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打造桐城经济发展核心区
——桐城经济开发区考察报告
今年是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跨越发展的新形势下,桐城经济开发区作为桐城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在推动经济增长、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增加财政收入等方面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开发区发展概况
桐城经济开发区位于桐城市东郊,合九铁路、沪蓉高速穿区而过,是2001年6月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省级开发区,总面积为50平方公里,一期规划建设面积为10平方公里,实际建成9.21平方公里。“十一五”期间,桐城经济开发区进入迅速发展的快车道,综合实力进入安徽省省级开发区前列。目前入区项目共185个,建成投产企业125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4家,2010年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0亿元,完成工业总产值69亿元,进出口贸易额达到1亿美元,实现财政收入3.43亿元。至“十一五”末,开发区经济总量和财政贡献占到了全市的三分之一,真正成为全市招商引资的主阵地,产业集聚的制高点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二、初步形成的五大产业集群
桐城经济开发区各主要产业发展成长从引进和投资重大项目开始,到逐步发展为产业链,再到形成特色产业集群,最终达到形成产业基地的目标。经过将近十年的发展建设,全区现已形成机械电
1
子、包装印刷、家纺服装、食品医药、新能源新材料五大主导产业。
第一,以盛运科技、丹凤电子、扬帆机械、金庆龙机械等为代表的机械电子企业主要集中在开发区北部地区,以生产汽车零配件、电子插件等产品为主,其中丹凤电子于2009年4月被桐城市政府列为“桐城市一号工业工程”,占地200余亩,建筑面积达10万平米,有各种生产设备2000余台,总投资近2亿元。2010年丹凤人完成工业产值近4亿元,实现终端销售收入近3亿元,是“十一五”末期的四倍,缴纳税收共2200万元。盛运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自97年50万元起家,经过十三年的艰苦创业、创新发展,至今拥有总资产14.87亿元,固定资产4亿元,注册资金为1.2763亿元,其主营业务为城市生活、医疗垃圾焚烧,发电尾气净化处理设备及干法脱硫除尘一体化设备和各种系列输送机械产品。
第二,以金田塑业、运城制版、金科印务、金润包装等为代表的包装印刷产业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同时为避免与其他产业结构趋同,造成低水平重复建设,开发区突出重点,错位发展,着力在延伸产业链上做文章,重视引进高科技,高附加值项目。中国•金田集团投资5亿元引进德国布鲁克纳公司先进生产设备的BOPP薄膜生产线项目,日产可达100吨,山西运城制版集团投资引进德国和美国电雕设备,建成了先进的制版生产线。高科技设备的引进,一方面填补了市场空白,丰富了产品品种,完善了产业链,另一方面促进了企业创新和产业的转型升级,使企业以科技为驱动,引领了产业潮流。
第三,以鸿润家纺、天红制衣、金梦源床上用品等为代表的家
2
纺服装产业主要分布在开发区南部,该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解决了一大批普通劳动力的就业问题,生产产品90%以上出口到其他地区和国外,以鸿润为例,2010年实现生产总值2亿元,出口创汇达8000万,家纺服装业实现了财政税收从最初的百分之零点几到百分之四的巨大提升。
第四,食品医药产业以汇源果汁、养和医疗器械、科尔药业等为代表,突出特色,重点发展。其中,汇源食品饮料有限公司系汇源北京控股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总投资近7千万美元,注册资本2980万美元,2010年5月份公司新增一条无菌冷灌装生产线,主产果汁加汽饮料,年产量达2073.6万箱。医疗器械市场已初具规模,发展前景广阔,潜力巨大,2010年底实现了收入800万的目标。
第五,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发展迅速,以电缆、光电、玻璃、LED灯饰等为发展重点企业,生产生态智能,节能减排的环保产品,以新兴产业园区为最终发展方向,不断加大发展和投入的力度。
三、发展中的制约因素
经济开发区从02年建设至今,一直保持着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同样存在着一些问题,并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暴露出来,制约了开发区的进一步发展。
第一,土地制约。受限于全市300亩建设用地的指标,开发区发展遇到了瓶颈性制约,在我市融入合肥经济圈及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良好机遇面前,开发区建设的脚步反而不得不放缓慢了。同时土地利用率不高的问题也有待解决,用地粗放,土地闲臵率高的现象在区内时有发生。
3
第二,资金制约。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特别是各大银行收缩银根,提高贷款利率,减少贷款额度,许多企业面临着资金不能及时到位,建设投资被迫中断,发展严重受阻。
第三,服务领域制约。开发区甚至是桐城市产业发展不均衡性明显,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仅为25%,相比于发达地区47%的比例,服务业总体滞后,发展被动,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商业街区、法律咨询中心、会计中介等服务远远不能满足人民正常的生活需求。
第四,人才制约。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桐城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基础教育实力雄厚,为国家培养和输出了大量高层次的科学和管理人才,但目前开发区的人才状况却很不乐观,人才结构失衡,高级研究人才、管理人才、熟练掌握技术的人才十分缺乏。这主要与目前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有关,许多一线城市和高等院校的人才下得来,却未必能留得住。
第五,配套政策制约。近年来,开发区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但相应的生产和投资的配套政策则略显滞后,给开发区的招商引资带来不便,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开发区的经济发展。
四、值得关注的开发区拆迁安置工作
当前大建设大发展的社会前进发展的潮流下,拆迁工作已在全国各地深入开展开来,当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许许多多的难题,由拆迁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层出不穷,而所谓的“株连式拆迁”、“突击式拆迁”、“胁迫式拆迁”等屡屡见诸报端,给各地经济社会建设和百姓安居乐业带来不良影响。
桐城市委市政府对开发区的拆迁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关注,
4
于2010年6月成立了龙腾街道办事处,主要负责经济开发区的社会事务管理和拆迁安臵工作,这对于推动桐城的城市化进程,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街道辖钱庄、大王等4个社区和水源、新桥等6个村,面积43.2平方公里,人口4.7万。在办事处成立将近一年的时间里,拆迁安臵工作中主要遇到了以下三个方面的难题:第一,“出嫁女”问题。许多本地区已经出嫁的女孩,为了能在拆迁时获得补偿,将户口仍留在本辖区内,甚至已出嫁多年的妇女也存在这种情况。加之不断有外来人口的加入和新生儿的出生,区内人口呈不断增长态势,给拆迁赔偿带来沉重的财政负担;第二,赔偿标准的变化。前期拆迁补偿标准为“拆一还一”,而到了03年以后则改为按人口赔偿,这样就在同一地区甚至同一村中产生较大差异,导致部分地区群众上访事件的发生;第三,安置房建设速度过慢。许多两年前被拆迁的居民至今未住进安臵房,而每人每月70元的过渡费相比于当前的高房租和高房价,只会使百姓越拆越穷。
面对拆迁工作中遇到的种种难题,办事处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以大王社区为例,该社区原属高桥,下设15个村民组,占地4000余亩,耕地面积1500亩,07年率先开展拆迁工作,曾在10天内完成200多户居民的拆迁工作,现社区内拆迁基本完成,拆迁百姓全部得到安臵。通过对拆迁工作的深入剖析,办事处和社区的领导人也有着对开发区拆迁工作的见解和建议:第一,坚持依法拆迁,规范拆迁,和谐拆迁的原则,把工作做在前面,让群众明白,从而确保群众利益不受损失,保证工作顺利开展;第二,积极组织精干人员组成拆迁组,分解任
5
务,明确责任,严格落实拆迁政策,并及时公布征地公告、房屋拆迁公式表等接受群众监督。对于积极配合工作的居民予以一定的奖励,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工作效率;第三,正确引导村民组和村民协商解决问题,对于赔偿标准的问题,积极向工委建言献策,保证广大居民的切身利益得到维护。对于已经诉诸法律的个别问题,努力促进政府和法检部门协调对接,做到依法办事。
群众利益无小事,而拆迁工作正是关乎百姓最基本的住房问题,所以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细致入微的要求,抽丝剥茧般地解开拆迁安臵繁重复杂的任务,使拆迁安臵工作稳健有力的向前迈进,才能获得群众的认可。正如温总理所说“只有将人民放在心上,人民才会让你坐在台上”。
五、经济开发区“十二五” 展望
开发区在“十一五”期间取得了巨大成就,为“十二五”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对“十二五”期间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一步应着手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工作,全力推进开发区的建设。
第一,加速规模扩张。这主要表现在开发区面积和区内生产总值上,在进一步完善一期10平方公里已建成配套设施的基础上,向东跨过沪蓉高速公路,拓展5平方公里,向南拓展2平方公里,向北在东郊拓展3平方公里,加速园区建设步伐。另一方面,十二五期间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长率要达到30%以上,到2015年实现生产总产值80亿元、工业总产值250亿元、财政税收达15亿元的目标,向着国家级开发区的更高目标迈进。
第二,进一步做好招商引资工作。“筑巢为引凤”,始终坚持把
6
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发展的一号工程,着力引进资源节约型、科技创新型、生态环保型的项目,着力招引培育规模化、专业化的龙头企业,真正把开发区打造成产业体系完善,市场竞争力强的产业基地。
第三,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加强居民小区配套设施建设,扩大绿化面积,建设学校,启动敬老院,让区内群众共享住有所居、老有所养、学有所教、病有所医的发展成果。加快服务业发展步伐,努力提高第三产业比重,新建商业街区,星级酒店,农副产品大市场等,为群众谋利益,切实做好关系到百姓切身利益的教育、文化、卫生、医疗等方面的工作。
第四,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全力推进项目建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做大做强主导产业,支持企业引进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加速技术改进,提升产品附加值和产业竞争力,推进产学研合作,加快企业科技创新步伐。
在桐城市委市政府的工业立市大战略下,在各部门的高效能服务的优越环境下,经济开发区必将抓住新的机遇,谋求新的发展,实现新的跨越,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热土上谱写率先崛起的新篇章。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