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山水人物图凤尾尊
青花山水人物图凤尾尊,清康熙,高43.7cm,口径22.8cm,足径15cm。
尊撇口,长颈,溜肩,腹以下渐敛,近足处外撇,圈足。通体青花装饰。器身采用通景式构图绘山水人物纹,画面中高山耸立,流水潺潺,几位高士坐于石板之上或谈笑风生,或举杆垂钓,悠然自得,表现出士大夫避世隐逸的生活情趣。肩部一侧以青花料楷书“信士生员和德威喜助清溪古洞神前花瓶一枝祈保合家清泰康熙乙未仲夏吉立”四行供养铭文。
此器青花色泽青翠艳丽,工艺上采用“分水皴(cūn音村)”技法,以浓淡不同之青料描绘远山近水,恰似中国传统水墨画般效果。“康熙乙未”为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为寺庙定烧供奉器物的习俗自明晚期开始流行后,至清代大为盛行。此类器物一般多为民窑制品,器物上留有定烧者及其家属姓名、定烧日期、所居地点以及祈福内容。这种带有定烧日期的器物是民窑瓷器断代的标准器。
郎窑红釉凤尾尊
郎窑红釉凤尾尊,清康熙,高45.5cm,口径12.7cm,足径14.4cm。
尊口微敞,短颈,肩以下渐收,胫部外撇,圈足。无款。内壁施白釉,外壁通施郎窑红釉,底足内施白釉,微泛黄并开有细小纹片,俗称“米汤底”。
凤尾尊又称观音尊,是清康熙时期流行的瓷器式样。郎窑红釉是一种高温铜红釉,因江西巡抚郎廷极督理御窑厂窑务时创烧而得名。以地方官督理窑务是清初御窑厂的管理制度和特征之一,是对明代旧制的延袭。郎窑红釉在高温下流动性大,器物口沿处因釉薄而呈现自然白色,底部釉厚色浓甚至釉凝成堆。由于施郎窑红釉的器物在底足处理上都有刀削外足跟的做法,所以在一般情况下红釉釉层不会流至器足或与垫饼粘连,从而形成独特的风格,有“脱口垂足郎不流”之说。此尊形体端庄挺拔,釉色鲜红浓艳宛若初凝牛血,并具玻璃光泽,灿烂夺目。
清康熙·青花五彩描金雉鸡牡丹纹大凤尾尊
粉彩凤穿牡丹凤尾樽
清康熙·五彩加金鹭鸶荷花纹凤尾尊
北京故宫藏品。
清康熙·五彩三国故事凤尾尊
尊喇叭形大口外撇,筒形长颈,溜肩,弧腹渐收,近足外撇,二层台式圈足,颈、腹处以五彩绘三国故事各一,并以三层边饰将颈腹纹饰分隔。颈部故事为诸葛亮巧设空城计之弹琴退仲达(司马懿),
图中可见扮作扫地百姓的军士在作迎客状,孔明披氅纶巾于楼上凭栏端坐,焚香操琴,神态淡定,司马懿则横戟立马,低首沉思,踌躇不前,军士在马后持旗呆立,画面生动地表达了当时紧张的斗智情景。腹部主题纹饰为左慈戏曹操的故事,即曹操在宫中宴众官员时,左慈出现,几番戏曹之后,左慈将杯中剩酒抛向空中化一白鸠绕殿而飞,座椅上的曹操身躯前倾,面容僵硬,手足失措,文官武将神态错愕,左慈则身形活泼,眼神诡异,人物刻画形象准确,细腻传神,场面布局,错落有致。肩颈处的三层边饰,上为几何纹,中为花卉开光琴棋书画纹,下为如意云纹,亦均描画精致,极富装饰效果。 本品器形规整,胎质细腻,釉面紧致莹润,彩釉亮丽纯正,绘工精美,具有明显的康熙时代特征,如此精美的康熙五彩“刀马人”佳品,实为难得。
青花雉鸡牡丹纹凤尾尊
青花雉鸡牡丹纹凤尾尊雉鸡图案
青花雉鸡牡丹纹凤尾尊牡丹纹
青花雉鸡牡丹纹凤尾尊,高46cm,口径21.5cm,足径13.7cm。 尊敞口外撇,长颈,丰肩,鼓腹,圈足,俗称“凤尾尊”。通体青花色泽浓翠艳丽。尊上下两层均有雉鸡、牡丹、山石组成的画面,匠师用分水技法表现出青花色泽与纹饰的层次感,清新明快的色阶变化所产生的韵律美,使瓷绘纹饰获得了水墨画一般鲜明、生动、传神的艺术效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