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什么是美学
·古代的思想家对美与艺术问题所作的哲学探讨,对艺术实践经验的总结与研究,就是美学思想的起源与萌芽。 (一)什么是美学
1735年,被称为“美学之父”的德国理性主义者鲍姆嘉通在他的《关于诗的哲学沉思录》中首次使用“美学”这个概念。
·美学是研究美、美感和艺术美的科学。它体现了审美活动中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和当前美学研究的基本内容。一方面,美学可以集中地研究美、美的各种形态以及美感问题;另一方面,又可以从审美上研究艺术,与艺术概论有所区别。艺术是审美意识和审美对象的集中表现,它是研究艺术的一般问题,即美学不是研究艺术的一般问题,而是研究艺术美的问题,研究艺术美的创造和欣赏的问题。艺术美是艺术的本质问题之一,研究艺术美的创造和欣赏,即是从美学上对艺术的研究。
*关于美的研究对象问题:
1、鲍姆嘉通认为美学的研究对象就是美,就是研究感性认识的完善。 感性认识的完善:
a、指寓杂多于整一,整体与部分协调一致
b、意象的明晰生动。他非常重视审美对象的个别性和具体形象性,他认为一个意象所包含的内容愈丰富,愈具体,也就愈明晰,因而也就愈完善,愈美。 2、黑格尔认为,美学是研究美的艺术,艺术美。自然美是心灵美即艺术美的反映形态。
3、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美学的内容应该研究艺术反映生活中一切使人感兴趣的事物。
4、认为美学是研究审美心理学的。 (二)为什么学习美学
·首先,是时代的需要。任何一门科学的发展都离不开社会的需要。随着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发展,在各个生活领域中都提出美的要求,而且创造了许多具有我们时代特点的美好事物。这就要求我们从理论上对生活和艺术中美的发展加以概括,以便更自觉地按照美的规律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
·其次,是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需要。一件艺术品如果对群众的思想感情产生深刻的影响,其中便包含着一定的美学道理。在文艺评论中就需要肯定其美学价值,这对艺术创作和欣赏都有指导作用。
·再次,是开展审美教育的需要。审美教育的主要任务是要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和提高审美的能力。在学习美学中对美的普遍本质从哲学上加以研究,就有助于我们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学习美学的又一个任务,就是在各种“新奇”的形式下,鉴别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以便真正树立起正确的审美观。 (三)怎样学美学 (1)懂得哲学;
(2)学习美学原理要和研究美学史结合;学习美学史,通过对各种不同观点的比较分析,可以丰富我们的思想,实际上是一种调查研究。 (3)要注意结合艺术实践;
(4)注意提高独立思考得能力;在学习过程中,还要注意克服“单向性”的思维。什么是“单向性”的思维呢?即忽视了两方面的辩证关系,强调一方面而忽视了另一方面。在学习过程中还需要注意积累自己的经验,注意研究中的连续性。
第二章 西方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的探讨
·研究美的本质难在什么地方呢?困难主要不再于说明“什么是美的”(对个别事物作审美判断或经验描述),困难在于回答“美是什么”(在各种美的事物中找出美的普遍本质或者在和其他事物比较中找出其特殊的本质)。 ·对美的本质的科学解决有赖于科学的世界观产生。
(一)从精神上探索美的根源(柏拉图、康德、黑格尔、克罗齐)
1、柏拉图:美的本质就是美的理式,即“美本身”,美的理式先于美的事物而存在的,是美的事物的创造者。柏拉图这样的观点颠倒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将人们意识中的概念绝对化、实体化。 2、康德:“美”只能是主观的。
a、趣味判断和利害关系、概念无关。美是不涉及概念利害的纯形式。
b、美虽然是合目的的性的形式,但只有引起想象力和理解力的和谐的自由的活动,才能普遍必然的引起快感,而这种快于不快的情感才是判断对象美不美的真正原因。美作为合目的的性的形式,不存在于现实对象的形式本身,而是在于审美判断者的心境和快不快的情感之中。
c、康的人为我i这种快不快的情感虽然是个人的,但又具有必然的普遍性。人与人之间有着先验的“共通感”。
3、黑格尔:
(1)a、“理念的感性显现”,美的根源在于理念、绝对精神,而感性的实在不过是理念生发出来的,是作为理念的客观性相。
b、理念不是与客观事物想对立,抽象的存在于客观事物之外,而是概念和实在的统一,理念显现于现象,成为理念和感性的具体的统一体,才能有美。 c、美的理念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不是亘古不变的。 (2)意义:
a、首先,体现了感性和理性的统一,外部表现和感性形式不过是理性的显现,根源仍在理性。
b、其次,从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上看,理念是内容,感性形式是表现形式,二者是统一的。只有理念内容在感性形式上显现出来才能成为美。
c、再次,从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看,理念的感兴显现就是指人的精神劳动的外化,强调人的精神劳动的作用。
4、克罗齐:美的根源在于心灵。美是心灵作用于事物而产生的直觉。 (二)从客观现实、物质属性上探索美的根源(亚里士多德、荷迦兹、博克、狄德罗)
1、亚里士多德:美在事物本身之中,主要实在事物的”秩序、匀称与明确“的形式方面,主要靠事物的“体积和安排”。
2、荷伽兹:肯定美的客观现实基础。但形而上学,过于机械。 3、博克:美是物体的某些属性。 4、狄德罗:美是事物的客观关系。
(三)从社会生活来探索美的根源(车尔尼雪夫斯基) 美是生活。
·在美学史上关于美的本质的探讨是和哲学中的基本问题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第三章 中国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的探讨 (一)结合善(功利)来研究美;
·美是有功利的,美与善是密切不可分的(墨子、孔子、孟子、荀子)。 (二)结合艺术来研究美;
·中国从先秦以后,在哲学上系统地研究美的著作很少,而结合艺术创作、艺术鉴赏来谈美的论著却十分丰富。 (1)从主客观关系研究美;
·中国古代艺术家所追求的美的境界是意境。“意境”就是心与物、情与景的统一,就是艺术家的主观思想情感、审美情趣,与自然景物贯通交融。 (2)从内容与形式上研究美; ·艺术美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3)从风格上研究美;
·风格的特色与时代的条件、作家的个性都密切相关。 (三)结合现实研究美。
·中国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的探讨,有其独特性,与西方美学史有很大的不同。西方美学史在探讨美的本质时,直接与世界观联系起来;中国则是很朴素的,与世界观联系不是那么直接、紧密。其次,中国美学史上有许多美学范畴,如气韵、风骨、意境、神韵等等,是西方美学史上所未有的。 第四章 美的本质的初步探索
·由于哲学观点的不同,对美的研究的途径和对美的根源的说明也不同。 (一)美的本质和人的本质、生活的本质的关系
·“人类的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客观事物首先是人们实践的对象,实践的产物,然后才能成为认识的对象。客体的形式,实际上是经过人们长期实践的产物。 (二)美的根源在于社会实践
·美的事物引起人们的喜悦虽然离不开一定的情感形式,但是这种喜悦的根源并不在于情感形式的本身,研究美的本质,就是要探索是什么因素决定这些感性形式成为美的。
·我们认为美的事物之所以能引起人们的喜悦,就是由于里面包含了人类的一种珍贵的特性——实践中的自由创造。
·所谓自由,并非毫无必然性,不受必然性的约束;也不是任何随便的意思。自由是对必然性的认识与把握,自由创造即按照人类认识到的客观必然性,也就是
按照客观规律去改造世界,以实现人类的目的和要求的物质活动。自由创造势和目的性和规律性的统一,二者是在生产实践基础上统一起来的。
·人类社会的发展总是在继承以往发展全部丰富性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即使在“劳动异化”的条件下,人民群众的创造力受到压抑与损害,但创造也没有停息,只是由于条件不同,创造的特点不同罢了。
·在实践中的自由创造是人类最珍贵的特性。这一最珍贵的特性的形象表现就是美。
(三)在自由创造中如何产生美
·生产劳动是一种自觉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有意识有目的的生产活动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征;
·在生产物上必然打上人的意志的烙印; ·在对象世界中直观自身;
·美就是人的自由创造和形象的生动表现。
·在生产劳动中的产品并不是一切都是美的,并不是所有劳动中的产品都能体现人的自由创造。产品要达到美,除了自由创造的内容以外,还有一个自然形式问题。人类生产的产品不仅能够满足物质生活的需要,而且能满足各种精神生活的需要。人的自由创造就是在认识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目的需要,对对象进行能动的自由的加工的结果。
·美都是有形式和内容的。它的内容是自由创造活动,它的形式是感性的形象。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系,同样也适用于美。美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是对象的形式特征表现人的自由创造活动内容的感性形象。正是由于美表现者人的自由创造活动的内容(人的目的、力量、智慧与才能等珍贵的特性),所以它才能普遍地引起人的喜悦的情感,也就是美感。 (四)美和生活
·作为自由创造主体的人,不是抽象的生物学上的人,而是社会的具体的历史的人,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之下的人。
·美作为对象的形式的特征表现着人的自由创造活动内容的感性形象,实际上也就是表现着一定生活内容的感性形象。并不是任何生活形象都是美的,在生活中有一大部分形象是不美也不丑的。美只是那种肯定着人的自由创造的活动,肯定着人的目的、力量、智慧与才能的实现,人在其中能感到自由创造的喜悦的那种生活形象。
·美是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永恒的,绝对的美是根本不存在的。
·劳动和劳动的对象化在探索美德本质上十分重要。因为它揭示了一个秘密,说明事物的感性形式所以能引起人们的喜悦而成为美的事物,是和自由创造的主体分不开的。 第五章 真善美和丑 (一)美和真善的关系
·所谓真,指客观规律;所谓善,指功利;所谓美,是指在实践中真善的形象体现。
·美与真善的联系和区别:善是和功利直接联系的,美以善为前提。人们对善的把握主要是通过概念去揭示对象的功利性质。善是意志活动(目的、功利)的对象,能唤起情感的喜悦。
·真并不就是美,因为美并不就是客观规律本身。客观规律可以脱离人的实践、主体而独立存在,而美却不能离开人的实践,不能离开主体的功利目的和生动形象。
(二)美和丑
·在美学史上对丑的论述远不如对美的研究充分,往往是在论述美的本质时为了进行比较才对附带地谈到丑。 (三)艺术丑
·衡量艺术作品德美丑的标准主要不是看作品所反映的对象的美丑性质,而是看艺术家怎样去表现对象。
·作品的美是决定于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而形象的丑事体现客观对象的性质。 ·艺术美虽然来自生活,但艺术美并不是完全决定于作品所反映的对象是什么,而是决定于艺术家如何去反映对象。
·如果是在进步的审美理想指导下去揭露丑,那就是从反面肯定了美。 ·艺术家在反映现实丑的时候,并不是自然主义地再现一切丑的细节,而是着重刻画丑的本质特征。 第六章 美的产生
(一)从石器的造型上看美的产生 ·事物的使用价值先于审美价值;
·人类最初进行生产并不是为了创造美,也没有专门创造出美的对象,美和实用是结合的,有用的有益的,往往也就是美的。因为只有在有用的对象中,才能直观到人类创造活动的内容,才可以感到自由创造的喜悦。 (二)从古代“美”字的含义看美的产生 ·大羊为美;
·“美”字是表现人的形象。 (三) 从彩陶造型和纹饰看美的产生 ·彩陶的图案的来源大体上有三种情况——
(1)直接反映自然的形象(如鱼纹、鸟兽纹、花果纹);在这些自然形象的图案纹饰中,有一部分形象可能是原始社会中图腾崇拜的标记。
(2)几何图饰的纹饰;当时人们对自然现象的观察是注意从整体上掌握对象的主要特征,和对象的主要组成部分,这一点只有依靠在长期劳动中的观察才能办到。许多几何图形的来源虽然和客观事物的外形有直接联系,但并不局限于某一具体事物,在几何图形中各种形式美的产生,往往是对现实中许多事物的共同形式特征的概括,实际上是在长期实践中通过各种生活渠道形成的,虽然现在有些环节已经很难具体考察了。
(3)有些几何纹饰是和生产技术过程相联系的。
·美产生于劳动;在美的产生过程中使用价值先于审美价值;从实用到审美价值的过渡,这中间人类的观念形态起了中间环节的作用,在生产实践中主体与客体的辩证关系。 第七章 社会美
·社会美是指社会生活中的美。它不仅根源于实践,而且本身就是实践的最直接的表现。
(一)社会美是一种积极的肯定的生活形象
·美的理想的形成不仅根源于实践,同时受政治理想、道德理想的深刻影响。 ·理想是人的心灵美的精华。
·理想的审美价值正是在实践中才显出它的光辉。
·美的理想就是以真善为内容,对未来生活图景充满激情的想象。 (二)社会美重在内容
·内在美在不同时代具有不同的内容。
·长相的美实际上是一种形式美,而表情、动作、语言却和人的内在品质、精神有着密切联系。
·衣着的美,不在于华丽,主要在于整洁、协调、适度。 ·人体美具有形式美的意义。
·人物形象的美首先是内在品质,精神、灵魂的美;其次,才是外在形式的美——而最好的则是二者的结合。 第八章 自然美
(一)自然美是一定社会实践的产物
·在人类社会出现以前,自然界都是自在之物,它们的物质属性虽然早已存在,但这时自然无所谓美丑,因为自然的美丑对于人才有意义。
·某些自然物由于与人的生活发生了一定的客观联系,先具有了某种社会价值,然后才成为审美对象。
·由于社会生活的发展,人们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和自然建立了广阔的联系,人们不仅学会了狩猎、驯养动物、捕鱼、采集果实而且学会了种植植物。自然事物不仅愈来愈多地成为人们生活中有用的事物,而且愈来愈多地引起人们的兴味和喜爱,逐渐成为美的对象。
·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愈来愈向多方面发展。 (二)自然美的各种现象及其根源
·我们所说的改造自然,首先是改造自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把自然从异己的与人类生活对立的关系,改变成为一种为我的、可亲的关系。这是改造自然的首要的任务,也是自然事物能够成为美的对象的可靠基础。改造自然不仅仅指劳动改造,而应是在更广泛的实践基础上包括利用、掌握、科学实验等等,来改变自然与人类的关系,以便为人类的目的服务。
·形式美是从体现一定内容的美的形式中概括出来的。
·运用形式美于美的创造,使事物的美的特征更加鲜明,扩大了美的领域。 ·同一自然事物有多种属性、特征,其中有的特征是美的,有的特征却是丑的。 ·自然事物与生活的联系,还表现在同一自然事物的同一自然属性,在不同条件下可以成为美的或丑的。
(三)自然美重在形式、自然特征的审美意义 ·没有对人的激情,就不会真正理解风景的美丽。 (四)自然美在美育上的意义
·自然美可以培养人们的优美的情操,寄托自己的理想;还能使人们在怡静中恢复疲劳,得到休息。热爱自然也是热爱生活的一种表现。 第九章 形式美 (一)什么是形式美
·事物的美的形式和美的内容有着直接的密切联系,而形式美是指美的形式的某些共同特征。形式美所体现的内容是间接的、朦胧的。在具体的美的事物中内容和形式是统一的,美的形式不能脱离内容。
·所谓形式美的法则不过是人们在审美活动中对现实中许多美的形式的概括反映。
·人们在实践中具有“一种在考察对象时撇开它们的数以外的其它一切特性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是长期的以经验为依据的历史发展的结果。和数的概念一样,形的概念也完全是从外部世界得来的。” ·形式美法则体现了人类审美经验的历史发展。 (二)形式美的主要法则
·齐一、反复能给人以秩序感。在反复中还能体现一定的节奏感。对称具有较安静、稳定的特性,对称还可以衬托中心。均衡在静中倾向于动。调和使人感到融合、协调,在变化中保持一致。对比是把两种极不相同的东西并列在一起,使人感到鲜明、醒目、振奋、活跃。在艺术创作中不能掌握正确的比例往往会产生形象的不真实。构成节奏有两个重要关系:一是时间关系,指运动过程;一是力的关系,指强弱的变化。
·原始音乐中的节奏往往是伴随劳动,为了协同动作,使劳动具有准确的节奏,还能起到减轻疲劳的作用。在节奏的基础上赋予一定的情调的色彩便形成韵律。 ·形式美法则的最高形式,也叫和谐(多样统一)。
·形式美的运用应当有助于美的创造,而不是束缚美和艺术家的创造。研究形式美的法则主要是为了提高美的创造能力,培养我们对形式变化的敏感,善于在探索美的形式时,从内容出发选择最适当的形式以加强美和艺术的表现力。 第十章 艺术美
(一)艺术美是艺术的一种重要特性
·生活用品首先要考虑实用,其次才考虑审美要求。艺术则不是直接为了满足实用的需要,而是在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中,给人以精神的影响。 ·艺术所以能培养欣赏美的大众,正是由于艺术本身具有美的特性。 (二) 艺术美来源于生活
·艺术家的创造性想象活动,必须依靠生活中所积累的大量的感性材料,即记忆中的表象。(表象是认识的范畴,已经是对生活形象的初步概括,不等同于生活原型。)艺术家对这种感性材料掌握愈丰富,想象就愈自由。只有大量观察才能进行比较分析,把握对象的特征,“扼其要”、“传其神”。 ·艺术是不能凭空创造的
(三)艺术美是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
·从生活到艺术是一个创造过程,正是这个过程的性质决定了艺术作品的美。 ·创造才是艺术美的生命。
·艺术家的创造是一种长期的辛勤的劳动。
·艺术的典型性是指运用典型化方法所达到的概括化与个性化相结合的程度,这种结合程度愈是完美就愈具有典型性。
·在艺术美中包含的客观因素,已经不同于自然形态的生活原型,艺术美集中了生活形象中的精粹,因此艺术形象的审美特征很鲜明。人们常说:“江山如画”。为什么要把江山比作图画呢?因为杰出的山水画集中了自然的精粹,很美。在这里“图画”成了美的代名词。现实美虽然很生动、丰富,但往往比较粗糙分散,不大为人注意,在艺术中由于精粹、集中,形成整体,美的特征就更显著。 ·临摹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为了借鉴,为了创造。
·正是由于艺术美是艺术家的创造,因此现实美不论如何生动丰富都不能代替艺术美。艺术家不是简单地再现现实美,而是创造了“第二自然”,这“第二自然”从本质上看是艺术家的精神产品。
·在艺术欣赏中首先直接作用于感官的是艺术形式,但艺术形式之所以能影响人的思想感情,是由于这种形式生动鲜明地表现了内容,否则这种欣赏就失去了意义。
·艺术美的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在中国美学史上有精辟的论述: (1)从内容出发探索形式;
(2)形式的审美价值在于显示内容;
·技巧,是人类创造文化的实际本领,也是创造艺术美的实际本领。 ·脱离内容去追求形式的美,最大的毛病就是破坏形象的真实性。 ·为表现内容而探索形式是一件艰苦的工作。 (3)在艺术创作中自觉地运用形式美的法则;
·高明的艺术家不是把形式法则看作凝固不变的东西,而是善于根据创作的具体要求灵活运用形式法则。 第十一章 意境与传神 (一) 意境
·“身与事接而境生,境与身接而情生”(祝允明)这里所说的“事”是指生活、事件;“境”指与生活相联系得景物。情感正是由特定生活条件下的景物所引起的。
·在意境中情是“景中情”,情是消溶在形象中。
·艺术意境中的景浸透了诗人的情感,这种“景”区别于生活中自然形象的“景”,它只抓住那些能唤起特定情感的自然特征,而无须罗列一切细节。 ·我们说情、意是主导,肯定情、意在意境形成中的作用,但并不是说情、意是意境产生的源泉。意境的形成要有生活基础,这是前提。见景生情,再缘情而取景,这是在构思过程中情景的交互作用,然后在作品完成时才能寓情于景,达到在艺术形象中的情景交融。因此不能说意境只是“主观作用于客观”,“主观拥抱客观的结果”。
·意境中的形象集中了现实美中的精髓,也就是抓住了生活中那些能唤起某种情感的特征,意境中的景物都经过情感的过滤,芜杂的东西都被过滤掉了,所以说是情中景。
·“以情写景意境生,无情写景意境亡”。意境之所以感染人就是因为形象中寄托了艺术家的感情。形象成为艺术家情感的化身。情感溶化在形象中就像糖溶解在水中,香气扩散在空气中一样。所以意境特别富有美的情趣。意境中的形象来自自然,又能超脱自然,从属于表现情感。
·当自然景物被反映在艺术中,它就不再是单纯的自然景物,而是一种艺术语言,透过自然景物表现了艺术家的思想感情。由于表现思想感情的需要可以对自然形象进行取舍、集中、夸张以至变形。
·意境的形成是艺术家的创造,技巧则是实际创造的本领。通过技巧才能达到情景交融。赞赏意境,同时也是赞赏艺术家的技巧。在意境中所使用的语言、色彩、线条都很富有表现力,既表现了情感,也描绘了景色的美。 (二)传神
·所谓“以形写神”就是通过人物的外部感性特征去表现人的内在精神。 ·古代的艺术鉴赏中认为神似高于形似。
·形似虽然是神似的基础,却不能停留在形似的水平。 ·一切杰出的艺术作品都体现了对个别事物精细的观察。 ·如果说意境是寓情于景,传神则是寓情于人。
·与艺术家对人物的理解相联系,还有一个情感问题。这里所说的感情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指对人物有了理解才能更好地体验对象本身的感情;一是指理解了对象才能激起作者对描写对象的感情。不论是对人物的理解或艺术家的感情都是来自生活实践。
·在艺术作品中人物形象的雷同、概念化、千人一面,这表现了艺术家对生活认识的表面性和主观性。
·一个优秀的画家总是善于根据对象的不同性格和自己的不同感受而采取不同的笔法。
第十二章 艺术的分类及各类艺术的审美特征 (一)艺术分类的原则
·艺术分类的意义和目的,在于寻找和发现各门艺术反映现实的审美特性和特殊规律,自觉地掌握它们、认识它们,它对于促进艺术的发展、繁荣艺术的百花园地具有特殊意义。
·黑格尔对艺术的分类:象征艺术、古典艺术、浪漫艺术。
·艺术之所以是艺术,就在于运用一定的物质手段、方式,把在客观现实中的审美感受表现出来,构成可以通过感官所把握的艺术形象,可以欣赏的艺术作品。从内容上看,物化形态的内容是认识与情感的统一,也就是再现与表现的统一,这是艺术的一般特点。认识与再现是基础,情感与表现是主导,没有认识与再现,则情感与表现无以寄托,也就没有了艺术。
·根据作品德再现与表现,和所用的物质手段的不同,艺术可分为:再现的艺术(雕塑、绘画、摄影、戏剧、电影)、表现的艺术(工艺、建筑、音乐、舞蹈)、语言的艺术(文学)。
(二)各类艺术的审美特征 第十三章 优美与崇高
·优美与崇高是美的两种不同形态,即美的两种不同种类。 (一)优美与崇高的对比
·优美的特点是:美处于矛盾的相对统一和平衡状态。它在形式上的特征表现为:柔媚、和谐、安静与秀雅的美。从美感上看,能给人以轻松、愉快和心旷神怡的审美感受。
·如果说优美是主客体处于相对统一状态的话,那么崇高的特点就是:美处于主客体的矛盾激化中。它具有一种压倒一切的强大力量,是一种不可阻遏的强劲的气势。它在形式上往往表现为一种粗犷、激荡、刚健、雄伟的特征,给人以惊心动魄的审美感受。
·在崇高与优美的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出,崇高是一种庄严、宏伟的美,是一种以力量和气势取胜的美,是一种显示主客体实践严重斗争和动人心魄的美,又是一种具有强烈的伦理道德作用的伟大的美。 (二)美学史上对崇高的探讨
·在西方美学史上,古罗马的郎加纳斯在《论崇高》中最早使用“崇高”之一范畴。他是从修辞学的角度,而不是作为美的一种形态加以论证的。
·康德把崇高分为两种,一种是数学的崇高,一种是力学的崇高。崇高是人对自己伦理道德的力量、尊严的胜利的喜悦,是与理性观念直接相联系。 ·黑格尔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崇高则是理念大于或压倒形式。 (三)崇高的表现
·在社会生活里,崇高则主要是体现实践主体的巨大力量,更多地展示主体要征服和掌握客体的矛盾冲突状态。
·在社会生活中,崇高的事物是美的升华,是美在严重斗争中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在艺术作品里,崇高作为一种昂扬的激情和悲愤不平,表现得愈是激烈,愈加显得崇高。
·人在感到崇高的时候,不是恐惧而是豪迈,不是害怕而是强有力。真正的崇高感情是敬佩和自豪。
·如果说善是熔化在、沉淀在美感的愉悦之中,是潜藏着的;那么善在崇高感中则较强烈地表现出来。
·没有高度伦理学的基础,就没有也不可能有任何真正美学意义上的崇高。崇高体现了人类社会在极艰巨的斗争中发展的光辉历程,有着强大的感染和教育作用。
第十四章 悲剧
·悲剧是崇高的集中形态,是一种崇高的美。
·悲剧中所体现的崇高,经常以其庄严的内容和粗犷的形式震撼人心,引起人们的崇敬和自豪。它是对进步社会力量的实践斗争的积极肯定。它与悲观、悲惨、消沉等完全是不同的。 (一)悲剧的本质
·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在西方美学史上最早奠定了悲剧的基础。继之后,在悲剧理论方面最值得注意的便是黑格尔。 (二)悲剧的几种类型
(1)体现历史上英雄人物的牺牲;
·这种悲剧的特点不是悲惨,而是悲壮;不是怜悯,而是自豪;不是恐惧,而是无畏。
(2)在私有制条件下善良的普通人民的不幸和困难;
·这种悲剧不是低沉,而是深沉,是蕴藏的愤怒,是“于无声处闻惊雷”。 (3)旧事物、旧制度的悲剧。
·西方美学史将悲剧艺术分为:命运悲剧、性格悲剧、社会悲剧。 (三)社会主义社会中的悲剧 (四) 悲剧的效果
·由于在悲剧艺术中反映了先进社会力量在严重实践斗争得苦难或死亡,美暂时被丑压倒,因而悲剧给人一种特殊的审美感情,即在审美愉悦中产生一种痛苦之感,并使心灵受到巨大的震撼。这就是悲剧中的崇高感。
·喜剧中是撕掉“美”的外衣揭露丑的本质,引起人们的笑声;悲剧则是通过美好事物的毁灭去揭露丑恶。在悲剧中丑恶的事物是作为美好事物的敌对力量。
·悲剧从两个方面揭示矛盾冲突:一方面正面的事物在毁灭中显示其价值,在暂时失败中预示着未来的胜利;另一方面反面事物在其暂时胜利中暴露了它的虚弱和必然灭亡。 第十五章 喜剧 (一)喜剧的本质
(1)历史上陈旧生活方式的灭亡是产生讽刺性喜剧的客观基础; (2)体现这种陈旧生活方式的统治阶级的代表人物都是历史上的丑角; (3)生活中的矛盾冲突是产生喜剧的根源。
·喜剧性体现了生活中美丑斗争得一种特殊状态,在崇高和悲剧中,丑展现为一种严重的敌对力量,对美进行摧残和压迫;喜剧正相反,美以压倒优势撕毁着丑,对丑的渺小本质进行揭露和嘲笑。被嘲笑的对象从来不认为自己是可笑的,正如他永远不会承认自己是反动和愚蠢的一样,喜剧中的笑声是来自先进社会力量的胜利。
·人类愉快地同自己的过去诀别,并不只限于把反动没落阶级送进坟墓这一种情况,同时还包括在人民内部自身所受的旧影响,当然后者和前者在性质上是不同的。
(二)喜剧性艺术的特征是“寓庄于谐”
·在喜剧中“庄”与“谐”处于辩证的统一,失去深刻的主题思想,喜剧就失去了灵魂,但是没有诙谐可笑的形式,喜剧也不能成为真正的喜剧。
·喜剧性艺术中“庄”的含义,除了指作品内容真实地反映生活本质外,还指艺术家在创作中的严肃认真的态度。
·在倒错中显示真实;夸张是喜剧艺术表现的另一个特点。 (三)喜剧形式的多样性
·讽刺所反映的对象是社会生活中的否定现象。 ·让恶成为笑柄,对恶习就是重大的致命的打击。
·当幽默运用于歌颂新的事物或正面形象时,能使人产生会心的微笑。它直接地表达了先进社会力量的一种优越感。当幽默运用于批评人民内部某些缺陷时,常常引起一种同情的苦笑,或善意的微笑。 第十六章 美感的社会根源和反映形式的特征
·美感:是在接触到美的事物时所引起的一种感动,是一种赏心悦目和怡情的心理状态,是对美的认识、欣赏与评价。 (一)美感的社会根源
·我们认为美感是建立在社会实践基础上的。一方面,美感的产生依赖于人类社会实践,它的性质和发展也是由人类实践所决定的。另一方面,美感是客观美的对象的能动反映,它的反映形式的各种特征,又是由美的对象特征所决定的,是美的特征的能动反映。
·人正是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时,看到了人的自由创造活动,感觉到人在创造活动中的自由,因而在精神上体验到一种特殊的快感和舒畅的喜悦。这种快感和喜悦又是普遍的、必然的,这就是美感的产生和形成。
·当人们的社会实践和社会生活条件有了改变与发展之后,人们的美感、审美趣味也必然或先或后地随之改变和发展。因之,它是具体的、历史的、不断改变和发展的。到了阶级社会里,由于人们的阶级地位不同,美感也发展成为具有不同的阶级性质。
·美感既是对美的对象的认识,是在对象中直观到作为社会的人的本质力量,从而感到一种快慰与自由的喜悦,这种体验和认识就必然带着鲜明的情感体验与情感态度。它不仅能使人认识到生活的本质、真理,而且能够给人以精神上的审美享受。美感认识的本质在于:它是在生产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由美的对象所决定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它的特征在于:情感与认识,感性与理性的统一。 (二)美感反映形式的特征 (1)美感中的感性和理性;
·美感认识总是首先通过一定对象的感性状貌、色彩、线条和声调等的感知或表象来进行的,这是因为美的事物都有一定的感性形象,都具有一定的外部特征与状貌。
·美感认识虽不能离开感觉和知觉等感性因素,是以感性认识为基础,但又不同于一般的感性认识,它还包括着理性认识内容。这是因为,美的事物不仅具有感性形式、生动可感的形象,而且还有内在的本质,一定的生活内容。
·美感认识中的理性认识因素,是不同于一般的逻辑认识中的理性认识的。逻辑中的理性认识虽然要依赖感性认识,是从大量的感性认识中抽象出来的概念、判断和推理,但它却排斥一切感性认识的因素。而美感认识中的理性,它不是排斥一切知觉、表象等感性因素的抽象概念,而是存在于知觉、表象等感性认识之中。所以,美感认识中的理性不是抽象的概念和逻辑推理,而是就在对于美的感性形象的品评与体验之中。
·对于审美认识,一方面不能把它等同于理论的逻辑认识,取消了审美认识中的感性特征;另一方面,也不能绝对夸大审美的感性特征,而否认审美中有理性的思维活动。
(2)美感中的情感体验
·情感反映的对象与认识不同。它不仅反映对象本身,而且反映对象对人的一种关系,即对象是符合人的社会需要与理想的一种主观态度。
·美感中的情感活动则是在审美对象中直观到人的本身、满足了审美需要和美的理想而引起的。
·美感中的情感不仅表现着审美需要的满足,是一种享受,而且在这种满足中,还包含着理性认识的内容。在美感活动中,人的理性(认识)、意志(需要)和情感是处于和谐的统一中的,正是这种和谐的统一,在审美中才会感到舒畅昂扬和自由的喜悦。
·理性思维在美感中,不是明显的抽象的概念,而是暗含的,是沉淀于、融化于美感之中的。它是引导着、规范着美感,是在对对象的鳔胶、推敲、揣摩和品位之中。
·美感与普通情感有显著的不同,这是由于在美感中蕴含着理性认识,比日常生活情感有丰富的、深刻的社会内容。所以,它不仅在情调上比日常生活情感更丰富、更深刻、更充实,有着更广阔的精神上的东西,有无限的情趣和韵味,而且,它比日常生活情感更能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陶冶和净化人们的心灵和情操。因之,人们把美感称为高级情感之一。
·美感和一般的生理快感有本质的不同。一般的生理快感只是物质作用在生理感官上所引起的舒适、快乐。
·生理感官的快感虽不是美感,但美感无疑包含着生理感官的快感。因为美感也有生理条件,也要依赖耳目的活动,依赖大脑的记忆和其他意识的生理功能。研究美感不是研究它的生理根源和功能,而是研究由情感思维所引起的精神的自由的愉悦。美感不受生理快感的束缚,并能超出生理快感,是在对象的感性形象中意识到人的自由创造,认识到事物的美,在精神上感到一种喜悦和欢乐。它是自由的、无私的,有无穷的意味,所以它能给人精神上美的喜悦和享受。美感作为一种精神的喜悦和享受,它能震撼人的整个心灵,影响人的整个精神世界,使人的心灵更高尚、更美,使人的精神境界更纯洁、更宽广,也更丰富了。 ·美感与一般探求真理认识有什么不同呢?一般来说,科学认识都与人有这样或那样的利害关系,也有情感,甚至是很强烈的情感,没有情感就不会有对真理的热烈追求。但科学家所追求的“真”,虽然有热烈的感情,但感情只是作为认识真理的动力,它不能进入认识的过程,更不能成为认识的结果。追求真理的认识,毕竟是以理智、思想等抽象的逻辑的认识为其特征的。追求真理认识也有情感,但毕竟以抽象的逻辑认识为特征。而美感则是对美的认识,它是不脱离感性的具
体生动的美的形象。如果说科学家的认识是以抽象的逻辑认识为主的话,那么美感认识则以情感体验为主,这是二者的基本区别。 (3)美感中的想象作用
·想象是一种特殊的心理功能,人在反映事物时,不仅能感知直接作用于主体的事物,而且还能在头脑中创造出新的形象。这种创造新的形象的能力,就称为想象。想象这种思维活动的特点是创造新的形象。
·按照想象的内容,心理学又把它分为再造性想象和创造性想象两类。所谓再造性想象,是人类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再现出记忆中的客观事物的形象;所谓创造性想象,是在经验的基础上对记忆加工组合,创造出新的形象。
·在美感中的想象活动,一方面联系感知和表象的感情事物,加深着对对象的认识和理解;另一方面又有广大的空间,任凭想象的自由活动,产生着推动着情感体验。
·在审美认识中,想象愈活跃,情感体验也就愈强烈,精神上所获得的审美感受也就愈丰富,对对象的认识也就愈深刻,愈能把握对象的本质。
·美感的想象活动是与生活经验、学识教养密切不可分的,生活经验、学识教养等,为欣赏提供的那些直接的或间接的生活印象,为想象增添了翅膀。生活经验愈丰富,学识教养愈多,那么想象的翅膀也就愈丰满,所得到的审美愉悦和审美享受也就愈强烈。
·想象不仅是艺术家创作的杰出本领,也是欣赏者在审美过程中的重要素养。 ·诗和画的意境,只有通过欣赏者想象才能显现出来。
·周颐在《蕙风词话》中说:“读词之法,取前人名句意境绝佳者,将此意境缔构于吾想望中。然后澄思渺想,以吾身入乎其中而涵咏玩索之,吾性灵相与浃而俱化,乃真实为我所有而外物不能夺。”
·好的艺术作品之所以能够引人入胜,就在于它能引起各种联想和想象,而在想象中对各种境界的品味则是无穷的。
·欣赏音乐更离不开想象。音乐有着非常广泛的概括性的内容,从欣赏者的角度,就非通过欣赏的想象,将概括化的音乐内容,转化为非常具体的、丰富多彩的音乐形象,才能倍增其美感。想象对于美感来说,是一刻也不能缺少的。 ·美感中的想象带有浓厚的情感色调。主观情感在想象中得到自由的抒发,因而审美对象在想象中也涂上一定的感情色彩,造成欣赏中所谓“情景交融”的现象。
(4)美感中的社会功利
·美感不仅给人以赏心悦目、心旷神怡的喜悦,使身心得到更好的娱乐和休息,而且就在这种喜悦中提高了人的思想境界,丰富了人的思想情感和道德品质,使人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并进一步激发起为了过美好生活和改造环境而斗争的积极热情。审美这种社会功用,集中地表现在艺术的社会作用中。
·当美的事物开始从实用的东西中逐渐分化出来之后,它的实用和功利性质,也便日益沉淀于美感的喜悦之中,完全不顾个人的实用功利、个人利益而喜爱美。 ·美感的功用是潜伏在审美喜悦里,通过审美的喜悦来实现的。 第十七章 美感的共性与个性和客观
·美感是以个人的爱好和趣味为出发点的,由于个人的阶级出身、文化教养、性格、职业和遭遇等的不同,形成个人爱好喝趣味上的千差万别,即美感的多样性。这千差万别的美感有没有共性,美感的客观标准是提出的两个基本问题。 (一)美感的共性与个性
·美感的共性,即美感的普遍性与共同性;个性,则是美感的差异性。 ·阶级社会里,不同阶级的人们由于不同的经济地位、生活方式,形成了不同阶级的美感。但是由于他们处于同一社会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的共同体中,而且各个阶级间的对立又不是“一刀切”,而是在思想情感上能够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特别是民族的因素的影响,如地理环境的一致,风俗习惯、语言气质,以及历史文化传统等又有许多共同的条件,因此除了各个阶级产生的美感外,又能产生共同的美感。
·社会美一般都是侧重于内容的,在阶级社会里,它比自然美有更多更明显的阶级差异,但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并不是每一件事都是阶级斗争得结果,都有那么明显的阶级性。
·我们所说的共同的美感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历史的,是受一定的民族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和一定时代的阶级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规定和制约的。 ·美感在一定程度上随着个人的心境、情绪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心境在美感中的作用有二:一是抑制审美情感的产生;二是影响欣赏者从特定的心境去看事物,使事物着上了不同的心境的色彩。个人的生活遭遇、审美经验以及各种文化修养不同,想象和联想也是各不相同的。
·总之,美感活动中有着各方面和各种程度的个性差异。这种差异的存在正说明了人的精神需要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在美感活动中是不应该也不能抹煞的。 (二)美感的客观标准
·在美感中最忌那种强求一律或一致。
·美是有客观标准的,美感也是有客观标准的。无论个人爱好、趣味有多大差异,有多么的丰富多样,它都必须要正确的、如实地反映客观的现实的美,才能是真实的健康的美感。那么,检验美感的客观标准又是什么呢?这就是社会的实践。 ·凡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真实地反映着一定民族生活内容的,这样的审美判断在一个民族内部就是正确的。
·关于实践标准的绝对与相对的统一的辩证观点,使得任何思想、理论和审美感,都毫无例外地要接受实践的检验,才能确定它是否符合客观的真实和客观的美;同时又使人不要以为实践作为标准是不发展的,思想、理论和审美观点也是不发展的,以便避免僵化和绝对化。事实是实践是不断发展的,思想、理论和审美观点是否是真理,是否符合客观的现实美,还得接受新的实践来检验。思想、理论和审美观点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发展,反过来又接受实践检验,这样一次比一次高级,循环往复以至于无穷。
·审美观点不经过实践检验,是否真实,是否符合客观现实美,就不得而知,不经过实践检验,这样的审美观点就像空中楼阁,也就无从发展。“谈到趣味无争辩”就是否认审美趣味、爱好的客观标准的一个典型例子。
·美感即审美的爱好和趣味虽是主观的,但它反映的内容确是客观的,是有客观标准的,这既是检验美感是否符合客观的现实美的社会的历史的检验。 第十八章 科学美
·所谓哲理美就是用简单的逻辑语言,揭示自然规律,揭示得越深刻,哲理美越凸显。简洁美和哲理美是科学美的重要表现形式。
·“评论一个理论是不是美,标准正是简单性,不是技术上的困难性。”(爱因斯坦)
·追求简单性和美,即使返璞归真,就是探求大自然的本质。 ·“缺乏审美的人,永远不会成为真正的创造者。”(彭家勒)
·所有伟大的科学家都追求美的感受,他们懂得从美学中获得科学灵感,从而揭示自然界的真理。
·美育主要作用于人的感性和情感层面,包括“潜移默化”的无意识的层面,它影响人的情感、趣味、气质、性格、胸襟等等。
·我国历代思想家都认为,一个人如果心烦意乱、心胸狭窄、眼光短浅,那么他将难以在事业上有所成就。美育给人以潜移默化,使人获得宽阔、平和的胸襟和广阔的眼界,成为明事理、有作为的人。
·寻美要有艺术家的眼光和头脑,要有一定的艺术修养。寻美与艺术欣赏一样,都有着极为复杂的心理过程,它包含着感知、理解、认知、情感、想象、联想等
心理因素的协调活动。寻找美与科学研究一样,要全神贯注。寻美不光是为自娱,也能为艺术创作提供素材;不光要寻找美,还应寻找美的规律和条件,提高生活境界和意趣。这应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寻美不光是科学家和艺术家的事,也是与普通人有关的事。
·创新需要多种思维,需要洞察力、想象力、审美鉴别力。
·直觉来自广博的基础知识和经验积累;灵感来自对复杂问题的深思熟虑,是在情绪最充沛和最活跃时的突发奇想,或从某事物的突发联想。
·没有想象力无法突破逻辑思维的束缚,未知事物背后的规律通常不可能用逻辑思维推理求得答案。
·“求真寻美”是创新知识的动力和途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