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国当代文学史(简答题参考资料)

2022-09-25 来源:榕意旅游网


中国当代文学史复习提纲(简答题背景资料)

【新中国文学的成立】

一、 时代背景:中国社会发生急剧变革

(1)二战后世界范围内两大阵营对立的冷战格局;

(2)中国40年代后期内战导致的政治变革。

二、文学的“转折”:

指的主要是40年代文学格局中各种倾向、流派、力量的关系的重组。

◆表现:

(1)20年代后期开始,左翼文学为选择最理想的文学形态、推进文学“一体化”的目标所做的努力进入一个新阶段;

(2)以延安文学作为主要构成的左翼文学,进入50年代,成为了唯一的文学事实;

(3)毛泽东的文艺思想成为“纲领性”文件;

(4)文学写作的题材、主题、风格等,形成体系性规范;

(5)作家的存在方式,写作方式,作品的出版、阅读和批评等文学活动方式都出现了

重大变化。

三、各个时期的文学发展概况:

1、抗战时期:

(1)新文学中心主题:人的“现代化”和创建现代民族国家;

(2)中国文学的分区:国统区、沦陷区、解放区;

(3)不同地域中的作家,面对着共同的民族问题,采取不同的文学创作方式:

①解放区根据地:“解放区文学”表现了历史乐观主义

②国统区和沦陷区:1.运用文学对现实时事、社会性问题进行干预;2.战争的挫折促使作家思考中国社会在“现代文明”冲击下的困境与难题;3.在民族、时代、个体性格的重压下,加强了作家的自我审查与反省意识。

2、抗战结束:文学界的不同流派、力量设计未来走向。◆表现:(1)各类刊物的复刊与创刊 (2)一些作家从容开阔的文学期待

3、抗战结束后的文学发展:

◆ 四十年代中期:

(1)1945年10月,由中共领导的中国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改名为“中华全国文艺

界协会”。1946年,与国民党政府关系密切的中国全国文艺作家协会成立。这两个协会的存在,宣告了战争期间文艺界“团结”的结束,国民党官方主办刊物《文艺先锋》在“促进三民主义文艺建设”的口号下加紧了对左翼文学的鞭挞。

(2)由于对国民党统治的失望、毛泽东《讲话》在国统区的传播、左翼文学力量的工作三方面的元音,中间阶层的作家表现出向左翼文学靠拢的趋向,包括:老舍、巴金、曹禺、冯至、郑振铎、臧克家、叶圣陶、闻一多、朱自清等。

(3)另一部分作家并不全部接纳左翼文学的主张,但在思想创作上有所调整。

◆ 四十年代后期:

(1)自由主义作家在文学—政治格局中成为了包括左翼文学在内的文学力量都难以忽视的存在。

(2)自由主义作家在战后表现得相当活跃,表现出对中国文学建设负有重要使命的自我意识,反对文学对政治的依附,主张文学与政治分离,试图匡正当时文学的强烈形态化走向。

(3)然而当时对文学的状况实施“规范”的,却只有中共领导下的左翼文学。这个时期的左翼文学清晰地认识到:文学方向的选择应该与社会政治的转折同步,因此他们致力于传播延安文艺整风确立的“文艺新方向”,并随着政治、军事斗争的开展,促进其在全国范围的推广,促进文学形态“一体化”的实现。(原则:以毛泽东的文艺思想为理论依据,以延安文艺为理想模式)

(4)左翼文学“类型”划分作家、文学派别,将作家分为革命作家、进步作家、反动作家三类,分别确定团结、争取、打击的对象。左翼文学主流力量所做的类型描述和划分,是实现四五十年代文学“转折”的基础性工作。

(5)左翼文学对1947年以后,随着中共对国民党的军事斗争取得重大胜利,这种类型描述也更加细密且具有战斗性。(打击:“唯生主义文艺与文艺再革命”徐中年;“文艺的复兴”顾一樵;“为艺术而艺术”朱光潜、沈从文、梁实秋;“四大家奴隶总管”易君左、萧乾、张道藩;鸳鸯蝴蝶派)。

(6)同时,这种类型的描述与划分,还在左翼文学内部进行,通常将内部“非主流派别”指认为“异端”加以清除。

四、毛泽东的文学思想:

1、论作体现:《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新民主主义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等。

2、主张:

(1)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观点出发,认为随着中国出现新的经济基础和新的政治制度也需要新的文艺与文学艺术(新民主主义的、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工农兵文艺)

◆史实:1.1942年延安整风运动 2.50年代批评电影《武训传》 3.批判胡适 4.攻击“胡风集团” 5.1956-1957年间文学界“异端”力量的攻击 6.60年代的“文化大革命”

(2)核心问题:文学的社会政治功能——实现政治是文学的目的,文学则是政治力量为实现其目标必须选择的手段之一。(文学从属并影响政治的观点,必然产生对于文学的“规范性”要求。

(3)文学创作重视“生活”的要求,生活是艺术创造的唯一源泉。

(4)新文化的建设不能与人类历史上的精神产品割裂联系。(强调断裂,特别是对待西方的文化遗产上)

(5)对于现有作家有很大的保留。

五、文学方向的确立:

1、1949年7月,中华全国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第一次全国文代会)在北平召开,被当作是当代文学的起点。

2、会议内容:

(1)对40年代解放去和国统区的文艺运动和创作总结、检讨

(2)把延安文学作为代表方向,确立为当代文学的方向

(3)对当代文学的创作、理论批评、文艺运动的展开方式与方针政策,制定规范性的纲领与集体细则。

3、会议后续:

(1)成立全国性的文艺组织——中华全国文学艺术联合会(国家对作家进行控制和组织领导的机构)

(2)全国文联下属各协会也相继成立,其中包括中国作协

(3)作为全国文联和中国作协对学术界进行思想领导的重要机关刊物《文艺报》和《人民文学创刊》

【新时期文学的转折】

一、 新时期的由来:

1977年8月·北京·中共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宣布“文化大革命”以“粉碎四人帮”为标致而结束,这次会议把“文革”结束后的中国社会称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新时期”。与社会政治关联密切的文学界随后也将“文革”后的文学称为“新时期文学”。

二、“转折”的表现:

为文艺激进派主要依靠政治体制“暴力”所展开的“文化革命”,也为政治体制的“暴力”所中断。

三、构筑“新时期文学”的初步步骤及主要史实:

在“文革”(及“十七年”)中被批判、攻击的文学观念和作家作品“正名”、“辩诬”。

◆表现:

(1)1977年底,召开各种大型座谈会,刊发大量文章,批判《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文艺黑线专政论”;

(2)1978年5月,全国文联第三届委员第三次扩大会议宣布恢复中国文联、作协和其他文艺作家协会活动,《文艺报》等刊物恢复出版;

(3)陆续为50年代到文革期间遭遇不公的作家与作品平反;

(4)将周恩来1961年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和故事片会议上的讲话作为文艺政策调整的依据;

(5)围绕《为文艺正名——驳“文艺是阶级斗争的工具”》等文章组织讨论、试图从文艺与政治关系上重新定义文艺;

(6)1979年5月,撤销《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

(7)1979年10月,第四次全国文代会,提出“文艺民主”问题,收回毛泽东“两个批示”,宣布“十七年”文艺路线基本正确。

四、当时的主要分歧:

1、有些人认为“转折”意味着恢复“十七年”文学的主流,即坚持毛泽东所开启的工农兵文学(即人民文学),继续其主导地位;

2、另一些人认为,复活“十七年”中受到压抑的“非主流文学”线索,建立与五四“人的解放”的启蒙文学的关联。

五、“新时期转折”的体现:

不同思潮、派别、力量地位的错动和关系的重组,强烈地离弃现代中国“左翼”文学和毛泽东“工农兵文学”的倾向。

·意义:表明50-70年代确立的,作为一种新的政治实践的“新的人民文学”已经失去它的绝对地位,“一体化”的文学格局开始解体。

六、具体表现在几个方面:

体制的修复与重建;文学规范制度的调整;80年代的作家构成;文学译注的出版(P188-195)

【知青文学的演变】

一、 什么是知青文学:

作者曾是“文革”中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

作品的内容主要有关知青在文革中的遭遇,也包括活来的生活道路。

二、70-80年代知青小说概况:

(1)代表作家:韩少功、王安忆、史铁生、张炜、张承志、张抗抗、梁晓声、陈村、李锐、孔捷生等。

(2)文学特点:

·他们的作品常常带有明显的自传色彩,即书写与国家社会政治紧密关联的个人经历,有超出表现个人命运的重要价值。

·知青小说并不热衷于一个题的活动来联结重大的历史事件,也较少那种自以为洞察历史和人生真谛的圆满与自得。在《大莽林》(孔捷生)、《归去来》(韩少功)、《北方的河》(张承志)等作品中,有更多的惶惑,与产生于寻求的不安和焦虑。

三、★知青文学的演变★:

A.早期概况:“知青文学”对“文革”的叙述,一开始就呈现出体验和阐释的多样性:

a.早期的知青小说,着重于对“文革”悲剧的感伤揭露:青春、信念的被埋葬,心灵受到的扭曲。(卢新华《伤痕》、陈建功《萱草的眼泪》、郑义《枫》、遇罗锦《一个冬天的童话》、孔捷生《在小河那边》、竹林《生活的路》、老鬼《血色黄昏》等作品)

b.知青返城后,时间、空间的空隔,新出现的物质,精神上的困扰,推动对已逝生活的重构。(王安忆《本次列车终点》、孔捷生《南方的岸》)

c.此后,知青文学开始出现分化,或坚持对上山下乡灾难的批判,或面对复杂的历史过程,以一代人的青春和献身精神作证,剥离出值得珍惜的因素。(梁晓声《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雨》、《雪城》)

B.后期概况:

d.80年代,以史铁生、张承志为代表的知青题材写作,离开为社会政治做裁决的视角,从“原住民”与“民间生活”中提炼有生命力的人性品格,作为更新自我和社会的精神力量。

e.1984年后,阿城、李晓的创作以知青生活为创作对象,但其视角与题旨都已难以用“知青文学”来概括,关心年轻人的人性扭曲过程与后果。(李晓《继续操练》、《小镇上的罗曼史》)

f.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知青”对自身的创作经历的回顾,逐渐转化为现实的“成功者的怀旧,对昔日“辉煌”的构造,历史反思、批判的色彩减退。(陈凯歌《血龙树》、张抗抗《隐形的翅膀》、陆天明《桑那高地的太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