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一种新型变径脱硫吸收塔[实用新型专利]

2020-04-29 来源:榕意旅游网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 205127725 U (45)授权公告日 2016.04.06

(21)申请号 201520695359.5(22)申请日 2015.09.09

(73)专利权人大唐环境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100097 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路120号(72)发明人刘玉新 刘畅

(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君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11200

代理人余长江(51)Int.Cl.

B01D 53/80(2006.01)B01D 53/50(2006.01)B01D 53/96(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新型变径脱硫吸收塔(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变径脱硫吸收塔,包括:一塔体,从上至下依次包括;一除雾部,一喷淋部,一浆液部;所述除雾部与喷淋部之间通过一上变径部连接,所述上变径部具有一扩散变径角度,为100~107°;所述浆液部与喷淋部之间通过一下变径部连接,所述下变径部具有一收缩变径角度,为55~70°。同时通过扩散变径增大喷淋层上方及下方的塔体部分的截面尺寸,即能够调节烟气流经除雾器的流速,又能够增加脱硫吸收塔内石灰石浆液的容量,保证石灰石浆液循环量充足,并且使石灰石浆液能够与含硫烟气充分接触,尤其适用于利用现有脱硫吸收塔,在场地、施工条件受限的情况进行改造,使之符合目前环保标准要求的排放标准。 C N 2 0 5 1 2 7 7 2 5 U CN 205127725 U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新型变径脱硫吸收塔,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塔体,从上至下依次包括;一除雾部,一喷淋部,一浆液部;所述除雾部与喷淋部之间通过一上变径部连接,所述上变径部具有一扩散变径角度,为100~107°;

所述浆液部与喷淋部之间通过一下变径部连接,所述下变径部具有一收缩变径角度,为55~7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变径脱硫吸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变径角度为105°,所述收缩变径角度为64°。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变径脱硫吸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变径部高度为3-5米,所述下变径部高度为2-4.5米。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变径脱硫吸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变径部位于所述喷淋部上方0.9-1.65米。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变径脱硫吸收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烟气入口,所述下变径部位于所述烟气入口下方8-16米。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变径脱硫吸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部包括多个喷淋层。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变径脱硫吸收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通所述多个喷淋层和浆液部的多根喷淋浆液管道。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变径脱硫吸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部的直径为6.5-14.5米。

2

CN 205127725 U

说 明 书

一种新型变径脱硫吸收塔

1/3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处理领域,尤其涉及湿法烟气脱硫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变径脱硫吸收塔。

[0001]

背景技术

很多工业产生的烟气中含有二氧化硫,其与降水融合形成酸雨,会严重危害居民

健康,腐蚀建筑材料,破坏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已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环境因素。消减二氧化硫的排放量,控制大气二氧化硫污染、保护大气环境质量,是目前及未来相当长时间内我国环境保护的重要课题之一。[0003] 根据《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2014-2020年)发改能源【2014】2093号文,燃煤火电机组要进行环保升级改造,主要污染物排放逐步全部实现超低排放,即在基准氧含量6%条件下,烟尘、二氧化硫、NOx分别不高于10mg/Nm3、35mg/Nm3、50mg/Nm3的排放限值。故对现有环保设施进行超低排放改造是非常有必要的。[0004] 二氧化硫污染控制技术颇多,诸如改善能源结构、采用清洁燃料等,但是,烟气脱硫是有效消减二氧化硫排放量不可替代的技术。烟气脱硫的方法很多,根据物理及化学的基本原理,大体上可分为吸收法、吸附法及催化法三种。吸收法是净化烟气中二氧化硫的最重要的、应用最广泛的方法。吸收法又分为干法和湿法。[0005] 目前,湿法烟气脱硫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废气脱硫,现有烟气湿法脱硫的原理是利用石灰石浆液与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反应,将二氧化硫转化成石膏,达到去除烟气中二氧化硫的目的,其原理如下:[0006] 中和反应:2CaCO3+H2O+2SO2=2CaSO3·1/2H2O+2CO2[0007] 氧化反应:2CaSO3·1/2H2O+O2+3H2O=2CaSO4·2H2O[0008] 在湿法烟气脱硫技术领域,常规的脱硫吸收塔的吸收塔本体,为了满足脱硫性能、经济等指标以及除雾器正常运行的要求,需要限定设计烟气流速范围大约在3~6m/s。现有吸收塔的喷淋层以上部分的直径与喷淋层以下的部分的直径是上下一致的。也就是说塔径从烟气入口到除雾器上部的烟气出口的区域范围是相同的。

[0009] 现有的脱硫吸收塔烟气设计流速一般是满足除雾器设备要求,而没有实现脱硫性能、经济等指标的最大化。[0010] 另外,随着国家环保标准的提高,已建的湿法脱硫系统存在外排尾气不达标的问题,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增容改造,但是改造的施工又往往受到场地的限制不能顺利进行。现有脱硫吸收塔的塔径规格导致含硫烟气经过除雾器后排放无法达标,进而导致排到大气中的尾气中含有大量的水滴状的石膏浆液,即出现“石膏雨”的现象。[0011]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 201420411946.2)公开了一种脱硫吸收塔,通过变径连接部连接喷淋部与除雾部,增大除雾部的横截面积,达到控制烟气流速的目的,使得除雾器处于良好的工况之下。但是通过上述改造,仍不能解决石灰石浆液循环量不足及石灰石浆液不能与含硫烟气充分接触的问题。

[0002]

3

CN 205127725 U

说 明 书

2/3页

实用新型内容

[0012]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变径脱硫吸收塔,同时通过扩散变径增大喷淋层上方及下方的塔体部分的截面尺寸,即能够调节烟气流经除雾器的流速,又能够增加脱硫吸收塔内石灰石浆液的容量,保证石灰石浆液循环量充足,并且使石灰石浆液能够与含硫烟气充分接触,尤其适用于利用现有脱硫吸收塔,在场地、施工条件受限的情况进行改造,使之符合目前环保标准要求的排放标准。[0013]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式是:[0014] 一种新型变径脱硫吸收塔,包括:[0015] 一塔体,从上至下依次包括;一除雾部,一喷淋部,一浆液部;[0016] 所述除雾部与喷淋部之间通过一上变径部连接,所述上变径部具有一扩散变径角度,为100~107°;

[0017] 所述浆液部与喷淋部之间通过一下变径部连接,所述下变径部具有一收缩变径角度,为55~70°。[0018] 进一步地,所述扩散变径角度优选105°,所述收缩变径角度优选64°。[0019] 进一步地,所述上变径部高度为3-5米,所述下变径部高度为2-4.5米。[0020] 进一步地,所述上变径部位于所述喷淋部上方0.9-1.65米。[0021] 进一步地,还包括一烟气入口,所述下变径部位于所述烟气入口下方8-16米。[0022] 进一步地,所述喷淋部包括多个喷淋层。[0023] 进一步地,还包括连通所述多个喷淋层和浆液部的多根喷淋浆液管道。[0024] 进一步地,所述喷淋部的直径为6.5-14.5米。[0025] 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同时通过扩大喷淋部上方及下方的除雾部及浆液部的截面尺寸,即能够调节烟气流经除雾器的流速,又能够增加脱硫吸收塔内石灰石浆液的容量,保证石灰石浆液循环量充足,并且使石灰石浆液能够与含硫烟气充分接触。浆液总量循环时间加长,可使浆液中石膏充分沉淀。并且结构简单、稳定,尤其适用于利用现有脱硫吸收塔,在场地、施工条件受限的情况进行改造,使之符合目前环保标准要求的排放标准。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0027] 附图标记说明:1-塔体;2-烟气入口;3-烟气出口;4-喷淋部;5-除雾部;6-上变径部;7-下变径部。

[0026]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0029]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的变径脱硫吸收塔,包括:塔体1,从上至下依次包括;除雾部5,喷淋部4及浆液部;喷淋部包括五层喷淋层,从图中可以看出,塔体中部的喷淋层和喷淋层下方烟气与喷淋层喷出的浆液反应部分,即可视为喷淋部,其塔径是一致,6.5-14.5米,优选12.5米。而除雾部5与喷淋部之间通过上变径部6连接,上变径部6具

4

CN 205127725 U

说 明 书

3/3页

有一扩散变径角度,为105°;最下方的浆液部与喷淋部之间通过下变径部7连接,下变径部7具有一收缩变径角度,为64°。实际上,上述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喷淋层的数量可根据工作需要在2~6层之间选取,扩散变径角度可在100~107°之间选取;收缩变径角度可在55~70°之间选取。[0030] 另外,上述变径脱硫吸收塔还包括,烟气入口2,烟气出口3及连通浆液部与喷淋层的喷淋浆液管道(图未示)。上变径部6高度为3-5米,下变径部7高度为2-4.5米。上变径部6位于所述喷淋部上方0.9-1.65米,优选1米。下变径部7位于烟气入口2下方8-16米,优选14米。

[0031] 烟气从烟气入口2进入塔体,首先来到喷淋部4与喷淋浆液反应,然后通过上变径部6,降低流速,进入除雾部5,充分脱除烟气携带的浆液颗粒,避免“石膏雨”现象。同时,下变径部7平缓的过渡增大浆液部的容积,保证石灰石浆液循环量充足,并且使石灰石浆液能够与含硫烟气充分接触。[0032]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稳定,尤其适用于利用现有脱硫吸收塔,在场地、施工条件受限的情况进行改造,使之符合目前环保标准要求的排放标准。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5

CN 205127725 U

说 明 书 附 图

1/1页

图1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