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水稻细条病的综合防治

2023-10-14 来源:榕意旅游网
水稻细条病的综合防治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以下简称细条病 的发生流行主要决定于寄主、病原和环境条件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缺少任何一个因素均不可能构成病害的发生和流行。 流行因素

种子带菌 带菌种子既是细条病的初次侵染源,又是该病远距离传播的重要途径。

种植感病品种 当一个地区大面积种植感病品种,在菌源大量存在和传播有效及发病条件适宜时,若寄主正处于易感病的生育期,就会造成细条病流行,可以说种植感病品种是水稻细条病扩展蔓延的内部条件。

环境条件 水稻细条病病菌喜高温高湿。一般水稻分蘖盛期至始穗期,是植株抗病能力最弱的阶段。双季晚稻在该生育期恰逢高温天气,如遇到相对湿度在80%以上,连续降雨和日照不足等气候条件,就有利于细条病的发生和流行,其中台风、暴雨是造成细条病大面积流行的最主要因素。

肥水管理不当 在发病田块,往往进水口附近发病重,非进水口处发病轻,究其原因是流水传播。病菌溢出的菌脓落入田间的水中,随着灌溉水而传播到其它田块。因此,低洼积水,大雨淹没以及串灌、漫灌等往往容易引起水稻细条病连片发生。在细条病发病前期,如不注意氮、磷、钾肥配合施用,偏施、迟施氮肥,易造成水稻植株徒长,叶片嫩绿,抗病力下降,从而使发病更加严重。

综合防治技术

种子要进行消毒处理 用种时要选择来源明确的无病种子,播种前用强氯精等农药进行种子消毒处理,在水稻生长期间及种子收获前严格按《水稻种子产地检疫操作规程》进行产地检疫,一旦发现病情,立即采取相应措施,控制病源,防止扩散,禁止病田种子留作种用。 取消夏季制种,全面推行早夏制 我省水稻细条病一般在7月中下旬发生,而夏季制种期间经常会受到台风影响,很难保证制种基地的安全。因此,要取消夏制,推广早夏制,在时间和空间上避开细条病的感染时机。

推迟单晚成熟期,错开感病期 单季晚稻发病率重于连作晚稻,一个主要原因是细条病发生时单季晚稻正好处于分蘖至孕穗的感病期。因此适当推迟单季晚稻的成熟期,使之与连作晚稻成熟期相接近,可减轻水稻细条病的发病程度。

提倡配方施肥,开展综合防治 细条病发生地区,要实行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在做好种子消毒处理的同时,加强栽培管理,培育无病壮秧。提倡配方施肥,避免偏施、迟施氮肥;灌溉用水做到浅水勤灌,避免串灌、漫灌;秧田3叶期及移栽前用新植霉素或叶青双等药剂进行预防,做到带药下田;大田发病后,立即用杀菌王、的确灵、新植霉素、叶青双或消菌灵等药剂连续防治2-3次,在台风、暴雨过后应及时进行补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