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标准
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重难点
1.重点:鸦片战争前的世界形势、《南京条约》《北京条约》等条约的不平等性质、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
2.难点:鸦片战争的性质。 核心素养
1.时空观念:通达时空观念掌握19世纪中期世界形势发展到全新格局,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1842年签订《南京条约》,1856~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
2.史料实证:运用史料实证探究两次鸦片战争进程,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三元里抗英事件的性质与意义。
3.历史解释:明确历史解释研思鸦片战争爆发前中英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状况的差异,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历史必然性。
4.唯物史观:立足唯物史观认知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中国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5.家国情怀:渗透家国情怀感悟林则徐、魏源、徐继畬睁眼看世界,向西方学习,以求自强的主张。
知识梳理
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 鸦片战争的背景
1.世界:工业革命后半个多世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英、法
美等过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各个资本主义国家对市场和原料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争夺殖民地的斗争日趋激烈。英国掌握资本主义世界的霸权。 (1)英国:在美洲、非洲夺取殖民地的同时,把目标对准了亚洲。 (2)法国:从越南打开侵入亚洲的缺口。 (3)俄国:势力侵入中国东北和新疆地区。 (4)美国:积极参与到侵华的活动中。
世界主要殖民主义国家都把矛头指向了中国。 2.中国
(1)政治:仍停留在封建社会,君主专制统治顽固。 (2)经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主要生产方式。 (3)科技:非常落后。
(4)军事:作战能力低下,武器主要是冷兵器。
(5)社会矛盾:阶级矛盾激化,各地农民起义此起彼伏。 两次鸦片战争 1.鸦片战争
(1)鸦片输入中国的危害
外国商人逐年扩大对华鸦片走私,导致白银外流,损害了中国人的健康,加剧了政治腐败,削弱了军队战斗力,加重了人民负担。 (1)导火索——虎门销烟
①人物:道光帝 湖广总督 林则徐②经过:1839年6月3日,湖广总督林则徐将呈缴的英美商人的两万多箱鸦片在虎门海滩公开销毁。③影响:向世界表明了清政府禁烟的决心。 (2)经过:1840年6月,英国远征军总司令懿律率军舰开进广州海口,清政府虽然组织了抵抗,但仍以失败告终。
(3)结果:清政府被迫签署大量不平等条约,丧失众多权益。
①1842年8月29日,中英签订《南京条约》。中国被迫割让香港岛、赔款2 100万银元、接受协定关税以及开放五口通商等。
②1843年,清政府又与英国签订《虎门条约》。1844年,美国、法国分别迫使清政府签订《望厦条约》《黄埔条约》。英、美、法获得了协定关税、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以及通商口岸传教权等。
(4)影响
中国丧失大量主权,影响了近代中国历史的进程,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第二次鸦片战争
(1)原因:英国等侵略者从鸦片战争中获得了种种特权,但未能达到鸦片合法化的目的。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英法美向清政府提出修约要求,被清政府拒绝。
(2)借口:“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
(3)过程
①1856年,英法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主凶:英法②美俄以调停人面目出现。帮凶:美俄③1860年8月,英法联军占领天津。10月,抢劫、焚毁圆明园后,进入北京城。 (3)结果
①签订《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英法获取了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以及内河航行权等大量权益,实现了鸦片贸易合法化。②俄国借机迫使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并承认此前的《瑷珲条约》,抢占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100余万平方千米的中国土地,还把俄方提出的边界走向强加给中国,为此后大规模侵占中国领土制造根据。
(4)影响:中国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受到严重侵犯,中国从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开眼看世界
1.背景:《南京条约》签订后,道光皇帝仍不知道英国位于何方,反映了清朝统治阶级高层的封闭、愚昧与腐朽。
2.表现
3.特点:从地理和历史方面了解西方
4.影响:初步提出了向西方学习以求自强的主张。 课程小结
第17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课程标准
1.认识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晚清时期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太平天国运动),理解其性质和意义。
2.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
重难点
1.重点: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甲午中日战争。
2.难点:对寻求国家出路的探索及其阶级实质的认识和理解。
核心素养
1.时空观念:通达时空观念掌握1851~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
2.史料实证:运用史料实证探究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求强”“求富”的洋务新政,《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3.历史解释:明确历史解释研思洋务运动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甲午中日战争后,瓜分中国的狂潮。 4.唯物史观:立足唯物史观认知太平天国运动的革命性和局限性,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必然性。
5.家国情怀:渗透家国情怀感悟边疆危机中,爱国官兵捍卫国家主权的斗争精神,台湾义军和黑旗军反割台的爱国主义情怀。
知识梳理
太平天国 1. 原因
(1)根本原因/内因:清政府吏治腐败,各级官吏大肆搜刮人民,阶级矛盾激化
(2)外因: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民族矛盾激化
(3)直接原因:两广地区自然灾害连年不断,各种矛盾尤为突出
(4)个人因素: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提出了“拜上帝”的主张,团结了许多穷苦农民。 2.过程
(1)金田起义: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杨秀清等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不久,洪秀全称天王。 (2)定都天京:(正式建立政权)
1853年,太平军占领南京,改南京为天京,定都于此。
(3)军事全盛:太平军北伐、西征,占领湖北、江西、安徽许多地方,军事上达到鼎盛,但领导集团日渐腐败。
(4)天京变乱:1856年,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发生内讧,杨秀清、韦昌辉被杀,石达开出走,太平天国在政治、军事上开始衰落。由盛到衰的转折点
(5)后期防御:洪仁玕、陈玉成、李秀成进入最高领导层,先后取得浦口、三河大捷,但在安庆战役中败于湘军。
(6)天京陷落:1864年,在湘军、淮军和外国人带领的洋枪队进攻下,太平军节节败退,天京被攻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3.重要纲领
(1)《天朝田亩制度》运动前期
①主张:提出了“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②结果:在战争环境下,未能实施。③影响:否定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反映了农民追求社会财富平均的理想。 (2)《资政新篇》运动后期:提出新的社会经济政策,试图回答农民革命应当向何处去的问题。
4.失败原因:
(1)农民阶级的历史局限性 (2)缺乏科学思想理论的指导 (3)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
(4)未能冲破封建社会的制度和思想
5.影响: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引起政治和权力结构的变化,随着湘淮系官僚集团的崛起,中央权力下移,对此后历史的发展带来重大影响。
洋务运动
1.背景:经过两次鸦片战争,统治阶级中的一些当权人物看到了欧美国家的船坚炮利。
2.目的:为了挽救国家的颓势 3.目标:“自强”“求富”。
4.洋务派代表人物:奕䜣、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5.主张:“可以剿发逆,可以勤远略”。
6.内容 举措 实施 “自强”军事工业官办企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 业 创办近 代工业 “求富”民用企业官督商上海轮船招商局、上海机器织布局、开平煤矿 办 筹划海防 创办近代教育 建成了以北洋舰队为代表的新式海军 创办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的学校 7.评价 (1)积极性:引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机器生产技术,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 (2)局限性:初衷不是改变封建统治,只是引进资本主义国家的新的军事和生产技术,是在封建制度的基础上修修补补,失败是必然。 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
1.边疆危机
(1)左宗棠收复新疆
①背景:1864年,新疆地区形成内乱局面;英国支持的浩罕国军事首领阿古柏趁机入侵新疆;俄国出兵占领伊犁地区。②概况: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发兵平乱;1878年2月,收复新疆南北两路。③结果: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地区正式建省,使西北边疆度过了危机。 (2)中法战争
①背景:1883年8月,法国控制了越南,把侵略矛头对准了中国。②经过:1884年8月,法军偷袭马尾军港,炮毁福州造船厂;同年,法军进攻台湾,被击退;1885年3月,清军
在冯子材率领下取得镇南关大捷,法军败退。③结果:李鸿章与法国驻华公使签订中法《越南条款》,承认法国占领越南。④影响:1885年,台湾建省,清政府强化了对台湾的管辖。 2.甲午中日战争 (1)原因
①日本明治维新后,国力壮大,蓄谋侵略中国。②1894年,朝鲜爆发农民起义,日本趁机入侵,蓄意挑起战争。 (2)过程
①丰岛战役:日军偷袭清军运兵船。②平壤战役:清军失利,退回国内。③黄海战役:邓世昌、林永升英勇奋战最终牺牲,北洋舰队遭到重大损失,李鸿章的“避战保船”命令,北洋海军失去制海权。④威海卫战役:1895年2月,日本在山东半岛登陆,摧毁了威海,卫军港,北洋舰队覆灭。
(3)结果:清军战败,签订《马关条约》
①承认朝鲜独立,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②赔款2亿两白银。③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说明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④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设厂制造。(4)影响①《马关条约》丧权辱国,进一步把中国社会推向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②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证明了洋务运动的破产。 3.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1)概况:1895年5月至10月,台湾义勇军与以刘永福为首的黑旗军展开了反抗日军占领的武装斗争,重挫了日本占领军。
(2)意义:台湾人民的武装抗日斗争,表明了台湾人民不屈服于日本的坚强意志。
瓜分中国狂潮
1.三国干涉还辽
2.抢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3.掠夺铁路和工矿利权 课程小结
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课程标准
1.认识八国联军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晚清时期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义和团运动),理解其性质和意义。
2.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义和团运动、戊戌维新运动)。
重难点
1.重点:戊戌维新运动、八国联军侵华。
2.难点:义和团运动的性质及评价、《辛丑条约》的影响。
核心素养
1.时空观念:通达时空观念掌握1898年戊戌变法运动,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义和团运动高潮,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
2.史料实证:运用史料实证探究戊戌变法的影响,义和团“扶清灭洋”的口号,《辛丑条约》的严重后果。
3.历史解释:明确历史解释研思百日维新反映的时代要求,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民族危机加深的表现 4.唯物史观:立足唯物史观认知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中国人民肩负的反侵略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5.家国情怀:渗透家国情怀感悟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各阶级阶层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戊戌维新变法 1.背景
(1)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民族危机加深。 (2)清政府统治危机加剧
(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4)维新思想兴起
①康有为:撰写《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奠定了维新派的理论基础。
②梁启超:在《时务报》发表《变法通议》等文章,宣传维新变法。
2.序幕——“公车上书” 时间:1895年
人物:在京官员,各省举人,康有为、梁启超等人 结果:请愿书未送达光绪皇帝,以失败告终
意义:揭开了维新变法改革的序幕,使维新思潮发展成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3.高潮:“百日维新”
(1)时间:1898年6月11日—9月21日。103天 (2)标志: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
(3)内容:先后发布上百道变法诏令,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
4.结果:失败 (1)表现 ①9月21日,慈禧太后将光绪皇帝囚禁,再次临朝训政。 ②康有为、梁启超被迫逃亡海外,谭嗣同、杨锐、刘光第、林旭、杨深秀、康广仁六人,被杀于北京菜市口。被称为“戊戌六君子\"。 ③除京师大学堂得以保留外,均被废止。 (2)原因 ①守旧势力仍很强大。 ②维新派缺乏可靠的社会基础,没有严密的组织。 ③把希望寄托于并未完全掌握实权的皇帝身上。 5.意义:有利于推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新思想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旧式官僚体制。
义和团运动 1.背景
(1)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日益加剧。
(2)西方势力深入中国城市、乡村后引发了一系列冲突。特别是德国抢占胶州湾,进一步刺激了山东民众。 (3)反洋教斗争的兴起。
2.兴起:以“扶清灭洋”为口号的反洋教斗争蔓延到山东、直隶很多州县农村。 3.清政府的态度
先抚后剿—招抚利用——镇压剿灭
3.结果:在中外势力联合镇压下失败。 (1)八国联军出兵镇压。
(2)慈禧太后发布铲除义和团的谕旨。 4.评价
(1)积极性:具有强烈的反帝爱国倾向,它所展现的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牺牲精神,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
(2)局限性:存在明显的盲目排外行为;无法阻止中国滑向半殖民地的深渊。
八国联军
1.借口:镇压义和团运动。 2.经过
(1)1900年6月10日,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率领联军从天津向北京进发,在廊坊附近遭到义和团和清军的顽强阻击。
(2)6月中旬,八国联军攻陷大沽炮台,向天津进犯,义和团和清军奋起投入天津保卫战。
(3)6月21日,慈禧太后作出向各国“宣战”的决定。 (4)7月14日,天津陷落。
(5)8月中旬,北京失陷,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仓皇出逃。 3.影响
(1)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俄军趁机占领中国东北。
(2)南方各省督抚与英、美等国洽商“东南互保”协议,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根基。 4.结果:
1901年9月,清政府与11国侵略者签订《辛丑条约》。
民族危机的加深
《辛丑条约》
1.1901年9月7日,清政府被迫与联军8国及西班牙、荷兰、比利时共11国签订。 2.内容
(1)惩办“首祸诸臣”。
(2)向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年息4厘,本息共计白银约9.82亿两。 (3)将北京东交民巷划定为使馆区,中国人不得居住,各国可派兵驻守。 (4)拆除大沽及有碍北京至海通道的所有炮台,各国可在自北京至山海关沿铁路12个重要地区驻扎军队。
(5)禁止华北科举考试5年,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加入任何“与诸国仇敌之会”等。
3.影响
(1)它是中国近代史上主权丧失最严重、赔款数目最庞大的不平等条约。
①巨额赔款,加剧了中国的贫困和经济的衰败。 ②军队驻扎,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 ③设立“使馆界”,实际上成为“国中之国”。 (2)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课程小结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