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学生异性交往的现状分析及对策-2019年教育文档

2020-08-24 来源:榕意旅游网
中学生异性交往的现状分析及对策-2019年教育文档

中学生异性交往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异性交往是一个敏感的话题,尽管教师和家长一再强调中学生要把精力放在学习上,不要因过早地谈恋爱,耽课了学习。但早恋现象却时有发生,教师和家长对此现象过分压抑和禁止,反而导致“禁果最甜”的效应。因此中学生的异性交往就成了最令家长和教师棘手的问题,也是学生最感困惑的问题。但我们还应该看到“学会同异性的交往是青少年时期心理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正确引导这个时期的青少年身心素质健康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指导青春期异性的正常交往,现已成为家庭、学校、全社会共同关心的话题。”[1]

一、中学生异性交往的现状分析 1.异性交往的普遍性

不同程度的异性交往在中学阶段普遍存在。有统计显示:许多同学主动接近过异性同学(65.15%),他们曾经赠予(53.10%)或接受(56.13%)过异性同学的礼物。然而,卷入更深程度异性交往的中学生人数并没有部分学生和成人想象的那样为数众多。曾经与异性同学单独约会过(15.13%);经常和异性同学谈论爱情(8.10%);给异性同学写过求爱信(7.13%);有异性向自己表示过爱意(22.16%);谈过或正在谈恋爱(10.19%)的学生只是少数。可是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不同程度的异性交往行为均有显著增加的趋势。同时,中学生的异性交往不仅包括行为上的

趋近,而且包括心理上的接纳,这表现为42.17%的中学生有自己喜欢的异性朋友。[2]

2.异性交往的方式

多数青少年处理异性交往问题的方式是较为成熟的,他们可以与异性伙伴正常交往,能够较为理智地把握交往的尺度。有的中学生愿意与异性近邻结伴而行;有的中学生懂得不喜欢就婉言拒绝他人的求爱;有的中学生明白年龄尚小涉足爱情可能不合时宜,所以会转移注

意力!不想此事,或者将爱意埋在心底。另外,当家长或老师反对与异性交往时,中学生也会较为明智地处理该问题,大部分的孩子会通过和成人讲道理的方式来解决矛盾。当然,中学生的异性交往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女生在处理异性交往问题时表现得相对保守和乖巧,而男生则更为大胆和叛逆。同时还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则,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的进一步社会化,外界环境和舆论的压力,强烈的异性交往需求和不断发展的认知能力促使高中生采取较为明智的,表面疏离却实际接纳的方式来处理异性交往中遇到的诸多问题。

二、中学生异性交往的心理特点及存在问题

青少年步入青春期,随着心理日益成熟,经历了“疏远期”,进入了“爱慕期”。这时其性意识发展通常以外观的吸引和接触的形式表现出来,这种吸引和接触能使青少年喜欢在异性面前表现自己,以引起对方的注意,并对自己表示肯定。在这一时期的青少年,具有一定的明显心理特征和先兆,这种特征和先兆是具

有普遍性和强烈性。(1)性心理和生理逐渐趋向成熟。他们的认知能力,特别是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和创造性有了明显的发展,辩证逻辑思维已经开始占优势,但是却容易出现片面性和表面性。(2)他们的情绪具有明显的两极性,调节和支配情绪的能力有很大发展,但情绪表现仍然十分强烈,容易激动,一触即发。心理承受能力相当脆弱,情绪易波动,容易走极端。(3)心理闭关自锁。进入青春期,往往开始学会掩饰、隐藏和欺骗自己的真实感情,不愿意将自己的内心表现出来,形成心理自我锁闭。(4)青少年是一个充满矛盾的综合体。告别了童年,又非成年,他们的内心充满矛盾和冲突,原本纯真美好的世界被打乱,新的环境和节奏还尚未建立,如感情与理智的矛盾;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闭锁性与强烈交往需要的矛盾;求知欲强与识别力低的矛盾;性意识的发展与道德规范的矛盾等[3]。因此,青春期是人生最关键、最困难、最需要理解和帮助的时期,全社会、教育部门以及家庭应针对青少年异性交往的特征和阶段采取相应的措施和

方法对青少年在异性交往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给予帮助和正 确指导。

正确的异性交往在青少年走向成熟时期,对他们今后的人生起着质的作用。但随着环境的改变、社会、学校和家庭的教育不够,研究发现青少年的异性交往也存在很多心理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概括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交友观不正确;(2)超越友谊界限;(3)交往方式不当;(4)随意性交往和隐蔽性交往增多;

(5)择友标准需指导;(6)“一对一”的异性交往带来的困扰;(7)爱情错觉的困扰;(8)心相近而形相远的困扰;(9)拒绝异性交往或异性交往困难;(10)缺乏异性交往的良性环境[4]。

三、中学生异性交往的教育误区

学会与异性交往是中学生必修的“社会课”,其间需要逐步树立良好的交往意识,培养健康的交往心理。但同时,青春期的异性交往又是容易被忽视、被误解和容易出问题的时期,如果忽略了这段时期对中学生的正确引导教育,就会使朦胧中的中学生走入误区。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的主要任务是读书,与异性交往是长大以后的事;(2)中学生还不成熟,不懂事,不具备与异性交往的条件;(3)与异性交往会分散精力,影响学习;(4)与异性交往很容易发展为“早恋”,使中学生犯错误;(5)中学生谈恋爱成功率很低,中学生与异性交往没有什么好处;(6)与异性的交往是少数学生的行为,“好学生”不应该效仿;(7)如何处理异性关系不需要别人的指导,到时自然就会;

(8)如何处理异性关系不属于教育范围,教师对此没有责任。正是由于上述诸多的误解,使我们的社会、学校和家长不能正视“青春期”的异性交往问题,往往采取一些过激的手段加以干涉,而不是采取积极正确的引导方法去解决[5]。

在了解学校青春期教育状况后,我们不难发现在以往的青少年青春期教育中,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问题。但我们的教师和家长在青少年异性交往中应当去理解和认识正常异性交往的必要

性和可行性,将正常交往带来的益处和不适当交往、不健康交往或回避交往等所带来的弊端区分开来,在异性交往中多注意去引导汲取对方学习、品质和个性发展上优秀的东西,旨在加强沟通,相互交

流,共同发展,要摒弃那些不健康的消极的交往动机。同时,还要注重对青少年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教育,使青少年在心理和生理上自然和谐、健康地发展。

因此,如何正确地引导中学生的异性交往,就成了我们父母、教师、学校和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

四、中学生异性交往的对策和建议 1.加强青春期教育。

中学阶段是人生的重要转折时期,青春期特殊的生理和心理变化,使青春期教育成为这一阶段必不可少的课题,正确而适时的青春期教育是十分必要的。青春期教育应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性生理教育、性心理教育和性道德教育,其核心是性道德教育。通过青春期教育,消除学生的异性神秘感,提高学生的自控能力,帮助他们正确认识与异性同学的关系,把握好与异性同学交往的分寸,是非常必要和有益的。

2.理解沟通,倾听学生的心声。

处于中学阶段的青少年正值“心理断乳期”,他们的自主性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由于认知情感发展的不完善,做事难免冲动或钻牛角尖,对他们实施教育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1)倡导正常交往。教师在安排座位、打扫卫生、参加学校运动会、

举办班级活动时可以有意识地进行男女搭配,并不断变换搭配的对象,增加男女同学相互之间接触了解的机会,以利于消除学生进人青春期后所产生的烦恼和对异性的神秘感,使异性同学之间保持和发展正常的同学友谊,形成一种正常的异性交往风气。对个别交往过密的学生,教师应多留意其家庭背景、生活内涵、与之交往的朋友,给予真诚的关怀,不要乱贴“早恋”的标签,更要防止由于同学的哄笑和成人的肆意干涉而使学生出现“逼上

梁山”的相反效果,对整个班级风气带来不良的影响。(2)家长要做好对子女的教育工作。在这一阶段,多数中学生希望家长能够理性地支持他们与异性进行正常交往,不要不闻不问,也不要武断地反对他们恋爱更不要禁止他们与异性交往。家长应建立民主和谐的家庭气

氛,反思自己在成长中的问题与困惑,以开放的眼光接受青少年结交异性朋友,并采取积极的态度辅导子女的异性交往。

鉴于此。家长、老师和学校应当充分认识中学生的心理特点,理解他们的情感需求,与他们多沟通,以一种开明的态度去引导他们建立良好的异性关系,相信中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及时正面地指导青少年走出青春情感的迷惘,以健康、积极的心态应对异性交往中出现的问题,对中学生实施异性交往和恋爱教育时要真正做到尊重、理解、沟通、关怀和指导。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