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惠梦蛟
来源:《人民黄河》2021年第12期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而厚植于黄河流域的黄河文化,则是中华文化中具有突出代表性以及影响力的重要文化。黄河文化不仅承载着黄河流域劳动人民长期以来的智慧结晶,更展现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底蕴,在时代发展中持续散发着黄河精神魅力,不断丰富着中华儿女的精神世界。
由牛建强编著、黄河水利出版社出版的《黄河文化概说》一书,以概述黄河文化为核心主旨,收录了多篇关于黄河文化的文章以及图示。该书分13章,分别从黄河流域文明探析、黄河灾害与治理、黄河两岸城市发展以及黄河文化现代转型等多个方面,对黄河文化的形成与演变进行了介绍。该书认为黄河文化博大精深,难以系统阐述,因此该书主要以黄河文化的演变路径为脉络进行阐述,以此方便读者对黄河文化形成基本认知,同时通过文后的延伸阅读目录,引导读者继续拓展认知。该书内容详略得当,史料翔实,不仅适合作为黄河文化爱好者的读物,也可以作为文化工作者的参考性书籍。
该书作者认为,站在历史演进的视角看,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根”,是中华民族的“魂”,其在我国历史发展长河中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并且直至今日仍散发着独特的文化魅力。
首先,从黄河文化的历史文化底蕴上看,黄河文化毫无疑问是中华文明的源头。书中提到,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先民的主要活动地域,也是中华文明早期形态的主要誕生地。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出现了马家窑文化、老官台文化、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等中华民族早期文化,这些文化是黄河文化的早期形态。进入文明时代后,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了夏、商、周文化。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秦文化、三晋文化以及齐鲁文化,此时黄河文化的完整形态已经初步形成。随着后续千百年来的历史发展,黄河流域的中华民族不断实践,吸收了北方游牧文化等其他地域文化,最终形成了以黄河文化为核心且具有多元性的中华文明。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而黄河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核心,更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所在。例如,从生产技术文化层面上看,各类农业灌溉工程、天文历法、农业生产技术以及四大发明等,均产生于黄河流域并向全国辐射;从制度文化层面上看,黄河流域所形成的早期宗族制度、生产制度、社会制度等,其影响力延续至今;从意识文化层面上看,炎黄传说、诸子百家思想以及各种学说和理念流传至今仍发挥着一定的影响力。
其次,从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上看,黄河文化承载了中华民族的黄河精神,向人们展示了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在世界多元文化碰撞的时代背景下,黄河文化在推动中华民族人民坚定文化自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价值,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黄河文化的引导价值。黄河文化的本质是中华民族长期历史实践下积淀的精神财富,蕴藏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展现了一种精神风貌,而这种精神风貌对于我国当代的广大人民群众来说,不仅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更可以引导其价值取向和实践行为,发挥着正面的价值引领效应。例如,黄河文化中的治水文化展示了我国人民不屈不挠、努力拼搏的精神品格,并且引导人民正确看待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主动养成良好的劳动观念,自觉承担起民族发展责任。黄河文化所具备的价值引导作用,正是引领我国人民向上发展、向前进步的重要思想源泉之一。
其二,黄河文化的凝聚价值。前文提到,黄河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文化,是中华民族“魂”之所附,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提供了精神滋养,是联结我国各类文化的纽带。如今随着中华民族对黄河文化的认同感加深,黄河文化本身所具备的凝聚力也在不断增强,推动中华儿女产生并增强民族归属感,有助于形成民族向心力。在世界文化渗透不断加剧的当下,依托黄河文化来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将有助于增强我国人民的文化自信,从而站稳脚跟,坚决抵抗外来文化的入侵以及应对外来文化的渗透,进而实现在世界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中华文化复兴与发展。
其三,黄河文化的推动价值。黄河文化作为一种先进文化,其所具备的拼搏、开拓、奉献以及团结等精神,直至今日也在不断激励和推动着中华民族的前进。在黄河文化的推动下,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在不断发展。例如,在黄河文化的依托下,中华文化对外话语体系得以构建,这对我国对外话语体系结构优化升级、话语权加强方式转变、提升对外话语效力、增强区域竞争力、保持特色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由此可见,黄河文化是推动我国现代文化发展、增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助推力量。
作者简介:惠梦蛟(1990—),男,河南郑州人,青海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硕士,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史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