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选自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三课时,属于科学课程标准中的“物质世界”中“物质变化”的范畴。本课内容主要分为“会变味的米饭”、“米饭、淀粉和碘酒”、“寻找淀粉的踪迹”、“整理神秘的信件”四部分,主要通过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认识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之一——改变颜色。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米饭在口腔里与唾液作用会发生化学变化。淀粉与碘酒会发生化学变化,生成的新物质是蓝紫色的,利用这一特性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过程与方法:
用细心体验、分析推理、实验验证的方法获得结论。通过实验检验一些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探索新事物的兴趣。
重点:米饭、淀粉和碘酒发生了变化。
难点:分析米饭、淀粉和碘酒反应产生新的物质.。
确立难点的依据:米饭、淀粉和碘酒发生了化学变化,其本质就是产生了新的物质,而更多的学生会认为只是颜色发生变化而已,米饭也依然是颗粒状的,所以学生容易形成概念上的理解偏差,所以,要让学生明白改变颜色也是化学变化的一种形式。因此确立分析米饭、淀粉和碘酒反应产生新的物质为本课的难点。 教学准备:每组一些米饭、一些淀粉、一小瓶碘酒、一支滴管、几种常见的食物 教学过程: 一、会变味的米饭
师:上节课我们做了这样的实验,米饭遇碘酒变蓝,(板书:米饭+碘酒→蓝)这是为什么呢?这里包含什么道理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它的变化。
师:米饭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我们几乎天天都在吃,谁能说一说,米饭是什么味
1 / 9
道的?
生:回答。(没什么味,有点儿甜)
师:米饭到底是什么味道的,今天我们一起在课堂上细心体验、仔细品味米饭的味道,谁知道什么是细心体验?(板书:细心体验) 生:细心体会……。
师:那就请同学们细心体会米饭的味道吧! 生:品尝。
师:刚才每个小组确实都在细心体验、仔细品尝米饭的味道,来说说你尝到了米饭是什么味道的? 生:有点儿甜。
师:这种甜味与我们吃的糖块的甜味一样吗?有什么差别?
生:不一样。糖块放到嘴里一下子就甜了,而米饭是嚼一会儿才甜的。 师:米饭本身是甜的吗? 生:不是。
师:为什么咀嚼后会有甜味呢? 二、米饭、淀粉和碘酒 [1]生:……
师:米饭原来是不甜的,经过咀嚼后变甜了,这说明什么?(板书:(米饭)不甜——( ?)甜) 生:产生新的物质。 师:这种物质是谁变成的? 生:米饭。
师:这可能与米饭的什么有关系?
2 / 9
生:成分。
师:谁知道米饭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生:淀粉。(板书:淀粉)
[2]生:因为米饭中含有淀粉,是淀粉在唾液的作用下变甜的。 师:你怎么知道米饭中含有淀粉呢? 生:看书。
师:看来看书是一种接收新知识的很好的方法。米饭变甜到底是不是跟淀粉有关呢?
续师: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小资料。(看书30页) 生:看资料。
师:通过这段小资料,你知道了什么?
生:米饭中含有一种叫淀粉的东西,在我们咀嚼过程中发生了变化,变得有甜味了。
师:我们知道在米饭上滴碘酒变蓝了,那么在淀粉上滴碘酒可能会怎么样呢? 生:猜测可能出现的情况。
师:如果变蓝了说明什么?没变蓝又说明什么?
生1:变蓝了说明是淀粉遇碘酒变蓝,米饭遇碘酒变蓝是淀粉的作用。 生2:没变蓝说明淀粉遇碘酒不变蓝,米饭遇碘酒变蓝与淀粉没有关系。 师:到底会是怎样的结果呢?在实验之前我们先观察一下淀粉和碘酒,一会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想一想你们用了什么方法,发现了什么?开始观察吧! 生:观察。
师:老师看到,你们每个小组都在认真地对这两种物质进行观察,你们一定发现了很多,哪个小组先来说说?
3 / 9
生:淀粉是白色的、粉末状的、摸上去滑滑的、细细的、软软的…… 生:碘酒是棕黄色的,气味像酒精…… 师:它们的用途你们知道吗?
生:淀粉是厨房里常备的烹调用品,碘酒能杀菌、消毒……
师:非常好,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了在米饭上滴碘酒会变成蓝色,那么在淀粉上滴碘酒到底会怎样呢?为了能够使我们的实验更加精确,在实验前,有一个小小的提示,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在淀粉的一个位置上滴两——三滴碘酒,不要将滴管直接接触到淀粉。 师:谁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呢? 生: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师:开始实验吧! 生:实验。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说明什么?哪个小组来说说?
生:淀粉遇碘酒变蓝了,说明米饭遇碘酒变蓝是米饭中淀粉起的作用。 师:(指板书米饭+碘酒→蓝)那这个式子需要改吗? 生:需要改,将米饭改成淀粉。 师:根据什么这样改?
生:在米饭和淀粉上滴碘酒变蓝,说明米饭中淀粉的成分起了作用。 师:这蓝色又说明什么? 生:……
[师:这蓝色的物质还是淀粉吗?] 生:颜色改变、产生新物质。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物质变化有两种,哪两种?
4 / 9
生: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师:这种变化属于? 生:化学变化。
师:你们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吗? 生:没有。
师:有一个问题我不太清楚,[(米饭)淀粉?不甜——(?)甜]这种物质还是原来的米饭吗?
生:不是。产生了新物质。
师:谁知道淀粉在唾液的作用下变成了什么? 生:麦芽糖。 师:你怎么知道? 生:看书知道的。
师:看来看书确实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获取知识的方式。 师:这个变化属于什么变化? 生:化学变化。 三、寻找淀粉的踪迹
师:好了,同学们,我们知道世界是物质,物质是变化的,而物质的变化是有规律的,刚才我们就发现了一个重要的规律,谁知道是什么? 生:淀粉+碘酒→蓝。 师:谁再来说说? 生:淀粉+碘酒→蓝。
师:规律是可以帮助我们做事的,你知道这个规律可以帮助我们做什么吗?
5 / 9
[生:……
师:利用这个规律我们知道了米饭中含有淀粉,你还想知道什么?] 生:其它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师: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好多食物,用来检验是否含有淀粉。这是清单。(出示记录表)
师:首先请同学们对食物是否含有淀粉进行猜测,将你们的猜测写在记录单上。 生:小组交流猜测。 师:你们是怎样猜测的? 生:马铃薯…… 师:把你的话说完整。
生:我们组猜测马铃薯可能含有淀粉……
师:你们都是这样猜测的吗?有没有别的汇报方法? 生:我们组认为马铃薯……可能含有淀粉,……不含有淀粉。 师:哪一种方法更好? 生:第二种方法更清晰。
师:出现什么现象,你认为你们的猜测是正确的? 生:变蓝。 师:为什么?
生:因为淀粉+碘酒→蓝。
师:相反如果不变蓝,就说明什么? 生:说明这种食物中不含有淀粉。
师:在实验之前,老师还有一些提示,请同学们看大屏幕,给大家1分钟时间,
6 / 9
看并思考。
1、 将食物用小刀切开,在切口处滴2——3滴碘酒。
2、用过的刀要用面巾纸将其擦拭,以免影响实验效果,但要注意安全。 3、检验食品后,要做好记录,将结果写在实验记录单上。 师:知道为什么要将食物切开吗? 生:……
师:刀切开是怎样的,与没切开有什么差别?
生:食物是一段一段的,它们的边上容易和其它食物接触上,会影响到实验的准确性。
师:对,在实验中要尽可能排除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看看细节多么重要,细节决定成败!(板书:细节决定成败。)
师:在第二条中提到了要注意安全,要注意哪些安全? 生:用刀……
师:如果你们对实验要求已经非常清楚了,那就开始实验吧! 生:实验。
师:老师看到了,这个小组在实验后还能将材料整理好,这是一个很好的习惯。 师:哪个小组先来汇报一下。
生:含淀粉的食物有……,不含淀粉的食物有…… 师:你们的结果都一样吗? 生:一样。
师:这个结论我们已经知道了,和我们的预测一样吗? [1]生:不一样。
7 / 9
师:哪一个更准确。 生:实验结果。
师:确实,科学验证的结果才是最准确的。 [2]生:一样。
师:说明我们对这些食物有一些了解,但要想知道更准确的结论还是要通过实验验证的方法。 四、整理神秘的信件
师:同学们,你们这节课细心体验米饭的味道,然后分析推理了(板书课题: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米饭、淀粉与碘酒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化学变化,
师:最后用实验验证的方法利用碘酒寻找了淀粉的踪迹。你们真的很了不起。其实我们还可以用今天发现的规律淀粉+碘酒→蓝这一规律写神秘信件呢,你知道该怎么做吗?
生:知道,用淀粉写字,用碘酒让它显示出来。 师:是这样的,你们想自己写一封这样的神秘信件吗? 生:想。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整理神秘信件的方法: 1、调制一杯淀粉液;
(1)方法一:把米饭煮成粥,用上层清液; (2)方法二:直接用冷水与淀粉混合 师:但要掌握好比例。
2、用毛笔蘸淀粉液将字写在宣纸上。
8 / 9
师:同学们,和你们的相识,使我非常喜欢你们,我把对你们的希望写在了上面,想知道上面写的是什么吗? 生:想。 师:怎么样? 生:用碘酒。
师:在这个小瓶里装了碘酒,我们一起来见证我送你们的神秘信件。向字上喷碘酒,显示:天天向上。
师:冷老师希望你们能够天天向上,勇攀高峰。 这节课上到这儿,下课!
友情提示: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文档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9 /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