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URNALOFZHEJIANGUNIVERSITYOFTECHNOLOGY(SOCIALSCIENCE)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Vol.17No.2June2018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历史审视
巫丽君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ꎬ浙江绍兴312023)
摘要: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演变进程具有梯度发展性ꎬ呈现出教育理念从“知识本位”转向“能力本位”ꎬ教学内容从强调“学科规定性”转向“市场雇佣性”ꎬ培养口径从“相对单一”转向“多元适应”三大趋势ꎮ高等教育理念更替与发展阶段的外在影响ꎬ公共管理学科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成长阶段的内在变化是推动人才培养模变迁的基本力量ꎮ为化解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不匹配的矛盾ꎬ提升人才培养质量ꎬ需要建构聚焦于多元适应能力和岗位胜任力ꎬ面向社会需求兼具动态调整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ꎮ
关键词:公共事业管理ꎻ人才培养模式ꎻ历史进程ꎻ多元适应能力ꎻ胜任力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改革开放以来ꎬ持续的市场化改革和行政管理改革催生了大量公共事务ꎬ推动了传统“事业”单位向公共事业管理转型ꎮ为适应社会需求ꎬ1998年我国2所高校开始试办公共事业管理专业ꎮ此后ꎬ受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动ꎬ2009年专业布点数就达到了472[1]ꎬ高峰时期一度超过500[2]ꎮ后大众化阶段ꎬ虽然专业布点数有所减少ꎬ但2017年仍然高达327[3]ꎮ专业布点数的爆发式增长反映了社会的强劲需求ꎬ布点数的剧烈震荡ꎬ说明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形势堪忧ꎮ从全国范围来看ꎬ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就业率在2004—2007年间均分布在C-区间ꎬ通过多年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ꎬ2016年进入B+区间①ꎮ
可见ꎬ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
文章编号:1006 ̄4303(2018)02 ̄0168 ̄06理专业人才提供有益借鉴和启示ꎮ
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历史演变
设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ꎬ培养专业人才是高随着专业布点数的爆发式增长ꎬ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变化也十分迅速ꎬ并呈现出梯度发展和多元变迁的总体特征ꎮ
(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演变的梯度发展
以历史的视角观之ꎬ社会对专业人才的旺盛需求和专业规模快速壮大的客观现实ꎬ引发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早期基础性建构ꎮ高等教育后大众化阶段的局势和专业内涵建设的目标则对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要求ꎬ不断推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持续发展ꎮ基于培养模式的出发点ꎬ笔者归纳出如下四个梯度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表1)ꎮ
等教育主动适应宏观公共管理变革的战略选择ꎮ
求之间不匹配的矛盾依然存在ꎮ为此ꎬ我们有必要深入梳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历史演变进程ꎬ廓清其演变趋势和特征ꎬ洞察其背后的动力结构ꎬ以期能为当下培养优质公共事业管
收稿日期:2018 ̄01 ̄28
基金项目:绍兴市高等教育改革重点课题(绍市教高[2014]133号)
作者简介:巫丽君(1980—)ꎬ男ꎬ浙江淳安人ꎬ讲师ꎬ硕士ꎬ研究方向为教育行政、基层治理以及乡村治理ꎮ
①据阳光高考网提供的数据整理而来ꎮ前4年的数据网址为http://gaokao.chsi.com.cn/z/jylfb/index2.jspꎬ2016年的数据网址为:http://gaokao.chsi.com.cn/zykzybkspecialityDetail.action.
第2期巫丽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历史审视
169
表1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类汇总表
出发点立足学科突出专业
模式名称
以专业基本课程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4]
培养目标
实施方案
年份2003
应急教学需要ꎬ把握专业基本规范ꎬ按“学科、专业、课程体系、教学内确立课程体系ꎬ保证教学有序ꎬ提升容、教学方法”的逻辑ꎬ实施改革ꎬ凝人才培养质量练专业特色化解人才培养定位“通才”和“专实施联合培养方式ꎬ实施“跨学科交才”的矛盾ꎬ培养知识、智慧和技能叉培养ꎻ学位层次的统筹培养ꎻ校际复合型人才间联合培养”培养能在各公共管理部门从事领导跨专业选拔ꎬ分阶段培养ꎮ师资、教和管理工作的具有工程背景的复合学和研究并举、国际化的课程体系、型人才“全真”的实践完善“校府合作”机制ꎬ在校府双赢培养合作意愿ꎻ加强实习教育ꎻ树立的基础上ꎬ提升社会实践效果和人大局意识ꎻ完善合作机制才培养质量 实现素质、知识和技能的结合ꎬ化解明确专业方向ꎻ设置厚基础、宽口径就业“错位”矛盾ꎬ实现学生自由、灵的课程体系ꎻ强化实践ꎬ培养专业和活的就业创新能力消除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分歧ꎬ以实现课程体系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社会需求为突破口ꎬ设计应用型人的平衡ꎻ强化实践教学和教材建设ꎻ才培养模式培养实践型教师在专业毕业生理论需求与实际需求失衡的背景下ꎬ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基于社会需求确定培养目标ꎻ将可雇佣性技能融入课程ꎻ将体验式教学融入人才培养过程
学术研究创新ꎻ学科建设创新ꎻ培养方式创新
多维联合培养模式[5]
2000
学科交叉主体联合
“25+15”复合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6]
2002
基于“校府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7]
“三位一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8]
2009
2006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9]
注重应用强调能力
“可雇佣性”人才培养模式[10]
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11]
2007
201020112016
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协同育人模式[12]
培养实践应用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积极开展时间集中型、任务驱动型
人才
和教学相长型顶岗实践等教学活动
消解人才培养和岗位就业分歧ꎬ兼确立多元培养目标方案ꎻ制定科学
“多维发展”[13]人才培养
顾“知识发展”和“就业主导”ꎬ实现的人才培养方案ꎻ建立适应多维发
模式
“多维发展”展的课程和教学体系“阶梯平台+专长”的人才培养模式[14]
应对就业形势ꎬ实现人才培养模式
设立阶梯式平台+专业模块的课程
的转型与创新
体系ꎬ实现通识教育、专业等的统一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ꎬ开发专业人才综合各种需求ꎬ提炼多元培养方向的岗位“胜任力”及其胜任力结构ꎬ提升学生的社会 适应能力和胜任力
能力本位、问题导向ꎬ理论与实践、
课上与课下、校内与校外结合
2006
动态发展面向多元
2012
基于胜任力的多元适应性人才培养模式[15]
20142017
开放式应用型人才培养培养应用型人才
模式[16]
可见ꎬ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出发点呈现出“学科范式和专业归属→学科交叉和理论实践并重→应用导向和技能开发→多维发展和多元适应”的梯度发展特征ꎮ
(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演变的多元变迁
基于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视角观之ꎬ不难发
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演变的多元变迁特征ꎬ具体表现为:
首先ꎬ教育理念从“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ꎮ表1中人才培养模式出发点的梯次演变累积为教育理念的根本性变化ꎮ早期人才培养主要从公共管理学科的总体范式出发ꎬ立足学校教学ꎬ传授专业知识ꎮ交叉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则突破了
170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7卷
学科范式的束缚ꎬ强调理论与实践的衔接ꎬ建立了人才培养与使用之间的连接ꎬ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奠定了基础ꎮ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ꎬ使得工作技能和岗位胜任力得到重视ꎬ推动了人才培养模式从立足学科理论体系向聚焦工作技能和岗位胜任力转变ꎬ最终实现了教育理念的变迁ꎮ“知识本位”理念聚焦于知识量的积累ꎬ容易导致思想僵化ꎻ“能力本位”则重视理性的拓展ꎬ有助于智慧开发ꎮ人才培养应是基于知识学习提升人的能力和素养的教育活动过程ꎮ
其次ꎬ教学内容从强调“学科规定性”向“市场雇佣性”转变ꎮ受教育理念变迁的影响ꎬ教学内容设定也出现了相应变化ꎮ早期教学设计的代表性思路是“学科、专业、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逻辑递进关系ꎮ教学内容的设计是从学科门类到专业目录的顺序演绎ꎮ“市场雇佣性“”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则不同“多元适应性ꎬ后期“胜任型”容社会需求、教学方法、岗位胜任力结构”等人才培养模式ꎬ课程设计遵循”的逻辑ꎬ对于教学内容的设计是从、课程体系、教学内岗位需求、胜任力结构到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的反向归纳ꎬ具有明显的“出口”导向特点ꎬ强调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匹配度ꎮ“学科规定性”强调价值理性ꎬ“市场雇佣性”则在意工具理性ꎬ缺乏价值理性的调控ꎬ知识累积和能力开发导致的工具理性极有可能发展为“双刃剑”ꎮ因此ꎬ人才培养不能局限于提升社会适应能力ꎬ应当有培养社会领袖的追求ꎮ
最后ꎬ培养口径呈现由“相对单一”向“多元适应”的拓展ꎮ早期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口径的设定存在突出的学科范式特征和公共责任期待ꎬ即面向满足公共需求、管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服务的政府和事业单位ꎮ基于“能力本位”理念建立的“需求导向”“多元适应”等模式ꎬ充分体现了人才培养口径的多元化趋势ꎮ这既是教育理念和教学内容转变双重作用的结果ꎬ又是学校人才培养和社会人才消费衔接互动的结果ꎬ有助于拓宽就业渠道ꎬ但也容易遮蔽专业的独特价值ꎬ动摇专业发展的根基ꎮ因此培养口径的设定要不断反思ꎬ明确核心方向ꎮ
综上所述ꎬ通过梯度性发展和多元化变迁ꎬ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已具备显著的创新性、开放性、复合性和多元化特征ꎬ有助于提高专
业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能力、竞争合作能力、目标任务达成能力ꎬ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ꎬ但演变进程中“异化”的可能性值得警惕ꎮ
模式演变的动力结构
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 演变体现出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持续发展“理论和实践共融”“学科和岗位互通”“知识和能力并重”的总体特征ꎬ既有高等教育理念演变与发展阶段更替的外部原因ꎬ也是学科成长和专业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ꎬ将对今后人才培养模式的演变产生持久影响ꎮ
(一)高等教育理念更替与发展阶段的外在影响
能力本位是20世纪中叶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产物ꎮ高等教育大众化ꎬ在宏观上影响大学的存在状态ꎬ在微观上影响教学和研究的具体实践[17]Mcclelland)ꎮ1973年ꎬ哈佛大学戴维麦克莱兰(David试的主张[18]教授提出了用胜任力取代传统智力测胜任力对提升工作绩效的显著性作用ꎮ此后ꎬ冰山模型和洋葱模型实证了ꎮ[19]纪80年代ꎬ能力本位的教育与培训成为职业教育20世发展的主流趋势ꎬ并很快被引介到中国ꎮ受20世“纪90年代日本“能力立国”的影响[20]ꎮ在中国ꎬ
域能力本位ꎮ高校扩招后的就业压力”的理念最早应用于职业技术教育领ꎬ引发了整个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从“知识本位”
[21]
向“能力本位”转变
的呼声ꎬ使得“能力本位”理念从职教理念蜕变为现代教育理念ꎬ“能力”从“技能”拓展为“个体综合素质”ꎮ40年来中国高考改革ꎬ推动了教育价值取向从政治本位、知识本位走向能力本位[22]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试办初期ꎬ虽然“能力
ꎮ
本位”的教育理念已经获得认可ꎬ但是中国正处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酝酿阶段ꎬ高等教育的主要矛盾是教育服务供不应求ꎬ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是量的增长ꎬ即培养足够数量的“高学历”人才ꎮ因此ꎬ以学校教育为主ꎬ根据学科门类设置专业课程ꎬ采用知识传授为主的教育教学方法ꎬ成为人才培养的策略选择ꎮ后大众化阶段ꎬ高等教育的主要矛盾是教育服务供求之间的结构性失衡ꎬ高等教育规模和质量的不平衡ꎬ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之间衔接的不充分“内涵式”发展成为时代性议题ꎬ引发了社会批评和政治关注ꎬ质的提升成为首
ꎬ第2期巫丽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历史审视
171
要目标ꎮ因此ꎬ学校教育结合社会实践ꎬ专业设置结合社会需求ꎬ课程设置结合岗位能力ꎬ知识传授结合能力开发成为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ꎮ
(二)公共管理学科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成长阶段的内在变化
公共管理学科独立建构的标志是1887年美国学者威尔逊发表行政学研究(TheStudyofAd ̄ministration)ꎬ中国直到1997年才增设公共管理学科ꎮ因此ꎬ专业试办初期ꎬ公共管理学科尚处于吸收引进、重建恢复阶段ꎬ同质化现象严重ꎬ专业学者稀缺ꎬ研究成果与实践需求之间存在鸿沟ꎬ学科处于边缘弱势地位ꎬ面临“认同危机”[23]ꎮ经学术研究和理论建构中“问题导向”和“中国语境”成为重要语汇ꎮ从人才培养来看ꎬ1998年开始设立行政管理博士点ꎬ1999年试办MPAꎬ标志着中国公共管理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进入前所未有的转型发展阶段[24]ꎮ2003年学科专业期刊«公共管理学报»创建ꎬ众多公共管理学院和研究机构相继成立ꎬ学者队伍不断壮大ꎬ研究视野不断拓展ꎬ研究主题日益多元ꎬ理论实践联系日趋紧密ꎮ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壮大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奠定了学科基础ꎮ
就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而言ꎬ由于学科基础薄弱ꎬ本科阶段开办该专业亦无国际经验可循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要兼顾“学科建构”和高校扩招的双重使命ꎮ因此ꎬ在专业创设初期ꎬ课程设置大多在单一学科体系下进行ꎬ培养目标多定位于“公共部门高级管理人才”ꎬ教材也多采用翻历20年发展ꎬ公共管理学科开启了本土化进程ꎬ
译引进的方式编撰ꎬ人才培养具有显著的“知识本位”特点ꎮ高等教育后大众化阶段ꎬ人才培养模式设计的约束条件发生了显著变化ꎮ高等教育受教育机会稀缺度大大降低的情况下ꎬ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面临考生和用人单位的双重选择ꎬ招生就业问题逐步暴露ꎮ因此ꎬ受教育者在教育直接消费阶段的“获得感”和间接消费阶段的“竞争力”ꎬ用人单位对毕业生“适用性”要求无法回避ꎬ“内涵建设”成为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ꎬ最终“能力本位”“市场导向”的思想在专业发展实践中得到强化ꎮ
三、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演变的发展进路
对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而言ꎬ由于办学历史较短ꎬ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演变过程被压缩在有限的时空内ꎬ人才培养模式转变迅速ꎬ呈现“路径叠加”“往复交替”的特征ꎮ首先ꎬ表1中人才培养模式的四类出发点之间ꎬ并不是“后者”对“前者”的“置换”与“替代”ꎬ而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发展”和“超越”ꎻ其次ꎬ四类出发点演进的时间序列也非线性ꎬ具有前后交替的特征ꎮ对于今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持续发展演变的认识ꎬ不仅要辨明其发展演变趋势ꎬ而且要正视演变过程的复杂性ꎮ
基于上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动力结构和演变趋势的分析ꎬ我们可以搭建一个基础性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框架ꎬ如图1所示ꎮ
图1 基于胜任力的多元适应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172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7卷
养的社会适应能力 首先ꎬ要正视就业面向的多元化ꎮ就业分布的实证分析勾勒出ꎬ注重人才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的主要类型ꎬ即就业导向下多样化的私人部门和多层次的公共部门ꎬ以及学科发展导向下的考研升学ꎮ因此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既取决于学科发展视角下的规范分析ꎬ又要重视就业导向下的实证分析ꎮ只有充分考虑学生个人发展、用人单位需求、社会发展趋势和学科发展规律ꎬ才能确保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科学性和准确性ꎬ进而明确专业方向设置ꎬ理顺课程体系ꎬ最终提高多元目标定位下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能力ꎮ
其次ꎬ要植根于岗位工作的胜任力ꎬ开发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ꎮ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设定要立足职业和岗位胜任能力结构ꎬ适应社会需求ꎮ因此ꎬ在合理设定就业面向和层次的基础上ꎬ要根据胜任力结构设置相关课程体系ꎬ并积极引进和采用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与手段ꎬ提升课程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ꎬ聚焦于学生职业和岗位胜任能力的提升ꎬ最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ꎮ
再次ꎬ要兼顾社会需求的动态性ꎬ提升人才培养模式的弹性ꎮ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加速期和公共管理变革期ꎬ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结构和公私组织中不同岗位要求都在发生变化ꎮ为此ꎬ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和教学内容要能够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实时动态调整ꎬ即人才培养模式要有一定的弹性“ꎮ“多元适应”养目标和社会需求结构之间的宏观动态耦合胜任力”要求的提出ꎬ一方面要保持专业人才培和ꎬ另一方面要实现素质能力开发和岗位胜任力要求之间的微观柔性契合ꎮ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与实施必须要综合考量社会结构变迁和行业格局分化ꎬ技术的进步性和制度的发展性ꎬ不能只是静态的提炼ꎬ方能确保人才培养的持续有效性ꎮ
最后ꎬ要着力强化理论结合实际ꎬ突出培养过程的开放性ꎮ人才培养模式的多元适应性要求和能力本位导向ꎬ必然要求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及其实施需要广泛的社会参与ꎬ具备开放性ꎮ人才培养目标及相应课程体系设计ꎬ既要考虑学科理论要求和学生发展意愿ꎬ又要吸纳用人单位的意见ꎬ适应管理实践的需要ꎻ培养方案实施要善于借助社会力量ꎬ强化实践环节ꎬ融通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课堂学习与岗位锻炼ꎻ教学质量评价既要关
注校内学生的发展诉求ꎬ也要系统吸纳毕业生的反馈意见ꎬ更要善于倾听用人单位的使用评价ꎬ在此基础上ꎬ结合专业的判断ꎬ方能做出全面准确的评价ꎮ简言之ꎬ强化理论联系实际ꎬ突出过程的开放性ꎬ是综合平衡学生、用人单位和人才培养三方需求的基础手段ꎮ
四、结论与讨论
综上所述ꎬ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演变既有梯度发展性ꎬ又有多元变迁性ꎻ既受高等教育理念和发展阶段的外部影响ꎬ又受学科和专业发展的内在制约ꎻ既有制度创新ꎬ又有路径依赖ꎮ现阶段ꎬ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既要聚焦于培养学生的“多元适应能力”和“岗位胜任力”ꎬ又要具备一定的弹性和开放性ꎬ能够适应各方面对人才培养的动态发展需求ꎮ
当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演变主要遵循“规范分析“实证分析”的人才培养模式设计”的思路ꎬ具有现实性ꎬ容易迷失方向ꎬ但是缺乏发生异化ꎮ具体言之ꎬ“多元适应能力”和“岗位胜ꎬ
任力”的时代要求ꎬ是高等教育快速发展、供求结构快速转换的结果ꎬ也是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改革和人才培养不同步、不匹配的结果ꎮ过分强调“多元适应能力”ꎬ极易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公共性”造成伤害ꎬ从而降低社会对专业人才培养的认同度ꎮ
因此ꎬ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定和实施既要正视“多元适应能力”和“岗位胜任力”的时代要求ꎬ正视专业人才多维发展的客观现实ꎬ同时也要坚守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历史使命和公共管理学科的价值取向ꎮ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不能背离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初心“”ꎬ即“公共情怀”ꎮ有鉴于此中的公共服务岗位多元适应”对象应主要面向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ꎬ人才培养目标的ꎬ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相关度ꎬ培养既能适应社会发展ꎬ又能引领社会进步的人才ꎮ唯此“有效性ꎬ才能彰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ꎬ同时提升专业持续发展的“正当性”ꎮ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教司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国普通本科高校专业设置大全ꎬ2009.
[M].北京:
[2]张洪根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探索ꎬ袁同成.开放、交叉[J].、合作安徽工业大学学报:面向社会管理创新的公共
(社会科学版)ꎬ2016(3):49 ̄51.
第2期巫丽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历史审视
173
[3]邱均平ꎬ赵蓉英ꎬ柴雯ꎬ等.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咨询报
告(2016—2017)[M].北京:科学出版社ꎬ2016.
[4]崔运武.以专业基本课程建设为核心推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22 ̄24.
[15]王河江ꎬ巫丽君ꎬ何晓柯.公共事业管理多元适应性人才培
养模式研究———基于胜任力理论的思考[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ꎬ2014(5):112 ̄117.
[16]卢小君ꎬ王丽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
革研究[J].教育现代化ꎬ2017(3):16 ̄18.
[17]SCOTTꎬPETER.Themeaningsofmasshighereducation.
buckingham:thesocietyforresearchintohighereducation[M].Openuniversitypressꎬ1995:154.
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ꎬ2003(7):
[5]郑文范ꎬ孙萍ꎬ马立晓.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的联合培养
方式[J].中国高教研究ꎬ2000(4):64 ̄65.
[6]宣勇ꎬ何作井.“25+15”复合型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行政管理ꎬ2002(5):33 ̄35.
[7]娄成武ꎬ魏淑艳ꎬ曹丁.“校府合作”: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
模式的新探索[J].中国行政管理ꎬ2009(9):103 ̄105.学报ꎬ2006(1):28 ̄30.
[8]官爱兰.公共事业管理本科专业建设探讨[J].华东交通大学[9]孙晓娟ꎬ赵红梅.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
构建与实施[J].黑龙江高教研究ꎬ2007(5):161 ̄163.[10]杨雪ꎬ王雅荣.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思
考———基于可雇佣性的视角[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ꎬ2010(9):87 ̄88.
[18]MCCLELLANDꎬDAVIDC.Testingforcompetencyratherthan[19]PIERCYNꎬCRAVENDꎬLANEN.Salesmanagerbehavior ̄
basedcontrolandsalespersonperformance[J].Journalofmar ̄ketingtheoryandpracticeꎬ2012ꎬ20(1):7 ̄22.
“intelligence”[J].Americanpsychologistꎬ1973ꎬ14(28):1 ̄14.
[20]丁建洋.从知识本位走向能力本位:大学本质的回归———基
于政策的视角看日本大学在产学合作中的特征[J].中国高教研究ꎬ2011(8):72 ̄76.
[21]陈育萍.从知识本位到能力本位[D].北京:中国政法大
学ꎬ2007.
[22]钟秉林ꎬ王新凤.我国高考改革的价值取向变迁与理性选
择———基于40年高考招生政策文本分析的视角[J].教育研究ꎬ2017(10):12 ̄20.
[23]武勇.公共管理学科面临“身份危机”[EB/OL].(2016 ̄06 ̄
24)[2017 ̄10 ̄10].http://kns.cnki.net/kns/detail/detail.ND2016.
aspx?FileName=CSHK201606240021&DbName=CC ̄[24]薛澜ꎬ彭宗超ꎬ张强.公共管理与中国发展———公共管理学
科发展的回顾与前瞻[J].管理世界ꎬ2002(2):43 ̄56ꎬ153.
[11]毛润政ꎬ肖湘雄.创新型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
国集体经济ꎬ2011(12):147 ̄148.
[12]黎雅婷ꎬ刘琦.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协同育人模式探
讨———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社区顶岗实践为例[J].高教学刊ꎬ2016(22):22 ̄23.
[13]莫利拉ꎬ李燕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多维发展型”人才培养
模式研究[J].中国农业教育ꎬ2006(3):24 ̄25.
[14]谢舜ꎬ谢清ꎬ杨欣.地方综合性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
模式探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ꎬ2012(8):1 ̄4.
Exploringthehistoryoftalenttrainingmodesinpublicadministrationeducation
(ZhijiangCollegeꎬZhejiangUniversityofTechnologyꎬShaoxing312023ꎬChina)
WULijun
Abstract:TheevolutionoftalenttrainingmodeswithinPublicAdministrationEducationproceeded
graduallyinthreemajormovementsꎬshiftingfromaknowledge-basedtoacompetency ̄basededuca ̄tionalconceptꎬfromemphasisonunifiedprescribedcurriculatoneed-basedassessmentinrealsitu ̄ationsꎬfromasingleperspectivemodeltotheadaptationofmanifoldorientationswithregardtofoste ̄ringtalents.ExternalinfluencessuchaschangesineducationalconceptsduetonewdevelopmentsinhighereducationꎬaswellasinternalchangesduetoadvancesinthepublicmanagementdisciplineandinthefieldofPublicAdministrationEducationꎬhavepromotedchangeswithintalenttrainingmodes.Inordertoresolvetheimbalancebetweentalenttrainingandsocialdemandsꎬandtoenhancethequalityoftalenttrainingꎬweneedtoestablishatrainingmodewhichisfocusedoncultivatinga ̄daptabilityonvariouslevelsandawiderangeofpositioncompetencesꎬcombingsocialneedsanddy ̄namicindividualadaptability.competencies
Keywords:publicserviceadministrationꎻtalenttrainingmodesꎻhistoricalprocessꎻadaptibilityꎻ
(责任编辑:金一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