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林艳 罗丽萍
(广东白云学院财经学院 510450)
摘要:本文分析了广东省寿险业务发展总量和相关比率,将其与全国平均水平比较,发现广东省寿险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准确定位,坚持行业科学发展的正确方向;调整业务结构,大力推进产品创新;鼓励和支持寿险业销售渠道创新”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人寿保险 保险深度 产品创新
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我国寿险业从20世纪80年代初恢复以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绝对规模和相对发展速度都取得飞快地进步。其中,广东省作为先富起来的一部分,其寿险业发展成果也令人瞩目。2012年广东省(不含深圳,下同)寿险原保费收入为7595106.96万元,2013年1-9月广东寿险原保费收入已经达到了6563360万元,占全国寿险收入比重超过8.5%。而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加剧,养老问题成为人们争论的焦点。在养老保险不足的情况下,以商业寿险做补充开始成为人们考虑的养老方式之一。因此,对广东寿险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广东省寿险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 原保费收入在全国名列前茅
据保监会统计数据显示,广东省2007年至2012年寿险原保费收入分别为3872737万元、6017634.7万元、6519771.35万元、8401480.47万元、7573636.38万元和7595106.96万元。占全国寿险原保费收入的比重依次为8.68%、9.04%、8.74%、8.68%、8.71%和8.53%,广东省是寿险保费收入的重要来源地。寿险业务总量常年居于全国领先地位,仅在2012年以3545万元的差额,屈居江苏省之下,位列第二。但是加上深圳市寿险原保费收入的话,广东省远超江苏省。
2、 寿险收入占总保费收入比重有所降低
表1 2007-2012年广东省保费收入汇总表 单位:亿元
2012年 2011年 2010年 2009年 2008年 2007年 总保费收入 1290.86 1219.06 1231.76 759.51 757.36 840.15 寿险收入 比重(%) 58.84 62.13 68.21 959.57 651.98 67.94 884.16 601.76 68.06 625.60 387.27 61.90 从表1可以看出,寿险业一直以来就是保险业保费收入的主要来源,占到原保费总收入的60%以上,这和全国的情况基本一致。但近两年寿险保费收入占总保费收入的比重有所下降,2011年比2010年下降6.08%,下降幅度为8.91%;2012年比2011年下降3.29%,低于60%的比重,下降幅度为5.3%。这说明相比寿险而言,消费者对财产保险、意外险和健康险的需求明显增加。
3、 寿险业务增长速度趋缓
表2 寿险业原保费收入增长幅度(单位:%)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全国 2.44 -10.16 29.80 12.00 49.17 广东 0.28 -9.85 28.86 8.34 55.38 表2的数据表明,广东在近5年里寿险原保费收入有两个飞跃:一个是2008年,比2007年增长了55.38%;一个是在2010年,比2009年增长了28.86%。但在2011年却出现了负增长,2012年的增长幅度也很小,只有0.28%。寿险业务规模近两年存在一定程度的缩减,增长速度趋缓。整体看来,广东省的寿险保费收入增长幅度和全国寿险保费收入增长幅度基本持平,说明广东省的寿险业务和其他地区受同样的因素影响。
4、 寿险业保险深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从原保费收入看,广东省寿险业务量常年占据榜首。但这样的业务量和广东的经济实力是不相匹配的。广东省人均居民储蓄存款全国最高,人均社会消费能力全国最强,人均地方财政收入全国最多,2012年全省GDP总量达57067亿元,全国第一。如此经济强势,足以笑傲八方。而保险深度的数字却小得让人吃惊。表3的数据显示,从2007年到2012年,广东省寿险保险深度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如果拿这个数据与保险深度在10%左右的发达国家比,更是不好意思。
表3 全国与广东省寿险保险深度比较(单位:%)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2007 1.84 1.42 2.41 1.83 2.19 1.65 2.12 1.64 1.68 1.22 全国 1.72 广东 1.33 二、广东省寿险业发展受阻原因分析 1、广东地区投资渠道多。像股票、国债、基金、外汇、房地产投资等,特别是广东人接受外来文化较早,具有自力更生、锐意进取的精神,投资开办民营中小企业十分普遍。此外,各类金融机构的理财产品与分红保险产品较为类同,冲击较大。
2、广东移民多,移民中又以年轻人居多。而目前年轻人正在兴起的超前消费观念,即分期付款购买车辆、房屋等“先使未来钱”的思想,与保险“把今天的钱通过保险放到今后才使用”的保障理念正好相反。因此很多人觉得买保险,是先花钱再受益,不够经济,投保意识因此变得薄弱。
3、广东外来打工者多,这些打工者很多没有具体计划在广东待多久,认为自己随时都会离开,很少有人具备购买长期寿险的稳定心态。一个不知道未来三五年后是否还在广东工作和生活的人,要在当地购买二三十年长期寿险的意愿显然不会很高。
4、广东人群收入结构呈“金字塔”型,即高收入者占总人口比重小,中低收入者占比重大。这种现象不同于内地城市的“纺锤型”的人群收入结构,即两端小中间大。广东较少的高收入者,掌握着较大的财富,由于金融投资较多,而快速的经济发展也带动了人群“快速致富”的心态,都想把资金投入快速致富中去,长期寿险就难以有更多人问津;而占总人口比例很大的低收入者,却面对较高的综合生活成本,对保险的这种“身外物”就放在次要选择地位。
5、此外,虽然广东地区改革开放较早,经济发展较快,但是封建迷信讲“意头”的心理在当地群众中还较为严重和普遍,群众保险意识较为薄弱,对商业保险的保障功能,特别是对商业保险“保生”、“保死”的保障功能具有一定的抗拒心理,影响了寿险产品在当地的发展。
三、对策建议
1、准确定位,坚持行业科学发展的正确方向
寿险业要发展,必须始终坚持做能够发挥行业核心竞争优势的业务;做有价值的业务;做能够满足消费者真实保险需求的业务。回顾近年来行业的结构调整,总体来看,大多数公司已经认可并开始践行做有价值的业务这一原则;但在发挥行业核心竞争优势、满足消费者真实保险需求方面的工作仍存较大不足。寿险业科学发展的方向应该是以发展风险保障型业务和长期储蓄型业务为主,这也是寿险产品区别于其他金融产品,体现行业的独特竞争优势的地方。这样才能真正满足消费者的真实需求,提高寿险业的综合竞争力。
2、 调整业务结构,大力推进产品创新
一是以大力推动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试点为突破口,积极争取养老险、健康险等保险产品的税收优惠政策,激发消费者购买保险产品的积极性。二是择机放开传统寿险、健康险、养老险的费率。通过市场竞争机制实现产品的合理定价,让利于消费者,促进保障型产品发展。三是引导行业发展优势产品。鼓励保险公司参与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医疗机构的
投资建设,搭建养老、健康综合服务平台,发展风险保障型和长期储蓄型产品。实现寿险业从提供单一保险产品的传统经营模式向提供综合保险服务的创新经营模式转变。四是推动建立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产品开发机制。鼓励公司细分市场、细分客户,开发有需求的产品。
3、鼓励和支持寿险业销售渠道创新 一是进一步完善个人营销制度。个人营销是寿险业核心渠道和重要的价值来源。应从提升素质、提高产能、增加收入、改善形象等方面入手,鼓励公司自主探索适合自身情况的营销改革方式和路径;适当调整或放开营销员销售佣金比例限制,提高营销员收入。二是鼓励银保深层次合作。将银保渠道定位为寿险客户资源的主要来源、业务价值的重要来源,鼓励保险公司通过互补的产品和服务以及资本纽带,与银行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支持保险公司积极探索银行柜台外的创新销售模式。三是放松团险渠道监管限制,给公司更多的灵活度,激发发展活力。四是鼓励电销、网销、交叉销售等渠道创新,改革现有政策不适宜或滞后的地方,发挥新渠道借助电子化手段、经营成本低的特点和优势,促进渠道多元化。
参考文献:
[1]中国保监会广东监管局http://www.circ.gov.cn/web/site15/ [2]中国保监会http://www.circ.gov.cn/web/site0/ [3]国家统计局http://data.stats.gov.cn/index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