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塑料检查井的安装
7.1 一般规定
7.1.1 塑料检查井安装前应做好相应的交底工作。
7.1.2 塑料检查井安装前应进行检查,检查项目见本规程8.1条。
7.1.3 塑料检查井安装应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方案,方案应包括施工方法、主要机械设备配置、施工质量和安全措施等内容。 7.2 井坑 7.2.1 井坑开挖应与管沟同时开挖,开挖时井座主管道应与管沟中的管道在同一轴线上;
7.2.2 井坑开挖应根据选用的规格,考虑井座主管线偏置因素,偏置端的坑壁应与管沟齐平; 7.2.3 有沉泥室的雨水检查井井坑应根据选用的规格局部开挖沉泥室坑; 7.2.4 井坑边坡应与管沟边坡一致, 施工时应根据地质条件放坡开挖或采取支护措施,确保施工安全。 7.2.5 井坑开挖时,不得扰动基土超挖,如基土受到扰动,则应按现行国家标准《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的有关规定,根据基土土质采取弥补措施;
7.2.6 井坑人工开挖时,临时堆土或施加其它荷载不得影响井坑的稳定性,堆土高度及其距井坑边缘的距离按相关施工规范执行。
7.2.7 井坑底部如有砖、石等坚硬物体时应将其清除。
7.2.8 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或在雨季施工,应有排水降低水位的措施;施工时应把地下水
降至井坑最低点300mm以下。检查井安装连接完毕后,必须回填至满足检查井抗浮稳定的高度后才能停止降水。
7.2.9 井坑不得受水浸泡。施工时如发生井坑被水浸泡,应先将水排除,然后清除被浸泡的土层,按设计要求换填处理,密实度应达到设计要求。
表 井坑净尺寸
井座连接井筒的接口直径(mm) 井坑净尺寸(mm) 200 800×800 315 900×900 400 1000×1000 450 1000×1000 500 1100×1100 600 1300×1300 630 1400×1400 700 1500×1500 800 1700×1700 1000 2000×2000 1200 2500×2500
注:当埋地管道直径大于井筒直径时,应按埋地管道管沟要求开挖。
井坑与管沟开挖后应有安全护绳(栏)等安全警示标志。
7.3 基础
7.3.1 塑料检查井必须安装在符合设计要求的地基土层上,或是在开挖井坑后经处理密实的地基上。
7.3.2塑料检查井基础应根据当地地质勘察资料和回填土下曳力经计算确定,当无资料时,可按下列规定执行: 1 砂土、岩石、砂砾土土质的井坑内铺设100mm中粗砂垫层; 2 软土土质的井坑内铺设150mm厚碎石(砖)或砾石(粒径5mm~40mm)道渣层,夯实后上层再铺50mm中粗砂垫层; 3 沉泥检查井基坑开挖,要根据沉泥槽的尺寸进行局部开挖,并填铺100mm中粗砂垫层。 5 市政用检查井井座应采用不低于C15现浇混凝土基础浇捣密实。 7.3.3 塑料检查井基础位于淤泥或其它不良土层时,检查井地基应按设计及相应规范进行处理。 7.4 井座与管道连接 增加井室与管道连接内容
7.4.1 井座与管道连接安装顺序应遵循以下原则:
1 先从接户管上游段起始安装,逐渐向下游支管、干管延伸;
2 以井→管→井→管顺序安装;
3 应先定位井座中心,将井座与下方垫块置于井坑内,调整其管底标高,然后进行接管安装。
7.4.2 塑料检查井井座上如有流向箭头应与管道水流流向一致。
7.4.3 井座接头与管道连接施工方法应与同类型接头的管道连接的施工方法一致。
7.4.4
7.4.5 如井座与汇入管、排出管连接需要变径,采用变径接头时,当汇入管径小于井座接口管径时,应管顶平接,污水管应采用渐缩异径接头;井座排出管接口大于下游管道时,管道连接应管内底平接。 7.4.6 塑料检查井与连接的进水管道严禁管底低于检查井的流槽底部。 7.4.7管道采用可变角接头或球形接头调整坡度时,应采用专用工具,不得使用链条扳手。
7.4.8 马鞍接头的安装,应根据井筒尺寸和连接管道的直径采用专用工具在井壁上开孔,孔洞圆周边缘平整,安装马鞍接头不得倒坡。 7.4.9连接承插口时,橡胶圈密封的接口不得遗漏放置胶圈,各种规格的胶圈不得混用。
伸缩管接仅在下列情况下允许采用: 1 经试水,井座接头与管道连接有渗漏,需要更换胶圈等维修时;
2 管段两端均为固定的承口,直线管段无法安装时。
当整个排水系统实施分项(分段)施工,检验和验收时,对连接下一项管段的接口,应用管堵作临时封堵。
在地下水位较高或雨季施工期间,在管道(含塑料检查井)安装完成(但尚未进行灌水试验)时,应采用防止井体上浮的技术措施。
增加混凝土管道连接方式分为在井底座连接和井室连接的方法。
7.5 井筒
7.5.1 井筒的长度应为井座连接井筒的承口底部至设计地面的高度。
注:当地面或路面标高难以精确确定时,井筒长度可适当预留余量。 7.5.2 在成品管材上切割的井筒,切口应平整,且与管轴线垂直。 7.5.3 井筒与井座连接时,井径Φ200的硬聚氯乙烯井筒可采用粘接连接,其它材料的井筒应采用胶圈连接,井座与支管承口应采用柔性连接。井筒插入井座应保持垂直。
7.5.4 井筒插接时,不得使用重锤敲打,应采用专用收紧工具。 7.5.5 井筒安装后,上口应做临时封堵。 7.5.6 井筒安装后,如设计有抗浮要求时,应按设计投影面积,采取在井座和井筒底部浇捣混凝土等抗浮措施。 7.6 连接管件与管道连接 7.6.1 塑料检查井与连接管件的连接可在工厂根据设计要求制造完成,也可在现场制作安装。
7.6.2 塑料检查井开孔直径不应超过连接管件外径6mm。井径大于或等于700mm时,开孔距井底板净距不应小于300mm,开孔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300mm。
7.6.3 连接管件与管道的连接要求应按设计操作说明执行。
7.6.4 塑料检查井安装定位后,将塑料检查井的连接管件与排水管道连接。
7.6.5 连接可采用以下方式:
1电熔连接;
2 热缩套连接;
3 止水胶条卡箍式(单壁螺旋管、双壁波纹管结构)连接; 4 承插式连接; 5 焊接连接。 7.7 回填 7.7.1 回填应在排水管线(含管道和检查井等)验收合格后进行。井坑应回填至检查井承压盖板垫层的顶部。 7.7.2 井坑回填应与管道沟槽的回填同时进行,并应从塑料检查井圆周底部同时对称回填。
7.7.3 连接管件下部必须夯实,连接管件下部的回填要求应按相关工程技术规程执行。
7.7.4 回填时井坑内应无积水,不得带水回填,不得回填淤泥、有机物及冻土。回填土中不得含有石块、砖块及其它硬杂物。 7.7.5 回填前可用砂土袋、钢钎、木支撑将井座、井筒固定。
7.7.6 当塑料检查井位于软土层、低洼、沼泽、地下水位高的地段时,井坑的回填应先用中粗砂将井坑底部填充密实,然后用中粗砂或砂卵石分层回填至井底以上400mm处,再往上可回填良质土。
7.7.7下列情况下应在井筒周围不少于100mm范围内回填中粗砂:
1 在当地最大冻土深度大于或等于1.0m时,在冰冻层范围内;
2 当设计有规定时。
7.7.8 回填时,应采用人工分层对称回填,不得使井筒产生损伤、位移和倾斜。
7.7.9 分层回填时,每层虚铺回填土厚度不应大于300mm。 回填每一层都应用木夯等轻型夯实工具对称夯实,其密实度应与管道回填一致。 表 井坑回填土的密实度要求 压实系数井坑回填部位 (%) 回填土质 砂石料或最大粒径小超挖部分 ≥95 于40mm碎石 中砂、粗砂、软土地基井坑基础 井底以下 ≥95 技术规程5.3.1条的规定 中砂、粗砂、碎石屑、最大粒径小于40mm的检查井周围 ≥90 沙砾或符合要求的原状土 注:当塑料检查井位于道路路基范围内时,回填土密实度应
按道路路基的要求执行。 7.8 承压圈安装
7.8.1 承压圈内径应大于井筒外径,承压圈与井筒之间应留50~100mm的间隙。
7.8.2 承压圈的结构应按井筒尺寸和其所受外部荷载的大小进行设计。
7.8.3 承压圈下一般应铺设厚度为300mm的基础垫层,垫层每边宽度应大于承压圈外径至少200mm。垫层材料可分两层,分别采用碎石垫层和C20混凝土垫层。 7.8.4 承压圈吊装前,应用小木桩在承压圈周围定位,保证圆心居中。 7.8.5 承压圈施工前应在井筒外壁套上挡圈; 注:当无挡圈供货时,在井筒井壁周围采取道渣、混凝土与井筒的隔离措施。
7.8.6 图7.8.6 承压圈安装 1-井盖 2-防护盖座 3-内盖 4-承压圈 5-挡圈 6-基础 7.9 井盖 7.9.1
7.9.2 安装井盖前应检查井的输送介质性质,污水井盖、雨水井盖及阀门井盖不得混淆。
7.9.3 有防护盖座的检查井的井筒上口还应安装内盖。
7.9.4 有防护盖座的井盖应在混凝土基础硬化后后进行安装。
7.9.5 防护盖座的井盖、盖板安装时,应在井筒与盖板内圈之间周围留出均匀的缝隙。缝隙应用嵌缝材料嵌实。
7.9.6 防护盖座的井盖、盖座安装后,应在盖板周围用C20细石混凝土填实。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