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吊、运输、架设 压试块 张拉机具检验 钢绞线制作 模板内侧涂脱模剂 搅拌混凝土 制作钢筋骨架 场地平整夯实 浇筑制梁底座 安装钢筋、铺设波纹管 波纹管及铁件加钢筋骨架吊装 安装模板 浇筑混凝土 养护混凝土 制作及修整模板 制作试块 达到2.5Mpa后 拆除模板 清理孔道 穿入钢绞线 达到100%设计 强度以上后 施加预应力 孔道压浆及养护 压试块 搅拌灰浆 制作试块 1)准备工作
台座施工前先对路基面进行精平,并进行再次夯实。梁底座位置用30cm厚,其它位置用10cm厚C15的混凝土进行硬化,(底座中预埋槽钢用于加固模板),保证地基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要求底座混凝土的表面平整。存梁场
1
地采用砂石硬化。
侧模采用10m一节的钢模组成,采用8mm钢板,水平方向设三道加强肋,加强肋为60mm的槽钢,纵向每2m设加强肋一道。模板顶部设拉杆一道,侧向设可调节连接杆,并与预埋在地基中的槽钢连接。连接杆为φ40mm带螺扣的圆钢。底模也采用8mm钢板制成。
2)梁体预制 (1)绑扎钢筋
首先按设计要求进行钢筋的制作和加工,误差应保证在规范和有关技术文件的要求之内。钢筋的绑扎在钢筋制作平台进行,完成后由龙门吊利用桁梁整体安装。
焊接过程中,骨架无漏焊、开焊。钢筋网片漏焊、开焊不超过焊点数量的2%,且不集中。
绑扎中缺扣、松扣的数量不超过应绑扎数量的10%,且也不应集中。 电焊点焊要求焊点处熔化金属均匀,无裂纹、多孔性缺陷及烧伤。焊点压入深度符合钢筋内焊接及验收的专门规定。
通长钢筋采用对焊,要求接头处弯折不大于40;钢筋轴线位移不大于0.1d,且不大于2mm。无横向裂纹和烧伤,焊包均匀。采用电弧焊时绑条沿接头中心线的纵向位移不大于0.5d;接头处弯折不大于4;钢筋轴线位移比大于0.1d,且不大于3mm;焊缝厚度不小于0.05d,宽度不小于0.1d,长度不小于0.5d。焊缝表面平整,无凹陷,焊瘤。接头处无裂纹、气孔、夹渣及咬边。
(2)布置预应力孔道
按设计图纸要求布设预应力孔道和锚下垫板,成孔采用波纹管,波纹管采用井字架来固定,固定点间的距离为1.0m。
(3)模板安装
2
0
模板安装由人工配合龙门吊进行。安装前,先清除模板上的杂物,模板内面应涂刷脱模剂。模板接头利用棉条填塞,保证不漏浆。浇筑混凝土前,应对模板、钢筋、预埋件或预留孔道进行检查,模板内的积水和钢筋上的污垢应清理干净。
(4)混凝土浇筑
浇筑混凝土前首先按设计要求进行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在经过监理工程师的书面同意后,掺入适量的减水早强剂或泵送剂,来保证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施工现场应按砂石料的实际含水率进行配合比调整,并做好上料计量和试件的取样工作。混凝土采用汽车泵浇筑。
为保证梁体的整体性,混凝土泵送到位,一次性连续浇筑完成。鉴于梁体截面的限制及长度太长,可采用纵向分段、水平分层浇筑.为保证梁体的质量,下次浇筑混凝土必须在上次所浇筑混凝土初凝前完成。其浇筑方法如下:
①浇筑方向是从梁的一端循环进展到另一端。在将近另一端时,为避免梁端混凝土产生蜂窝等不密实现象,应改从另一端向相反方向投料,而在距该端4m-5m处合龙。
②分层下料、振捣,每层厚度不宜超过30cm,上下层浇筑时间相隔不宜超过1h(当气温在30℃以上时)或1.5h(当气温在30℃以下时)。上层混凝土必须在下层混凝土捣密实后方能浇筑,以保证混凝土有良好的密实度。
③为避免腹、顶翼板交界处因腹板混凝土沉落而造成纵向裂纹,可在腹板混凝土浇完后略停一段时间,使腹板混凝土能充分沉落,然后再浇筑翼缘板。但必须保证在腹板混凝土初凝前将翼板混凝土浇筑完毕。并及时整平。为保证与现浇桥面板的结合紧密,对顶部进行拉毛处理。
梁体浇筑主要采用附着式振捣器并配以插入式振捣棒进行振捣,在整个浇筑过程中应仔细振捣,尤其是锚垫板后的混凝土。浇筑中禁止振动器接触波纹管,以免损伤波纹管,造成漏浆,影响穿束和张拉。浇筑过程中还应随时检查波纹管、锚垫板等的位置是否正确。浇筑完毕后,及时检查孔道是否畅通,发现问题及时
3
进行疏通。
(5)混凝土的养护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收浆后尽快予以覆盖和洒水养护,覆盖时不得损伤或污染混凝土表面。
当气温低于5℃时,应覆盖保温,不得向混凝土洒水。养护用水应与拌合水相同。
混凝土洒水养护时间一般为7天,可根据湿度、温度和水泥品种及掺用的外加剂等情况,酌情延长或缩短。每天洒水数次,以能保持混凝土表面经常处于湿润状态为度。
混凝土达到2.5Mpa前,不得使其承受行人、运输工具、模板、支架等荷载。 3)预应力施工
混凝土强度按设计图纸规定达到100%时,即可进行梁体的预应力施工。 (1)钢绞线的下料和编束 ①下料
根据锚具类型和张拉设备条件来确定下料长度。计算公式如下: L=L0+n(L1+0.15m) 其中:L—下料长度;
L0—梁的管道加两端锚具长度;
L1—千斤顶支承端到夹具外缘距离(包括缺口垫圈厚0.053m); n—张拉端数目(1或2)。 ②编束
钢绞线逐根理顺并编成束,然后每隔1-1.5m用细铁丝绑扎,铁丝扣应扣向
4
里。钢绞线束的端头用胶布或布包裹,防止在穿钢绞线的过程中钢绞线刮波纹管,导致穿束困难。编束后的钢绞线应编号堆放,防止用混。
(2)穿束、张拉
按设计图纸的规定,对编束后的钢绞线安放在波纹管内,穿束完毕,即可进行张拉。
①、张拉程序
采用OVM锚具的钢绞线张拉控制程序为:
0→初应力→1.05σcon(持荷2min)→σcon(锚固) ②、张拉控制应力允许值为0.75fpuk。 ③、张拉原则
A、在构件的两端同时张拉,如设备不足,可先张拉一端完毕后,再在另一端补足预应力值。
B、无论在一端或两端同时张拉,均应避免张拉时构件截面呈过大的偏心受压状态。应对称于构件截面进行张拉,或先张拉靠近截面重心处的钢绞线,后张拉距截面重心较远的钢绞线。
④、张拉施工
A、混凝土到达设计要求的强度后,穿束、安装锚环、夹片以及千斤顶等,为正式张拉做准备。
B、初始张拉:多根钢绞线的张拉,先利用单顶逐根调整钢绞线到设计张拉吨位的5%,避免在张拉过程中钢绞线受力不均。之后安装千斤顶,两端同时张拉钢绞线到初应力(设计张拉吨位的10%)。
C、正式张拉
a.钢绞线分级张拉时的初始应力一般为设计应力的10%,第二级应力为设计
5
应力的20%这样在实测第二级和第一级之间的伸长量后,以便计算出初始应力的伸长量。
b.第三级到拉至105%设计吨位间的分级次数,可根据设计张拉吨位的大小、千斤顶的理论伸长量来确定,一般为50%、80%、100%、105%。每级张拉时应把实际张拉吨位和实际伸长量做好记录,并与理论延伸量做比较。拉至100%设计吨位后,锚定钢绞线前,应由应力应变进行双控,即实测钢绞线的伸长量和理论伸长量做对比,若在+6%误差范围内,锚定钢绞线、张拉结束。否则应检查复核张拉和测量伸长量的过程,找出问题,查找原因。
c.每级张拉时,油泵操作应使应力均匀缓慢上升,油压表不得有大范围的波动。一般使用不底于1.5 级精度的压力表。千斤顶经标定,理论应力和实际应力误差不得超过5%。且油压表读数和千斤顶受力应力基本为一条比例直线。钢绞线张拉到位后,千斤顶回油锁定时也应缓慢均匀下降,不得直接回零。
(3)孔道压浆
①、钢绞线张拉完毕后,应立即进行孔道内清洗。清洗可用高压水或高压风。压浆前用清水冲洗孔道,使之湿润。检查灌浆孔、排气孔后进行孔道内压浆,为了使孔道内压浆饱满,水泥浆应按设计要求制备,可掺入不超过万分之一的膨胀铝粉。水灰比应近可能小,控制在0.4-0.45之间。若为满足一定的工作性能,可掺入一定量的减水剂,水灰比可减小到0.35。
②、孔道压浆不能用空气压缩式设备,要用柱塞式压浆机,应可以连续操作,并能以0.7Mpa的恒压作业,以防止浆内有气孔或压浆不密实。为使压浆饱满,不掺入外加剂时,一般采用二次压浆的方法施工。遵循由低往高压,两头往中间压的原则。
③、压浆后先将两端的锚垫板周围冲洗干净并凿毛,然后设置钢筋网和浇筑封锚混凝土。封锚混凝土的标号应符合设计要求。封端混凝土必须严格控制梁体长度。
6
④、当压入的水泥浆达到设计强度(不应低于30Mpa)后,混凝土构件即可进行起吊运输或安装。
⑤、孔道压浆应填写施工记录。 4)梁体的存放
梁体施工完成后由龙门吊移到存梁场地。存梁场地为经过硬化处理路基,处理方法为将原路基进行再次夯实、整平,表面用砂石材料进行硬化。存梁时在梁的两端用方木垫起。利用定型三角架将梁固定。三脚架为Φ50钢管焊接而成。
梁体堆放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存放场地应平整压实,不得有积水。
②梁体应按吊运及安装的次序堆放,并有适当通道,禁止越堆吊运。 ③梁体要求必须单层存放。
④雨季应防止地面软化下沉而造成构件倾覆、折裂、破坏。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