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素材:人民日报2020年8月热点时评
(共8篇)
1、女孩考上清华跪谢父亲,摆拍视频何以“弄假成真”?
知励 2020-08-27
关键词:摆拍视频 社交媒体
不久前,一个短视频感动了不少网友:工地上,一名男子正在干活,身穿校服的女孩跑来扑通跪下并大喊,“爸爸,我考上清华大学了!”然而没过多久,这个账户又发布了一个短视频:病床上,躺着一名中年男子,女孩扑倒在他身上痛哭,告诉植物人父亲自己考上了大学。眼尖的网友发现,两个女孩是同一个人,而植物人父亲正是工地上干活的男子。剧情急转直下,点过赞、打过赏的网友纷纷跺脚:原来被骗了!
事后,网警部门发文谴责,“希望大家能传播真正的正能量,而不是靠编造吸引毒流量”;短视频平台也对该账户做出了限流10天的处理。但颇有戏剧性的是,视频创作者倒喊起了冤,他们委屈地向网友喊话:“目的是传播正能量,这样有错吗?”“你们看韩剧哭得稀里哗啦的,怎么不去找他们呢?我的作品都是段子!”这也令人反思:在鱼龙混杂的信息江湖,不同类型信息的边界如何确定?在流量收割盛宴裹挟之下,用户如何做出理性判断?
传播学者梅罗维茨在《空间感的失落》一书中提出,电子媒介使各种信息混杂在一起,从而模糊了原本物理隔离的社会情境,人们随之要做出行为调整以更好地扮演社会角色。
1
的确,移动互联网兴起之后,人们接收信息的边界变得模糊了。在过去,早上出门买份报纸,看的是新闻;晚上在剧院真诚流下泪水,但明白故事纯属虚构;即便是看电视,报道与影视也是泾渭分明。而现在,小小手机屏幕,既是报纸,也是电视,还可以是剧场;社交媒体平台,装得进国际风云、人间百态,甚至还有动物世界。也许一秒前还在刷高考录取动态新闻,下一秒就切换到“女子跪谢父亲”,不明真相的用户把表演误认为事实也情有可原。
但在短视频平台上,一些创作者恰恰利用了这一点,有意模糊着真与假,混淆了新闻事实和表演创作的边界。文化学者张颐武曾归纳,短视频具有片段性和表演性。发现某些新闻事件传播量大面广,一些创作者就截取其中最有戏剧性的片段,开始搞复制粘贴式创作。从“跪谢父亲”系列视频,到“外卖小哥痛哭”的摆拍视频,再到伪装作街头监控的自编自演,很多广为流传的视频其实是摆拍之作,不少观众在知道真相后纷纷表示反感。
诚然,一些虚构视频让不明就里的观众随之喜怒悲思,就作品内容而言也没有刻意传播负能量。但与时间、地点、人物、情节等方面具有虚拟性的戏剧、影视作品相比,不少摆拍视频刻意模糊自己的创作痕迹,营造一种新闻记录的真实感,容易让观众信以为真。在“传播正能量”的辩解背后,也有着赚取流量、进而通过广告变现获取收益的把戏。正所谓“修辞立其诚”,观众并不排斥匠心独具的虚构作品,更不排斥介入现实的艺术创作,但刻意模糊虚构与现实的界限、骗取观众关注的做法,从动机上看已经走偏了。如果摆拍视频大行其道,将耗费人们的注意力资源,让真正动人的故事湮没于信息海洋中,还会污染视频平台的生态。而一旦“由真变假”,更难免会给观众带来情感和道德上的双重冲击。
媒介技术赋予人们获取信息的便利,但同时也对人们的媒介素养提出更高要求。大众媒体兴起以来,假新闻一直都存在。19世纪末,美国报业经历过“黄色新闻”时期,廉价报纸为了比拼销量而捏造事实、散布谣言。进入互联网时代,由于缺乏把关程序,网络假
2
新闻频频出现,新闻反转事件也时有发生。如果说以往新闻反转的原因还在于对事实片段化、夸张化、碎片化的呈现,那么现在的短视频摆拍则完全脱离了新闻生产的范畴。尤其是借助技术手段,让“眼见也不一定为实”。无论图片多么栩栩如生,视频如何催人泪下,先别急着冲动点赞,多问一句“真的还是假的”,才不会轻易被收取“智商税”。
正如“狼来了”的谎言不能说过三次,短视频摆拍者也不要指望“一招鲜吃遍天”,摆拍套路一旦被曝光,想再骗取流量就没那么容易了。对于短视频运营平台来说,也需要完善规则,维护良好内容创作生态,以醒目的标签区分各种类型信息,避免造成用户误解、透支平台公信力。
2、医学生施救无效遭遇网络恶评,谁寒了好人的心?
何娟 2020-08-26
关键词:键盘侠 人心向善
近日,“男子发病两名医学生施救无效痛哭”的新闻引发关注。施救的是成都中医药大学眼科学院的两名女研究生,虽然结果令人遗憾,但逝者家属当面致谢、母校成都中医药大学拟授予校长特别奖、四川省教育厅拟授予“四川省优秀大学毕业生”称号、大量网友点赞,表达着对善行的赞许和嘉奖。然而,网络上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一条“次日男子家属把两名学生告上法庭,原因是两个女生没有行医资格证,这剧情怎么样”的评论获6.1万点赞,更是格外突兀。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件事。
跪地进行心肺复苏和人工呼吸,为救人误了火车,得知抢救无效时泪流满面……两位女大学生展现出了专业和冷静,更诠释着救死扶伤的职业道德和医者仁心。正如成都中医药
3
大学所表彰的那样,她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医学生誓言”。我们常说,医生是人不是神,不是每一次全力以赴都能挽回生命。而在急救事件中,抢救更多是争取时间和更多可能性,不能以结果是否达意来评判。于情于理,两名女大学生都无可指摘。
所幸,逝者家属当面表示感谢,成都中医药大学和四川省教育厅肯定善行,及时澄清了真相,形成对恶语、谣言最好的反击,有效制止了一起恶性传播事件。但恶评背后,两个议题值得我们探讨。
表面上,这是一个“键盘侠”造谣带节奏的问题。常言道“利刃割体痕易合,恶语伤人恨难消。”在人命关天面前,在救死扶伤的善行面前,这种行为无论是为调侃恶搞,还是抬杠抖机灵,都显然不合时宜,不仅混淆视听,所附加的道德审判、舆论压力还会寒了行善者的心,造成对逝者家属的二次伤害。并且,恶意借由互联网放大,还将严重扰乱网络秩序,败坏社会风气。虽然不苛求每个人都能见义勇为,但对他人善行义举不阴阳怪气是起码要求。正如逝者家属事后接受采访时谈到“不明真相随便乱评论是不道德的。”不仅不道德,利用互联网造谣传谣事实上已涉嫌违法。
网络行为规范之外,谣传的内容还延伸出一个“好人没好报”的社会话题。近些年,类似被助者反咬一口,或者对善行义举诸多挑剔、吹毛求疵、指指点点的事件确有发生。说起那6.1万点赞,倒也不见得都是赞同该观点或者抱着看戏心态,也可能是切合了人们对于现实中一些类似事件的观感。但要形成好的社会风气,本就应该更多弘扬正气;无底线的造谣,只会让一些个案造成的印象更加固化,放大人们的负面猜想,甚至得出更为偏激的结论。看到光亮,而不是一味喟叹人心险恶;看到进步,而不是一味抱怨人心不古,才能让更多人心存善意、放心行善。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无论是发布虚假信息、散布网络谣言,还是恶意中伤诽谤、传播
4
网络暴力,都可能触犯治安管理处罚法。人性中的善更是如同金子般珍贵的东西,在他人生命垂危时挺身而出无疑是至善的体现,而逝者家属、母校、网友等致谢、褒奖、点赞这份担当,同样是在传承善意。从这个意义上,那些中伤、质疑、造谣者显然是站在了善的对立面,若任其发酵,不仅会让人心蒙尘,还会抬高行善的门槛,让更多人望而却步,最终反噬社会的道德根基。
由此而言,人人都要强化法律意识,加强道德自律,坚持弘扬美德、传播真实。同时,平台和监管部门要切实承担起监管之责,执法机关更要严厉打击中伤善行等造谣传谣行为,以此引导舆论,树立正确价值导向。只有全社会共同呵护,扬善与惩恶并举,才能让互联网成为善意的放大器,而不是恶意的扬声筒,才能让人们心无顾虑而不是畏惧行善,才能不断涵养人心向善的良好风气。
3、引爆关注的,为何又是悟空?
杨翘楚 2020-08-25
关键词:文化创意
最近一则13分钟的游戏真机测试视频发布后,迅速收获2000多万次观看,在赢得国内网友肯定的同时,也收获国外玩家的不少好评。这款自称出品于独立游戏公司的《黑神话:悟空》,为何尚未发布便让一些人高呼“国产之光”?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一只金蝉引领我们飞入悟空的故事。阴森的山林之间是狼人的阵地。七十二变的悟空,由金蝉幻化为猴子、狼人,又使用铜头铁臂、定身术等一票技能,将喽啰、首领和妖怪一一斩于剑下。游戏尚在开发,最终的操作体验尚未可知,但纤毫毕见的毛发、婆娑窸窣的
5
阴影,让人看到了开发者的诚意和中国单机游戏的想象空间。
从游戏大国走向游戏强国,中国或许太需要一鸣惊人的故事了。有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游戏市场的规模约1521亿美元,中国市场收入占比约36.5%。但是在这第一大市场中,手机游戏遥遥领先,单机游戏却少得可怜。不同于“初始免费、越玩越贵”的“氪金”手游,需要玩家一次性消费买断的单机游戏,往往能承载更多匠心,彰显更高水平。正因为如此,褪去浮躁、沉潜开发一款“高成本、高体量、高质量”的3A大作,一直是中国游戏人心中的愿望。
文化创意的成功不仅需要灵感与汗水,更需要社会公众的尊重与耐心。曾记得20年前,在任何一家电脑城,只要以很便宜的价格,就可以买回集合最新游戏的盗版碟。10年前,稍稍费些周折,就可以在网上找到正版游戏的激活码甚至作弊码。这样的市场环境中,难以诞生3A大作。从打击网络盗版的“破”,到促进电竞发展的“立”,中国正在为创意劳动者免去更多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可以在追逐短期的现金回报之外追求更长期的艺术价值。
如果说,接轨国际标准的版权保护让好作品挺直了脊梁,回归传统文化的返本开新则为好作品注入了灵魂。曾有人喟叹,萌芽于唐宋、定形于明代的孙悟空,到了当代却告别东土大唐,东渡日本寻找起了七龙珠。在海外视频网站上,甚至有外国网友留言,是《黑神话:悟空》的出圈,才让他知道这只神通广大的猴子来自于中国。作为中国人的浪漫主义杰作,自信、正直、睿智的孙悟空与许多西方年轻人形成了共鸣共振,也有人从中看到了中国文化出海的可能。
不同于京剧、武术等国粹的黄钟大吕,网络小说、动漫游戏等异彩纷呈的流行文化,展现出国际传播中的又一种可能:是自上而下地推广高雅艺术,还是自下而上、聚焦个体
6
感受、记录时代节拍地贴近平凡生活?两条路径,看似内容不同,方向殊异,实则互相补位,归于一途。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评判这部游戏好坏,现在还为时尚早。但正如《悟空》开发者所言,放出13分钟的效果,不为炫技邀功,只求延揽人才。从演示视频到游戏上架,这中间需要的时间、金钱、智慧甚至运气远非一日之功。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愿意抱持着平常心,见证《悟空》成长,更希望这只美猴王可以撒豆成兵,启发更多有志之士,开发出征服中外受众的破圈之作。
4、敬酒不喝,到底谁该喝下这杯罚酒
石羚 2020-08-24
关键词:酒桌文化
今天,一位新员工不喝领导敬的酒而被掌掴的消息,引来不少关注。据当事人称,在新员工团建聚餐上,自己由于生活习惯而礼貌拒绝了“A角”的敬酒,结果却被领导粗口辱骂并扇巴掌。事后,该单位发表声明称,的确存在某领导及个别员工因酒后失态而言语行为失当的现象,目前已对责任人进行停职接受调查处罚,对相关领导给予严重警告处分。
从摔酒杯、砸桌子,到满地污渍、丑态百出,种种混乱场景给这位原本对工作充满期待的职场新人浇了一盆凉水。有网友认为领导习惯从如何融入社会的角度看问题,新人习惯从社会本该是什么样子的角度看问题,事件背后是新老观念的冲突。但问题在于,强制性喝酒是否是融入社会的必修课,在“众人皆醉”的聚会中滴酒不沾是否是不懂事,所谓的酒桌文化是否具有存在的必要性?
7
正如这位新人所参加的团建聚餐一样,小小餐桌往往不限于吃饭果腹,而被附丽上情感联络、工作交流、商贸洽谈等多种功能。亲友相聚小酌几杯,宴饮宾客推杯换盏,好友相逢痛饮刘伶,喝酒成为餐桌之上的常有之事,本身就寄寓着把酒言欢的美好期望。在礼乐社会,酒是祭祀、庆功、婚庆等场合的必备之物,有“酒以成礼”之说。在古代文学作品中,饮酒也往往和联吟、清谈、焚香、度曲等活动联系在一起。借酒抒臆、共叙情长,对于相沿成俗的“酒桌文化”,并不应一概而论。
但事件之所以引发热议,相信与很多人都遇到过的劝酒、斗酒陋习有关。无论是这位领导口中“我看好你,不喝酒令人失望”,还是“不喝就是瞧不起我”“没醉就是没喝到位”“感情深一口闷”等常见劝酒辞,将喝酒多少、喝酒与否与道德评价、人际关系挂钩,折射出一种畸形的饮酒观。尤其在一些单位活动、商务往来中,醉酒诉衷肠、喝酒谈生意的现象仍然存在。“不讲规矩讲感情”的潜规则、“以上压下、以大欺小”的权力观乃至“无酒不成宴”的腐败味,已经成为败坏社会风气的一颗“毒瘤”。
“能喝半斤喝八两,这样员工我培养;能喝八两喝一斤,这样员工我放心;能喝一斤喝一桶,这样员工提副总”,这是相声中的一段顺口溜,用以讽刺一些企业的用人误区。客观来说,老员工对新员工缺乏了解,本属人之常情。但一些人迷信靠喝酒做“诚意测试”,仿佛不怕当众出丑才值得信任;有的上级偏爱用劝酒做“服从测试”,仿佛冒险喝酒才堪大用。判断员工品行、融洽同事关系,本应通过积年累月的观察与点点滴滴的交往,不看水平看酒瓶、不靠雅量看酒量的评价方式显然走偏了。
值得注意的是,该银行在说明中提到这是一场私下的非公款聚餐,个别员工对“八小时以外行为规范”执行不到位。在一些人看来,应酬是工作的继续,酒场是职场的延伸。但事实上,工作生活理应存在界限,而为人处事应一以贯之。对于工作之外的社交场合,哪怕是同事聚会,也不妨多一些推心置腹、平等交流,少一些尊卑长幼、官威官气。另一
8
方面,对每个人而言,理应养成在“八小时之外”规范自身言行,在社交场合、休闲场所保持得体的自觉。时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莫让酒后失态成为免责诿责的理由,莫以酒后无意识作为丑态百出的挡箭牌,这是饮酒的基本底线,也是成年人的必备素养。
早在先秦时期,孔子就明确了“唯酒无量,不及乱”的原则,《尚书·酒诰》中做出了“禁沉湎”的规定。这也启发我们:喝酒必须坚持理性原则,避免行为失控;坚持自愿原则,切莫因为强人所难而失去交流的机会;坚持健康原则,防止发生喝酒过量而损害健康乃至危及生命的悲剧。在品鉴酒中世界之先,杜绝饮酒陋习,应当成为饮酒者的第一课。
5、餐前称体重、扣服务员绩效…莫让奇葩操作毁了“厉行节约”
钟于 2020-08-20
关键词:节约 消费
重庆一景区自助餐厅发起“光盘”送券、剩菜加价的活动,江西理工大学食堂“光盘”可换水果,甘肃烹饪协会等倡议提供“半份半价”“小份半价”等服务……近日,全国多地出台举措遏制“舌尖上的浪费”。然而,在有些地方,有餐厅要求食客餐前称体重,按体重点餐;有烤肉店,推出吃不完可退,高温消毒后再卖;有餐桌规定,食客有剩菜就扣服务员绩效……奇葩操作引发热议。
粮食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虽然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但从国情来看,作为一个拥有14亿庞大人口的国家,我国用9%的耕地养活了全球近20%的人口,粮食安全长期处于“紧平衡”态势,端稳中国饭碗、保障粮食安全并非理所当然、轻而易举。从当前形势来看,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全球面临严重粮食不安全的人口数量可能由
9
1.35亿增至2.65亿,这也提醒我们要增强忧患意识、秉持底线思维,时刻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
“一粒米千滴汗”,从一粒种子到被端上餐桌,每一粒粮食都凝结着无数辛勤劳动,惜粮惜物、敬畏劳动,向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愿苍生俱饱暖”,有过饥饿经历的人,会知道温饱之于人的生存发展的重要意义;看看当下全世界仍存在几亿饥饿人口的现状,更能体悟我国成功解决14亿人吃饭问题的伟大所在。从现实来看,节约粮食、反对浪费已经成为不少人的共识,然而,从认识到行动有一定的距离,诸如面子思想、排场观念,以及某些场合下的“够本”想法等都是“拦路虎”。
据统计,我国每年浪费的粮食约为3500万吨,接近中国粮食产量的6%,浪费现象仍不容乐观。从整顿“舌尖上的浪费”“酒桌上的应酬”,到发起“光盘行动”,再到如今倡导“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狠刹奢靡浪费之风一直是这些年社会生活的重要主题之一,但也足见良好风气的养成、文明习惯的培育绝非一朝一夕之功,难以一蹴而就。由此而言,无论是革除不良饮食习俗,还是让节俭观念外化于行,都需要绵绵发力、久久为功。
创新推动厉行节约值得鼓励,但过火、越界就容易落入形式主义。不少做法招致众多网友批评,究其根源还在于,这些做法纸上谈兵,在科学性上也有待商榷。毕竟,体重并不能直接与食量挂钩,顾客的责任不能算到服务员头上,取消奖学金不是一个“筐”,避免浪费也不能简单等同于少点几道菜。要将好事办好还需从实际出发,以效果为导向,不切实际的举措最终只能骛于虚声、驰于空想,甚至带偏了节约的方向。
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上,我们能够做得还很多。比如,餐厅可以用样本展示菜量大小,让顾客能适量点餐;比如,学校、单位食堂可以引入大数据管理,实现精准供餐;比如,厨房应该多进行产品开发,提高食材的利用率;比如,外卖平台推进信息标准化,让
10
顾客告别“盲点”,做出更合适的选择。这些都需要相关行业以更精细、更科学的态度来提供服务,而不是制造噱头甚至搞“攀比式节约”。归根结底,无论是硬举措还是软约束,都需建立在与顾客的价值共振、情感共鸣上,以人性化、可操作性强的措施凝聚共识,激发合力,形成长效。
其实,无论是正向鼓励还是反向约束,应有一个基本共识:鼓励消费不意味着放任浪费,倡导节约也不等同于限制消费。今天,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吃的要求已经从吃得饱、吃得好向吃得营养、吃得健康转变,健康膳食、适量进餐是题中之义。从这个思路出发,针对不同人群开发多种分量的套餐,更加精细地进行营养搭配,在提升菜品的质量上苦下功夫,就不难找到节约粮食与尊重消费者、更好满足人民需求的平衡。
6、“网暴林有有”,观众如何才能不“恨屋及乌”?
周南 2020-08-14
关键词:“出戏” 观众素养
最近,一部以女性视角展开的电视剧《三十而已》在网络上引发热议。剧集聚焦处于30岁这一年龄节点的女性所面临的年龄焦虑、职场晋升、婚姻维系等话题,引发了不少观众共鸣。但随着剧集热播,剧中林有有这一角色却一路被骂,观众的怒气从戏里延伸到戏外,从角色上升到演员,甚至还有网店上线了“陪骂林有有”服务。
反面角色被骂,甚至牵连到演员,林有有不是第一个。近年来,不少影视剧中的反面角色及其扮演者都遭遇过类似“剧情”。观众入戏太深,主要还是因为将现实中的道德标准、情感体验等投射到了角色身上,从而产生了强烈的共情。法国作家法朗士在《乐图之
11
花》中曾有过这样一段论述:“书中的每一个字都是魔灵的手指,它只拨动我们脑纤维的琴弦和灵魂的音板,而激发出来的声音却与我们的心灵相关”。电视剧中的角色就好比书中的文字一样,观众会根据自己的审美经验、人生体验,添补成情感色彩,发掘出它的种种意蕴。林有有这一角色作为婚姻家庭的破坏者,与观众产生的“碰撞”,激发出的正是人们心中对基本道德观念的维护,对婚姻伦理的捍卫,这样的情感投射,并非不能理解。
但角色不等于演员,“恨屋及乌”有失理性,也是对演员、对作品本身的伤害。试想,如果演员因为饰演了反面角色,就动辄被“人身攻击”“网络暴力”,那么还有多少人愿意去挑战这样的角色?我们是否还有机会借影视作品去探寻人性“隐秘的角落”?并且,一部作品的价值,应该在于其带给我们的“思考增量”,而非简单的情绪宣泄。以《三十而已》为例,通过角色和剧情去关注女性的成长,去反思如何塑造健康的婚姻关系,去思考多元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下如何追随内心、认识自我,这些显然是比一味的攻击谩骂更有意义的问题。而“网暴林有有”带来的失焦,则让这些话题无法深入讨论下去。
当然,类似“网暴林有有”的现象之所以不时发生,也和影视剧对人物形象塑造的单薄化、符号化有关。同样是演坏人,为什么《隐秘的角落》里的张东升能获得观众更多的宽容?就是因为在他身上能看到人性的复杂面向,爱而不得的痛苦,尊严被践踏后心灵的扭曲,一步步坠入深渊的无力无奈。他的“坏”不是为了设置一个靶子,供观众吐槽,刺激观众情绪,而是将观众引入对人性“善”与“恶”的思考。而反观一些影视剧,反面角色的行为动机缺失,甚至“为恶而恶”,最后“被撕”大快人心,完全沦为了推动剧情、设置爽点的“工具人”,这样的人物形象,容易招骂,也容易成为网络炒作、恶意营销的“底料”和素材。
我们常讲,演员要能“入戏”,把自己融入到角色中,体悟角色的情感,同时也要能“出戏”,将自己及时从戏中抽离出来,避免被戏中人的心境所影响。对于观众来说,何
12
尝不需要这样“出戏”的能力?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曾提出著名的“间离效果”理论,主张观众和表演之间要产生一定的距离感,从而突出戏剧的假定性,让观众清醒明了自己所处的现实。对于今天的观众来说,不妨也和影视剧保持一些“间离”,避免产生某种“幻真”的错觉,导致角色和演员的混淆,戏剧和现实的混淆。毕竟,“吐槽角色不上升演员”,是一个成熟理性的观众基本的素质,也是最起码的礼仪。
7、听懂掌声的“成功学”,为何换来嘘声阵阵?
杨翘楚 2020-08-13
关键词:脚踏实地
“高财商的人都有这七种特质”“经营婚姻最忌讳的五件事”“听了这堂课,你的企业利润也能翻一番”……耸动的口号、诱人的回报,却只需要简单的操作和一点点费用,这样的成功学,相信你并不陌生。
成功学一直有自己的市场,毕竟在追求成功这件事上,大家的目标是一致的,谁不希望在艰难跋涉和上下求索中,找到终南捷径呢。比如至今畅销的就有写于近百年前的《人性的弱点》,这部书告诉我们要体谅他人、勇于认错、不要让自己的情绪绑架对方等等,娓娓道来的语气配上戴着金边眼镜的儒雅形象,一度为中学生的作文输送了不少论据。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成功学也在国内成为一门“显学”。曾几何时,海峡对岸的“国学大师”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让不少人频竖拇指;走进一家机场,等候区大屏上是否滚动着“管理私房课”,会被暗搓搓地视作“国际化”的衡量标准。
然而就是这些街谈巷议的“人生智慧”、“醍醐真言”,却在今天的互联网上被越来
13
越多的网友质疑。“鸡汤”、“智商税”是不少人批评成功学的第一反应,“听着确实舒服,听后收效甚微”是一些人质疑成功学的普遍印象。事实上,无论是复述名人故事,还是劝人向善上进,本身都无可厚非。能在精神上提供激励、情感上给人抚慰,这样的“鸡汤”自有稳定的受众,从不缺少存在的根基。但需要注意的是,人生的成功没有标准答案,光鲜的背后更离不开实干、方法和运气的综合作用。想靠三言两语的“点化”便锁定成功,恐怕是低估了世界的复杂,高估了“大师”的能力。
仔细端详这些“经验之谈”会发现,主观臆断居多、系统分析少见;拥有科学依据的寥寥、大而化之的言论不少。有历史学者跨界讲财富管理,少不了方凿圆枘;将企业巨头的成功浓缩于几个故事,也未免牵强附会。如果说这样的“成功学”最多是利弊相抵的“安慰剂”,有些披着“教人成功”的外衣却行蝇营狗苟的江湖术士,则是亟需扫除的“污染源”。最近,深圳警方打掉一个诈骗团伙,他们打着“成功学”培训的名义,通过诱导听课、“企业咨询”、阴阳合同等方式敛财4000多万。还有一些所谓“讲师”,高价出售粗制滥造的“经验谈”、大肆兜售无用无效的“线上课”,在违法的边缘试探。这样的成功学,恰恰走向了成功的反面。
努力有方法,成功无捷径。崛起于产业急剧扩张期、社会快速转型中的成功学,正在被社会公众越发冷静、审慎地对待。最近总能刷到类似的短视频:衣着浮夸的男子站在讲台上,语气夸张地讲述着几条似是而非的“人生哲理”。一句“听懂掌声”,讨来台下一片喝彩。本以为又是哪位“大师”在“开坛授课”,细看才知,是网友们将“成功学”造成一个个梗,调侃肤浅的内容,抨击浮躁的心态。以戏谑和反讽的方式,把所谓“成功学大师”的套路演绎得淋漓尽致,这体现了当下不少人对成功学已经形成了“免疫力”,令人在欢笑之余也在反思,什么才是真实生活。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我们钦佩“板凳甘坐十年冷”的坚守,也不否认“听君一席话
14
胜读十年书”的点拨。只不过真正那些收获一片掌声的,从来都是己立立人的模范、奖掖后学的人梯,而那些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成功学大师”,难免会换来阵阵嘘声。
8、天才少年”年薪百万,是过分追捧还是未雨绸缪?
韩鑫 2020-08-10
关键词:人才战略
最近,一份来自华为的“天才少年”项目招录名单公布,其中,4名大学毕业生凭借优异表现,获得该项目最高档年薪201万元。消息一出,有人流露出羡慕的目光,也有网友调侃自己“酸了”。今晚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刚一毕业,年纪轻轻,却能收获年薪百万,低年龄与高薪酬之间的巨大反差,引发了人们关于“值不值”的热议。在互联网讨论中,有人发问,以年轻人的资历,是不是过于追捧;也有人质疑,薪酬如此之高,会不会看走眼了?争议背后,是对人才评价标准的反思。事实上,在今天这样一个知识经济时代,对于人才的定义发生了很大改变,衡量人才价值的标准也不再是简单的年龄、学历和资历。以百万年薪招揽人才,是看中他们的当下,还是看中他们身上具有的潜力和可能性,相信企业有自己的坐标。
人们常说,三流的企业做产品,二流的企业做品牌,一流的企业做标准,谁把住了标准的关口,谁就能掌握竞争主动权。而要想创造标准,人才支撑必不可少。在今天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中,人们愈加清楚地看到,真正的核心技术靠花钱是买不来的,核心技术靠化缘是要不来的。激发人才自主创新、攻坚克难的力量,才能解决核心技术的“卡脖子”问题。如何不拘条框地招揽人才、使用人才,是每一家致力于“世界领先”的企业必须思
15
考的课题。
其实,高薪纳新,不仅是一种人才战略,也折射着一个企业的发展策略。曾几何时,面对美国的“极限施压”,华为仍保持两位数增长。多年前做出极限生存假设,并为此走上一条艰难曲折的自主创新之路,人们在给默默付出的创新努力而点赞的同时,更为其未雨绸缪的超前布局而庆幸。由此可见,企业要想由大变强,不仅要承受百炼成钢的孤独与艰辛,更要拥有风物长宜放眼量的眼光与魄力。从这个角度看,如今以高薪广纳贤士、扩充人才储备,何尝不是一种未雨绸缪?
夯实竞争力这条护城河,已然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共识,而竞争的本质从来都是人才的比拼。从微观层面来看,人才资源不仅是企业竞争的重要法宝,人才红利也是一家企业的未来所在,对于人才的吸引力决定了企业能否持续健康发展。不难看到,近年来,一场场人才争夺战已在企业间打响,不少企业使出浑身解数,面向大学毕业生招募选拔技术大咖、青年科学家和创新人才,通过持续不断的新鲜势力冲击,让企业重新变得鲜活。
从宏观层面来看,今天,中国已站在新的创新风口,无论是主动面向全球新一轮科技竞争,赢得发展主动权,还是被迫应对不断增加的风险挑战,破解他国政治操弄下的封锁困局,打好人才这张底牌至关重要,尤其是培育吸纳那些拥有寰宇视角、游弋于时代前沿的人才新势力。只有让他们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稳稳迈出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步伐。
将目光放得更长远,众里识才、高薪引才只是创新发展的第一步。要想释放人才红利,关键要有适合人才成长的土壤和机制,既让有真才实学者脱颖而出,还要放手使用,给他们创造一展所长的舞台,就像华为所言,“不要有条条框框,要发挥所有人的聪明才智,努力向前冲。”
1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