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小学校长推进家校协同德育的有效策略

2020-05-10 来源:榕意旅游网
小学校长推进家校协同德育的有效策略

作者:徐铭侃

来源:《中小学班主任》2021年第21期

[摘要] 家校协同是新时代小学德育的基本方略。推进家校协同德育,能有效促进学生家长转变家庭教育观念,提升家庭教育能力,也能促进学校深化德育改革,增强学校德育的适应性与实效性。小学校长推进家校协同德育的策略有:建立沟通渠道,共享学生家校德育信息;形成观念共识,引导家长落实德育责任;推进民主管理,提升家校协同德育合力;坚持平等对话,客观评价各方德育实效。

[关键词] 德育;家校协同;意义;策略

校长不仅要运筹帷幄、谋划全局,更要协同各方、凝神聚力。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小学校长既要注重个人能力的提升,也要善于调动各方力a量,努力营造全面、全程、全员德育氛围,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家校协同是新时代小学德育工作的基本方略,校长应努力成为促进家校协同、共育新人的研究者和实干家。 一、小学校长坚持家校协同德育方略的意义 1.促进家庭教育观念和方式的转变

新时代小学德育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社会大背景之中,面临很多新的问题和挑战。家庭教育观念的多元化、家庭教育方式的多样化、价值选择的多向性等社会现实,给学校德育在塑造学生价值观、培养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等方面带来了各种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学校德育的主职主责是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校长和教师在把握德育方向、遵循德育规律、掌握德育方法等方面构建了系统的理论和政策基础,积累了丰富的实践和案例经验,因此,学校德育能够发挥自身客观优势,对家庭教育实施有效的引领与指导。

受社会环境、自身成长经历、家庭教育经验储备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家长理解家庭教育的意义和内容、掌握规律和方法的水平差异较大,存在诸如重智育轻德育、多说教少示范等观念和行为的偏差,家长在转变家庭教育观念和学习家庭教育方法等方面存在客观的需求,需要社会、学校给予帮助和支持。

校长要把促进家校德育观念协同、方法协同,视作推进家校协同、共育新人的基础与前提,积极开展相关研究与实践。坚持家校协同,积极传播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普及科学的家庭教育方式。

2.增强学校德育对学生个性发展的适应性

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不仅深刻改变着现实生活,也在无声塑造着未来的世界。面向未来的小学德育,既要重视培育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生逐步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也要主动适应未来社会对多元人才、创新人才的需求。 家庭是影响学生个性发展的关键因素。父母及长辈坚持正确的价值引领,实施有效的言传身教,营造和谐的成长氛围,提供适合的教育资源,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和个性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但另一方面,家庭教育的局域性、少子化导致的家庭教育问题等,客观上对孩子的社会性发展形成一定程度的制约。

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是学校德育的基本途径,让学生在共有的集体、氛围、环境中成长是学校德育的突出特征,并由此不断发展学生的集体观念、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反过来看,学校德育也容易出现忽视个体差异、难以满足个性发展需求的情况。

校长要充分理解学校德育适应学生个性发展需求的现实意义和未来价值,积极推进家校协同,把学校的德育价值追求与家庭对孩子的德性成长预期结合起來,进而引领学生把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结合起来,努力成长为一名富有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的合格公民。 二、小学校长推进家校协同德育的有效策略

小学校长要落实德育在学校工作中的首要地位,切实履行学校德育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发挥观念引领、制度建设、行动指导、资源协调等各项职能,做好家校协同德育的规划、实施、管理、监督和评价等各阶段、各环节的工作。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实践: 1.建立沟通渠道,共享学生家校德育信息

家庭和学校保持畅通的信息交流与共享渠道,才能增进相互理解与信任,才能彼此支持与配合。

学校要建设面向全体家长的信息发布平台,如校园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利用这些平台发布学校德育工作的总体规划与思路、近期德育工作的重点内容和要求、学校德育工作的最新成绩和进步。

班级要建立基于网络的信息交流机制,如家长微信群等,要鼓励教师和家长利用这些交流机制,及时分享学生在学校、在家庭的行为表现,表扬班集体和学生个体的进步,提出具体工作任务要求。

教师要准确掌握班级学生家庭的具体情况,尤其关注家庭结构较特殊如单亲、隔代、留守等情况,主动开展与此类家长的个别交流。及时告知孩子在学校的正面、负面表现,并针对具体行为,与家长共同探讨进步经验或问题成因,商量下阶段的教育方法和具体措施。 2.形成观念共识,引导家长落实德育责任

学校要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以及专家报告会、专题培训会等形式,主动宣传教育政策和法规,主动传播家庭教育理论和经验,促进学生家长增强家庭教育的责任感,明确家庭德育的主要目标和内容,掌握家庭德育的基本规律和方法。

班级要重视发掘优秀典型和成功案例,坚持正面引导和榜样示范。努力在整个班级家长群体内营造一种积极向上、和谐包容、互助互爱的良好氛围。

教师要通过与家长的个别交流,对部分因家庭教育观念或方式方法问题而导致的学生成长问题,更应该坚持开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授之以法的帮助和指导。 3.推进民主管理,提升家校协同德育合力

学校要制定并实施教学开放日、亲子活动日、校长接待日等制度,落实校、级、班三级家委会制度,积极创造机会让学生家长参与学校民主管理。通过切身体验和实地观察,让家长更充分地了解学校德育的主要目标和内容,监督学校、班级德育工作落实情况,主动参与学校德育领域的重大改革和重要活动。

班级家委会要坚持通过自荐、互荐、选举等公开方式产生,让切实有意愿为班级服务、真正有能力为学生服务的家长成为班级家长群体的主心骨和领路人。一方面,班级家委会要坚持民主管理的工作作风,充分尊重、主动听取、理解分析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另一方面,也要发挥宣传、解释、说服、疏导作用,有效处理各类矛盾冲突。 4.坚持平等对话,客观评价各方德育实效

学校要尊重家长群体的监督权、评价权,建立由校级家委会为实施主体的,开放、公正的家长评议制度,通过问卷等形式,收集学生家长对学校、对教师的意见与建议。家长对学校德育工作的监督与评价,主要包括学校和教师是否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实施正确的价值引领,是否坚持依法办学、维护师生家长的合法权益,是否遵循德育规律、实施科学德育手段等。 学校也要建立对家庭德育的监督与评价机制,通过观察学生行为表现与学生的个别谈话,以及班级其他家长的信息反馈等渠道,对部分家庭教育责任缺失、方式方法错误的家长,及时指出问题、提出建议。校长在必要的时候,还应该与班级老师一起,通过家访、约谈、亲子沟通等方式,与相关家长开展面对面的交流。

立德树人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共同的价值追求和责任担当,德育为首是校长、教师和家长共同遵循的教育原则。新时代小学校长要充分认识家校协同德育的重要意义,探索并实施有效策略,不断增强德育工作实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