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基于校企一体的课程改革探索—以高职印刷技术专业《数字图像处理与制版技术》为例

2020-01-04 来源:榕意旅游网
第10卷第3期 2010年9月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ZHEJIANG INDUSTRY&TRADE VOCATIONAL COLLEGE Vo1.10 N03 Sep.2010 基于校企一体的课程改革探索 一以高职印刷技术专业《数字图像处理与制版技术》为例 林朝荣 (浙K-y-贸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浙江温州325003) 摘 要:校企一体化课程建设是校企一体化教育流程建设的关键,从学院与企业的利益共同点出发,校企双方通过“引 企入校,半工半读”的教学模式达到教学与生产的共时、技术资源的共享、课程体系的共构、专业队伍的共建,从而促进学 生更好地实践学习,掌握职业技能,实现了学校、企业和学生的多方受益。 关键词:校企一体化;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105(2010)03—0012-04 Expioration into Curriculum Ileform Based on School-Enterprise Integration--Taking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and Plate-Making in the Major of Printing Technology or Higher fVocational Students f0r Example LIN Chao—rong (Zhejiang Industry&Trade Vocational College,Wenzhou 325003,China) Abstract:Curriculum construction is the key to building the college—enter[rise integrated educational process.Based on their common beneficial points,both parties can teach and produce together,share the technical resources,CO-construct curriculum,and CO— build professional teams to promote the student learning and practicing better and master the vocational skills as well,by”introducing enterprises into college,halfwork and halfstudy”ofthe teaching model,it will help college,enterprise and students get benefits from it. Key words:college-enterprise integration;cu ̄iculurn;construction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 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 前高职教育发展无法回避的问题。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在印刷技术专业进行了积 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 极的探索和实践,努力实现校企一体化的专业建设目 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职教育既不同 于研究性的普通高校,也不同于中职教育和企业职工 培训,具有“高教性和职业性”双重属性。如何正确 标,即在专业建设过程中达到教学与生产共时、技术 资源共享、课程体系共构、专业队伍共建、校企利益 共赢的目标。在校企一体化专业建设过程中,始终坚 定位是办好高职教育的关键之一,定位过高或过低, 都会影响高职教育的发展。同时,如何实施校企一 体,较好解决工学结合中校企一头热、一头冷的老大 难问题,深入推进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也是当 持以校企一体化的课程建设为切入点,通过系统的半 工半读的组织形式(校外企业轮岗、校内合作企业定 岗和与就业相结合的校外企业顶岗实习),形成了特 色鲜明的校企一体的办学模式、产教一体的教学模式 收稿日期:2010—07—29 作者简介:林朝荣(1977一),男,浙江温州人,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包装印刷。 第10卷第3期 林朝荣:基于校企一体的课程改革探索 1 3 和学做一体的学习模式,并初步建立了与之相适应的 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 一内讲授工作过程的基本原理,理清岗位的基本职能要 求,让学生们带着问题参加半工半读实践,在生产实 训中向工人师傅学习,观察师傅如何操作相关设备, 处理工艺故障,教师通过现场教学,使学生理解工艺 原理,并指导学生操作实践。把课堂教学带入到生产 实践中,与生产实训联系起来,实现教、学、做三位 一、高职印刷技术专业课程改革的理念 坚决打破原有的学科体系,依据工作过程的岗位 和任务分析,选取内容,设计情景,精心组织教学和 实践。充分利用印刷专业引企入校,实行半工半读的 体。校企一体教学实施流程半工部分如图1所示, 办学条件,专业课程教学与半工半读紧密结合。课堂 半读部分如图2所示。 图1 校企一体中“半工”教学流程 二、高职印刷技术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 模块的框框,强调学校与企业的深度融合,相当数量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在印刷技术专业的人才培 的专业课程以企业技术人员(兼职教师)为主进行开 养方案上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在三年学习期 发。适当减少课堂授课时间,增加在实际生产岗位上 间,通过在校内合作企业半工半读轮岗实践,在校外 的操作训练时间。以真实产品为载体、以实际生产岗 企业定岗生产实习,毕业综合实践下厂顶岗实习,以 位为课堂、以劳动态度操作技能和产品质量为依据, 及专业技能考证培训、毕业设计等集中实践环节,加 培训基本职业技能,传授基本专业知识,考核基本职 上课程实验,实践学时占总学时的比例达到58%,充 业技能。做到车间即课堂,工人是教师,学生成工 分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 人,授课与培训融为一体,使学生毕业后能够更快地 学院在印刷技术专业课程建设中着力突破仍以专 顶岗操作,缩短学生与工人的距离,实现学习与就业 职教师为主、适应企业岗位需求、改教材章节为工作 的无缝连接。以《数字图像处理与制版技术》课程为 14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9月 图2校企一体中“半读教学流程 案例,说明校企合作开发的具体流程: 方式(胶印、柔印、丝印、凹印、数字印刷、特种 印刷等)和印刷设备,以典型的真实产品为载体, 对课程内容进行序化。如《数字图像处理与制版技 术》课程,以完成16开杂志彩色封面设计与制版为 对象,以印刷图像的采集与处理、印刷平版制版工 艺过程为主线,按图像采集、图像分色、图像阶调调 整、图像色彩校正、去噪声、图文设计制作、发排 文件检查、菲林出片、菲林检查、晒PS版、PS版显 影、PS版修整、直到完成适用于上机印刷的PS印版 的整个工作流程,将工作任务分解为若干个模块,进 行教学情景设计,实现课程内容项目化。 1.坚持与行业、企业深度融合,共同开发。通 过校企技术交流会,研讨印刷企业生产流程,进行印 刷企业职能岗位(群)及岗位能力分析,研讨企业岗 位与课程的对应关系。如《数字图像处理与制版技 术》课程,涵盖了印刷厂的电子图像处理工、印前 图文制作工、菲林输出员、菲林检查员、平版制版 工、数码打样员、数码快印工等七个岗位。校企一体 的课程开发人员一起讨论各职能岗位的应知应会,共 同探讨印前图像处理及制版技术的发展趋势,编写课 程教学大纲,确定课程的重点难点,共同选择教材, 编写内部讲义。课程主要由引进到校内的企业牵头开 发,授课地点设在生产车间和紧挨车间的多媒体教 室,由工厂的技术人员为主,配以适当的专兼职教师 3.全面实施“校企一体,工学结合,半工半 读”。课程教学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将教学过 程、工作过程通过真实产品为载体有机结合,坚 持“做中学,学中做”,变工厂的生产经营过程为 教学实施过程。“半工”是在位于校内实训基地的 共同授课,采用岗位操作+理论考试+实训报告等形 式进行课程考核。通过多种与行业、企业进行深度融 合,共同完成课程开发。 合作共建企业内进行。在完成企业真实产品的劳动 中,在工人师傅的指导下,进行操作训练。车间即 课堂,工人是教师,学生成工人,教学的成果是一件 2. 以真实产品为载体,基于工作过程开发课 程。在专业课程开发中,选择与课程联系紧密的印刷 第l0卷第3期 林朝荣:基于校企一体的课程改革探索 l5 件真实的印刷成品,同时完成职业技能素质培养,接 受劳动纪律、劳动态度、质量意识、责任意识等企业 文化的熏陶。“半读”也不拘泥单纯的课堂讲授,而 是采用任务驱动式、讨论式、分布式等多种教学方 法,利用PPT、Flash动画、视频、实物教具、模拟软 件等先进教学手段,或在设备旁进行现场教学,边讲 边看,或在计算机房边讲边练,并广泛应用计算机网 络进行教学辅导(QQ群、电子邮件、BBS讨论等)。 教学中充分利用校企一体合作共建的实训基地设备、 借助校企一体、半工半读平台,发挥专兼职教师队伍 的资源优势,全面实施“做中学,学中做”,做到课 程实践生产化,教学成果产品化,课程组织多样化。 4.注重职业道德、职业技能素养的培养,校企 一体进行课程评价。由校内专职教师为主开发的课 程,考核除采用开卷或闭卷笔试外,还包括平时作 业、大作业、论文或调研报告等多种形式。由企业为 主体开发的课程,除理论考试外,还包括平时作业、 考勤和劳动态度、实训报告,特别强调岗位操作技术 考核,个别课程(如印刷营销和企业管理)还包含在 工厂中的生产业务业绩考核。实训成绩由专职教师和 企业相关技术人员共同考核。如PS版制版质量考核 中,规定印版外观质量占15%,版式规格占15%, 图文内容检查占30%,网点质量检查占40%。彻底 改变成绩考核唯理论、唯授课老师的片面现象, 做到专兼职老师共同考核,理论与操作并重,职业 道德与职业技能并重。 三、高职印刷技术专业课程改革的经验 与启示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印刷技术专业通过校企合 作的深入开展,促进了学院科学、和谐发展,亮点纷 呈。虽然印刷专业已经初步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校企一 体的办学模式、产教一体的教学模式和学做一体的学 习模式,并初步建立了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机制和运行 机制,但学院深知培养质量不能有丝毫放松,回顾印 刷专业在校企合作的几点做法,体会如下: 第一,必须真正把校企合作作为职业教育的办 学方向。校企合作的本质是通过企业与社会需求紧密 结合,按照企业需要开展职业教育,与企业合作开 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使企业在分享学校优势的 同时,参与学校的改革与发展,使学校在校企合作 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几年的实践,我们认识 到,只有通过校企合作,才能使学生的培养规格更 符合社会和岗位的需要,才能使学生的课堂理论学 习与现实社会的实际工作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 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第二、必须找准校企合作的利益共同点。校企合 作成功的关键在于双方利益得到切实保障。如果学校 的培养标准与企业的需求不接轨,就会影响企业合作 的热情。为了培养出企业真正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在 校企合作中获得更大的发言权,学校应深入分析企业 在人力资源上的最大需求是什么,自己能做什么。只 有真正能为企业带来利益了,合作才会长久、深入、 才能实现企业、学校、学生的三赢。技能人才成长的 规律,就是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体现在培养模式 上,就是要把以往理论一专业一实训三段式的教学模 式,改为理论实训一体化教学。设立一体化教室,采 用一体化教材,由既能讲理论又能带实训的一体化教 师任教,教学直观性强,学生学得快、记得牢,提高 了培训效果,大大缩短了培养过程。 要突出职业学校的办学特色,下大力气提升实训 水平,改善实训条件,使实训设备始终能与较先进的 企业相适应的同时,学院应坚持把组织纪律性和吃苦 耐劳精神作为学生管理教育的重点。职业学校的培养 目标是一线技能人才,要按企业生产的要求加强学生 的组织纪律性和吃苦耐劳精神培养。组织学生参加各 种形式的劳动锻炼,通过推行实训产品化培养学生的 质量意识;通过在学生中开展定位教育和感恩教育, 让学生怀抱对企业感恩思想,不好高骛远,立足本 质,扎实工作。 第三、校企合作的形式要灵活。企业性质不同, 行业各有特点,面对不同的合作伙伴,学校要采用不 同的合作方式,有的可以引进来,有的可以走出去; 有的要建立固定的合作关系,有的可是阶段性的合 (下转第25页) 第10卷第3期 李俊梅,夏耀:项目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25 的一个部分(如一个模块电路),项目教学开发的主 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因此,只要它有利于 3.从工作项目的选取,到项目教学的实施是一 个复杂的过程,需作不懈的专研和探索,工作项目选 取不当将影响项目教学的教学效果。 高职教学,就可以看作为工作项目。小型工作项目对 于初涉专业的课程来说更便于教学,到了教学环节的 4.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不仅仅是 兴趣和赏析,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尽量提高趣味性, 但不能排除岗位群所必修的知识与技能。 5.小班上课,一定程度上,会增加教育的成 本 后期,需要整合更多的岗位所需的职业能力时,采用 大型工作项目才更有价值,也更适合于专业课程。 2.工作项目是否一定完全真实地来源于企业, 工作项目不一定要求必须是真实的,只要能达到高职 教学的要求,模拟工作项目也未尝不可。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47—150 [2]徐国庆.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的几个关键问题[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4):9-11 [3]徐国庆.项目课程的基本理论[J]职教论坛,2006(8):卜3 [4]石伟平.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中的问题与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3-4 [5]李俊梅.电子信息专业项目课程的设计[J].职业技术教育,2008(5):83—84 [6]贺平.项目教学法的实践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2): 17—18 [7]李俊梅.项目教学法在电路分析课程中的应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35—37 (责任编辑:邱开金) (上接第15页) 作;有的要以企业为主,有的确要以学校为主。一切 以达到校企双赢为目的。 总之,职业院校只有加强校企合作,做到“工学 参考文献: 结合、校企双赢”,才能真正体现出职业院校的特 色,适应市场需求,具有潜力和活力。 [1]何向荣.突破障碍创建“校企一体”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08(5):43—44 [2]徐建华.高职多层次全方位“校企一体化”的系统思维与实践[J].职教论坛,2009, (2)一:20—22 (责任编辑:贺星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