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

2022-06-10 来源:榕意旅游网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

一、大学生心理问题分析

1、适应新环境

对于刚刚步入憧憬的大学校园, 大学生们感到一切都是那么的陌生,新的集体,新的生活方式与新的学习环境所有展现在大学生面前的都与以往高中那种“两耳不闻窗外事”的生活方式完全不同。 面对新的生活,很多大学生连一些简单的、基本的劳动都不愿意去做。 另外,在学习上,高中的教育只是把考上大学作为学习的目标,其教育是强制的,封闭的,而如今大学校园里,很多大学生在这种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中, 对于自己的学习目的和动机不是很明确,自由散漫,对于理想和现实的落差,一时间无法接受,这样就会容易出现彷徨、苦闷的消极心理状态。

2、人际交往困难

初入大学, 面对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们, 大学生们离开了父母,走进了集体生活,都渴望得到属于自己的一份亲密友情关系,而现实他们却偏偏缺乏这种人际交往的技巧,在平时的生活当中,一方面大学生们存在着地域文化的差别, 另一方面他们总是以自我为中心,不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很少从其他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这样一来,他们并不能得到真正的友谊,从而使他们在面对困难的时候,没有了倾诉对象,容易产生自闭偏执等心理问题,也时常感到自卑,越来越缺乏自信心,心理压力也在不断地增加。

3、情感和恋爱困惑

当前,大学生正处在生理发育的青春成长时期,在大学期间,谈恋爱的现象也比较普遍,但是他们对于什么是真正的爱情,自己该寻找什么样的爱情都感到迷茫与困惑,同时他们缺少生活经验,情绪上容易冲动,所以很容易导致心理苦闷等现象,一旦失恋,他们很难从痛苦中走出来, 常常因为感情处理不当问题而陷入痛苦迷惘而不能自拔,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4、学习与就业压力

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再加上最近的金融危机风暴,对于自己将来的就业,当代大学生们不自觉的就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对于没有任何社会经验的大学生们,在校园里,大学生们一边急于自己的文化知识的学习, 另一边他们更加注重自己各方面能力的培养。 他们往往认为经过十几年的寒窗苦读,毕业后就应该得到一份工资待遇丰厚、环境优越的工作,然而现实与理想是有差距的,巨大的心理落差, 极易使他们产生严重的挫败感和悲观情绪从而由此产生就很多心理问题。

二、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1、社会因素

我国当前正处在一个大变革时期, 这个变革包括几千年沿袭下来的文化观念的变革,大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不稳定阶段,面对众多的挑战,他们心理素质的脆弱,社会经验的缺乏,在发展变化迅速、高效率、快节奏和激烈竞争的社会中出现各种心理困惑也就在所难免。

2、家庭因素

家庭因素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主要是表现在父母期待、父母个性特征、父母教养方式、亲子关系扥等,父母的文化程度、职业特点、价值观、人生观以及父母的人格特征和心理健康状况和都会直接影响着孩子的人格特点、心理素质。

3、自身因素

大学生正处在情绪和情感最复杂的动荡时期, 不可避免的会出现难以适应各种环境,在外界诱因(如父母期待)的作用下,形成自我期待,通过正确的自我调节才会形成正确的性别角色。 自己的认知态度, 自我意识、 个性特征和情绪也都影响着自身的心理健康。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教育对策

1、正确认识心理健康与德育辅导的必然联系

(1)学习辅导

学习障碍是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 要向学生及时介绍大学学习的特点, 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形成良好的学风;要通过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方法,优化学生的智能结构。

(2)生活辅导

主要包括环境适应教育、人际关系和情绪情感等问题的指导。帮助学生正确对待个人感情问题,了解爱情的本质,摆正爱情在生活中的地位,树立健康正确的恋爱观,并进行有关性心理卫生知识的科学教育。

(3)人格发展教育

培养人格健全的全面发展的人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因而人格发展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落脚点。 要使学生了解健康人格的标准,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积极、向上,富有正义感与同情心的良好个性品质。

2、加强心理卫生知识的宣传

(1)心理卫生知识的普及教育

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使全体学生懂得心理卫生的基本依据,掌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介绍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及其成因,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自我心理调适。

(2)挫折教育

人的一生难免遇到挫折, 一个人对挫折的心理反应和应对挫折的能力,往往反映出心理素质的高低。 挫折教育要使学生了解挫折与人生的辩证关系,正确认识挫折唤起的心理防御机制,从而增强大学生对挫折的承受力,提高他们适应现实环境的能力。

3、提高校园文化生活建设

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不仅丰富会大学生的生活, 而且为大学生的健康发展各种课余活动,发挥潜能,振奋精神,缓解紧张,维护身心健康。通过社会交往才能实现思想交流和信息资料共享。发展社会交往可以不断地丰富和激活人们的内心世界, 有利于心理保健。

因此学校要加大对学生们的课余文化生活的建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