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妇女权益保护工作中的问题和对策

2024-09-08 来源:榕意旅游网
妇女权益保护工作中的问题和对策

妇女权益保护工作中的问题和对策 近年来,伴随着社会发展变革大势和妇女利益格局的不断调整变化,与妇女权益有关的问题和纠纷呈上升趋势,根据妇女权益保障和妇女发展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目前较为突出地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妇女权益保护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婚姻家庭矛盾是困扰广大妇女的主要问题。在各镇各村妇女的来信来访中大部分案件涉及婚姻家庭;很多妇女在面临离婚、家庭暴力、第三者插足等问题时束手无策,不知如何保护自己的利益。其中包括:1、离婚妇女经济权利维护难。由于大多数妇女婚后随丈夫居住,许多夫妻住房是男方的产权或购买的部分产权,离婚时一旦分割房产,走出家门的多数是妇女,因为她们不拥有产权。所以,在离婚案件中,有部分妇女在夫妻感情破裂时并不是因为对婚姻保留希望而继续维持关系,重要原因就是顾虑离婚后自己生活无着落;2、由于受男尊女卑封建封建思想的影响,妇女遭受家庭暴力的现象时有发生,尤其是在农村,夫妻稍有口舌,丈夫张口即骂,抬手则打,而作为“家务事”,旁观者避之不及,不少妇女的身心健康遭到严重威胁;家庭暴力取证难,许多妇女受到伤害时,没有及时取证,或难以取证,诉讼中对方不承认时,就无法举证,往往在离婚判决时无法得到法律有力的保护。

(二)大量流动的外来妇女的无序管理成为影响社会治安的隐患。流动妇女一定程度上处于游离与城市和乡村间的“边缘人”状态,在流入地,由于脱离了序列化的组织体系,在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的获得上产生了很大制约。其中包括:1、作为女职工,大部分参加社会保险的妇女相对较低,享受社会保障、职工福利的程度总体上低于男性,生育保险的普及率偏低;2、大多流动人口妇女自身文化水平较低,从事体力活的占多数。尤其在规模较小的企业,要求工作时间较长,并且以计件工资多劳多得的形式,大部分劳动妇女为追求高报酬而忽视自己的身心健康;3、一些外来打工者非法姘居,生儿育女,一旦发生纠纷,妇女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应有的保护。

(三)农村妇女土地权益遭受损害的情况屡见不鲜。土地是农村劳动者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但农村妇女土地承包经营权受侵害的现象屡屡发生。有些是因为婚姻变动(如离婚)造成的,出嫁时农村妇女丧失土地的重要原因,部分农村妇女丧偶后,责任田被抢占,其土地承包权属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四)妇女维权工作逐渐不适应时代要求,妇联的维权工作在目前还停留在说服教育式,但是矛盾的解决,不仅需要广大妇女干部的热情和尽心尽责,更需要各个有关部门的有效联动、配合,通过合力来解决权益受到侵害的妇女的诉求。

二、建议及对策: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学习参考

(一)转变维权工作的机制,形成维权工作的社会化格局。首先要由说服教育式的妇联独家维权向依法维权的社会维权转变。妇女的权益涉及社会的各个层面,要积极争取、依靠党委、政府及人大、政协的支持,全面协调各职能部门和社会团体的力量,建立各职能部门联席会议制度,不定期研究预防和遏制侵害妇女权益的工作。实现维权工作社会化,形成社会化维权大格局。

(二)建立社会化维权网络,形成新时期维权新体系。

1、建立健全调查研究的信息网络。让各村妇女主任作为组织信访信息员的作用,深入群众,贴近妇女,及时掌握妇女的倾向问题,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做好信息的反馈。同时注重对妇女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推广一些切实可行的做法,引导妇女群众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真正为妇女群众排忧解难。

2、建立健全维权服务救助网络。进一步健全完善由各镇党委领导分管,妇联、司法所、派出所、计生办、民政办等部门成员联合组成的维权服务中心,在社区、村进一步加强了维权工作站建设。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工作原则,健全完善逐级信访制度,努力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解决在基层。

3、建立健全法律援助网络。妇女权益的实现往往需要诉诸法律,但有一部分妇女由于经济困难而打不起官司,因此,我们建议建立健全妇女法律援助中心的同时,在给予妇女帮助时适当降低门槛,让请不起律师、打不起官司的弱势妇女群体能通过法律援助真正获得帮助。

4、建立健全维权监督网络。与人大、政协配合,对妇女权益的热点、突出问题,调动社会团体、新闻媒体进行监督,使关于妇女权益的法律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三)完善妇女权益保障体系,增强侵权惩罚力度。从实际出发,以与时俱进的精神,拓宽妇女权益保护的领域,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中增加对流动人口妇女权益保护的规定,从而保障流动妇女平等发展的权利和需求,保护她们的合法权益。进一步完善外来妇女劳动权益保障体系。同时要求男性和社会在保障妇女权益方面承担积极作为的义务,加大对侵害女性权益的惩罚力度。

综上所述,只有走法制化、社会化的路子,加强资源整合,发挥相关单位、维权机构作用,充分运用行政、司法、执法队伍等资源,才能为保护妇女权益工作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最大限度形成维权合力。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学习参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