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
现在的小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很少参加劳动,因而劳动观念淡薄。教师应从日常生活的吃、穿、用等方面入手,引导学生从感性上建立“劳动创造财富”的观念。可以通过各种活动提出这样的问题:你的书包、文具是哪里来的买书包和文具的钱是从哪里来的爸爸妈妈是怎样赚钱的等,让孩子们从小就认识到,吃的、穿的、用的都是爸爸和妈妈用劳动换来的,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的情感。同时,对于犯错误的学生,教师不可用罚其劳动的方式加以惩诫,以免引起学生对劳动的厌恶。
二、积极组织学生进行劳动实践
首先,要求学生完成一定的自理性劳动,如清扫教室、摆放桌椅、整理书包、清洗小衣物等。需要注意的是,尽管这些劳动非常简单,但对于小学生来说,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反复训练才能掌握。只有当学生熟练掌握了劳动技能的时候,才会对劳动本身产生兴趣。其次,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劳动技能时,可选择合适的劳动项目,举办小规模的劳动竞赛,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
、
三、让学生充分感受和体验收获劳动成果的喜悦
劳动过程是消耗体力和精力的过程,都需要付出努力,甚至还会引起身体的疲劳。但是,当看到劳动的成果时,谁都会产生一种成功的愉悦感。教师要注重创造各种情景,激
发学生体验收获劳动成果的喜悦。比如,定期开展劳动成果展览;鼓励学生为家长做一样菜、洗一件衣服,获得家长的夸奖;开展“露一手”、“学一招”等活动,让有特长的学生感受成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