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批评作业
光影与科技的联姻——由《2001太空漫游》谈开来
杨晨
摘要:当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大咖啡馆地下室放映人类历史上第一部电影的时候,他们也许没有想到,在今天,电影这一科学和艺术的结晶与日新月异的科技成果水乳交融,愈发难解难分。从梅里埃到卡梅隆,电影中的科技元素运用越来越呈现“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趋势。其普及应用,制作水平都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趋势。其中尤以库布里克的《2001太空漫游》为代表,作为一部拍摄于上个世纪60年代的科幻电影,《2001太空漫游》无疑是电影CG特效的滥觞之作,其制作风格,表现手法,形式与内容高度的统一都为我们在影视数字特效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方面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启迪。指引着业界人士在影视数字技术领域不断攻城略地,继往开来。
关键词:影视特效技术 库布里克 电影艺术 CG
一:嬗变及发展
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大咖啡馆”放映人类历史上第一部真正电影的时候,最初的影视特效便随之产生了。在卢米埃尔兄弟放映短片《火车进站》时,由于该片运用了主观镜头,呼啸飞奔的火车直冲摄影机而来,所以营造出了火车似乎要穿破荧屏冲向观众的效果。观影者们个个大惊失色,很多人甚至惊恐万分地从座位上跳起来准备逃跑。一时成为坊间笑谈。
随着时间的推移,电影的拍摄,制作手段有了一定发展。“停机再拍”,多次曝光等手段开始成为电影表现特效的不二法宝。身为魔术师的法国人梅里爱拍摄的《月球旅行记》便通过手工动画开始银幕的太空旅行,不过那时表现的宇宙
场景和天文望远镜里看到的景象别无二致。直到70年代中期,在天空科幻片的拍摄中,缩微模型仍然是表现宇宙的主流特效手段。i原因是因为传统的摄影特技已无法拍出在长期电影语言熏陶下的观众对科幻片真实感的要求,即传统方法已无法展现出“真实可信”的科幻世界。而数字技术的诞生和介入,则使科幻片从技术上成为可能。因此,格雷戈尔把《2001:太空漫游》看作“科学幻想电影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的见解是非常准确的。ii同样,该片是世界电影史上第一部采用CGI技术制作的影片(Computer-generated imagery 简称 CGI,计算机生成图像。CGI 是 CG,即Computer graphic汉译电脑成像技术的一种应用)。在这部影片中,库布里克首次运用数字技术生成了一幅一艘太空船在一个轨道空间站停靠的画面,并利用它参与“制作”了飞行甲板上的控制台。iii自此之后,影视特效制作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而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乔治卢卡斯的《星球大战》标志着影视特效技术开始成为有助于电影票房以及艺术性完美结合的一位得力助手。而后电影导演们开始不约而同将影视特效制作视为电影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阿甘正传》天空中飘舞的羽毛,到《智取威虎山》中杨子荣与座山雕双翼机上生死搏斗,影视特效技术正走在一条前途无限的光明大道上,成为浩瀚光影海洋中崭露头角的弄潮儿。本文将以库布里克《2001太空漫游》为分析蓝本,共同探讨影视特效技术与电影艺术的结合发展,力图发掘其中的深层关系,以餮诸君。
二:扛鼎之作下的技术崛起
斯坦利·库布里克(Stanley Kubrick),美国著名电影导演,1928出生于美国纽约。1965年开始制作后来被认为是他的颠峰之作的《2001太空漫游》,影片迅速成为电影史上的一座里程碑,被公认为最发人深思的伟大影片之一。根据阿瑟.克拉克的同名小说改编,被称为\"神话纪实片\",对人类在广袤宇宙中的漫游进行了富有诗意的预言和探索,同时对能够发展科学技术却对自己的本能和本性无计可施的人类进行了无情讽刺,导演也不无忧虑地表现了由于计算机统治世界而引起的恐惧。这部制作精美、气势磅礴的科幻片对当代科幻电影产生了非常重要影响。获得了当年奥斯卡最佳美术指导、最佳导演、最佳编剧等4项提名,并最终获得最佳视觉效果奖,获1968年英国电影学院最佳摄影、最佳音响、最佳美工奖。
在影片长达三分钟的黑场结束后,全片情节正式开始。一群黑猩猩在学会使用骨棒驱逐入侵者以夺取生存水源后将其抛向天空,飞在天上的骨棒镜头立刻被剪辑成为在浩瀚太空中遨游的宇宙飞船。这个转场干净利落地完成了叙事场景的切换,同时暗喻着人类由蛮荒走向文明,探索领域得以极大扩展。也就是这个宇宙飞船与空间站对接的镜头,成为CGI技术在电影史上的第一次的应用。当时。将计算机图像引入电影工业的第一人是约翰·惠特尼(John Whitney Sr.),他最早开始对计算机图形图像系统进行研究和开发,制作了许多动画短片和电视广告节目,被许多人尊称“计算机图像之父“。iv
然而,由于该片拍摄时代正处于影视特效技术萌芽勃发之时,全片中仅有极少镜头涉及CGI技术,剩余大部分镜头于英国制片厂内完成,且CGI技术花费不菲,导致该片问世后的几年里,好莱坞对此技术鲜有问津,直至《星球大战》
的出现,才真正改变了这一局面。但是我们今天仍然能从这部影视特效开山之作中得出很多宝贵的经验与启示。当年高深晦涩,耗资巨大的特效处理现在甚至可以在个人电脑上得以操作和完成。例如当时拍摄时由于影片摄影指导杰弗里·安斯沃思不愿使用复杂的洗印特效,所以片中所有特效画面全部在摄影机前拍摄完成。因为当时广泛采用的静态背景幕和背投影的动态画面无法打造出库布里克想要的真实效果,所以本片开创了前投影视觉特效技术,片中人猿学用工具场景中的非洲背景和大量太空船场景都是这种特效技术的杰作。在本片问世后,这项技术开始普遍应用,并催生了绿屏系统(即蓝屏抠图技术)。“蓝背景技术”仍旧需要在拍摄前期布置幕布,并在幕布的前面拍摄主体。但这并不意味着幕布必须是蓝色的。“我国一般用蓝背景,在欧美国家绿屏幕和蓝屏幕都经常使用,尤其在拍摄人物时常用绿屏幕,一个理由是很多欧美人的眼睛是蓝色的。”幕布的颜色根据其与拍摄主体的颜色色差来决定,这样以便于后期的抠像。与传统遮片不同的是,“蓝背景技术”的“替换”步骤发生在强大的计算机图像软件上。当我们将拍摄完成的数字影像置入计算机之后。我们只需要利用特效软件特有的色差抠像功能,就能将拍摄主体之外的蓝色部分抠除掉。抠除之后的部分将呈现透明的状态。这就意味着,我们可以将这个视频层重叠在其他视频层之上。而之前透明的部分就将变成其他视频层的内容。替换背景目的就此达到了。用常见的超人在天空飞行的效果来说明“蓝背景技术”更为浅显易懂。首先,需要在纯色的幕布前拍摄超人飞翔的姿态。由此,得到最初的视频就是超人趴在纯色的幕布上。之后我们将视频导入计算机特效软件,用色差抠像来去除幕布的部分,得到一个单单超人的视频(超人身体周围呈透明)。最后再将这个处理过的视频叠加在一个天空云彩的视频之上,超人在天空飞行的效果就达成了。v
三:“技”与“艺”的意义
在电影艺术中,技术与艺术不仅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相反在一定情况下还会出现割裂分离,相互排斥的不利情形。例如近年来大行其道的抗日神剧,其“雷”翻观众令人哑然失笑的剧情是在影视数字技术工具扶持下得以实现的,不得不承认几十年后的今天,我们的技术水平早已超越当年的梅里爱和库布里克,但故事情节这个扶不起的阿斗却依然是我们的短板。但可悲的是国内仍有“技术决定论”和“打造中国大片”的声音与市场。导演们不惜一掷千金请来日韩欧美特效团队为作品精心包装,希望“鸟枪换炮”之后能一鸣惊人,殊不知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空有特效包装的影片只能像浓妆艳抹的网红,洗尽铅华之后落得一地鸡毛的结局。反观《2001太空漫游》,全片在展示人类日新月异科学技术的同时,还不忘对人类的终极哲学命题与科技这把双刃剑对人类的影响作出深刻思索探讨,在《蓝色多瑙河》的音乐中,人类自强不息,勇于探索的特性,以及对科技给人类带来的回馈,人类对哲学终极命题孜孜不倦的探寻都在片中得到了阐述。抛开影片本身,我们在技术与艺术两者关系间得到的启示也许就会明了:技术与艺术是相辅相成,不可割裂的一个整体。技术为艺术的实现提供了便利,反过来,艺术使技术脱离自然科学的严谨刻板更加丰满具有魅力。离开了技术,艺术将黯然失色,同样,离开了艺术,技术将只能存在于教科书与实验室中,成为束之高阁的东西。这应该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i
张歌东编著《数字时代的电影艺术》[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p64 ii
华中师范大学 黄学龙《论数字技术对电影艺术的影响》 iii
东北师范大学 王忠岩《数字时代的影响叙事空间》 iv
李四达编著《数字媒体艺术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P168 v
郝冰.影视特技制作[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7.P15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