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前179—前104),汉代思想家,儒家学派新儒家的代表人物。其主要思想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开创了综合性的伦理思想。
董仲舒的新儒学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①主张兼容并蓄,变通以求化解矛盾;②强调自然和人性,以自然之美为政令;③以知行合一作为基本原则。
首先,董仲舒主张兼容并蓄、变通以求化解矛盾。他认为,若按照传统道德绝对守正不阿,坚决拒绝任何变通,就会引起各种矛盾和冲突,加剧社会的混乱与分裂。因此,董仲舒倡导将实际情况、社会规律和传统道德统一起来,以变通的方式去对待有关问题,寻求最好的解决方案。此外,他注重研究普世道德,认为所有人都应该在做人处事中遵守一些基本原则,包括仁义礼智信、包容理解等。
其次,董仲舒强调自然和人性,以自然之美为政令。他相信社会秩序可以从实践而言,而不是以提议或命令为基础。他还相信自然会提供人类行为的典范,从而带来和谐与平衡,因此要着力学习和奉行“诚实守信,节制节行”的自然之美。
最后,董仲舒以知行合一作为基本原则。他强调要将思想念头转化为实际行动,以达到行动力,使人脱胎换骨,达到自我完善的目的。他强调,只有当知与行有机结合时,才能形成之后的意志。此外,他还说,情感需要从实际中表达出来以及用内心的深度感受到美和和谐,以蓄成内容纯正、人称师慈的资质作为人生实践的基础和根基。
总之,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探索了伦理道德的矛盾及其化解,以及自然对人性的影响,提出了自然之美的伦理政令,强调了知行合一,着重了以内心蓄资质作为行为实践的基础。他的思想指明了一条推动实践经验和传统古代思想因素结合、促进伦理道德发展的基本路径,对于中国和谐文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