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丝 堡;主蜜菱 砖瓦文化及发展方向初探 傅力澜傅善忠(贵州毕节市翠屏路75号,贵州 毕节551700) 【摘要】砖瓦是当夸世界绵延六千多年不衰的房建材料,是人类居住文化沉积的活化石。本文从它 的文化成因、文化内涵探索它的社会属性;从它自身多元功能论证其活文化的不灭规律,进而探讨它未 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砖瓦文化创新发展 1 深邃的文脉化石永恒的传统产品 先天八卦.大禹依洛书做了后天八卦。如图I):据后人研究 房屋建筑,从狭义上讲是满足人们生存 生活发展的容器 认为:“河图”与“洛书”的关系,“河图”是谈体系的,它把天与 空间。从广义讲,它l是社会经济文化鲜活的表现形态。它既是 地、时间与空间、物质的生与克构成整体;“洛书”是讲状态的, 思维抽象、价值取向、科学技术、多元文化的载体,又反映了一 一切事物的运动总是打破不平衡又恢复平衡;“河图”生发的体 十社会发展阶段的具体形象;具有地域性、民族性、历史延续和 系在 洛书”反映的状态下运动:“洛书”反映的状态在 河图” 时代进步性的特征。有人把建筑比喻成凝固的音乐,那么构成 生发的体系中表现。故有“河图以天地合五方乃大衍之数,洛 建筑的结构材料、围护材料、装饰材料就是线谱和在线谱上跳 书 阴阳合五行,称生成之数”之说,“河图”、 洛书 的数字排 动的音符,这些建筑音符就必须具有经过历史陶冶又有社会文 列和El运行周期相应,在方位和时间方面都与太阳视运行相吻 化鲜活性的自然物和人文产品属性。这是因为建材对建筑有 合.反映一年四季阴阳胜衰消长的气化规律。洛河时空意义上 一十因果关系,这就是建材促进建筑本源的文化,建筑文化又 构成了传统的宇宙观和朴素的辩证法,指导着上古人行为能力 决定一些建材文化沦落、沉淀、丧失其鲜活眭而成为占董:古 从适应自然向改造自然的伟大创举迈进 据中国考古工作者 希腊“巨石文化”的沉沦,中国黄土高原 窑洞文化”、“板筑文 1958年一1976年对中国长江三蛱瞿塘峡东口大溪镇大溪水与 化”被 砖陶文化”所取代,就是明显的例证。 长江水交汇处台地上大溪文化层三次重大发掘,发现公元前 中国砖瓦文化,自新时器时代仰韶文化中后期从陶艺中分 44O0年一3300年(据碳一14测定并经校正年代)的原始聚落 流出来, 红烧土块墁地、筑屋衍绎发展,到商周板瓦的出现而 已经进入原始农耕社会。“居民 经营稻作农业为主…・农具 自成体系数千年不衰,至今仍有如此大的感染力,应该是有极 有打制石锄和磨制石铲等。饲养猪、狗、牛、头羊等家畜家禽: 其深刻的人类远古文化渊源的。 有的遗址出土较多鱼骨、兽骨、渔业采集仍是辅助经济部门 。 1 1 砖瓦的发明是敷千年上古文化孕育的结果 唇室建造 流行红烧土块房屋和 竹、木建房:为防潮、防雨、 中国商周时期最原始的古典哲学和自然科学集成《易-系 避热,铺筑红烧土块垫层,修筑原始散球.构筑外伸屋檐或檐 辞》上说:“上古穴而野处 。原始社会初期,人类靠采集狩猎 廊”。“发现一座由斜坡状火道、火膛和出烟口组成的陶窑和造 随水草而流泊,随猎物而迁徙,居无常处,随遇而安:直到新石 形精美、通体纹饰复杂、红白相间薄胎彩陶”.“墁地红烧土块带 器时期(传说中的神农时代)“民知播殖五谷.则行国变定国”。 有稻壳印痕”。说明古人在制作坯块中已掌握了肪粘坯技术和 人类开始定居生活:中国仰韶文化时期(即中国黄帝时期)出 斜坡窑烧坯技术 据考古发掘说明.大溪文化层分布主要集中 现了大规模的人类聚落和精美彩陶,并有“帝始作屋.筑宫室以 于长江中游西段两岸地区,包括鄂西、川东和洞庭湖北岸广大 避寒暑燥湿之弊 的史载,开始出现了 于阑式 、“半地穴式 地区,广袤的区域文化沉积,比西亚幼发拉底和底格里斯两河 和“盘泥作墙”的圆形地面建筑,人类社会步人初级文明。人们 流域的砖瓦发掘.更具有其广泛性( 上引文引自《中国考古学 的思维从 神象思维”升华到“取象思维”和朴素辩证思维阶 辞典》)。这无疑是古』、对制陶技术的借鉴和非自然耐久建筑 段。《系辞》中说“河生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意思是黄河出 材料砖瓦雏型的发明:同时证明中国史书《瞥子》关于“尧 了“图”,洛水出了“书”,圣人依此作卦(据说伏羲依河图作r 之治天下也,猷植之在埏也”记载的可信(尧为传说中的中华上 30 2002 西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古帝王或部族领袖;植蜒一指用泥作瓦) 195j年中国考古学 界在西安南郊泮河两岸对公元前一千多年前西周都城“丰镐遗 址”的发掘,不仅出土排水陶管而且还有板瓦出土 其上¨占移 用制陶工艺的轮制法制管、制瓦已经十分普遍:于此.中国砖 见的历史文化形态,无论是品种、津形,也无论是砖津的文『七附 着,都前所未有,而且具有其普遍性。例如震惊世界的中国第 一个黄帝秦始皇陵的大规模发掘中发现的砖瓦、瓦当;陕西江 苏、江西、云南等地发掘的东汉墓中就有印、刻浅浮雕砖及印模 画像砖,画像题材多以墓主仕宦经历,日常生活.神化故事.社 瓦自公元前440O年~前3300年发明雏型,叉经2000多年的衍 绎变化,其古文化特别是中国商周文化的附着和影响是非常深 刻的。比如春秋延续到秦汉砖瓦鼎盛时期砖面画像.瓦当印刻 会风俗为主:中国六朝古墓中还出土可拼成大幅画面的印像砖 等。从纹饰上实现了印纹向雕刻的过缓,在形体上义有许多模 式化的变革,配科及烧成工艺 已经十 分成熟 =从秦兵马涌陶 的坟饰,代表华夏民族图聘的夔纹(近乎于龙、多为尾上卷.口 张开.一角一足),兽面“饕餮纹”等纹样就是中国殷商时期的 上古文化附着。中国早期砖瓦多为土黄色.既表明砖瓦是一种 质化学分析.其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等元素的 比已经达到 现今砖陶工艺工业化的要求;从中国西周晚期出现瓦当.可 珍重祥瑞之物(《吕氏春秋-应同》日: 凡帝之将兴也,天必降 祥乎于民”:黄帝之时.天见大蚓大蝼.黄帝日:“土气胜故其尚 黄,其事则土 。)既是“土生万物”哲理的写照,又是中国“五行 相生”辩证思维中“火灼土生金”的传统宇宙观再现=这就不 难看出中国在砖瓦的发明与发展无不充满着远古文化衍绎发 展的文化内涵。 推测中国古人那时殡葬文化中“土生万物 砖源于上胜.与人共 生。回归于地,与魂共存,道法自然”的思维定式。 1.3砖瓦文化的辉煌 中国唐代诗人杜牧一篇《阿房宫赋》,把中国秦关中那规模 宏伟,彩殿错落,构筑精美,如诗如画的巍峨离宫表现得淋漓尽 致,把“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其势.勾 0-斗角”的建筑风格 及技术造诣写得栩栩如生。诚然.中国史书《三秦记》中只有 l 。童蝮g 河图 洛书 “始皇砌石起宇,名骊山汤 片语只言,砖瓦在“复压三百余里” 之阿房宫中派上什么用场,长期以来一直是一个谜。“值得庆 幸的是,近年来文化考古学者发掘西安华清池内,唐华清官遗 址时发现,唐文化层下,有一堆积很厚的黑褐色文化层,内含秦 绳纹板瓦、简瓦、绳纹条砖',J、方格纹方砖和房屋坍塌的檩条及 我国现存唯一最早的木门,檩条卯榫清楚可见。这些文化堆积 的下面,还发现破坏较为严重的砖铺地面,残垣断壁和五角形 水道及直径12cm和30cm两种形状的圆形绳纹水管道,还有用 不规则的石块、方砖砌筑成长约50多米水遭.水道至今畅通 图l “河圈”与“洛书 的关系 1 2砖瓦的应币文化 砖瓦既是上古文化之精典,上古人们奉为祥瑞珍宝,那么 对它的使用是有其严格的札制的,尽管古籍尚无记载,但通过 中国若干古文化遗址考古发掘,不难窥测其发展文脉。首先中 国瓦当的出现,是作为一种屋檩的饰物,名日 遮朽 ,起着防腐 的作用。板瓦的出现.或压盖屋脊,或叠仰井壁.起导水 滤水 的作用;方砖的出现用于铺地防潮。其中既有“天地相应”、 五行相生”的哲理,又有 天降祥乎于民 的文化内涵;其次, 中国“天下孝为先 和“人死而灵魂不灭 的观点始于上古,中 (中国骆希哲《华清池春秋》)。再者,从恢弘的秦始皇陵建筑 考古发掘来看,无论是地面建筑遗址的发掘,还是封土堆下的 地宫,都有砖瓦文化的埋藏,特别是1977年出土于秦始皇陵北 的建筑遗址中的 瓦当王’‘(为类马蹄形,高48cm,直径61 cm) 刻饰夔纹图案(如图2).从这一瓦当用于檩头遮朽和陶鸱尾情 况看,这些遗址建筑规模之宏大、华丽是不言而喻的=从秦始 皇陵遗址中发现的大量陶砖铬文.说明当时这一建筑所用砖瓦 都是由中央政权控制下的制陶作坊烧造供应,如印有 左(右) 司空”、 左(右)水”、 都司空”、“寺水、官水 大水、大匠、北 寺 等字样,从而确立了砖瓦的皇权地位。我国砖瓦制造技术. 国《孝经-丧亲》中说:“ 其宅兆而措之”,中国清代大学者孙 诰让《周礼正义》中云: 凡天子至中大夫 兆,下大夫则筮宅 t即:中国天子士大夫用阴阳八卦,选择墓地自然文化观念).说 明中国传统观念中丧葬地位的崇高,丧葬文化观把砖陶文化融 自秦汉的成熟与完善,推动它的应用范围,特别是几何体形向 模板化方向发展,构建新的砖石建筑文化。例 ̄ttJY.魏正光四年 (公元523年)建于今河南开封嵩岳寺内39.5m高l5层密叠塔 檐砖塔就是很好的倒证,它开创了砖石、砖术建筑的先河。我 入其中,也是对砖陶文化的一种丰富。就目前考古学界对战国 中晚期墓葬的发掘,就有空心砖的墓室,到了中国秦汉时期的 墓葬可以说是登峰造极。侧如:1974年~1977年在安徽省毫 州市南郊出土东汉后期宦官曹腾宗族墓中记有延熹七年(公元 164年)和建宁三年(公元170年)3130多块文字墓砖.砖体上镌 刻着篆、隶、章草、真书和行书等书体,对于研究中国书体演变 是不可多得的真品,其砖体文字不仅记述曹氏宗族的姓名(如 曹腾、曹褒、曹炽、曹鼎、曹鸾等),还有一些反映工匠对工作条 件和社会现实不满的词句(中国《考古学辞典》)。秦砖汉瓦l口1 以说是中国文人与工匠智慧的结合体,是中外砖瓦发展史 罕 国宋代和明代的两部百科全书《天工开物-陶埏》和《营造法 式》对砖瓦精湛的制造技术(特别是烧制还原盐青砖技法,无疑 是中国古砖瓦的一大创举)及其应用,做了祥尽而精采的技术 总结及建筑价值的论述。中国隋唐至明清 砖瓦不仪创建了古 建筑的种韵,而且还刨造了江南古城镇的淡雅风光,体现出中 国西汉“未央宫 砖刻“长乐未央…‘长生无扳”记述的文化底 蕴,不失为连接万古的建材活化石。 2002 31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代,距夸有300~11300年历史,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化组织 圃 图2瓦当王 列为《世界遗产名录》)。步人绿水青山 雾蔼飘逸、鸟语花香、 山美水美人亦美的江南水乡,马头砖墙,硬山顶式村舍农院砖 瓦建筑格调,淡雅而祥和,近而欢声笑语,远而情逸宁静.使人 顿生一种“白墙青瓦台,洒落万绿中”的感觉,不能不使许多外 国游人对中国砖瓦魅力赞叹与折服。 值得一提的是名贯中外的“徽派建筑”(均以砖瓦石本为 主要建筑材料),更使人对风水文化、砖陶文化和民俗文化的神 2群聚效应与砖瓦生命力 一往,“那高墙小巷屋华,春风荷塘鹅鸭,古阜尽朝西向,小桥流水 人家”的皖南风光被砖瓦、青石的一衬一点,显得分外妖娆,特 砖一瓦很难判明它到底有多少鲜话性,也很难说清楚在 建筑中有多少价值=然而当砖瓦军团进人建筑形态,一旦与石 术自然材料、灰膏、人工材料亲合一体产生凝聚效应,其鲜活而 别是建筑上的“三雕”(本雕、石雕、砖雕)更是中国古人的一大 发明:随着百年时光流逝.风雨剥蚀,本雕腐朽.石雕剥蚀,唯 稳重,简单而古朴.粗矿而典雅.含蓄而品端的个性化特色,在 不经雕饰中竟在建筑中充分表现出如诗如画的品位。无论高 楼大厦,无论佛塔小庵、民居小院,也无论是园林墁地.中国砖 瓦都体现出立而威武,卧而平直,不惧严寒酷暑,勤于负重永不 变色的人胜化气质。它的天生气质、人文气息在创造华夏建筑 文化中不仅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而且更具有品与美相融台的价 值观。这可以从如下几方面探讨: 2.1力擎千钧 力是人类改造自然人定胜天的精神象证:在建筑文化上. 砖雕还栩栩如前,中国宋元明清四个朝代的砖雕艺术极大地丰 富了中国古建筑文化。无论是南“徽商”,北 晋贾”商贸、居室 文化建筑群,也无论是北京四台院府第,砖雕构图新颖.力工传 种,多次焙烧工艺精湛,记述着天地风物.共生共荣;民间传说 可悲可欢;传导着无限真情,是世界砖陶文化所没有的 它充 满着中华砖陶文化的活的灵魂.表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因 此.说中国砖瓦文化魅力不减,古韵犹存,是一点也不夸张的= 2 3建筑师眼中的砖瓦形象 砖瓦在当代人的眼里仍然是一种必不可少的生活资料,无 远古以来就有不少关于“力”的表现。如公元前两千多年的 金字塔 ,中世纪“巴黎圣母院”为代表的一批巨石文化建筑。 在中国现存表现“力”的意境建筑则与古埃及“法老权力至高” 和中世纪哥特式巨石建筑表现的“天国神秘”的创意不同.而是 表现华夏民旗“天地相应 ,“天人台一”, 道法自然”的宇宙 观。许多建筑作品从“力”的表现形态融入了中国传统“风水 文化”,“道德文化”,“社会文化”的底蕴,用砖瓦 砖石、砖术材 料,运用斗拱、穹窿等绝妙的中国特有的建筑技法,在万千变化 中表现主题,给人以更深的思维启迪和很高的文化享受。诸 如;万里长城那拔山飞壁,云喷龙噗的磅礴气势,既是人力胜天 论是城市建筑.乡村建筑几乎都是不可须曳离开的 无论是先 进发达国家,也无论是发展中国家都有其对砖瓦认识的共眭。 就 世界第一经济大国之美国而论,砖瓦仍是经过实践考验的 首选墙体屋面材料。人云美国是摩天大楼林立的”天堂”,其实 是一种人云亦云的误传。摩天大楼,在美国也只是集中在纽约 曼哈顿小岛商贸中心的狭小地区,市郊或美国多数地区民居也 多为三层楼房,而砖瓦房屋随处可见,说明砖瓦仍有广泛的市 场空间。虽然社会建筑工业的突飞猛进,新型建筑墙材层出不 穷,建筑创意和建筑设计将由建筑师时代替换建筑工匠时代。 但是.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人们的文化观念 价值取向以及 某些官权影响,虽不能使建筑师真正处于城市规划、建筑创意 的形象表达,又是华夏文化的万古演绎。特别是中国长城上用 砖瓦建造的百座关隘,却是民族尊严的不可侵犯性的表达;河 北定县静志寺灵冢(佛舍利塔),塔基四壁上部用砖仿木头拱叠 顶,托起歇山顶式巨石华盖,昭示着砖力擎千钧的雄伟气势;定 县开元寺砖塔全高84m,是中国砖结构第一高塔(或叫一千年 前中国摩天高塔),塔身内外两层砖结构朽妙组合,八根冲天砖 领域的主宰地位,但建筑师跟中的建材应该说可以代表时代的 主流 由于笔者孤陋寡闻,尚未见到当代建筑大师们对砖瓦生 命力的专文评论,但在他们建筑思维中、建筑创意中会惊奇的 发现,建筑大师们对古老的砖陶文化底蕴的认识和创意,是研 究砖瓦的工程师们远所不及的,现以当代西班牙建筑大师拉菲 柱托起塔身卷杀秀丽曲线和托负着历代文人碑刻,不仅体现砖 的品与美的统一.而且透发出千古文韵。还有峨嵋山万年寺穹 窿砖殿,在“峨嵋天下秀”的环境里点化出砖穹窿大屋顶一绝。 这些形力形意杰作,无不透出中国烧结砖瓦品与美、力与意的 和谐统一。 2.2古韵扰存 尔・莫尼奥对烧结砖的建筑创意作佐证。莫博士是极负建筑 天才的西班牙建筑师中颇具代表性的人物 奠氏认为:“建筑 是独立而自我完善的系统,应该在传统的逻辑和构成关系中找 到它适应的位置 ;“现代建筑主流并非如它所宣扬的那样,是 与传统的决裂,现代主义不论其形式和技术方式有多大改变, 它仍然发展在古典精神可以瞻望的前沿,并以此来守护历史的 完整性与延续性”:因此,“材料应当贡献给建筑恒久的生 命 。莫氏在红砖运用中“笼罩着强烈的实物自在气质,材料被 进一步还原成诗化的物占据着对话的位置”。“美里达艺术馆, 中国烧结砖瓦既有粗犷刚正的本质,而又具有古朴典雅的 古韵,古砖瓦的表面青灰与天共色(古有“天青地黄 之说),在 中国黄河流域平遥古城的广泛使用,营造了一种古韵犹存, 天 青地黄 的古文化氛围(平遥古城扩建于中国宋元明清四个朝 古罗马的长条形红砖,其强烈的叙事性与拱形结构清晰的构 2002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造,被巨大尺度组合成交响诗般的意识洪流,暗自涌动在古罗 的转变的时代,砖瓦发展模式的转变就是当今砖瓦人所面临的 马遗址邻近的上空”。与“欧洲许多建筑师一样.奠尼奥对红砖 主要课题了。这里所讲的“模式 主要是由于烧结砖瓦一直是以 有着近乎神秘的感情”。因为“这种具有烈火色彩的材料每每 粘土为原料,对自然资源存在着片面占有和烟气排放,对生态环 把人们的记忆和历史情怀带回到人类进程中那些相关年代和 境产生负面影响。这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 事件中”。奠尼奥之所以 能使小小的红砖拥有大自然的自在 育占世界22%的人口发展中国家来讲是难于承受的。因此,中 表情,拥有建筑历史的生命所赋予的那种自下而上复杂性乃至 央政府关于人均占有耕地不足0.8亩的地区以及全国170座大 存在的苍伤感 (以上引文引自中国李凯生《当代西班牙建筑 中城市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的举措无疑是十分正确的。这一举 景观中的拉菲尔-奠尼奥》,中国《建筑学报》1997年11期)。 不仅有利于砖瓦工业结构布局的调整,更有利于中国砖瓦从目 国外不步知名建筑中,使用砖材为创意结构材料只有其深刻的 前的对自然粘土的依赖型生产模式向工业废渣和类粘土原料的 意境。比如瑞士 塔马罗山顶教堂”(1990~1994)是一幢全砖 开发为主的发展模式的转变,进而更有利于砖瓦工业结构布局 宗教建筑,它的造型不仅具有神秘的宗教色彩,而且还有着拥 的调整,促进新型墙材的万紫千红。 抱大地呼唤远古的韵味;又如美国“旧金山现代美术博物馆 , 3.2烧黠砖瓦的前途 这幢建筑采用烧结劈离砖为围护材料.以其体量和体积造型使 中国砖瓦新发展模式的建立并不影响砖瓦的文化内涵和 』、联想到古埃及盒字塔,而顶部象征太阳的斜切圆给』、一种 它美与品和谐统一的材料属性.相反能提高其科技含量。近年 “混沌初开、乾坤世界”的遐思。可以说砖瓦赋予建筑的不仅是 来一些地区煤矸石、粉煤灰、劣质页岩、江河淤泥、生活垃圾及 恒久的生命,而且还给建筑安上不灭的灵魂 其他矿渣尾矿烧结砖的问世和工业创新成果,就足以说明中国 3 古砖新姿缔造未来建筑文化 砖瓦发展模式的前瞻,预示着中国烧结砖瓦可持续发展前景。 21世纪是一个多彩的世纪,经济社会的发展模式,人们经 中国是当今世界上的产砖大国,每年7000亿标块的烧结砖.支 济文化生活价值取向,将锁定在可持续发展主题上。世界多极 撑着每年约竣工面积近5亿m 城镇建筑市场,这是迄今为止 化和经济一体化也将大大推动世界文化的大交流,东西方文化 任何建筑墙体材料都无法取代的 随着城市化速度加快,城市 大碰撞。建筑是社会文化的载体,既有吸取西方文化优秀部分 化水平的提高,住宅商品化的发展,中国砖瓦的体量市场前景 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发展中国特色现代文化的机遇,又面 仍是一片光明。 临西方文化渗透化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问题。这个问题在 3 3 中国砖瓦品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o世纪末已经引起中国建筑学界的关注,引发出一场场讨论, 尽管在建筑文化发展中,建设规划,建筑的乡土性、地域 并且初绽中国现代城市建筑文化、地域建筑文化和乡下建筑文 性、民族性,还不能以建筑师把握的生态原则.继承传统振兴文 化特色的奇葩。砖瓦既然是几千年中华文化的活化石,是缔造 化原则,粗材精用厉行节约原则为主宰.尽管在观念意识形态 现代文化的生力军,那么古砖新姿缔造未来建筑文化的研究及 上.建筑师与地方官员、与房屋投资者、与社会公盘有一定的碰 新产品的开发,无论是当前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的发展方向; 撞和摩擦。但是住宅建筑对于如何提高』、们生存生活质量,住 无论是古砖瓦对现代建筑适用性的提高和建筑应用范围的扩 宅建筑与环境统一,建筑自身的绿色效应与天地之对话等问题 大;也无论是在众多新型墙体屋面材料中保持旺盛的抗争性方 却是一致的。当代建筑与未来建筑文化传承、文化发展.给后 面都具有现实和历史意义的。这才是中国砖瓦当前面临的挑 辈』、提供最好的生存生活空间是当今建筑文化形态的主流。 战与机遇的关键所在。 作为强大阵容的烧结砖瓦产品的发展,更应该适应和汇入这一 3 1 中国砖瓦的优势与劣势 主流。因此,中国砖瓦行业在墙材革新中应该与建筑师行业、 中国砖瓦数千年不衰,是因为它丰富的文化内函.不可仿制 建筑工程师行业进行对话.把建筑师和建筑工程师的创意真知 的多功自E属性和参与缔造』、类文明并在建筑中永久生命力的鲜 和对砖瓦新品的体形、色调溶^砖瓦创意之中.形成大砖瓦模 活表现,能被工匠和建筑师长久采用和人们的精神认同.这就是 块系统。只有这样,砖瓦才能做到远古文化传承与现代文化前 它的真正优势。这正如芬兰』、A-埃尔多(Alvar?udto)说的那 瞻的统一 不至于在我辈手中毁灭砖瓦文化而使之成为古董。 样:“砖可以制造成需要的任何形状和式样.因此,能制造出建筑 中国砖瓦发展滞后,远不及西方那样变化万千、品种齐全, 师和工程师设计现代化建筑物所需要的各种形状的构件”。“以 很重要一条原因是由于生产观念上的固循守旧,生产方式上的 及欧洲』、G-赛尔巴赫说的继承传统砖为最好的科学论断” 闭门作坊,长期在窒息的封闭环境中劳作的结果。砖瓦既有简 然而,在』、类社会已经进入思维方式从传统的掠取自然资源.导 单工序的易得,但更有涉及多学科多领域的新观念、新技术。 致历史问题积累,对生态的负面影响而债台高筑向生态保护与 试想在封闭的、守旧的环境中能生产出社会需求的好砖吗? 资源节约,用高新技术处理历史问题积累、降解生态垃圾、削平 我们讲大砖瓦慨念,就是砖瓦工业要具有知识经济的时代 生态债台,还一片兰天白云,生机盎然的生态环境,使』、类重新 特征,要有广泛的科技含量和文化品位,要是中国建筑师与砖 步^地球生物圈的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升华;生产方 瓦』、共同智慧的结晶,是能恰当表现现代砖瓦文化是传统砖瓦 式上从掠夺性向以绿色为标志的文明创新性的转变;生活方式 文化的延续。 上探索以』、为本,行为自律,以』、为主,道法自然的理性化模式 收稿日期:2001~11—5 2OO2 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