业公司,推广物业化管理。深圳将在今年在宝安、龙岗两区铺开“村改居”,这一类的社区之中,其作用将会发挥得更加明显。在国外,许多人都供职于社区企业或服务于社区的企业。
3、第三种力量则是介于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民间组织。以社会公益性民间组织为主体的社会组织,在弥补政府失灵、市场失灵、减少社会管理成本、培育社会共识方面能够起到自己独有的作用。一是引导现有的社会团体尽可能社会化,把社团的工作重心和项目开发放到社区。二是在现有社区群众性组织基础上,重点培育若干专门性的社区民间组织,如老年人协会、志愿者协会、书画社、社区科协等,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的社区活动。比如南山区对事业单位进行改革,原来区属艺术团分解到各个社区去辅导文化方面的建设,丰富了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市民政局去年就投入2万元鼓励发展民间组织。
四、在措施方面,以拓展社区服务、维护社区稳定、繁荣社
区文化、美化社区环境为重大举措
1.拓展社区服务。深圳社区服务最具突破的,在于服务提供方式的转变,政府由过去的直接提供服务转变为间接提供服务,由“养人”变为“养事”,在许多领域实现“购买服务”。把不同内容的公益性、福利性的社区服务和社区活动项目化,经过论证,申请专项经费资助,在评估和考核后出资购买。以南山区为例,目前已有10个部门15大项公共服务项目采取了“政府购买服务”形式:区卫生局在政府资金的支持下,为社区购买卫生保健服务,社区卫生服务网络迅速发展,到目前已建成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站)93家,基本实现了全覆盖,每年还补贴精神病防治医生亲自上门访视病人超过200人次,访谈超过160人次;在不增加人员编制情况下,区政府向人才服务中心租赁了1253名工作人员作为街道综合事务协管员,承担社区居民信息采集和协助完成政务性工作等。随着政府购买服务新内容的不断扩充,社区的服务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社区居民的满意度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2、维护社区稳定
①畅通社情民意、化解基层矛盾。在我市诞生了“六约模式”和“桃源模式”。“六约模式”主要是由集体股份公司出资聘请专职调解员,落实场地、队伍、经费和工作,组建了村调委会、调解小组、调解员三级调解网络,整合社区调解、
治安、信访、劳动、工青妇等各方面力量,建立“预防、发现、调处”工作体系,每年调解处理各类纠纷500多宗,把大量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做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社区、矛盾不上交”。“桃源模式”则实行街道信访办与司法所合署办公,把发现矛盾、解决矛盾和人民调解、法制教育结合起来,摸索出“一合、二进、三调、四结合”的信访工作模式。“一合”即信访司法合署办公;“两进”就是信访工作进社区、信访工作进企业;“三调”即“领导调控、部门调处、人民调解”三级调处机制;“四结合”即人民信访与人民调解相结合、矛盾排查与矛盾化解相结合、信访救济与司法救济相结合、法制教育与法律约束相结合,街道信访办(司法所)也为此被国家司法部评为“全国模范司法所”。 ②构建防控体系,维护社区治安。深入推进社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全面提升社区安全防范水平,构筑以社区民警为主导,社区治安会和物业保安为依托,社区治安联防队以及志愿者和各种兼职义务巡逻队为补充的群防群治网络,大力开展社区警务信息化建设等,使安全网络覆盖社区各个角落,增强群众的安全感;还能够积极配合有关部门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安置、帮教刑释解教人员,重视社区矫正,配合开展禁黄、禁赌、禁毒,禁止非法传销活动。 3、繁荣社区文化
全市来说,已经打造出一批文化活动品牌,如深圳读书月、市民文化大讲堂、创意十二月、关爱行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开展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让人民群众进行享受和创造的有效途径。各类文化活动设施建设较为完善,共享度较高:充分利用街道和社区居民委员会的文化站、活动室和社区内各单位的文化活动设施,为社区居民提供图书室、科普室、少儿书画室、语音室、健身室、康复中心、户外广场、小公园等。试行了政府采购制,吸引、借助社会力量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活动,满足了群众精神生活的需求。还聘请了社区文化辅导员,与文化系统建立密切的业务联系,成为指导社区开展文化活动的新鲜力量。 4、美化社区环境
美化社区环境,改善人居质量,是构建和谐社区的重要任务之一。建设完善的基础设施和良好的人居环境是构建和谐社区的重要载体,是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本条件。几年来,通过全市上下的不断努力。全市在路灯、车亭、电话亭、广告路牌等方面精心设计,设施品位高、有档次;对建筑的平屋顶进行绿化、美化;整顿了车辆乱停放、蓝牌车非法营运、乱摆卖、乱搭建、乱拉客等现象;对油烟超标排放的酒楼依法予以关闭;对影响他人社会生活噪声和行为,依法予以制止和处罚等。同时,根据“十一五”规划,
全市未来将新建各类公园300个,其中社区公园250个,已完成111个,极大的美化了居民的生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